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與悲觀(續)

2022/12/2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看見「快樂」兩個字,我想到我自己實在很難快樂起來,如果真的要快樂,而且是夠快樂,那麼我自己的作為應該要改進,例如我說話應該再多為人著想,深入骨子裡地著想,我想要做我自己,但事情的來來去去地的擺盪,讓我很難重新真正做自己。快樂,對於現代多數人而言,都很難熬,應該疫情的緣故,想去的地方不能去,想玩的設施不能玩,甚至想去看看海,吹吹海風也都不行,生活中的許多無奈,我懂,畢竟,我也真的很想放鬆心境,讓自己好好休息,什麼都不要想,現階段呢?只能努力安慰自己,怎麼樣在低點——甚至不夠低的狀態下,可能還有更深的角度供我們往上看。
  這時候,悲觀就上場了,悲觀的人一定會想,既然在低點,只好苦中作樂,悲觀的人其實不悲觀,他們也想樂觀,只是無條件樂觀,對於那些吃不飽,沒有收入,或是沒有工作來源的情況下,唯一要活下去的方法,真的就只能咬牙苦撐,努力讓自己吃飽,就像是衣索比亞的內戰,目前雖然是停火狀態,直到 2021 年九月農耕期結束為止,但之後呢?或者是說,那些在美墨邊境的墨西哥人,其他的中南美洲的「難民」呢?疫情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同性婚姻解決了,性別平權並沒有解決,婚姻率沒有因此上升,當你的選擇變多時,不管你是否為同性戀或是異性戀,你要選擇誰作為你的另一半?這就是「雙性戀」的難題。
  悲觀一直很有用,有用的地方在於我們不是想想悲觀,而是樂觀不起來有那種動力逼迫自己去樂觀,你可以說危機就是轉機,但是賣了再多的便當,即使打折外帶販賣,也可能付不出來所有員工的薪水,我們都有樂觀的理由,相信明天會更好,真的會更好,對我們而言,這場即將可能繼續失控的戰役,我們害怕的不只是只有病毒而已,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當然不是只有買保險來對抗未來的「突變」,而是在每一次的思索當下,即使這是最極端的狀態下,反極端也一定會拉回原有的曲線,這就是相對出來的力量。如果反彈力道不夠低,不是我們過於極端,而是極端到自己而不自知,如果左派的對抗於右派的思考,那麼即使是熱浪來襲,我們真的不是餓死,就是病死,甚至乾脆就熱死。因此,思考危機的當下,我們苦的不是苦本身,而是回彈自己的本身。
  現在當然有樂觀的理由,只有我們要看到隧道後的曙光,就真的相信那有希望。只不過「希望」並不能當飯吃,現在給對方真的一頓飯填飽肚子比較重要,失業的可能還比死在病床上的人還多,如果疫情帶來了一波失控,那麼經濟下的失控則帶來更多的失控。圍堵疫情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全面扼殺了其他的生產力。如果我們要 WFH,也一定有人在外面趴趴走,那就是外送員,或是物流業者,整個世界,整個社會都停擺了,世界也總會找到某些方法前進,說真的,整個世界在輪流轉,各種交互影響之下,我們要同時某種前進,也一定會轉個角度在前進中,但可能不會那麼有力與快速。
  現在的確該慢下來,現在的確該重新認識與思考,我們自己心中想要的最後到底是什麼?如果你九十歲就死亡,你現在三十歲,請問你剩下的六十年,你要怎麼度過?少了五年呢?五十五年,又要怎麼度過後半輩子?再少一點,八十歲,甚至七十五歲,時間的剩下時光又要怎麼渡過與規劃呢?你可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只不過對人類而言,這個問題太過深奧,但對任何一個物種,像是蒼蠅或是蜘蛛,蚊子或是甲蟲而言,這個問題簡單得很,對貓狗而言,也相形地差不多簡單。人類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我們不可能完成這些所有的事項,寫在我的「水桶清單」一一劃掉,實現它們,而相形之下的以上這些物種們,我們是不是算是最複雜的物種,人類的煩惱事實在很多,家人與朋友,親戚的事情,各種工作上的事情,客戶的聯絡,還要記得購買生日禮物之類的瑣碎小事。人類的大小事不斷,我們要懊惱這個,回過頭來想想,我們也到底為了終究這一切是怎麼活?
