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上了對我施暴的人-淺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這個名詞,顧名思義,是跟一件發生在斯德哥爾摩地區的事件有關。1973年有一宗綁架案中,有歹徒搶劫斯德哥爾摩的一間銀行,挾持銀行行員做為人質,但被挾持的銀行行員非但不痛恨歹徒,還和歹徒成為朋友,甚至對警察有敵意,拒絕出庭指認歹徙。有人將此症候群稱為「人質情結」,指的是受害者對加害者產生感情,甚至認同加害者的價值觀,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現象。
  實務上,我的確會見到一些個案有類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狀況,因為內心已經將加害者傷害他人的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合理化加害者的行為,久而久之,就會習慣成自然,把暴力視為生活的一部分,讓加害者對他施暴的行為持續發生,不求救也不願意離開加害者,對接受心理治療的意願也不高。
  很多人一定會困惑說:「為什麼會這樣呢?」「明明暴力行為就很可怕,而且自己會受傷,為什麼不離開加害者呢?」「不離開就算了,為什麼還會想跟這樣的人結婚呢?」其實,會發展出斯德哥爾摩的症狀是有道理的。通常,在暴力事發當下,有些受害者會擔心若自己反抗,可能會遭受更多的傷害,因此會採取一個策略,就是定住自己身體不動,讓身心凍結,反而可以降低自己在受暴當下的痛苦程度,也避免若自己反抗,可能會遭受更殘忍的虐待,身體反而會受到更多傷害。所以,當初會發展出斯德哥爾摩的症狀,是為了保護自己。可是,事發過後,因為暴力事件對於身心造成巨大的創傷,身心凍結的反應可能會延續發生在受害者身上,導致受害者鈍化了對暴力的感受,即便後續人生持續遭受暴力,也可能會覺得「沒什麼感覺」,既然沒感覺,就不會感受到傷害的嚴重性,自然不會想脫逃。況且,加害者常常會有一兩個吸引受害者的特質或條件(例如:長得很帥、很有錢、有時對受害者百般討好、大多時候對受害者很溫柔等等),所以受害者為了持續感受到這些不錯的特質或得到這些好的條件,可能就會持續待在具有傷害性或風險較高的關係中。如果自己站在加害者那一邊,自己就比較不會被傷害,甚至有時加害者還會略施小惠,給自己一點錢或者其他好處,那麼,有部分受害者的確是會選擇繼續站在加害者那邊幫加害者說話的,因為,很可能綜觀種種現實條件與選擇,自己已經沒有其他更好的活著的辦法了。
  坊間有些文章,會很強調有這樣症候群的人「應該」要治療,或者發現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可以「鼓勵」他治療。我的觀點不太一樣。我覺得站在比較有同理心的角度來說,如果你是他、你就是那位受害的朋友,你的人生會比他過得更好嗎?人生有「應該」怎麼樣活嗎?講得更嚴厲一點,沒有受創的人的人生就會比較成功、比較幸福嗎?我認為人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承受大小不一的創傷,每個人對創傷當下的反應會不一樣,後續活出的人生也可以有很多種選擇。諮商師本身不能有專業的傲慢。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本身只是一種工具,個案要不要選擇使用這個工具去看看人生的其他可能性,或是他想不想要處理任何創傷相關的議題,都是由個案決定,沒有人可以幫他決定。因為,他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任何人(包括諮商師)都無法代替他承擔他做決定後的任何責任,抑或任何痛苦。他就是他自己人生的主人,自然知道怎樣做對他來說才是最好的!
  當然,不管你是否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只要對人生任何一個部分感到困惑,自然很歡迎你來找諮商師討論,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你困惑的地方是什麼,一起聊看看哪個選擇或方向是比較適合你的,這當然是沒問題的!

*備註:本文引用的網路資料如下↓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708180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17775?page=1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提供諮商輔導或職涯諮詢的過程中,我常會問民眾:「你的感覺是什麼?」碰到很多民眾會說:「不知道」或「沒有感覺」。有些時候「不知道」、「沒有感覺」這些回答背後隱含很多意義,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吧!
在寫這個題目時,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竟是錢鍾書的【圍城】中,有句經典名言:「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雖然這句話說得諷刺辛辣,但對某些人(包括王力宏與李靚蕾)而言應該是字字寫實。
提供職涯諮詢時,發現多數大專院校畢業生最常問我的問題都是:我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我第一個直覺反應是:這位同學不太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或要什麼。為了幫忙這群迷惘的社會新鮮人找到較明確的找工作方向,我歸納出六個自我探索的面向-「興、能、承、待、人、家」,在此分享,希望能幫助各位找到適合的求職方向!
