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為什麼你該寫一本書?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雖然寫作書我也看過一些(而且還有好幾本在書架上沒看完),不過這本書取向不大一樣,因為這本講的不是小說寫作,而是專業書籍寫作。

這當然是兩種不同取向的書籍,畢竟很現實的一點在於,小說比較難寫,也比較花時間,而且通常比較難賺到錢……

對,這是很現實的部份,去書店走一圈就能理解,文學新書的數量絕對遠少於這些專業取向書籍。

我指的專業書籍,泛指非故事或為文學創作的其他「工具取向」書籍,不管是投資理財、食譜還是心靈成長都算(雖然有些心靈成長書籍有點小說故事成份)。簡單說,這些書籍通常都是因為作者有某種特定目的,或者深藏某種專業,因而寫出來的東西,一些名人傳記其實也算,雖然可能像小說,但那可能是專業作家代筆或者採訪而成。

這類書籍因為是最大宗,而且其實也是最容易寫的(只要你「自認」專業,例如你對嘉義的火雞肉飯很熟悉,你就可以寫一本專書),而且也是相對容易宣傳,比較容易賣錢的,所以是夢想出書的人最容易切入的方向。

比起來寫文學小說出版,門檻就高上不少,雖然看來不過是編故事……你可能有醫學或木工專業,但小說專業本身就是獨立項目,你懂得量體溫不代表你是醫學專業,你會編點故事不代表你就是創作專業,這是有差別的。

但也因此,寫專業書籍容易多了。

不過,競爭當然也很激烈,因為你要夠專業才行。

這本書,就是在協助各位除了自己的專業以外,如何強化「描述自己專業」的能力,這是重點,此外,真的要出版,你還必須擁有「行銷自己專業」的能力。

很多專家其實不懂得如何傳授自己的專業,畢竟「教育」本身也是專業,而如何使用文字或圖像來傳達,或許沒有寫小說那樣困難,但很令人意外,光要能有條理的描述自己工作流程,本身就有不少人會有困難,更別提點出關鍵部份,這正是本書主要重點之一,可以協助你掌握自身專業的關鍵部份。

而寫下來以後,再來則是行銷……

是的,到頭來,我們會看到,會有各種專業介入,例如你可能也要學會推銷、演說、教學……

或者說,如果你真的在追求斜槓人生,或許這些反倒是應該要優先學會的「專業技能」。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出書,但「為自己出一本書」則是另一回事。

