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是孩子的天,所有的疑難雜症,我們都有解方。漸漸的,你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他的羽翼漸豐。慢慢的,他飛得很高、看得很遠,帶回來的問題,我們不再有完美答案。換個角度想,也是時候,我們不需要、也不應該有完美的答案。需要轉變與放下的,是那個習慣堅強無畏了許多年的自己。從抱著他走,道並肩而行,這一路的風景,也許更加美好。
日前在網上看到一個詞語新解,很有意思。
養小孩:動詞,意指「你先給他一條命,再賠上自己半條命的行為」。
莞爾之間,也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聲。教養,這甜蜜的負荷是真實的日常,沒有輕鬆的教養;但當中所帶來的快樂與價值感,也同時難以取代。成為父母之後,過去我們想來理所當然的事情,事實上都不簡單。就連那些以為最基本的事:好好睡覺、好好吃飯,都有學問!孩子年紀再大一點,還得學習如何好好的遊戲、好好的說話。一個個得見招拆招的課題,沒有盡頭。事實上,這一路也是讓成人自己重新思索並學習的機會:重新學習溝通、說話、處理衝突。重新學習生活。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的「功能」最基本的是照顧、供應與保護。慢慢的,孩子漸漸長大、學會照顧自己,我們的角色也跟著轉變。從照顧者,成為教導者。其實,我更喜歡說,是時候華麗轉身,成為孩子們的教練和嚮導。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是他們的天、沒有我們的照顧他們活不下來;孩子所有的疑難雜症、都期待我們有答案,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也都有答案。這樣的「全能」是要讓孩子知道:我不用擔心,天塌下來,爸爸媽媽會替我頂著。這樣的保證,會帶給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感。
但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的世界越來越大。你把他養到羽翼漸豐、能夠飛得比我們自己更高、更遠。同時,孩子們也學會自己思考、判斷。此時,不是所有的問題,你都有答案。
而事實上你也不需要有所有問題的答案。
你我需要面對一個身份、心態的轉換。這時刻的我們,需要提醒自己放下要扮演唯一的權威、對話中唯一的成人的角色。你我更像是一個嚮導、一個教練吧!你了解他的長處、也可能是最了解他們的弱點與需求的人,因此,像個了解登山客的體力、愛好,而且知道山裡秘境在哪的嚮導一樣,陪伴、支持他,在我們還有機會的時候,與孩子同行。
以一首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詩,來作為總結。
一個懷裡抱著嬰兒的婦人說,跟我們說說「孩子」吧。
於是他說: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於昨日。
你好比一把弓,
孩子是從你身上射出的生命之箭。
弓箭手看見無窮路徑上的箭靶,
於是祂大力拉彎你這把弓,希望祂的箭能射得又快又遠。
欣然屈服在神的手中吧,
因為祂既愛那疾飛的箭,
也愛那穩定的弓。
放下那個沈重的擔子,孩子不需要長成你心中描繪的模樣。Life finds a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