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的重演-談無限輪迴又不可自拔的傷害性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有篇文章提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就已經簡單地向大家介紹過何以受害者會愛上對自己施暴的人。這一次還是想介紹相關聯的主題,就是「創傷的重演」,有些專業術語又稱之為「強迫性重複」

  強迫性重複,顧名思義,就是自己無法控制地重複同樣的舉動,即便自己不想這樣重演一遍,但還是重蹈覆轍了。從遊戲治療中,就可以看到受創的孩子會反覆玩同樣的玩具、玩出同樣的遊戲情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知道那是創傷相關記憶片段的重演。

  你也曾經做過重複、同樣內容的夢境嗎?不妨在白天時靜下心來思考,同樣的夢境內容有什麼涵義?因為夢境本身就是當下個人心理狀態的呈現,做同樣的夢,肯定有特殊的涵義,很可能代表某件事情甚至是創傷的回憶「還沒過去」。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會有創傷事件的受害者直到事發多年之後,還是反覆經歷與創傷事件本身有關的傷害情節,包含:受害或施加傷害。例如:過去遭受家庭暴力對待的,在長大後仍遭受關係霸凌,或自己化為施暴者;過去遭受性侵害事件的,長大後仍反覆在性關係中重演性暴力的橋段,有可能再度被性騷擾/性侵,或者自己也會主動尋求刺激、具傷害性的性行為。

  如果創傷事件本身就已經那麼痛苦了,為什麼還要自討苦吃呢?為什麼往後的人生沒辦法擺脫掉這樣的陰影呢?綜合學術研究與臨床經驗的判斷,我的理解是:人會下意識地去反覆經歷與創傷事件相關的情節(不論是加害或受害情節),是因為過去創傷經驗的那個片段「還沒過去」。人會傾向克服「還沒過去」的障礙,這樣才會感覺到自己重拾人生的主控權。為了找回自己對人生的掌控感與決定權,所以下意識地透過再一次經歷類似的事件,才可能克服對創傷事件有關線索的恐懼。但很令人難過的是,往往在體驗類似事件的過程中,受害者會發現自己仍舊無法跨越當下的障礙與對過去傷痛的恐懼,甚至會從再度體驗的過程中承擔過大壓力,因此導致個人在生理或心理上再度受創,甚而崩潰。

raw-image


  對很多人來說,情人節是個歡慶的、美好的節日,但可能對曾經在這個日子受害或感到孤單的你來說,這個日子必然不是開心或美好的。如果你也曾經在特定日子(紀念日、節日、周年紀念日等)或每天的特定某個時刻感受到自己情緒低落,感受到自己腦中會出現侵入性、關也關不掉的畫面,那麼,我也鼓勵你檢視一下,自己是否在人際關係或感情關係中,會有反覆出現的且具有傷害性的一些行為表現?如果你有以上的狀況,我想你的生活可能過得蠻辛苦的,是嗎?很歡迎你尋求諮商師的協助,讓諮商師一起陪你看看自己怎麼了,唯有先了解自己怎麼了,才可能有機會打破創傷重演的惡性循環,把過去的傷痛對現在的影響降到最低,實踐活在當下的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72會員
297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遭遇創傷的人都會有這種經驗: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創傷的記憶會一次次重複湧上心頭。那些影像、聲音、味道,甚至觸碰的感覺,都以如此真實的方式再次展現,而我們卻無法擺脫這些痛苦的回憶。
Thumbnail
遭遇創傷的人都會有這種經驗: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創傷的記憶會一次次重複湧上心頭。那些影像、聲音、味道,甚至觸碰的感覺,都以如此真實的方式再次展現,而我們卻無法擺脫這些痛苦的回憶。
Thumbnail
「傷痕不是用來提醒我們痛苦的過去,而是讓我們學會成長的標記。」- 洛伊··班尼特 「生命中的創傷經驗,有時會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讓人感到絕望和無助。在本集的Podcast中,我們將從台劇「模仿犯」的主角和劇情出發,探討心理創傷的定義、類型,以及影響創傷復原的因素。
Thumbnail
「傷痕不是用來提醒我們痛苦的過去,而是讓我們學會成長的標記。」- 洛伊··班尼特 「生命中的創傷經驗,有時會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讓人感到絕望和無助。在本集的Podcast中,我們將從台劇「模仿犯」的主角和劇情出發,探討心理創傷的定義、類型,以及影響創傷復原的因素。
Thumbnail
「創傷」(trauma)-記憶的烙印。解讀黑暗榮耀的心理背景知識,白話瞭解創傷。
Thumbnail
「創傷」(trauma)-記憶的烙印。解讀黑暗榮耀的心理背景知識,白話瞭解創傷。
Thumbnail
前幾天我寫夢境筆記時突然靈機一動,把惡夢依時間先後排序列成個清單,然後在旁邊把每個夢可能對應到的創傷或經歷也列了出來。最後看著自己列出來的兩張關連表,發現到原來每次噩夢也都是CPTSD情緒重現的產物
Thumbnail
前幾天我寫夢境筆記時突然靈機一動,把惡夢依時間先後排序列成個清單,然後在旁邊把每個夢可能對應到的創傷或經歷也列了出來。最後看著自己列出來的兩張關連表,發現到原來每次噩夢也都是CPTSD情緒重現的產物
Thumbnail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
Thumbnail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之前我有篇文章提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就已經簡單地向大家介紹過何以受害者會愛上對自己施暴的人。這一次還是想介紹相關聯的主題,就是「創傷的重演」,有些專業術語又稱之為「強迫性重複」。
Thumbnail
之前我有篇文章提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就已經簡單地向大家介紹過何以受害者會愛上對自己施暴的人。這一次還是想介紹相關聯的主題,就是「創傷的重演」,有些專業術語又稱之為「強迫性重複」。
Thumbnail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稱為「人質情結」,指的是受害者對加害者產生感情,甚至認同加害者的價值觀,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現象。 實務上,我的確會見到一些個案有類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狀況......
Thumbnail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稱為「人質情結」,指的是受害者對加害者產生感情,甚至認同加害者的價值觀,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現象。 實務上,我的確會見到一些個案有類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狀況......
Thumbnail
我是如何建構出「生活中,如果一再發生引發相同負面情緒的事件時,那就是需要療癒了!」的理解的呢?
Thumbnail
我是如何建構出「生活中,如果一再發生引發相同負面情緒的事件時,那就是需要療癒了!」的理解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