因為那是對自己人生的整理,非常有意義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21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2/12
上週我清了家裡大概兩千本書,請了舊書商來進行回收,帶走很多書(但還剩了兩三百本沒帶走),賣了一點錢(相較於原價,真的只是一點,但至少比送資源回收場多不少)。 對我而言這是個不容易的斷捨離,所以稍微紀錄一下。 是這樣的,我是個大書痴,除了超愛看,也超愛買,其實出社會後,我就給自己一個月薪水購書預算
Thumbnail
2025/02/12
上週我清了家裡大概兩千本書,請了舊書商來進行回收,帶走很多書(但還剩了兩三百本沒帶走),賣了一點錢(相較於原價,真的只是一點,但至少比送資源回收場多不少)。 對我而言這是個不容易的斷捨離,所以稍微紀錄一下。 是這樣的,我是個大書痴,除了超愛看,也超愛買,其實出社會後,我就給自己一個月薪水購書預算
Thumbnail
2025/02/11
上週北上參加書展,不意外的聽到一推講員提到有關文化補助預算遭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聯手惡意刪減的事情。 我想很多人都有投資股市,就算沒有,至少也聽過台積電或者輝達股票如何的漲跌又如何影響國際經濟,大概多少知道一點關於股票的事情。 通常是這樣,買股票的人,的是這支股票「以後會漲」,對,「以後」,大家想
Thumbnail
2025/02/11
上週北上參加書展,不意外的聽到一推講員提到有關文化補助預算遭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聯手惡意刪減的事情。 我想很多人都有投資股市,就算沒有,至少也聽過台積電或者輝達股票如何的漲跌又如何影響國際經濟,大概多少知道一點關於股票的事情。 通常是這樣,買股票的人,的是這支股票「以後會漲」,對,「以後」,大家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之前有人問我說,該如何寫出這麼多篇的專題文章?因為他只會寫小說而已,但對我來說其實寫小說是困難的,因為我也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情,所以我就回答他說:我覺得寫小說好像更難,還要創造角色跟創造故事,我寫專題文章其實也沒有真的那麼厲害,但是這個主題必須是你平常有在接觸的,才不會寫幾篇就寫不下去了。 在寫文章
Thumbnail
之前有人問我說,該如何寫出這麼多篇的專題文章?因為他只會寫小說而已,但對我來說其實寫小說是困難的,因為我也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情,所以我就回答他說:我覺得寫小說好像更難,還要創造角色跟創造故事,我寫專題文章其實也沒有真的那麼厲害,但是這個主題必須是你平常有在接觸的,才不會寫幾篇就寫不下去了。 在寫文章
Thumbnail
訓練寫作就是在訓練溝通、鍛鍊思考,這是第一層價值。 陳立飛先生更衍生出了第二層價值 — 表達自己的專業性。這會帶領更多人來認識你,於是有了第三層價值 — 個人品牌,這伴隨而來的是當人家討論到某一領域時可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你,然後機會也許就悄然來到。 所以說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Thumbnail
訓練寫作就是在訓練溝通、鍛鍊思考,這是第一層價值。 陳立飛先生更衍生出了第二層價值 — 表達自己的專業性。這會帶領更多人來認識你,於是有了第三層價值 — 個人品牌,這伴隨而來的是當人家討論到某一領域時可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你,然後機會也許就悄然來到。 所以說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Thumbnail
這本書可作為在開始書寫前的行前工具書。 書中總結了著手寫書『之前』該準備好的『想法』、『架構』以及『為誰而寫』,在完整的思考過夠進行書寫,才能準確地傳達知識與想法給受眾群,否則會雜亂無章,自己也會在寫作後期遇到很大的瓶頸,以下整理書中三大重點。
Thumbnail
這本書可作為在開始書寫前的行前工具書。 書中總結了著手寫書『之前』該準備好的『想法』、『架構』以及『為誰而寫』,在完整的思考過夠進行書寫,才能準確地傳達知識與想法給受眾群,否則會雜亂無章,自己也會在寫作後期遇到很大的瓶頸,以下整理書中三大重點。
Thumbnail
關於寫小說的相關說明大致上已經告一段落,如果沒看過,或是有興趣,歡迎點擊我的專題:關於寫作 這篇我要來分享一下出自費出書這件事。
Thumbnail
關於寫小說的相關說明大致上已經告一段落,如果沒看過,或是有興趣,歡迎點擊我的專題:關於寫作 這篇我要來分享一下出自費出書這件事。
Thumbnail
不要老想著「啊我都寫好了,不是找一個人幫我出書就好了嗎?」這件事。只有「出版社」或是專業搞出版的人,能幫你「除了寫字以外什麼也不用做就搞成一本書」。個人出版大多都是「我只是想做一本書,賣給誰我也不知道」,把這些細節搞清楚去做,再想辦法賣也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Thumbnail
不要老想著「啊我都寫好了,不是找一個人幫我出書就好了嗎?」這件事。只有「出版社」或是專業搞出版的人,能幫你「除了寫字以外什麼也不用做就搞成一本書」。個人出版大多都是「我只是想做一本書,賣給誰我也不知道」,把這些細節搞清楚去做,再想辦法賣也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Thumbnail
有許多新人寫作者最常說的一句話,叫做「我不是專業的」。寫作的確有所謂的專業性,寫作確實是一種專業產業沒有錯。但說到專業,到底要寫到什麼程度才叫專業呢?
Thumbnail
有許多新人寫作者最常說的一句話,叫做「我不是專業的」。寫作的確有所謂的專業性,寫作確實是一種專業產業沒有錯。但說到專業,到底要寫到什麼程度才叫專業呢?
Thumbnail
雖然寫作書我也看過一些(而且還有好幾本在書架上沒看完),不過這本書取向不大一樣,因為這本講的不是小說寫作,而是專業書籍寫作。 這當然是兩種不同取向的書籍,畢竟很現實的一點在於,小說比較難寫,也比較花時間,而且通常比較難賺到錢…… 但也因此,寫專業書籍容易多了。 而寫下來以後,再來則是行銷……
Thumbnail
雖然寫作書我也看過一些(而且還有好幾本在書架上沒看完),不過這本書取向不大一樣,因為這本講的不是小說寫作,而是專業書籍寫作。 這當然是兩種不同取向的書籍,畢竟很現實的一點在於,小說比較難寫,也比較花時間,而且通常比較難賺到錢…… 但也因此,寫專業書籍容易多了。 而寫下來以後,再來則是行銷……
Thumbnail
去年夏天,因為我在臉書上發表幾篇關於讀書考試的文章,之後我接到讀享出版社的邀請,想跟我討論出版一本關於讀書考試方面的書。到了出版社後,發現原來出版上百本法律和考試類書籍大型出版社的辦公室,也只是幾個小小的開放辦公桌拼湊,真是了不起。 後來在會議室中,編輯問我:「關於這本書,您的企劃和大綱是什麼?」
Thumbnail
去年夏天,因為我在臉書上發表幾篇關於讀書考試的文章,之後我接到讀享出版社的邀請,想跟我討論出版一本關於讀書考試方面的書。到了出版社後,發現原來出版上百本法律和考試類書籍大型出版社的辦公室,也只是幾個小小的開放辦公桌拼湊,真是了不起。 後來在會議室中,編輯問我:「關於這本書,您的企劃和大綱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