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讀後隨筆】夢十夜與海上鋼琴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豪夏目漱石膾炙人口的≪我是貓≫、≪少爺≫、≪心≫等等。
但對於我個人喜好,什麼都會隨著時間改變,歷經歲月唯有不變的是、我無可自拔的深愛≪夢十夜≫ 行文幻境如詩,尤其是第一夜和第七夜。
一個説自己即將死去的女人,亦不知相識與否,訂下的百年之約。
一艘永無止境的輪船,形形色色的人乘者,我瞧著百般無聊。
自己著迷第一夜時,看還不夠反覆聽朗讀,曾經約時間被隨口詢問:「大概要等多久呢?」
「一百年,」順口回答:「請用珍珠貝殼挖掘墳墓,星屑為道標。」正忙著全文背誦,換來對方習以為常神經病的無奈表情。
而那第七夜,最後主角從甲板縱身一躍跳海而死,與1900選擇在火光中殉琴的結局不謀而合,實則內核徹頭徹尾的相反。海上鋼琴師空彈時自在通透,對比另一個瞬間湧起的後悔。
「儘管不知輪船開往何處,我仍應該繼續待在船上的。」ー第七夜
「但我不能下船,至少我可以死去。」ー1900
沒人會把這兩部放在一起對比,但我就愛自娛的將漱石的文字羅列、騰躍於八十八個琴鍵畫面上來彈奏。
悔與不悔,那樣堅守信念、海濤與天光雲影共奏出的壯闊;避世出走、永墜沈沈海底的孤寂。
其實第七夜的結局,個人感覺多少太明示,我們都在大船上,再怎麼孤單,必須選擇活下去。若是改換成旁人發現主角跳海瞬間卻未能攔住,而悲傷的沈思他可會後悔?或是不會呢?的惆悵懸念。不過依然深為漱石筆下的勵志感觸動,一把拉住直奔黑暗海底的人心。

「日本小說翻譯室」譯者、其他作品也翻譯的很用心。
≪夢十夜≫第七夜「看不見生存意義,甚至已經想到尋死,實在沒必要認識甚麼天文學」(日本小說翻譯室)
「我正無聊得想自殺了,根本沒必要學天文學」(觀廬翻譯)
第七夜很多有趣的句子,兩版翻譯都很厲害!
第七夜的日升又像是有呼應似的,「西行之日,盡頭在東?這話是真的嗎?東昇之日,故鄉在西?這話也是真的嗎?身在浪濤上,棲息船中,隨浪漂啊漂。」
第一夜「太陽昇起,然後落下,太陽再次昇起,再次落下。紅日不斷東昇西落,每天日復如是,你會一直等候我嗎?」
個人特別喜歡的一段情話。
另外夢十夜也有改編很經典的電影,多位導演聯名呈現手法特別奇幻,引人入勝。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最特別,其實始終與他人一樣。」
avatar-img
75會員
394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泉 燈行的書齋 的其他內容
≪癡人之愛≫這部文學名著徹底逆轉「男尊女卑」思想。讓治本來計劃十五歲的少女Naomi培養成淑女後,娶她為妻,怎知事與願違。她自由奔放的隨心所欲,讓治發現她與男人約會時。那一刻在他眼中的Naomi是妖豔震懾,「淫婦の面魂(蕩婦氣魄的表情)」衝擊形容,反而達到強烈渲染信仰的誇讚。
菜穂有別具慧眼的鑑賞能力,以一幅畫「若葉」為開端,她深受吸引,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出自無法說話的畫家白根樹之手。場景往來京都及東京,短短五集每個場景、台詞沒有半點多餘,解謎節奏看的很過癮。
大原的雪是心中最美的原風景。
經過三千院旁的魚山橋,和商家林立相反方向、蕭條的街道通往佛光寺。能眺望大原的山景及梯田。小小寺院成排赤紅前掛、慈眉善目的地藏像。
美聲的僧侶良忍上人在練習時,最初被瀑布聲壓過,隨著他日益勤練,逐漸與自然的水聲調和,最後達到的境界已無水聲,唯獨朗朗旋律悠響。
≪癡人之愛≫這部文學名著徹底逆轉「男尊女卑」思想。讓治本來計劃十五歲的少女Naomi培養成淑女後,娶她為妻,怎知事與願違。她自由奔放的隨心所欲,讓治發現她與男人約會時。那一刻在他眼中的Naomi是妖豔震懾,「淫婦の面魂(蕩婦氣魄的表情)」衝擊形容,反而達到強烈渲染信仰的誇讚。
菜穂有別具慧眼的鑑賞能力,以一幅畫「若葉」為開端,她深受吸引,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出自無法說話的畫家白根樹之手。場景往來京都及東京,短短五集每個場景、台詞沒有半點多餘,解謎節奏看的很過癮。
大原的雪是心中最美的原風景。
經過三千院旁的魚山橋,和商家林立相反方向、蕭條的街道通往佛光寺。能眺望大原的山景及梯田。小小寺院成排赤紅前掛、慈眉善目的地藏像。
美聲的僧侶良忍上人在練習時,最初被瀑布聲壓過,隨著他日益勤練,逐漸與自然的水聲調和,最後達到的境界已無水聲,唯獨朗朗旋律悠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本書將詩、散文和小說三種文體巧妙融合於一體,結合了韓江對早夭姐姐的記憶、對「白色」事物的觀察,以及在華沙這座重生城市中的細膩感受和體驗,編織出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
Thumbnail
韓國作家韓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意外引發了「韓江熱潮」,其作品在短時間內銷售突破200萬本。然而,根據最新數據,韓國仍被標籤為「不讀書的國家」,青年人的閱讀率持續下降,面臨閱讀障礙。這篇文章探討韓江的文學成就及其對韓國文學的影響,同時深入分析韓國的閱讀文化與挑戰,以期尋找改善的途徑。
Thumbnail
我曾飄泊 迷失在迷津渡口 風輕輕吹過 湧起舊夢彷如昨 一曲離愁輕輕吹奏 憶起當年說的十年之後   十年之後 我來到迷津渡口 水悠悠流過 點點思念上心頭 輕輕吹奏一曲離愁 思索再相逢什麼時候   十年如夢 風吹水流 不變的迷津渡口 十年之後 風吹水流 一生在迷津渡口 等候
Thumbnail
悲慘的時代,法治在善良之前化身成暴君;光輝的年代,人民在暴政之下蛻變為英雄。 以法國大革命後的社會為背景,文字從法國文豪雨果的筆下傾瀉而出, 譜出這曲伴隨尚萬強一生高低起伏的輝煌—《悲慘世界》。
Thumbnail
事隔多年,每當我卡在人生青黃不接的抉擇之際,1900那個身影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世界這麼繁華,摩天大廈去如海浪波滔般漫無邊際。 我彷彿也孤立在那個不上不下的舷梯上,進退維谷,天地間,彷彿只有我孤身一人。 孩子們,你也有過這樣為難的時刻嗎?
