【每月一語】二○二一年十二月:傲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傲慢,是一種成癮核心元素。(圖:Lukas Kloeppel on Pixels)

傲慢,是一種成癮核心元素。(圖:Lukas Kloeppel on Pixels)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1/12/28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正念心理治療、正念講座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傲慢,除了可能造成失敗,造成人際問題,也是導致成癮的核心元素。二○二一年十二月,發生了許多令人悲傷的故事。酒駕、毒癮、性成癮各種名詞充斥整個網路社群與媒體,除了理解這些名詞,更重要的其實是,理解我們自己頭腦與身體的脆弱,理解在成癮與不成癮之間,那一條界線其實非常脆弱。


二○二一年十二月

這個月的新聞,出現了許多酒駕意外事故或是使用特殊物質的新聞。

不知道有沒有讀者曾思考過,為什麼不管新聞報導多少次,政府投入多少資源在法律刑罰、國民健康宣導,醫療系統投入多少資源在救助意外事故或身心後遺症,相同的事情反覆出現?

其實,導致一切災難重複發生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傲慢」。

從○到一,從沒有飲酒經驗到有飲酒經驗,只是千分之一秒不到的事情。然而,也正是這千分之一秒不到的開始,我們的頭腦就被酒精,或者是其他接觸的特殊物質給影響。隨著使用頻率、使用時間增加,頭腦的傷害只會不斷堆疊,受損越來越嚴重。

跟一般人想像不同,不管透過網路或電視媒體新聞,國民教育的成癮教育,或是從我們身邊認識者的親身經驗(甚至是因此罹患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管我們看見或學到多少與酒精或特殊物質相關的後遺症、意外事件或是法律責任(例如:被警察攔檢),其實對於控制或減少意外事件或醫療負擔的發生都很有限。

導致意外事件的幾個主要原因

我們頭腦與身體,對於酒精或特殊物質的反應,是脆弱的。

教育與法律可以幫助的,是減少我們實際暴露的機會,透過危險教育、空間隔絕、國境稽查等手段在空間或取得性上做出限制。

教育與法律無法增加的,是我們頭腦與身體抵抗酒精與特殊物質的防禦力,即便在我們之中,可能有些人天賦異稟。

教育與法律無法改變的,是我們明知道是酒精或特殊物質,仍堅持接觸的動作,特別是在某些特定人格特質的自信、傲慢、取悅、追求刺激與成功之中。

新聞媒體無法改變的是,許多染上酒癮或是特殊無質成癮的人,不是如同電視表現的憂鬱。

成功者,和一般人相同,對於酒精或特殊物質,也沒有比較強的防禦力。

公司老闆、教授、高階主管、藝人、網紅,對於酒精或特殊物質的防禦力,和一般人沒甚麼不同。

想要改變這些反覆出現的災難,只能倚賴改變臺灣飲酒文化,改變我們對自己天賦異稟的傲慢,否則酒精或特殊物質造成的意外事故只會不停發生。

意志力的假象

在酒精、特殊物質甚至是其他刺激肉體與頭腦的行為之前,人類所謂的意志力都是虛假的。因為酒精與這些刺激,就是被創造出來破壞司職意志力的腦區功能。

對於已經成癮者,要成功治療成癮,最重要的是克服兩個最大的心魔:第一個是「否認自己成癮」;第二個是「相信自己即便接觸了,也可以靠意志力停下不繼續使用」。這兩個心魔不除,成癮治療很難成功。

即便還沒有成癮,在酒精中毒或其他物質中毒狀態下,意志力也早就瓦解得七零八落。

作為新聞閱讀者,如果帶著「相信自己與酒駕、吸毒者不同」的心態閱讀這些新聞,並不會減少自己「未來成為酒駕或吸毒者的風險」。

在診間,我們已經看到太多10到30幾歲開始染上酒癮或特殊物質使用者的患者。患者可以嚴重到在診間恍神、言語鬆散缺乏邏輯,都還覺得自己沒有問題。我們也遭遇到太多,主訴失眠,最終揭曉結果根本是酒精或特殊物質成癮,甚至帶著中毒狀態出現在診間。而許多這樣的患者一開始,也是帶著相信自己不會成癮、不會發生意外的心態在接觸酒精或特殊物質。

十二月的期許:放下自傲

希望每次看到這些意外的新聞,我們都能夠覺察自己的自傲與自負,看見自己的狹隘與自己的偏執,在新聞故事背後,看見酒精、特殊物質與其他刺激性行為的後果,在每一次意外事件後,繼續執行自己拒絕接觸的努力。

