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模仿犯看心理創傷:探討創傷定義、復原因素及協助方法」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傷痕不是用來提醒我們痛苦的過去,而是讓我們學會成長的標記。」- 洛伊··班尼特

「生命中的創傷經驗,有時會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讓人感到絕望和無助。在本集的Podcast中,我們將從台劇「模仿犯」的主角和劇情出發,探討心理創傷的定義、類型,以及影響創傷復原的因素。我們也會分享一些有效的協助方法,幫助那些正在經歷無預警喪失經驗的人。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如何面對失去和創傷,並學習如何走出陰霾,重新獲得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創傷的定義是甚麼?有哪些創傷的種類?

創傷是指在身體或心理上遭受到痛苦、損害、威脅或者生命危險的事件或經驗。這些經驗可能會對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創傷類型:

  1. 身體創傷:包括身體上的傷害,如割傷、擦傷、骨折等。
  2. 性創傷:包括性騷擾、性侵犯和強姦等經歷。
  3. 損失和悲傷:包括失去摯愛的人(影片中的郭曉其檢察官、路妍真)、寵物或財產等,以及因悲傷而引起的其他負面情緒。
  4. 自然災害:包括地震、颶風、洪水、野火等天災。
  5. 戰爭和恐怖主義:包括直接參與戰爭、遭受戰爭或恐怖襲擊的人們。
  6. 心理創傷:包括被迫目睹暴力、失去信仰、憂鬱、焦慮、自殺、家暴(影片中沈嘉文)等心理疾病等。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創傷的反應都不同,且對不同創傷的反應也可能不同。心理創傷是一種主觀的經驗。因此,每個人都需要針對其具體情況尋求專業的治療和支持。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

  • 創傷事件持續反覆在腦中呈現或夢見。《影片中的郭曉其檢察官、沈嘉文》
  • 有重複經歷此事件的行為或感受。《影片中的郭曉其檢察官、沈嘉文》
  • 當面對類似創傷事件的相關情境會引起強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經常出現生理上的病徵;例如:逃避、麻木、恐懼、焦慮、緊張、失眠、過度警覺、活動失去興趣。

《影片中的沈嘉文毒品和酒精來麻痺自己的身心,逃避現實》

《影片中的郭曉其檢察官常常埋頭工作而不懂得變通,這也常導致他犧牲了自己的生活》

創傷的歷程:

一般而言,創傷事件發生後,幾星期之內會出現症狀並持續到 6 個月內,甚至會持續數年以上。

若症狀總時期小於 3 個月稱之為急性,若達到 3 個月或更長,稱之為慢性,若在壓力事件之後至少 6 個月才初次發生症狀稱之為延遲初發。一般而言,上述症狀可能會發生於該創傷事件後的任何時期,並造成患者個人的重大痛苦或損害其重大領域功能。

為何有些人走出創傷,越活越精彩,但有些人一輩子沉浸創傷,被創傷所擾?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創傷經歷和個人資源都不同,會影響到他們處理和克服創傷的能力。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創傷的影響因素是多樣的。其中一些因素可能包括:

1. 創傷的嚴重程度和類型:一些創傷事件可能比其他事件更嚴重和具有破壞性,並且會對個人的生活產生更長期和更嚴重的影響。

喪失親人的創傷(影片中的郭曉其檢察官)>喪失室友/好友(影片中的路妍真)

遭受創傷的時間:

年紀越小遭受創傷復原時間(影片中沈嘉文)比年紀稍大遭受創傷復原時間長(影片中的郭曉其檢察官)

2. 個人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個人的資源和特點,如個性、信念、價值觀、適應能力和應對策略等。個人資源能力越強,越有可能更快地恢復適應。

個性樂觀積極程度越大(影片中的郭曉其檢察官)復原時間比個性懦弱悲觀(影片中的胡建和)的人短

3. 環境因素:這些因素包括社交支持、治療和自我照顧能力、文化因素等。這些因素可以為個人提供恢復適應的支持和資源,幫助他們走出創傷。

家人支持程度越高復原程度越高(影片中的郭曉其檢察官和影片中的胡建和); 家人支持程度越低復原程度越低

綜合以上因素,有些人可能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從創傷中恢復,因為他們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支持,或者可能更容易找到有效的應對策略。而對於那些沉浸在創傷中的人,他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支持和治療才能夠克服創傷的影響。

克服創傷的正向影響因子是甚麼?負向因子是甚麼?

