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爆款文?(1)選題、觀點、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是個雞湯重度成癮者。
我只要焦慮,就會開始買書。什麼書都買,買到博客來以為我家開圖書館。
這些書大多買來擺在書架上放好看的,有的特別有興趣打開來看了,看完熱血沸騰,隔天恍如隔世,再翻開是書認得我,我不認得它。
就這樣持續了一年,我慢慢發現,那些讓你初讀沸騰的書,冷靜下來看時,往往就只是「人要努力」這種空泛平庸的道理。我這才懂了,自己早就中了「雞湯」的毒。
雞湯文內容空洞,卻又讓人深陷其中,到底怎麼做到的?
雞雞口味湯
「要成為爆款文,標題吸人,開場抓人,內容服人,結尾使人分享,缺一不可。」《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陳立飛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作者陳立飛發明「注意力寫作」這個詞,意指在注意力區間以秒計算的資訊時代,高效率爭奪注意力的寫作套路。
簡單來說,就是如何寫出爆款文(熱門雞湯)。
這一系列文,是我對於《寫作》一書的整理,在我自己消化的同時,也希望對於正在鑽研如何精進自己創作的你有些幫幫助。
  1. 「選題、觀點、故事」
  2. 「標題、開場、結尾」
  3. 「框架與文采」
這一篇我先整理「選題、觀點、故事」。

選題:追熱點,打痛點

文章主題要能引人關切,不外乎追趕時事熱點,以及打擊永恆痛點。
2020以來每天都有新的熱點,天公伯啊。圖片來源
打痛點的守備範圍很廣,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就講完了:自我存在、安全感、恐懼、自我實現、老死、銅鋰鋅...基本上,人性需要被滿足的需求通通是痛點。
我目前看過最猛的打痛點例子是張五毛的文章:
2017年7月23日,中國作家張五毛在微信上發布的文章《北京,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一個晚上獲得500萬人點閱,以及網路上無數篇網民論戰,三天後因為太熱門,被中國官方撤文。文中他批評北京是個腫瘤,2000萬人只是假裝在生活,事實上沒有人真的活著。
北京對於新移民是站不住的遠方;對老北京人卻是回不去的故鄉。...事實上,這座城市根本就沒有生活。這裡只有少數人的夢想和多數人的工作。」—張五毛
選題直接打在北漂青年的生存焦慮,馬斯洛金字塔最底層,光看到這標題就觸動了所有在北京居民的神經,怎麼可能不點?文中筆鋒犀利又狠,怎麼可能不轉發?當然一發出來就爆了。
人活著沒有不焦慮的。選題越是觸碰到讀者的焦慮,就越讓人欲罷不能。
針對痛點,作者也整理出四個範疇:
  1. 事業上的激進與保守:在大城市奮鬥?在家鄉歲月靜好? ex: 《四小時後逃離北上廣》
  2. 生活上的穩定與冒險:體制內的穩定?體制外的冒險? ex: 《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得到專欄和菜頭的《李廣:你想做英雄,還是做將軍?》
  3. 認知成長的前與後:老主題,對於愛智求真的大眾,關於思維升級的文章都很歡迎。ex: 《年薪一百萬與一千萬的差別在哪裡?》《三種成本,決定你是一無所有,還是財富自由》《富爸爸窮爸爸》
  4. 能力與平台的博弈:我能否斜槓?是平台重要?個人能力重要?ex: 《悲哀:錯把平台實力當成個人能力》
不過作者的整理還是偏商場職涯範疇,其他萬年痛點包括:
  • 人際關係(感情、親情、友情)
  • 腥羶色(人們想說但又不敢說,聽到有人說就很爽)
  • 利基點痛點(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焦慮,例如一句話惹怒工程師系列)

