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和數學一樣重要?被忽略的美學教育

更新於 2022/06/0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堂不該買的畫畫課

疫情期間,大家應該都試過很多不同幫孩子打發時間的方式。除了爸爸媽媽使出渾身解術陪小孩玩玩具、忙廚房、忙種花...。可能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嘗試了很多線上課程。過去兩年的許多嘗試裡,我覺得最愚蠢的一項投資是個線上的畫畫課。這個畫畫課,是朋友一起揪團的,一次買一年的課程,想上多少課都可以。乍看之下,與其他貴森森的課程相比,很是划算。
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們跟著老師的指點,畫出一幅幅精巧而成熟的風景、動物、卡通人物...,很有成就感。這些年輕而有趣的藝術大學的老師,會一邊上課、一邊跟學生互動,氣氛輕鬆有趣。但是,我陪孩子畫了幾次,就後悔了。我發現,課堂中多半是老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教學,讓孩子畫出一張跟他一模一樣的作品。我們家三個不同年級、不同個性、不同風格的孩子,竟然畫出幾乎一模一樣的夜空、長得一模一樣的貓咪和深海水母。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畫完之後,有時會懊惱地說:「這不像老師畫的!」後來,孩子們漸漸失去興趣之後,我也沒有想要再多鼓勵他們繼續畫。我摸摸鼻子,就當作是把錢丟進水裡,給自己學了一個功課。
花了大錢,學了什麼功課呢?藝術教育,不能只是模仿。
創作,應該是容許不同、接納多元、也欣賞各種各種可能性。孩子們的作品,不該跟老師一模一樣,每個孩子的作品也都應該不一樣。兒童繪畫不需要標準答案,應當鼓勵真誠的解讀與多樣的表達,需要的是自由的想象和鮮活的感受。愛狗的老二畫出來的狗,跟怕狗的哥哥弟弟們畫出來的小狗狗,理當帶著不同的情感呀!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天才

如果你也是TED Talk的愛好者,那極有可能你聽過這個演講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學校扼殺了創意嗎?)因為這是TED Talk開台以來最多人點閱的演講,截至此時(2022年3月)已有超過7200萬人次觀看。
肯.羅賓森(Sir. Ken Robinson)是誰呢?有人稱他為「世界的教育部長」,他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2003年,因為他對文化藝術的卓越貢獻,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令人惋惜的是,他已經在2020年因癌症過世,享年70歲。還好,他留下了許多令人琢磨再三的演講、文字,天下文化翻譯了Ken Robinson所寫的書籍,稱之為教育五部曲。肯.羅賓森相信:每個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Element), 教育的過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賦、發揮每個人獨特的創意與特質,活得像他自己!
我們這一代的成人,在所謂「漸漸成形的現代教育體系」中成長,對於學校所提供的一切,基本上我們照單全收:每天一早到學校,按照學校的鐘聲上課下課、課程著重於語文、數學....一切似乎都理所當然。
但是,真的這麼理所當然嗎?一點也不!
為什麼現在全宇宙大部分的學校都長這個樣子?因為在19世紀前期、現今的「教育體系」正在建立的時候,那時的教育還不是公共事業,而是為了滿足當時快速工業化發展的需要的生產線。為什麼上課50分鐘休息10分鐘、以響亮的鈴聲來控管學生的時間?因為那是當時的「下一站」:工廠的作息。為什麼在意讀寫、數學?也是因為當時工業發展的需要,需要大量能夠閱讀與計算的工人。
慢慢的,高等教育蓬勃發展起來,整個高等教育也與國家的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此時科學、科技更加被看重。直至如今,大部分國家的教育的體系仍舊是很功利的,看中對於能夠「將來找得到工作」有幫助的科目:科學、技術、讀寫、數學...等;至於藝術、文學、創意等等,在教育歷史中不曾是重點。
弔詭的是,如此的偏廢完全無法反應這些「冷門科目」在今日科技世界中的關鍵位置。

