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搞失蹤,茼蒿救援大成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逢大年初二,外公那邊的親戚們都會在我們家齊聚一堂共進晚餐,這是過年期間的大事。爸媽每回都要經過慎重的討論後才會將菜單擬定,再連續幾天忙進忙出地採買食材,務必讓親戚們在當天酒足飯飽,賓至如歸。我和哥哥負責的工作就是將整套餐具擺放在一年出動一次的大圓桌上,然後左看右瞧,確認筷子都已完美地擺成放射狀,再來就是看爸媽大顯身手,把一道道美味佳餚變出來了。

客人上桌前擺好涼菜是宴客的基本,我們家也有幾道招牌涼菜,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傳統江浙小吃-香乾拌茼蒿。茼蒿川燙後馬上入水冰鎮,待涼後使勁擠乾水分,切成細末,五香豆乾過水後跟蒸熟的冬筍一併切成細末,將所有食材放入保鮮盒中,加入調味的鹽、糖、麻油,提香的醋跟胡椒粉後瘋狂搖晃一番就能倒出呈盤了,翠綠中帶著點綴的白,油油亮亮勾引著我的視線,若是時間充裕再冷藏一下會更入味。由於親戚眾多,小孩不能上桌同吃,但這道好吃的涼菜,常常讓我甘願冒著被大人調侃或是被抓去猛親一口臉頰的風險,挨到媽媽身邊,伸手夾好幾筷子到自己碗裡,再趕忙溜回客廳大快朵頤。

我們家這道菜算是因應食材短缺而產生,原來的版本是用薺菜來製作,也有人會使用馬蘭頭,都是些舊時鄉間自行生長的春天野菜,清香的氣息想必讓爸媽懷念不已,才會產生這道改良版的涼菜。由於薺菜是在春天時生長,必須依靠人工挖掘採集,這樣耗時費工的野菜,當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在販賣,所以只能尋求類似的茼蒿來代替,幸好完成後的菜品也是極美味,茼蒿算是救場成功了吧!

人生中倒是曾經品嚐過一次薺菜版的涼拌菜,高中寒假時隨著父母赴大陸探望回鄉靜養的外公、外婆,順便也去了爸爸的故鄉杭州探訪親戚。探望過外公、外婆後,爸媽心中的大石暫且放下,回到杭州就是度假的心情了。爸爸的晚輩在鄉間蓋了一棟別墅,她熱情地邀請我們去她的別墅坐坐,我們便欣然前往拜訪。

通常每到一處,爸媽都習慣去逛逛當地的市場,看看有什麼特別的食材,這次也不例外。在親戚的帶領下去了市場,印象中規模還挺大的,可惜那個年紀的我就是跟著大人走馬看花一遭,唯一有印象的就是爸爸看到了賣薺菜的攤販後,開心得如獲至寶一般買了一大袋回去。前置的清洗作業也是個大工程,薺菜泡入水中一株一株的仔細清洗,摘除不要的老葉,重複的清洗,折騰半天,當日午餐餐桌上,終於有了一盤道地的涼拌薺菜,一入口清香襲人,搭配脆口的冬筍,讓人吃個不停,回味再三。

歷經了長時間的醞釀與回想,我本著實驗精神跟傳承的意味,趕在年後降價的最佳時機購入了冬筍,還有山茼蒿等食材,憑著童年記憶將食材依樣畫葫蘆做了出來。呈盤後老公品嚐了一口,無視於我熱切渴求稱讚的眼神,狠心地搖搖頭說,調味不夠到位,還得跟丈母娘多學學。看來想要傳承娘家的招牌菜,還得多跟媽媽討教幾招才行,只能靜待來年冬筍上市時再戰一回了。

今日食材:山茼蒿、冬筍、五香豆乾

今日食材:山茼蒿、冬筍、五香豆乾

山茼蒿川燙後入水冰鎮,蒸熟的冬筍跟五香豆乾切末

山茼蒿川燙後入水冰鎮,蒸熟的冬筍跟五香豆乾切末

調味:適量鹽、糖、麻油、醋、白胡椒粉

調味:適量鹽、糖、麻油、醋、白胡椒粉

香乾拌茼蒿完成囉!