觀點:中庸等於平庸

剛開始做自媒體的人常為了流量跟風,或者害怕酸民,害怕被批評,所以只講些你知我知大家知的場面話,想取悅所有人。
不幸的是,跟風、場面話都已經有人在講了:傳統媒體。做自媒體還傳媒一樣,不做出區別,你的結局大概也會跟傳媒一樣,慢慢衰亡。
觀點極度鮮明,支持你的讀者會成為粉絲,認為「你好敢啊講出我的心裡話」,愛死你都來不及了。反對你的讀者會成為黑粉,通通跑來你文章下面刷留言,跟你的粉絲吵架。
結果,就你最爽,就你坐等收割,或成最大贏家。21世紀了,沒有人想聽和事佬講好話,給讀者你最真實的想法。
「所以說愛我的恨我的賴我的蹭我的來繼續都別停
在魚龍混雜的社會裡 有時候幽默的就像是卓別林」《套路》.Jony J

故事:人會懷疑道理,但沒有人會懷疑故事

講故事,不要講道理。
希臘人知道這點,所以寫出希臘神話;猶太人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寫出新約聖經,兩者都是歷史上長銷的爆款文。
在人類演化的過程,曾經有段時間智人與尼安德塔人並存,互相廝殺競爭成為優勢族群。尼安德塔人也會用工具,更強大、更敏捷、視力更好,智人跟他們單挑,開局就被壓在地上磨臉。
但智人是怎麼贏的?《人類大歷史》作者赫拉瑞認為,關鍵是智人擁有「說故事」的能力。智人為了這個能力演化出異常大的大腦,甚至大到生產時難以通過陰道,增加胎兒致死率。
但也因為這個大腦,智人能藉由「說故事」建立信任,甚至開始相信看不見的東西,像是「民族意識」、「台灣價值」之類,藉此塑造比尼安德塔人更壯大的部族,跟尼安德塔人打團體戰,當然打爆。
智人靠說故事學會「烙人」,就像8+9回去找兄弟時會說故事、會相信義氣一樣。說故事是建立信任的有效手段。人會懷疑道理,但沒有人會懷疑故事。
說故事,是雞湯文成功的關鍵。
不管是商場案例、自我成長的心靈故事,沒有一本雞湯不說故事的。因為這些作家知道如何用故事包裝平庸至極的觀點,也用成績證明了作品就算沒觀點,故事堆得好,包裝得好也會賣。
但因為缺乏鮮明觀點,是否會被記住就另當別論了。