只有每一個人都一起努力,這些災難才會停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124會員
73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2022/08/17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作為人,活在這個充滿變數與紛亂的世界上,本來就是很辛苦的。一個人只要轉過頭,否認自己的感覺,企圖用驕傲掩飾自己的不安,吃憂鬱症治療藥物是難以改善的。正念是一種接納自己情緒的過程,簡單也充滿挑戰,可以幫助我們面對我們內心的脆弱與恐懼。
Thumbnail
2022/08/17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作為人,活在這個充滿變數與紛亂的世界上,本來就是很辛苦的。一個人只要轉過頭,否認自己的感覺,企圖用驕傲掩飾自己的不安,吃憂鬱症治療藥物是難以改善的。正念是一種接納自己情緒的過程,簡單也充滿挑戰,可以幫助我們面對我們內心的脆弱與恐懼。
Thumbnail
2022/05/26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隨著時間即將進入2022年6月,第三波COVID-19/Omicron BA.2的疫情越燒越旺,兒童死亡人數節節上升,民眾的疫情焦慮又重新開始出現。讓我們一起來複習,去年的「COVID-19疫情焦慮處方」。
Thumbnail
2022/05/26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隨著時間即將進入2022年6月,第三波COVID-19/Omicron BA.2的疫情越燒越旺,兒童死亡人數節節上升,民眾的疫情焦慮又重新開始出現。讓我們一起來複習,去年的「COVID-19疫情焦慮處方」。
Thumbnail
2022/01/26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憤怒,是一種個人的主觀感受與主觀現實,無法透過抱怨、責怪或是尋找戰犯的方式紓解。每一個憤怒後面都有著一股深深的失落。只有我們自己好好接納憤怒的情緒,理解自己為何憤怒,做出改變,才能夠從憤怒的泥淖中脫離。
Thumbnail
2022/01/26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憤怒,是一種個人的主觀感受與主觀現實,無法透過抱怨、責怪或是尋找戰犯的方式紓解。每一個憤怒後面都有著一股深深的失落。只有我們自己好好接納憤怒的情緒,理解自己為何憤怒,做出改變,才能夠從憤怒的泥淖中脫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七週心得分享
Thumbnail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七週心得分享
Thumbnail
成癮時常指的是某個人無法自拔的深陷某種單一重複的行為或物品,這些行為或物品可能包含對於乾淨的執著、瘋狂的購物與施打毒品。然而這樣的描述,卻過度簡化行為的成因,尤其近來諸多研究也指出多數成癮並不是因為有人天生喜歡毒品, 而是因為我想逃避什麼而施打毒品。
Thumbnail
成癮時常指的是某個人無法自拔的深陷某種單一重複的行為或物品,這些行為或物品可能包含對於乾淨的執著、瘋狂的購物與施打毒品。然而這樣的描述,卻過度簡化行為的成因,尤其近來諸多研究也指出多數成癮並不是因為有人天生喜歡毒品, 而是因為我想逃避什麼而施打毒品。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高功能酒精使用者佔酒精使用障礙者中20~75%,這些人酒喝很多,卻還是生活「看似」一片正常。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介紹一些高功能飲酒者的多元樣態,希望可以幫助飲酒者自己或是周邊的人覺察酒精已經如何改變飲酒者的認知與行為模式。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高功能酒精使用者佔酒精使用障礙者中20~75%,這些人酒喝很多,卻還是生活「看似」一片正常。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介紹一些高功能飲酒者的多元樣態,希望可以幫助飲酒者自己或是周邊的人覺察酒精已經如何改變飲酒者的認知與行為模式。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2022年3月開始,COVID-19病毒正式進入臺灣社區。從2021到目前,臺灣經歷3波病毒入侵,除了造成社會經濟起伏、人心動盪,也帶來越來越多的飲酒問題。有些原本沒有酒癮的個案,在疫情嚴重期間,會以酒代藥,染上酒癮,也使原本穩定的藥物效果無效。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2022年3月開始,COVID-19病毒正式進入臺灣社區。從2021到目前,臺灣經歷3波病毒入侵,除了造成社會經濟起伏、人心動盪,也帶來越來越多的飲酒問題。有些原本沒有酒癮的個案,在疫情嚴重期間,會以酒代藥,染上酒癮,也使原本穩定的藥物效果無效。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飲酒與睡眠障礙、憂鬱之間,互為因果。臨床上有許多門診個案,帶著睡眠障礙與酒精使用障礙而來,卻輕忽酒精的危害。輕視自身罹患酒精使用障礙的風險、低估酒精的影響,不但無助於自己抵抗酒精的危害,反而會增加自己染上酒精使用障礙的風險。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飲酒與睡眠障礙、憂鬱之間,互為因果。臨床上有許多門診個案,帶著睡眠障礙與酒精使用障礙而來,卻輕忽酒精的危害。輕視自身罹患酒精使用障礙的風險、低估酒精的影響,不但無助於自己抵抗酒精的危害,反而會增加自己染上酒精使用障礙的風險。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傲慢,除了可能造成失敗,造成人際問題,也是導致成癮的核心元素。二○二一年十二月,發生了許多令人悲傷的故事。酒駕、毒癮、性成癮各種名詞充斥整個網路社群與媒體,除了理解這些名詞,更重要的其實是,理解我們自己頭腦與身體的脆弱,理解在成癮與不成癮之間,那一條界線其實非常脆弱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傲慢,除了可能造成失敗,造成人際問題,也是導致成癮的核心元素。二○二一年十二月,發生了許多令人悲傷的故事。酒駕、毒癮、性成癮各種名詞充斥整個網路社群與媒體,除了理解這些名詞,更重要的其實是,理解我們自己頭腦與身體的脆弱,理解在成癮與不成癮之間,那一條界線其實非常脆弱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隨著冬季季節性憂鬱與農曆年關憂鬱症出現,原本病情穩定的許多憂鬱症與焦慮症個案,又開始出現暴飲或是常規性飲酒的行為變化。在社區身心科或成癮科門診,酒精使用障礙的盛行率非常高,當酒精介入生活,憂鬱加劇、睡眠品質惡化、認知功能下降甚至體重下降都變得更為常見。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隨著冬季季節性憂鬱與農曆年關憂鬱症出現,原本病情穩定的許多憂鬱症與焦慮症個案,又開始出現暴飲或是常規性飲酒的行為變化。在社區身心科或成癮科門診,酒精使用障礙的盛行率非常高,當酒精介入生活,憂鬱加劇、睡眠品質惡化、認知功能下降甚至體重下降都變得更為常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