iPhone為何賣瘋?蘋果美學吸人眼球

2007年開始,Steve Jobs穿著招牌黑色高領T恤、藍色牛仔褲在蘋果新品發表會介紹第一隻iPhone。至今,iPhone一直都是智慧型手機的主要玩家。2022年蘋果官方宣稱iPhone的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市佔率超過23%.不管官方數字灌水幾分,iPhone的「黏人度」(回購率)是個不爭的事實。硬底子的運算技術之外,其實與普羅大眾更相關的是:好看。手機好看、介面好看,連蘋果官網的頁面、甚至是包裝手機與電腦的外包裝、內包裝,都賞心悅目。
這便是所謂的「蘋果美學」。從Apple專用的Corporate字體、到所有產品極高的辨識性,其簡約、現代、極簡的流線感,讓眾多的消費者一旦走進Apple的世界就難以脫身。明明是在賣科技產品,但其實Apple高價販售的是一種生活美學。因為「追求美」是人類的內建本能之一。
再來看一個仍舊是Apple的例子。2001年iPod發表之時,一句「將一千首歌裝進口袋」(One thousand songs in your pockets)成功地顛覆了人們對於音樂播放器的想像,在iPod推出的第一年便賣出3.9億台!
從Apple的成功回看,設計的美感、文案的素養、甚至是「想像」新一代產品所需要的創意,團隊中不能只有科學家、技術人員,那些真的讓消費者動心、願意掏錢的關鍵,事實上多半來自於藝術家、設計師、作家、甚至是音樂家的貢獻!若我們仍舊覺得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 and math)是促進經濟活力的命脈,那就錯得離譜了。
托馬斯·蘇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是德裔美籍科學家,2013年時以研究神經觸突的突破性研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有趣的是,他是主修巴松的音樂班學生。他說影響他一生最重要的老師是當時樂團指揮Herbert Tauscher.他回顧幼年的音樂學習,說道:「我沈浸在音樂的世界裡,每天瘋狂練習巴松管。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我的腦子隨時充滿新鮮的思想,沒有被『既定的事實』匡限,這使我在後來的科學研究之路走得更加長遠。」在不同場合的訪問中,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多次談到自己對於兒童教育的觀點:「早期兒童教育不該著重在理工知識的灌輸,而是在於使孩子學會以藝術、語言的形式傳遞『美好的事物』。」
而蘇德霍夫談及的「新鮮的思想」以及「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正是驅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種種革新的基礎。終究,美學素養該被以放大鏡重新查看。