  樂觀在這裡很有用處,因為沒有樂觀,我們無法規劃事情,無法想盡辦法也要活下來的那種動力,樂觀是幫助我們應對一個月之後的事情,甚至可能是一年以上的事情。只不過,一年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光歲月,而如果真的想要一年後,也未免太不切實際,畢竟我們真的不知道,一年後的我們是不是還坐在這邊看電視,還是在打電動,或是在享用最愛的美食,事情實在太不可預料,因此,在我的「清單」中,也沒有太多一年以上的事情要規劃,最多只有「今年」的目標,而今年還可以再縮短一點,例如半年左右的時間,然後再來縮短一點,一個月的時間。然後再來想想,這些事情「重要」的程度如何,例如如果沒有減重十公斤,沒有跑步累積里程超過一百公里,你會傷心嗎?你會沮喪嗎?還是在換個方式繼續思考,我們是否還有其他的辦法去替代?時間的規劃會往後延期嗎?大方向是幫助你明確了解,小方向是讓你確定某些至少可行。在時間的了解與脈絡下,我們真的不要想太多,因為很多事情,越是想要得很多,就越是無法讓你明白你現在在做什麼,至少是一部分的我們。
我們只能期許樂觀的我們不要真的過於想要太過正常,而真正忽視的悲觀後的反撲,而悲觀也不是因為讓我們無法動彈,就真的只能坐著等死。
  保險很重要嗎?當然,不過我沒有任何保單,不是我對保險沒興趣,而是一個看不見的不確定的東西,我實在不知道每個月繳費一千多元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無法了解生活習慣,你的生活方針,你的每日生活意義,那麼你真的只是買心安的。如果你真的知道可能的危機,買保險當然有意義,例如出國前的保單,或是疫情期間的保單,這當然有意義,可是其他的保險?保險的英文是生活,不是 insurance,也就是人壽的意義。保險的背後是生活,你都不知道生活本身的意義,保險充其量是意義讓你在失去時有保障之用,但反過來去想想,你在生活裡面如果不加以思考你在當下生活生存的實踐意義,保險或許讓你無後顧之憂,反之,生活在你這個當下,每一天去行動,或是保險是因為生活而起,當然保險就有用途,例如美國的「保險」,這是因為美國本身沒有宛如台灣的健保體系,但總體而言,生活的整體思考,包含飲食、運動與睡眠,還有你的生活慣性,心靈的富足,這些比保險重要吧?
  每一天去了解很重要,悲觀是因為無法再悲觀了,悲觀下去,我相信結束生命的人會異常地多,樂觀則是我們要停止某些樂觀,只好在某種悲觀下,樂觀回彈只有樂觀上的本錢,但沒有悲觀上的理由,只好小心翼翼不要太過樂觀。這些小心的步伐下,我們都只好帶有某些樂觀的理由,悲觀的想法,在某一種混水中,不要太過激盪,以免過於晃動,把整桶水給打翻,甚至弄倒。樂觀當然有本錢,只是金額很低,悲觀當然可以找任何理由(藉口),只是我們作賤自己,下放自己,好讓自己遊蕩在深沈低谷中。
  同一時間,樂觀的人還在急著跳腳,怎麼不快點運作,怎麼不轉換心情,好好振作起來。過於樂觀的人一直還在,他們總有理由告訴你,樂觀是給自己真正站起來的力量與一種自信上的念頭,看好了世界,我們當然會讓世界看見,只不過樂觀上的堅強一切,我們有哪一股衝動認為自己真的可以樂觀到往前衝,無畏懼?
  台灣要恢復以往的榮景,實現第一級防疫,這一年之後的文章,是否已經脫離了,我真的不得而知。我每一年寫的此刻文章,都是在一年後才會浮上我的部落格中,因此,我沒有辦法掌握未來的一舉一動,任何裡面的細節。如果只是看到疫情減緩,不代表離「苦海」很近,可以到處遊山玩水,實現「一點點」的可能。變種的未來來勢洶洶,我們沒有辦法打包票,我們可以全身而退,脫離任何身上的一隻病毒。
  疫情下降,也不代表全球即將恢復「正常化」,以現在目前來說,要完全解封,群體免疫當然少不了,只不過,在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加速疫苗施打的速度,但反觀樂觀的心態,或是悲觀的想法在檯面上動搖,我們只能期許樂觀的我們不要真的過於想要太過正常,而真正忽視的悲觀後的反撲,而悲觀也不是因為讓我們無法動彈,就真的只能坐著等死,總要努力往上生存。樂觀的人小心翼翼,悲觀的人則需要給點勇氣就好。極端的背後,或是拉扯過後的政治反極端,我們真的就怕拉過了頭,我們忘了怎麼倒退與真正生活。
  生活是在於意義的一種反覆思考與了解靈魂層面的每一種混合,在當此意義中,更讓我們渺小又壯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會員
19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