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你知道自己的職場信用評分有幾分嗎?

2022/03/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Leo 是職場老鳥,之前因為曾在媒體業服務,因為擅於寫稿跟採訪,也一直都有在接案賺外快,後來索性辭了工作全職接案,也靠著之前以往的人脈,持續經營自僱者的生活。許多客戶都喜歡Leo的文章,用語精確簡潔,而且因為之前深厚的產業經驗,新產品發布新聞稿,似乎只要交給Leo,可以省去很多溝通成本。
然而,業界也都在傳聞,Leo也有個很致命的工作缺點,給他的期限,他不見得交的出稿,甚至拖稿已是他的日常。往往在交稿日,客戶還沒看到他的文章,Leo就彷彿人間蒸發,無論是電話、Line、E-mail甚至是住家電話都找不到人,讓客戶焦急不已。
而在客戶著急聯絡大半天或隔天時,Leo才會回信說,「不好意思,我家的貓生病了,我帶牠去看醫生」、「我剛好跟家人出門踏青到山上來,這地方網路收訊很差沒收到你們的訊息」,千奇百怪的理由似乎也像Leo生花妙筆的寫作能力一樣,總有令人異想不到的故事情節。
於是,業界都在說,雖然Leo的寫作能力真的很令人驚艷,但那種有時效性的文章或專案,千萬不要交給他,不然到時候怎麼出包的都不知道。時間久了,企業內部都有個常用外包寫手和合作單位的名單,Leo就被放在品質還不錯,但如果心臟不夠大顆不要找他的名單。
不知道你在職場中有碰過這樣的人嗎?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理財相關的書,裡面談到個人信用評分,想到自己似乎從來沒有查過信用評分,所以就自己上網申請了信用評分報告閱讀。報告裡面包括個人與金融機構往來的紀錄,用以預測未來履行還款義務的可能性,其中有借款總餘額資訊、信用卡資訊、票信資訊、查詢資訊等。最後,報告會提供個人介於200~800分的信用評分,評分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若擔心自己會信用評分不良,而完全不與金融機構借貸往來,對於信用紀錄並無幫助,反而會使評分結果變成「此次暫時無法評分」,反而不利於之後借貸。
其實,職場的每天對內與對外的往來互動、每個專案合作,都像是我們跟金融機構往來一樣,只有持續互動並保持準時還款的習慣,才能夠維持高信用評分,未來才能透過金融機構的服務,在自己人生需要做出重大財務決策像是買房、創業等,有足夠的信用可以借貸成就人生目標需要的金錢。
我們該如何增加自己的職場信用評分呢?
每個我們互動的人,都像是一家家金融機構,在有金融業務往來時,金融機構往往會進行個人信用評分查核,看看個人是否有欠款或是遲繳紀錄,而這體現在工作上,也就是如期(期限)、如實(按目標)、如質(水準之上)交付工作成果,甚至是在工作上盡量降低溝通成本與管理利害關係人期待也是一個累積信用的方式。
無論是答應提供同事的資料、團隊分工的簡報甚至是跟外部客戶許下的承諾,「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是基本原則,而「有借有還」甚至是做出超乎預期的「加倍奉還」,更是讓職場人得以從信用良好的乖寶寶,躍升至金融機構搶著要借你錢的「好客戶」,這何樂而不為呢?
Photo by Konstantin Evdokimov on Unsplash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