  這篇文章要來書寫我觀賞奈良美智展的過程中,欣賞到最鍾愛的《月光小姐 Miss Moonlight》的心得了!
小時候只是喜歡到誠品翻閱畫冊而已,還沒有什麼鑑賞能力。過了三十大關之後,對繪畫的感覺似乎也隨著對人性的瞭解越多,也越發深刻了。看畫的時候,漸漸能有批判的眼光,也漸漸能與畫作對話,投入自己的感情。這篇與下篇文章,就是要寫我觀看奈良美智特展的感想,邀你與我一同進入奈良美智的世界~
談寫字這件事,最印象深刻是國小課後有學過書法,那時候不太懂寫字是什麼,就懵懵懂懂,只覺得書法字有稜有角的,寫出來好好看。
在提供諮商輔導或職涯諮詢的過程中,我常會問民眾:「你的感覺是什麼?」碰到很多民眾會說:「不知道」或「沒有感覺」。有些時候「不知道」、「沒有感覺」這些回答背後隱含很多意義,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吧!
在寫這個題目時,我腦中第一個浮現的竟是錢鍾書的【圍城】中,有句經典名言:「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雖然這句話說得諷刺辛辣,但對某些人(包括王力宏與李靚蕾)而言應該是字字寫實。
提供職涯諮詢時,發現多數大專院校畢業生最常問我的問題都是:我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我第一個直覺反應是:這位同學不太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或要什麼。為了幫忙這群迷惘的社會新鮮人找到較明確的找工作方向,我歸納出六個自我探索的面向-「興、能、承、待、人、家」,在此分享,希望能幫助各位找到適合的求職方向!
  這篇文章要來書寫我觀賞奈良美智展的過程中,欣賞到最鍾愛的《月光小姐 Miss Moonlight》的心得了!
小時候只是喜歡到誠品翻閱畫冊而已,還沒有什麼鑑賞能力。過了三十大關之後,對繪畫的感覺似乎也隨著對人性的瞭解越多,也越發深刻了。看畫的時候,漸漸能有批判的眼光,也漸漸能與畫作對話,投入自己的感情。這篇與下篇文章,就是要寫我觀看奈良美智特展的感想,邀你與我一同進入奈良美智的世界~
談寫字這件事,最印象深刻是國小課後有學過書法,那時候不太懂寫字是什麼,就懵懵懂懂,只覺得書法字有稜有角的,寫出來好好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與男友剛分手不久的玫瑰,望著遠方熠熠閃耀,連綿不斷的都會夜景,眼淚刷地一下子就又流下來了,無論當初分手的原因是什麼,跟曾經最親密的人分離,椎心之痛是如此真實的蔓延全身心,玫瑰亦如此。 󠀠 只是今晚的哭泣似乎與平常是有些不同的。 󠀠 在這之前,她的悲傷裡,包裹著埋怨與不解,她一直覺得那些爭
Thumbnail
🌸🌸🌸Fumi老師:🌸🌸🌸 🥰🥰🥰聖火臼井靈氣其中一個點化是生命之河,在教學一開始,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冥想,確認了生命之河的所在位置在地球母親所在的中心,還記得第一次進入的感動:腦海中,一幅美麗的景象悄然浮現——一片茂盛的森林出現在眼前,翠綠的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陽光穿透層層樹影
Thumbnail
「旭華,不行。別再理他了。」薛景城即時拉住想回頭察看的溫旭華,連他自己也沒注意到今天的代言工作居然是在那傢伙的公司進行。每次和白世曜扯上關係就沒有什麼好事,又是被記者拍到,又是把人綁走,最可惡的是一直影響旭華的心情。 「但是…唔嗯…」溫旭華有點在意男人剛才的樣子,不過有春曉在應該就不用擔心了吧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話語一出,連說話者本人都愣住了,白世曜察覺到了自己的輕率與荒唐,臉龐微微發熱,就算急著與溫共處一室,重溫昔日美好,但現在的對方已經忘了所有與他相關的記憶,更何況他們現在還都是男人。 果然溫的表情都呆住了,雖然看起來好可愛,讓他差點迷失在星光閃爍的迷人眼眸之中,白世曜發現自己竟變得如此急躁,一點
生活中最恐怖的事情不是面對困境與困難,而是他人的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這種情況尤其在較為親密的相處關係及利害衝突中尤其尖銳。 婚姻,親情,友誼,職場合作伙伴,甚至社交軟體,個人特質明顯如軟弱,強勢,角色處於付出一方,很容易成為情緒勒索和道德綁架的對象。 得到好處的一方,往往不自覺為了自己的利益,用
Thumbnail
把你推向他人的,究竟是想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是那種害怕落單的恐懼? 我從來不知道如何與人拉開距離,對自己沒有信心,追隨他們,朋友笑稱我有『關係收集癖』——有的人無法扔掉任何東西,而我則是無法離開任何人。 你是慣性討好者嗎?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Thumbnail
