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通識心得分享 week 7

2023/10/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最近的睡前讀物是《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作者身為精神科與成癮醫學的教授,從專業角度出發,透過臨床案例及實際經驗闡述「多巴胺」和「癮」對個人生活的影響。課堂一開始的高相似性不禁讓我眼前一亮,興致勃勃地開啟後續的課程……

多巴胺的釋放會讓人產生快感,這樣的神經傳導物質又分屬多種系統。而中腦邊緣的多巴胺系統是藉由滿足報償動機的慾望行為來分泌化學信使;與其相對的則是和側下視丘系統相關的攝取行為,意即為維持生理恆定而出現的行動。其實在媒體盛行、網路流行的時代,誰還沒有「上癮」過呢 ?這裡所指的並非普遍認知的毒癮或賭癮,而是更為廣泛的指稱,也就是任何讓人「產生快樂」的存在,包括看言情小說、購物、從事性行為,都能成為現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所存有的「新型毒品」。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瘋狂的閱讀網路小說,從長篇到短篇,再從愛情到搞笑,我不斷追求新的故事、新的內容。每當我看完一本書而感到空虛時,我迫切地希望有一本好書來滿足我的期待,就這樣無限輪迴下去……而這就是多巴胺所帶來的癮,其將個人反應放大,而當你持續過度反應,你開始追求更大的、更強的刺激,如此一來,也就難以戒除,繼而開始上癮。雖然成癮的初期是為了滿足緊張和興奮的情感,但隨著時間流逝,開始轉變成為了避免焦慮及壓力而繼續從事同樣的行為。通常從正循環變成負循環,將會是惡夢的開始,好在,當我發現故事邏輯總是千篇一律,翻不出新火花後,就斷然離開我曾為之徹夜未眠的領域了。

「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雖然我不喝酒,但是也看過家人喝酒喝到臉通紅,儘管她只小酌幾杯。事實上所謂的酒量與先天基因有所關聯,因為缺乏解酒酵素,所以喝酒才容易臉紅,而這樣的反應正是酒精不耐症的典型症狀。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與衛服部都曾指出,酒精不耐症是東亞人的遺傳性缺損,而其中,台灣人民有著全球最高的酒精不耐症人口比例。換句話說,有將近半數的國民缺乏乙醛,因此就算只喝一點點酒,臉頰也會紅通通。而所謂不會喝酒就要多練酒量的說法,也就不能實現啦~

有趣地是,正因為基因所帶來的影響,使得東西方染上酒癮的人數產生了差別。因為代謝速度快,所以不認為自己醉了,並未察覺酒精對個人的影響,於是就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酒精成癮似乎就成為了唯一的一條路。或許,也算是另類的「魔鬼藏在細節裡」吧!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