正向影響因子

1. 社會支持:身邊的人提供情感和實際上的支援,能夠幫助創傷後的人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從而促進自我成長和癒合。(影片中的郭曉其檢察官)

2. 個人強韌力:這是一個人因應壓力和創傷的能力。一個具有高強韌力的人可以在經歷創傷時更快地恢復,更積極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減少創傷的影響。

3. 積極心態:這包括積極的情緒、思考和行為,能夠幫助創傷後的人減輕負面情緒,提高自尊心和生命品質。

4. 專業治療:專業治療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能夠為受創傷影響的人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支持,提高治療效果,加速康復。

負向影響因子:

1. 孤立無援:缺乏社會支持和關係網絡的人往往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導致創傷後的恢復受到阻礙。(影片中的沈嘉文)

2. 沒有應對能力:一些人可能因為自身的特點或缺乏必要的應對能力,導致無法有效地應對創傷事件,從而增加受創傷影響的程度。(影片中的沈嘉文,年紀太小無法逃脫)

3. 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喝酒、毒品等不良習慣,可能會加重創傷後的負面影響。(影片中的沈嘉文,長期跟一個罹患憂鬱症的母親住)

4. 創傷事件的嚴重程度:一些特別嚴重的創傷事件,比如戰爭、自然災害等,可能會加重創傷後的影響。影片中的沈嘉文, 這個小男孩可能會經歷多種創傷和心理困擾。

如何協助無預警喪失家人創傷的人?

無預警喪失家人可能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這種情況下,以下是一些協助他們克服創傷的方法:

  1. 提供情感支持:在這個時候,需要提供給受創者足夠的情感支持,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孤單的,並且能夠共享他們的情感。讓他們表達他們的情感,聆聽他們的感受,並且應該確保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情感被理解和接受。
  2. 提供實際幫助:這個時候,受創者可能無法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務。因此,提供實際幫助如烹飪食物,幫助處理財務,清理家務等,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
  3. 指引他們尋求專業治療:有時情感支持是不足夠的,因此可以協助他們尋求專業治療,以幫助他們克服創傷。專業的治療師可以提供各種治療方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動力療法、身體療法等等,這些治療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更快地恢復適應。
  4. 避免壓力:在此期間,受創者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克服他們的悲傷,這意味著他們可能需要緩慢地返回到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應避免對他們施壓或強迫他們進行某些活動,讓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去克服創傷。