透過解析他者與自我,作為修行動力來源時的差異,推導運轉之後發生的心態與事件,往前突破、往後溯源,才發現大家都在追逐理想。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李明是一個敏感而內向的年輕人,他一直害怕付出真心去愛一個人。他曾經經歷過一段痛苦的感情,對方在他毫無防備的時候突然消失,讓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獨和傷痛之中。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和他開玩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李明遇到了一位叫林婷的女孩。她溫柔善良、聰明伶俐,兩人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隨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與男友剛分手不久的玫瑰,望著遠方熠熠閃耀,連綿不斷的都會夜景,眼淚刷地一下子就又流下來了,無論當初分手的原因是什麼,跟曾經最親密的人分離,椎心之痛是如此真實的蔓延全身心,玫瑰亦如此。 󠀠 只是今晚的哭泣似乎與平常是有些不同的。 󠀠 在這之前,她的悲傷裡,包裹著埋怨與不解,她一直覺得那些爭
Thumbnail
🌸🌸🌸Fumi老師:🌸🌸🌸 🥰🥰🥰聖火臼井靈氣其中一個點化是生命之河,在教學一開始,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冥想,確認了生命之河的所在位置在地球母親所在的中心,還記得第一次進入的感動:腦海中,一幅美麗的景象悄然浮現——一片茂盛的森林出現在眼前,翠綠的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陽光穿透層層樹影
Thumbnail
「旭華,不行。別再理他了。」薛景城即時拉住想回頭察看的溫旭華,連他自己也沒注意到今天的代言工作居然是在那傢伙的公司進行。每次和白世曜扯上關係就沒有什麼好事,又是被記者拍到,又是把人綁走,最可惡的是一直影響旭華的心情。 「但是…唔嗯…」溫旭華有點在意男人剛才的樣子,不過有春曉在應該就不用擔心了吧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話語一出,連說話者本人都愣住了,白世曜察覺到了自己的輕率與荒唐,臉龐微微發熱,就算急著與溫共處一室,重溫昔日美好,但現在的對方已經忘了所有與他相關的記憶,更何況他們現在還都是男人。 果然溫的表情都呆住了,雖然看起來好可愛,讓他差點迷失在星光閃爍的迷人眼眸之中,白世曜發現自己竟變得如此急躁,一點
生活中最恐怖的事情不是面對困境與困難,而是他人的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這種情況尤其在較為親密的相處關係及利害衝突中尤其尖銳。 婚姻,親情,友誼,職場合作伙伴,甚至社交軟體,個人特質明顯如軟弱,強勢,角色處於付出一方,很容易成為情緒勒索和道德綁架的對象。 得到好處的一方,往往不自覺為了自己的利益,用
Thumbnail
把你推向他人的,究竟是想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是那種害怕落單的恐懼? 我從來不知道如何與人拉開距離,對自己沒有信心,追隨他們,朋友笑稱我有『關係收集癖』——有的人無法扔掉任何東西,而我則是無法離開任何人。 你是慣性討好者嗎?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Thumbnail
透過解析他者與自我,作為修行動力來源時的差異,推導運轉之後發生的心態與事件,往前突破、往後溯源,才發現大家都在追逐理想。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李明是一個敏感而內向的年輕人,他一直害怕付出真心去愛一個人。他曾經經歷過一段痛苦的感情,對方在他毫無防備的時候突然消失,讓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獨和傷痛之中。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和他開玩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李明遇到了一位叫林婷的女孩。她溫柔善良、聰明伶俐,兩人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