Thumbnail
夢見我我坐在一艘小船上,在大海浮浮沈沈。 場景一轉,我在一個故事比賽的授獎典禮。在台上,我說人生就像一艘船,本來就會浮浮沈沈。我鼓勵大家,要努力創造自己的故事。 我說生命回溯的方式有很多種。當你沒有初心與自我領悟時,你的生命故事就像神話,虛構的成份就很多。 然後我就走出會場,回到山上。我在想推
Thumbnail
夜に駆ける是YOASOBI的創作始點與成名曲,這首歌曲快速而華麗,具有強烈的下墜感。文章除了介紹這首歌曲外,還提到了原著小說《タナトスの誘惑》的感想。
Thumbnail
首先,我想先探討一個問題,關於閱讀時的「讀懂」與「理解」。 即使在讀書時接觸了許多「作者已死」的理論,但我心中仍然有個對「讀懂作者與作品」的期望,覺得與作者產生共鳴是一件令人感動且興奮的事情。這或許也是內心的作家夢在作祟,認為與讀者契合的浪漫是一種直觀而純粹的情感。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佛洛伊德和C.S.路易斯相遇,坐在客廳而不是診療室的椅子上聊天,辯論。那時,他們會怎麼樣?他們會改變心意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本書將詩、散文和小說三種文體巧妙融合於一體,結合了韓江對早夭姐姐的記憶、對「白色」事物的觀察,以及在華沙這座重生城市中的細膩感受和體驗,編織出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
Thumbnail
韓國作家韓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意外引發了「韓江熱潮」,其作品在短時間內銷售突破200萬本。然而,根據最新數據,韓國仍被標籤為「不讀書的國家」,青年人的閱讀率持續下降,面臨閱讀障礙。這篇文章探討韓江的文學成就及其對韓國文學的影響,同時深入分析韓國的閱讀文化與挑戰,以期尋找改善的途徑。
Thumbnail
我曾飄泊 迷失在迷津渡口 風輕輕吹過 湧起舊夢彷如昨 一曲離愁輕輕吹奏 憶起當年說的十年之後   十年之後 我來到迷津渡口 水悠悠流過 點點思念上心頭 輕輕吹奏一曲離愁 思索再相逢什麼時候   十年如夢 風吹水流 不變的迷津渡口 十年之後 風吹水流 一生在迷津渡口 等候
Thumbnail
悲慘的時代,法治在善良之前化身成暴君;光輝的年代,人民在暴政之下蛻變為英雄。 以法國大革命後的社會為背景,文字從法國文豪雨果的筆下傾瀉而出, 譜出這曲伴隨尚萬強一生高低起伏的輝煌—《悲慘世界》。
Thumbnail
事隔多年,每當我卡在人生青黃不接的抉擇之際,1900那個身影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世界這麼繁華,摩天大廈去如海浪波滔般漫無邊際。 我彷彿也孤立在那個不上不下的舷梯上,進退維谷,天地間,彷彿只有我孤身一人。 孩子們,你也有過這樣為難的時刻嗎?
Thumbnail
夢見我我坐在一艘小船上,在大海浮浮沈沈。 場景一轉,我在一個故事比賽的授獎典禮。在台上,我說人生就像一艘船,本來就會浮浮沈沈。我鼓勵大家,要努力創造自己的故事。 我說生命回溯的方式有很多種。當你沒有初心與自我領悟時,你的生命故事就像神話,虛構的成份就很多。 然後我就走出會場,回到山上。我在想推
Thumbnail
夜に駆ける是YOASOBI的創作始點與成名曲,這首歌曲快速而華麗,具有強烈的下墜感。文章除了介紹這首歌曲外,還提到了原著小說《タナトスの誘惑》的感想。
Thumbnail
首先,我想先探討一個問題,關於閱讀時的「讀懂」與「理解」。 即使在讀書時接觸了許多「作者已死」的理論,但我心中仍然有個對「讀懂作者與作品」的期望,覺得與作者產生共鳴是一件令人感動且興奮的事情。這或許也是內心的作家夢在作祟,認為與讀者契合的浪漫是一種直觀而純粹的情感。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佛洛伊德和C.S.路易斯相遇,坐在客廳而不是診療室的椅子上聊天,辯論。那時,他們會怎麼樣?他們會改變心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