最後,如果您有擔心或疑問,也可以與專業的心理治療師聯繫,以獲得更進一步的指導和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蓁愛惠客室
64會員
83內容數
《心理健康之旅——探索心靈的秘密,提升生活品質》是一本探討心理學的專題書籍,從多角度深入探討人的情感、行為、身心健康和社會的影響。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的讀者,想透過心理學了解自己、愛自己的人,特別適合20~40歲的年輕人,能增強情商和社交技能,深入了解自我和周遭世界的關係。
蓁愛惠客室的其他內容
2024/09/27
阿德勒說”人一切的煩惱都是人際的煩惱”自卑的源頭源自劣等性 我們生長在一個主觀的世界,如何客觀的理解自身條件? 真正的自由和走出自卑就是擁有讓別人討厭的勇氣。 #如何看出我有自卑? 你覺得你有自卑的傾向嗎?通常自卑的人可能會表現出一些外顯行為,例如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或者在街上看到熟悉的
Thumbnail
2024/09/27
阿德勒說”人一切的煩惱都是人際的煩惱”自卑的源頭源自劣等性 我們生長在一個主觀的世界,如何客觀的理解自身條件? 真正的自由和走出自卑就是擁有讓別人討厭的勇氣。 #如何看出我有自卑? 你覺得你有自卑的傾向嗎?通常自卑的人可能會表現出一些外顯行為,例如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或者在街上看到熟悉的
Thumbnail
2024/08/27
奉子成婚似乎成了新潮流,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都在“帶球跑”,雙喜臨門成了大家的祝福。然而,明星們的離婚新聞也時常提醒我們,溝通不良可是大問題。在少子化的台灣,這股潮流對生育率有正面影響,但潛在風險也不少。如何避免奉子成婚的窘境?關鍵在於良好的溝通和共同的價值觀,這樣才能讓愛情和家庭都穩定成長。
Thumbnail
2024/08/27
奉子成婚似乎成了新潮流,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都在“帶球跑”,雙喜臨門成了大家的祝福。然而,明星們的離婚新聞也時常提醒我們,溝通不良可是大問題。在少子化的台灣,這股潮流對生育率有正面影響,但潛在風險也不少。如何避免奉子成婚的窘境?關鍵在於良好的溝通和共同的價值觀,這樣才能讓愛情和家庭都穩定成長。
Thumbnail
2024/08/01
愛到底是甚麼?最近在Dcard有一位男性網友發了一則訊息”男友幫妳做過8件以上是真愛”的短文,許多網友看完之後也發表很多不同的意見,我看完的想法就是同一事件各自表述。從網友的回應,可以看出已婚身分和未婚身分的回
Thumbnail
2024/08/01
愛到底是甚麼?最近在Dcard有一位男性網友發了一則訊息”男友幫妳做過8件以上是真愛”的短文,許多網友看完之後也發表很多不同的意見,我看完的想法就是同一事件各自表述。從網友的回應,可以看出已婚身分和未婚身分的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彼得‧沃克/柿子文化 本書主要在探討關於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成因與如何個人如何面對並且緩解CPTSD對個人的主要傷害。
Thumbnail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彼得‧沃克/柿子文化 本書主要在探討關於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成因與如何個人如何面對並且緩解CPTSD對個人的主要傷害。
Thumbnail
心理創傷是指在遭受壓力、痛苦或震撼事件後,當事人無法有效處理的情緒和經驗,這種創傷可以包括身體或情感上的傷害,如意外事故、暴力、性侵或其他創傷性事件 當一個人的心理創傷無法完全被意識所接受和處理,而轉進了淺意識層面,就不太容易直接察覺或了解,這些心理層面包含了我們的態度、信念、渴望、恐懼和經驗
Thumbnail
心理創傷是指在遭受壓力、痛苦或震撼事件後,當事人無法有效處理的情緒和經驗,這種創傷可以包括身體或情感上的傷害,如意外事故、暴力、性侵或其他創傷性事件 當一個人的心理創傷無法完全被意識所接受和處理,而轉進了淺意識層面,就不太容易直接察覺或了解,這些心理層面包含了我們的態度、信念、渴望、恐懼和經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探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縮寫 PTSD)的自我評估測試,我們將深入了解 PTSD 的定義、背景,其重要性,以及自我評估的可能性。目標是提供讀者一個方便且實用的工具,以了解自身是否可能受到 PTSD 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探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縮寫 PTSD)的自我評估測試,我們將深入了解 PTSD 的定義、背景,其重要性,以及自我評估的可能性。目標是提供讀者一個方便且實用的工具,以了解自身是否可能受到 PTSD 的影響。
Thumbnail
在面對極度悲傷時,我們要學會正確地區別和處理它,避免陷入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問題。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極度悲傷帶來的成長和轉化的可能性,從中發現自己更深層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在面對極度悲傷時,我們要學會正確地區別和處理它,避免陷入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問題。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極度悲傷帶來的成長和轉化的可能性,從中發現自己更深層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都是由過去的生命經驗所累積而成,每一段經驗,都是一個故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敍述過去經驗的同時,也在發掘自己的隱藏情緒,只要看見了,就得以療癒。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都是由過去的生命經驗所累積而成,每一段經驗,都是一個故事。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敍述過去經驗的同時,也在發掘自己的隱藏情緒,只要看見了,就得以療癒。
Thumbnail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一種在個人很少或沒有機會逃脫的情況下,因長期反覆的人際創傷經歷而形成的心理疾病,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的第11版中收錄了該疾病。它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同的地方,在於創傷壓力事件來源的多樣性,以及不良環境的惡意互動,而非對單純環境產生的無力感與恐懼感。
Thumbnail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一種在個人很少或沒有機會逃脫的情況下,因長期反覆的人際創傷經歷而形成的心理疾病,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的第11版中收錄了該疾病。它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同的地方,在於創傷壓力事件來源的多樣性,以及不良環境的惡意互動,而非對單純環境產生的無力感與恐懼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