延伸閱讀:
如何寫出爆款文?(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0會員
70內容數
我討論「AI 電馭寫作」與「卡片筆記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加恩說 的其他內容
一個「作家」與一個在台北車站喃喃自語的「瘋子」,有什麼不一樣?
自律的目標是穩定,穩定的關鍵是「注意力管控」。這篇文我用五千字紀錄下我看過、實際執行過的所有管控注意力的九種方法。
創作是一條與心魔對戰的路,但有一樣東西是所有人都可以應用的支點。
「知識和智慧有什麼不一樣」這個問題,沒有智慧的人回答不出來,有智慧的人則會避免回答,所以因為這樣才一直沒人可以解釋吧。但總之這是一本討論「智慧」的書。
生活黑客忽略了哪些面向?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生活黑客?
極簡主義原本只是追求樸實的哲學,竟然因為自我成長市場大餅,變成追逐名利的炫富。這是怎麼發生的?又,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極簡主義?
一個「作家」與一個在台北車站喃喃自語的「瘋子」,有什麼不一樣?
自律的目標是穩定,穩定的關鍵是「注意力管控」。這篇文我用五千字紀錄下我看過、實際執行過的所有管控注意力的九種方法。
創作是一條與心魔對戰的路,但有一樣東西是所有人都可以應用的支點。
「知識和智慧有什麼不一樣」這個問題,沒有智慧的人回答不出來,有智慧的人則會避免回答,所以因為這樣才一直沒人可以解釋吧。但總之這是一本討論「智慧」的書。
生活黑客忽略了哪些面向?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生活黑客?
極簡主義原本只是追求樸實的哲學,竟然因為自我成長市場大餅,變成追逐名利的炫富。這是怎麼發生的?又,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極簡主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在台灣旅遊與市場觀察的經驗,從首爾的旅遊心得到市場風格的變化,以及對任天堂和輝達(NVIDIA)未來發展的展望。了解最新的投資策略和市場動向,幫助投資者在動盪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本文深入分析栢青創作的四篇小說,探討了作品中的主題、情感表達和寫作風格。通過對不同角度的討論,本文揭示了小說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和復雜的人性描寫。
一個悠閒的假日,我走進圖書館想找點心靈雞湯激勵一下自己。我巡梭在各個書架之間,只一眼就被封面是兩顆茂綠大樹的書本給吸引。依據我飽覽雞湯的經驗,只要背景是植物,然後書名有人生兩個字的,百分之百不會錯,一定是一本濃郁的心靈雞湯文學。 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時,我發現我錯了! 這本書的作者居然是柏克曼
Thumbnail
  雖然明白有點艱難,我仍然沒放棄過解釋這個問題,畢竟我從來都不把這些文字定義成「雞湯」或「毒雞湯」,雞湯裡到底放了人參抑或砒霜,取決的從來就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面對這些文字的「人」、這個人當下的「狀態」,以及在這個狀態下對文字的「理解」。
Thumbnail
昨天在方格子裡提了一個問題:我認為在寫作上,站在讀者的角度,有三種文是受歡迎的: 發生了什麼事? 我該怎麼做? 說一個故事 然後我又想到第四點:自己的生活點滴,以及感想。但是我向來對所謂分享自己的生活並不感到興趣,因為我認為沒有誰會對另一個人的生活感到興趣,除非是對於名人。比如大S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剛來方格子的時候,真的常看雞湯文。
Thumbnail
讓我笑到不行的莫過於中村文則,他的小說飄散著一股陰森氣息(但我好愛),沒想到散文這麼活潑,他喜歡吃北京烤鴨,如果餐廳有這道菜絕對會點,某天他去中國參加青年作家會議,儘管和作家們交流愉快,可他滿腦子都是「終於能吃到在地的北京烤鴨了啊!!」
Thumbnail
夢想不見得真的可以實現,但至少在未來的某一天,你能理直氣壯的說:「我盡力了。」 這樣,也不會有遺憾了。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在台灣旅遊與市場觀察的經驗,從首爾的旅遊心得到市場風格的變化,以及對任天堂和輝達(NVIDIA)未來發展的展望。了解最新的投資策略和市場動向,幫助投資者在動盪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本文深入分析栢青創作的四篇小說,探討了作品中的主題、情感表達和寫作風格。通過對不同角度的討論,本文揭示了小說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和復雜的人性描寫。
一個悠閒的假日,我走進圖書館想找點心靈雞湯激勵一下自己。我巡梭在各個書架之間,只一眼就被封面是兩顆茂綠大樹的書本給吸引。依據我飽覽雞湯的經驗,只要背景是植物,然後書名有人生兩個字的,百分之百不會錯,一定是一本濃郁的心靈雞湯文學。 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時,我發現我錯了! 這本書的作者居然是柏克曼
Thumbnail
  雖然明白有點艱難,我仍然沒放棄過解釋這個問題,畢竟我從來都不把這些文字定義成「雞湯」或「毒雞湯」,雞湯裡到底放了人參抑或砒霜,取決的從來就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面對這些文字的「人」、這個人當下的「狀態」,以及在這個狀態下對文字的「理解」。
Thumbnail
昨天在方格子裡提了一個問題:我認為在寫作上,站在讀者的角度,有三種文是受歡迎的: 發生了什麼事? 我該怎麼做? 說一個故事 然後我又想到第四點:自己的生活點滴,以及感想。但是我向來對所謂分享自己的生活並不感到興趣,因為我認為沒有誰會對另一個人的生活感到興趣,除非是對於名人。比如大S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剛來方格子的時候,真的常看雞湯文。
Thumbnail
讓我笑到不行的莫過於中村文則,他的小說飄散著一股陰森氣息(但我好愛),沒想到散文這麼活潑,他喜歡吃北京烤鴨,如果餐廳有這道菜絕對會點,某天他去中國參加青年作家會議,儘管和作家們交流愉快,可他滿腦子都是「終於能吃到在地的北京烤鴨了啊!!」
Thumbnail
夢想不見得真的可以實現,但至少在未來的某一天,你能理直氣壯的說:「我盡力了。」 這樣,也不會有遺憾了。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