香乾拌茼蒿完成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 世金-avatar-img
2023/04/15
你的記憶也是我的記憶。好樣的!
積翠-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5
張 世金 在作家前輩前班門弄斧了⋯哈哈!
avatar-img
積翠的沙龍
3會員
11內容數
積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15
新公司的大樓,其實是睽違多年再度造訪的老地方,當年大學短暫打工地點就是此處,進出一陣子後一直有莫名的熟悉感,這才慢慢回想起這個奇妙的緣分(到底是失憶多嚴重⋯⋯) 公司大樓後門花圃種了整排的植物,平常就是一片綠油油很茂盛的狀態,除了中午出去買飯會匆匆經過外,一般不太會駐足。這兩天忽然發現這些植物開花了
Thumbnail
2023/04/15
新公司的大樓,其實是睽違多年再度造訪的老地方,當年大學短暫打工地點就是此處,進出一陣子後一直有莫名的熟悉感,這才慢慢回想起這個奇妙的緣分(到底是失憶多嚴重⋯⋯) 公司大樓後門花圃種了整排的植物,平常就是一片綠油油很茂盛的狀態,除了中午出去買飯會匆匆經過外,一般不太會駐足。這兩天忽然發現這些植物開花了
Thumbnail
2022/12/21
光線此刻承載著利劍 刺向彷彿已抽成真空的兩扇窗 閉上雙眼昭示無謂的掙扎 緋紅色的海浪 一波波拍打 無情地侵蝕脆弱的海岸線 神聖領地被深埋下無數顆地雷 在日與夜交替之際 此起彼落炸開 山河震動匯聚毀天滅地的能量 引領冒著酸氣的岩漿 在噴發與消融間舉棋不定 恍惚中 披著白色羽翼的天使翩然而降 你的名喚做
Thumbnail
2022/12/21
光線此刻承載著利劍 刺向彷彿已抽成真空的兩扇窗 閉上雙眼昭示無謂的掙扎 緋紅色的海浪 一波波拍打 無情地侵蝕脆弱的海岸線 神聖領地被深埋下無數顆地雷 在日與夜交替之際 此起彼落炸開 山河震動匯聚毀天滅地的能量 引領冒著酸氣的岩漿 在噴發與消融間舉棋不定 恍惚中 披著白色羽翼的天使翩然而降 你的名喚做
Thumbnail
2022/09/10
番茄到底算是蔬菜還是水果呢? 身邊總是有這種類型的朋友吧?可鹽可甜,兼具軟萌與帥氣於一身,可愛的面容讓異性移不開雙眼,時而又用率性不羈的言談舉動掰彎眾多鋼鐵直女,就像最近的夯劇,非常律師中的春日暖陽秀妍一般,說是男主角的最大勁敵也不為過。
Thumbnail
2022/09/10
番茄到底算是蔬菜還是水果呢? 身邊總是有這種類型的朋友吧?可鹽可甜,兼具軟萌與帥氣於一身,可愛的面容讓異性移不開雙眼,時而又用率性不羈的言談舉動掰彎眾多鋼鐵直女,就像最近的夯劇,非常律師中的春日暖陽秀妍一般,說是男主角的最大勁敵也不為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雖然沒有雪,我卻經常在兒時的冬天感覺整個世界好像都被封閉起來了。在這個被封閉起來的世界裡,有件固定會發生的事。
Thumbnail
雖然沒有雪,我卻經常在兒時的冬天感覺整個世界好像都被封閉起來了。在這個被封閉起來的世界裡,有件固定會發生的事。
Thumbnail
今年冬至,想要久違地煮個鹹湯圓,也來挑戰一下煎湯圓
Thumbnail
今年冬至,想要久違地煮個鹹湯圓,也來挑戰一下煎湯圓
Thumbnail
2021.12.10 前幾天看到好朋友煮了一鍋蛤蜊燉白菜,我突然好想念公公婆婆煮的古早味什菜。往年冬天,公公婆婆時不時會煮這樣一大鍋,我很愛吃。說也奇怪,以前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試著做做看,一定是因為每次想吃的時候,公婆都做好了。
Thumbnail
2021.12.10 前幾天看到好朋友煮了一鍋蛤蜊燉白菜,我突然好想念公公婆婆煮的古早味什菜。往年冬天,公公婆婆時不時會煮這樣一大鍋,我很愛吃。說也奇怪,以前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試著做做看,一定是因為每次想吃的時候,公婆都做好了。
Thumbnail
人生中倒是曾經品嚐過一次薺菜版的涼拌菜,高中寒假時隨著父母赴大陸探望回鄉靜養的外公、外婆,順便也去了爸爸的故鄉杭州探訪親戚。探望過外公、外婆後,爸媽心中的大石暫且放下,回到杭州就是度假
Thumbnail
人生中倒是曾經品嚐過一次薺菜版的涼拌菜,高中寒假時隨著父母赴大陸探望回鄉靜養的外公、外婆,順便也去了爸爸的故鄉杭州探訪親戚。探望過外公、外婆後,爸媽心中的大石暫且放下,回到杭州就是度假
Thumbnail
〈那天,我們桌上沒有湯〉刊登在中華日報. 我的人生都因為粗枝大葉的本性,顯得更生動活潑~有時回頭想想,都可以自己逗笑了,和大家分享我那驚人的廚藝. —————————————————————— 📷那天我們桌上沒有湯 ■方晴君 當時沒有康寶湯包,我翻了冷凍庫,看見了救星。 婆婆:「阿君!妳煮啥?」
Thumbnail
〈那天,我們桌上沒有湯〉刊登在中華日報. 我的人生都因為粗枝大葉的本性,顯得更生動活潑~有時回頭想想,都可以自己逗笑了,和大家分享我那驚人的廚藝. —————————————————————— 📷那天我們桌上沒有湯 ■方晴君 當時沒有康寶湯包,我翻了冷凍庫,看見了救星。 婆婆:「阿君!妳煮啥?」
Thumbnail
香料蔬菜是我的一大罩門,不算挑食的我,只有對於香菜、芹菜、和香茅特別無法接受。 我外公是山東人,小時候覺得外公包的餃子超級好吃,外公做的水餃也超級好吃。但是,只有一項是我會逃之夭夭:滿滿的一盤香菜,淋上醬油膏和蒜蓉,就這樣吃。 芹菜,是我的另一個罩門。從小,喝貢丸湯就是要把芹菜挑出來,也曾經和我媽抗
Thumbnail
香料蔬菜是我的一大罩門,不算挑食的我,只有對於香菜、芹菜、和香茅特別無法接受。 我外公是山東人,小時候覺得外公包的餃子超級好吃,外公做的水餃也超級好吃。但是,只有一項是我會逃之夭夭:滿滿的一盤香菜,淋上醬油膏和蒜蓉,就這樣吃。 芹菜,是我的另一個罩門。從小,喝貢丸湯就是要把芹菜挑出來,也曾經和我媽抗
Thumbnail
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
Thumbnail
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