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疲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學到了這樣的一個詞,「社交疲乏」,念起來很平淡,卻又充斥著沉悶的無力感,這也是我對於這個詞的表現方式,疲憊地,令人不想開口講話。

生活中總有些對話,不是真的想進行的對話,那是一種不得不的對話,沒有意義的,只為了去迎合對方的提問,或者讓對方產生對話中的安全感,也就是不被忽視、不被冷落的感覺,這聽起來很可笑,但卻時常發生在我的日常生活中。

隨著年紀的增長,跳脫學生時期那些你認為和你價值觀相違背的同齡同學們,你曾以為的最差的樣貌,原來還有能夠超越的厭惡感,這樣更上一層樓的厭惡感,就在我進入所謂的職場生活中,無所不在地、各種形式地,充斥在職場環境裡。

相近有一部分的人能理解這樣的感受,看著和你價值觀相違背的人,令你排斥的行為,沉默的不表示認同,是我能夠對對方最大的尊重,但奢望我還要再加以回復,就不太可能了。

我不認為「社交疲乏」是一種病,這也是心靈康復的一種方式,就像好端端地突然頭痛起來一樣,這是身體發出正在發炎的警訊,身體再向我們告知有地方出了問題,我們需要一些休息,為了要讓身體康復,我想「社交疲乏」也是這種模式,停止講話,傾聽身體裡發出疲憊的訊號,同時收起內心想責備對方價值觀的想法,因為那就只是一個跟你不一樣的選擇罷了,我沒有權力去批評對方或者阻止對方,因為在對方的價值觀裡,那是對的,同理我的價值觀,在他的觀點裡,也會是錯的,所以到底哪個才是對的呢?

很多事情,並非一定得有個結論,「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也會是一種答案,若你也曾在和他人的對話中,感到疲乏、不想講話,如果你問我,我會說,做讓你自己最舒服的選擇,如果回復對方是費心耗神的事,那就別為難自己,不講話就好了,在我的觀點裡,迎合對方不會讓內心舒坦,反而會增加內心的疲勞感,因此,每當我遇到「社交疲乏」的狀態時,我選擇用「不回應」來治癒我自己。

希望有類似狀況的你,也能夠提起勇氣,對自己好一點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如果你是我的Podcast節目「練習思考」的聽眾,首先非常謝謝你/妳的收聽,這裡是我的練習思考筆記本,也許是細部的內容摘錄,也許是更多想和聽眾說的話,在這裡,歡迎你用閱讀的方式,細細品味我的文字,一起來練習思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de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句話在我的解讀中,有著「日常的小時刻,會豐富我們的生活」的意思,儘管日常的小事物很零散,但拼湊起來,卻會是你的一天,每個讓你想記錄起來的小時刻,或許都特別地有個意義在,我想這就是收藏小時刻的美好吧。 2021年小時刻紀錄:
最近看了一部很有趣的韓劇,叫做【柔美的細胞小將】(韓文:유미의 세포들),這部劇的故事主軸,落在與主角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切行為、想法都是出自於主角內心裡各式各樣的細胞們,比如說由理性細胞來引導主角用理性面去做思考,又或者是表達各種情感的感性細胞,常常讓主角不經思索直接表達出當下的情緒,這部劇放大了每個
有時候果斷的開始,或許才是對的解決方法。 接近2020年底的某天,再我閱讀完《協槓青年》這本書後,突然有個很強大的想法衝進了我的腦袋,打破了安於現狀的我,告訴我應該要有所行動,再次燃起我那隨著年紀的增長,默默收起的夢想,如果身旁的朋友問起我,「你喜歡做什麼?」我絕對會把這個答案藏在心底,可能是因為自
這句話在我的解讀中,有著「日常的小時刻,會豐富我們的生活」的意思,儘管日常的小事物很零散,但拼湊起來,卻會是你的一天,每個讓你想記錄起來的小時刻,或許都特別地有個意義在,我想這就是收藏小時刻的美好吧。 2021年小時刻紀錄:
最近看了一部很有趣的韓劇,叫做【柔美的細胞小將】(韓文:유미의 세포들),這部劇的故事主軸,落在與主角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切行為、想法都是出自於主角內心裡各式各樣的細胞們,比如說由理性細胞來引導主角用理性面去做思考,又或者是表達各種情感的感性細胞,常常讓主角不經思索直接表達出當下的情緒,這部劇放大了每個
有時候果斷的開始,或許才是對的解決方法。 接近2020年底的某天,再我閱讀完《協槓青年》這本書後,突然有個很強大的想法衝進了我的腦袋,打破了安於現狀的我,告訴我應該要有所行動,再次燃起我那隨著年紀的增長,默默收起的夢想,如果身旁的朋友問起我,「你喜歡做什麼?」我絕對會把這個答案藏在心底,可能是因為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從小到大,作者深受社交困擾。在過去的求學生涯中,作者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能融入團體,但卻無法真正結交朋友,造成心理矛盾。文章分享了其煩惱的根源和對未來交友的心理準備。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無力感這種東西,小時候是感覺不太到的,那樣的年紀可能連無力感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當漸漸長大,和越來越多人社交,這種感覺才慢慢浮現了出來。 無力感的來源很多,環境因素、經濟壓力、朋友圈、學業壓力都可能造成無力感蔓延出來。當無力感蔓延的越來越多,沒有去解決,就會產生內耗。
安慰和訴苦。 我是個不喜歡被安慰的人,也不喜歡被訴苦和去安慰他人,大家都是成熟的人,自己的負面情緒自己顧好自己消化,盡量不要影響他人,不要成為他人的負擔。 我有點淡然漠然性格,不多話,給人冷淡有距離的感覺,漠然、淡然、不主動管人管事,認為自己先顧好自己,才有餘力幫他人。 我也不習慣肢體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從小到大,作者深受社交困擾。在過去的求學生涯中,作者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能融入團體,但卻無法真正結交朋友,造成心理矛盾。文章分享了其煩惱的根源和對未來交友的心理準備。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無力感這種東西,小時候是感覺不太到的,那樣的年紀可能連無力感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當漸漸長大,和越來越多人社交,這種感覺才慢慢浮現了出來。 無力感的來源很多,環境因素、經濟壓力、朋友圈、學業壓力都可能造成無力感蔓延出來。當無力感蔓延的越來越多,沒有去解決,就會產生內耗。
安慰和訴苦。 我是個不喜歡被安慰的人,也不喜歡被訴苦和去安慰他人,大家都是成熟的人,自己的負面情緒自己顧好自己消化,盡量不要影響他人,不要成為他人的負擔。 我有點淡然漠然性格,不多話,給人冷淡有距離的感覺,漠然、淡然、不主動管人管事,認為自己先顧好自己,才有餘力幫他人。 我也不習慣肢體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