世界的教育部長:「舞蹈和數學一樣重要!」

過去二十年,世界經歷天翻地覆的變革。在可見的未來二十年,變化的幅度只為越發劇烈。傳統的應試教育、以及「把小孩送到名牌大學」作為終極目標的教育,已經不再能反應急迫的時代需要。未來世界不只需要工程師與科學家,而是需要「每一種天才」!下一個世代需要的是富有彈性、熱情、跳脫框架的創意的新領袖,而在教育、商業、教育、文化各界之間的創意連結,需要在更加平衡的教育體系裡創生。因此肯.羅賓森(Sir. Ken Robinson)大聲疾呼:「舞蹈和數學一樣重要!」
親愛的成人,請小心保護孩子對於「美」內建的追求;小心,別讓學琴、學畫、學跳舞,與功利掛鉤。再度重申,美學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在於作品的仿真或完美,而是在創作過程之中,使創作者變得更富有創造力,提升他的美感經驗。因此,藝術課程的目的不在於得獎、參展、讓孩子的履歷光彩奪人,而是在於讓孩子在過程中,夠過五感(Five senses)的觀照、透過給予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放空與嘗試,直到孩子們了解「標準答案」不是唯一的答案,並以多種途徑表達自己。
你我的重責大任,僅只欣賞而已。
Dr. Mama的未來實驗室 Podcast可透過各大播客平台收聽 Apple Podcast Spotify and more
avatar-img
12會員
16內容數
今天的孩子,即將成為2030/2040年的領袖。 爸媽、老師,今天的我們,做對了嗎? 未來實驗室,期待幫助父母與教育工作者, 在快樂安心的教養、以及掌握關鍵能力的培養中尋找精巧平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P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幫助孩子學習溝通的「練習場」,就在生活當中:遊戲區、班會、防疫宅在家跟哥姐弟妹一起玩大富翁...哪裡有交談與互動,就在哪裡有溝通練習場。問題是,這些“moment”怎麼成為練習場而不是屠宰場? 給「大人們」的第一個心法是:慢慢來,比較快。
溝通要不要上課?見仁見智。但溝通要不要學習?絕對需要! 學習溝通最佳的場域在生活之中,我們這些「孩子身旁的大人」們如何觀察那些自己送上門的教育時機,又該怎麼做呢?
改變世界,從問對問題開始。那個What if的大哉問,成就了許多人類世界的典範轉移。幫助孩子成為充滿創意的個體,三大心法:1. 創造大量對話的機會、問開放性的問題,2.以積極的聆聽來引導,以及3.廣泛閱讀。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我們的舊有的觀念裡,想像力與科學研究縱使不是沾不上邊、最少也是不同層次的能力:一個天馬行空,一個實事求是。但愛因斯坦提供我們一個新的觀點:想像力,是驅動人類社會向前邁進的重要趨力。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是孩子的天,所有的疑難雜症,我們都有解方。 漸漸的,你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他的羽翼漸豐。慢慢的,他飛得很高、看得很遠,帶回來的問題,我們不再有完美答案。 換個角度想,也是時候我們不需要有完美的答案。 需要轉變與放下的,是那個習慣堅強無畏的自己。從抱著他走到並肩而行,風景仍舊美好。
"People who need people, are the luck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1964年 芭芭拉史翠珊 主演的Funny Girl百老匯大戲,唱出了多變的世代中不變的人性。人渴望與人產生深度且有意義的連結。但能夠與人順暢溝通共處,需要不斷的學習。
幫助孩子學習溝通的「練習場」,就在生活當中:遊戲區、班會、防疫宅在家跟哥姐弟妹一起玩大富翁...哪裡有交談與互動,就在哪裡有溝通練習場。問題是,這些“moment”怎麼成為練習場而不是屠宰場? 給「大人們」的第一個心法是:慢慢來,比較快。
溝通要不要上課?見仁見智。但溝通要不要學習?絕對需要! 學習溝通最佳的場域在生活之中,我們這些「孩子身旁的大人」們如何觀察那些自己送上門的教育時機,又該怎麼做呢?
改變世界,從問對問題開始。那個What if的大哉問,成就了許多人類世界的典範轉移。幫助孩子成為充滿創意的個體,三大心法:1. 創造大量對話的機會、問開放性的問題,2.以積極的聆聽來引導,以及3.廣泛閱讀。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我們的舊有的觀念裡,想像力與科學研究縱使不是沾不上邊、最少也是不同層次的能力:一個天馬行空,一個實事求是。但愛因斯坦提供我們一個新的觀點:想像力,是驅動人類社會向前邁進的重要趨力。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是孩子的天,所有的疑難雜症,我們都有解方。 漸漸的,你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他的羽翼漸豐。慢慢的,他飛得很高、看得很遠,帶回來的問題,我們不再有完美答案。 換個角度想,也是時候我們不需要有完美的答案。 需要轉變與放下的,是那個習慣堅強無畏的自己。從抱著他走到並肩而行,風景仍舊美好。
"People who need people, are the luck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1964年 芭芭拉史翠珊 主演的Funny Girl百老匯大戲,唱出了多變的世代中不變的人性。人渴望與人產生深度且有意義的連結。但能夠與人順暢溝通共處,需要不斷的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水中療癒,找回自己。 FLOW STATE: Water Contact Dance 課程 那些在南國島嶼上,體驗各種身心靈療癒課程的美好日子。 在分享這篇之前,先分享一段我家人今天傳給我的話:「生命是在不斷調整中,持續前進的過程;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而是轉折點。」
Thumbnail
妳的記憶回到大地了 歲月和腳步穿過了樹邊 以呼吸製造一個高塔 那時候泥土進入了空隙 某些種子學習著語言 長大以後與仙女別離 而它的翅膀逐漸剝落 每當牆壁重新塌下 翅膀又長回來了 記憶伸長了手臂 竟然錯愛了三次 有時候是帽子來 遞給了後方的人 她模仿最親近的人
Thumbnail
(2024/8/12 更新)今年的目標是找回跳舞的節奏感。透過 Just Dance Now 和 Switch 遊戲讓全家一起玩跳舞遊戲,費用和訂閱方案各有考量,還在糾結中。
Thumbnail
我誠心認為前年,雅維茱芮的《藤蔓》是我心中當年原住民專輯的最佳。那時沒有把評論放在方格子中,只有在臉書上發表。這邊擷取其中一段介紹,若有興趣不妨去聽看看以電子樂編曲的前作。
Thumbnail
提升觀察力顧名思義就是開始觀察週遭發生在自己的生活的各種事情,儘可能的觀察,例如:很想吃燒肉,時候會發現在想這件事情的當下,很多燒肉有關的事情,例如:燒烤廣告、燒烤用品、甚至有朋友約你吃燒烤,等等。 這件事情一樣維持21天,之後再來看看人生是否起了什麼變化。
Thumbnail
[建立分身]的積木邏輯就有點像是傳球的感覺 招喚球並且傳了這顆球 指派這顆球的運動
Thumbnail
對於很多父母而言,在教育小孩的時候往往會無意識的著重在實用性質高的生活技能,而非著重在創造思考的能力,但是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個具有創造思考能力的孩子,會比其他墨守成規的孩子更容易解決問題。那麼父母要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創造力呢?
Thumbnail
【教養大震撼】作者身處於父母普遍相信誇獎孩子是很重要的美國,許多父母認定,當孩子自我感覺是良好的,相信自己是聰明的,就不會畏懼挑戰。同樣身為父母的作者,在做這個專題時,赫然發現研究顯示,誇小孩聰明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只預防不了才華遭到埋沒,搞不好還是小孩才華遭到埋沒背後的原因!作者自己都驚呆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水中療癒,找回自己。 FLOW STATE: Water Contact Dance 課程 那些在南國島嶼上,體驗各種身心靈療癒課程的美好日子。 在分享這篇之前,先分享一段我家人今天傳給我的話:「生命是在不斷調整中,持續前進的過程;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而是轉折點。」
Thumbnail
妳的記憶回到大地了 歲月和腳步穿過了樹邊 以呼吸製造一個高塔 那時候泥土進入了空隙 某些種子學習著語言 長大以後與仙女別離 而它的翅膀逐漸剝落 每當牆壁重新塌下 翅膀又長回來了 記憶伸長了手臂 竟然錯愛了三次 有時候是帽子來 遞給了後方的人 她模仿最親近的人
Thumbnail
(2024/8/12 更新)今年的目標是找回跳舞的節奏感。透過 Just Dance Now 和 Switch 遊戲讓全家一起玩跳舞遊戲,費用和訂閱方案各有考量,還在糾結中。
Thumbnail
我誠心認為前年,雅維茱芮的《藤蔓》是我心中當年原住民專輯的最佳。那時沒有把評論放在方格子中,只有在臉書上發表。這邊擷取其中一段介紹,若有興趣不妨去聽看看以電子樂編曲的前作。
Thumbnail
提升觀察力顧名思義就是開始觀察週遭發生在自己的生活的各種事情,儘可能的觀察,例如:很想吃燒肉,時候會發現在想這件事情的當下,很多燒肉有關的事情,例如:燒烤廣告、燒烤用品、甚至有朋友約你吃燒烤,等等。 這件事情一樣維持21天,之後再來看看人生是否起了什麼變化。
Thumbnail
[建立分身]的積木邏輯就有點像是傳球的感覺 招喚球並且傳了這顆球 指派這顆球的運動
Thumbnail
對於很多父母而言,在教育小孩的時候往往會無意識的著重在實用性質高的生活技能,而非著重在創造思考的能力,但是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個具有創造思考能力的孩子,會比其他墨守成規的孩子更容易解決問題。那麼父母要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創造力呢?
Thumbnail
【教養大震撼】作者身處於父母普遍相信誇獎孩子是很重要的美國,許多父母認定,當孩子自我感覺是良好的,相信自己是聰明的,就不會畏懼挑戰。同樣身為父母的作者,在做這個專題時,赫然發現研究顯示,誇小孩聰明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只預防不了才華遭到埋沒,搞不好還是小孩才華遭到埋沒背後的原因!作者自己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