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讀書筆記】肯.羅賓森《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肯.羅賓森《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共鳴讀書表格 from Jinna Sun
重新想像投入變革走向永續
2020,被譽為「世界教育部長」的羅賓森爵士辭世時,我和大多數人一樣,相當傷心。羅賓森爵士許多著作《讓天賦自由》、《讓創意自由》、《讓天賦發光》...是我的案頭書,對個人教學信念的影響甚深,在《點亮藝術力》第51~53頁,特別闢篇寫下共鳴讀書心得以致敬。
from 孫菊君《點亮藝術力》(天下文化,2021)
from 孫菊君《點亮藝術力》(天下文化,2021)
羅賓森爵士將傳統教育譬喻成工廠流水線,對把學生像產品標準化大量生產的教學現場大為鞭斥,然而,在他辭世之前,這世界上大多數教育現況依然如故,羅賓森爵士甚為擔憂,開啟本書《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的撰寫計畫,呼籲世界,重新想像的時候到了,改變已迫在眉睫!
對教育而言,有許多理所當然基本假設是需要被重新檢視的。之所以讓學校教育像是工廠製程,把學生如製造原料,規劃不同產線,經過標準化程序,生產一致樣貌,是為了符合工業化分層式勞動市場之所需。看重測驗成績、出席率、升學率,更勝於讓孩子健康快樂、發展創造力之學習。忽略那些在教室中排排坐好聽課的孩子,本身個體的差異與天賦潛能的多元性。
但現此時已走到必須重視人類想像力與創造力之多樣性,否則不足以通過遽變、不確定、複雜又模糊的VUCA時代了。羅賓森爵士辭世前最後的呼籲,那如此有力的 “ Imagine if... ”,在在呼喚著每個人投入變革的行列。
對於如何培養八個核心能力:好奇心、創造力、評判力、溝通力、合作力、同情心、內心的平靜及公民權,這本小書對於具體的解決方案並沒有太詳細論述,略略提及「跨齡、跨學科學習」、「有彈性的課表」、「將評量融入學習過程」、「遊戲化」、「連結社區社群」、「重視參與者聲音」、「產學合作」...等等。
特別的是,書中提出「野化教育」概念的可能,讓教育環境可以有彈性如再生農業,看重生態系統的復育,回歸不受人類干預的自然界,促成健康蓬勃發展、具有適應力的生態多樣系統。
我想羅賓森爵士對這樣「野化教育」概念的具體落實樣貌,必定有所想像與勾勒,可惜哲人已故,如何打造一個充滿生命力、創造力、鼓勵多樣態的校園文化,需要靠後人的努力了。
Imagine if...
人類的想像力是如此充滿能量,用創造力讓可能性成真!
我想,藝術教育依然於其間,扮演著變革進行的重要先鋒角色。努力讓藝術課堂成為支持個體特質潛能發展的前哨站吧~
avatar-img
150會員
106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jinnasun@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一種劇,一追下去就會一集一集沈淪到最終回;有一種書,一翻下去就會一頁一頁沈溺到最終章;Binge-watch 無法阻擋無可自拔無可救藥
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眺望時間的盡頭: 心靈、物質以及在演變不絕的宇宙中尋找意義》(遠足文化,2021.4)國家圖書館電子書 與一本書相遇,除了機緣具足,我更希望藉由閱讀體驗,與心相契進而獲致啟發。 閱讀意識設定是重要的,我寫下: 「好奇於自己求知渴望之來源與去向」
在進行「共鳴讀書法」的閱覽過程,不管是快翻略讀的第一次全書下載,或是有餘裕進行第二次的細細品味,我會善用的小工具就是標籤便利貼。
早晨靜坐之後是最好的觀想時間, 即使無暇靜坐,時不時瀏覽心願, 觀想自己心願達成的情景與感受, 讓心想事成的魔法充滿正向力量, 幫助自己成為那最想見到的樣子。
#一個筆記本大食怪教您如何挑選子彈筆記本 高效生活筆記術需要一個載體系統,我慣行的筆記系統是「子彈筆記術」 這種把生活大小事,包含:行事週計劃表、每日待辦清單、每日習慣追蹤、共備會議紀錄、備課想法紀錄、閱讀聽講筆記、自由書寫日記,甚至是使命宣言、睡前宣言、晨間宣言、夢想清單…一切通通放在一個本子..
「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如此簡單、如此真實,又如此容易忘記。」(p.88)
有一種劇,一追下去就會一集一集沈淪到最終回;有一種書,一翻下去就會一頁一頁沈溺到最終章;Binge-watch 無法阻擋無可自拔無可救藥
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眺望時間的盡頭: 心靈、物質以及在演變不絕的宇宙中尋找意義》(遠足文化,2021.4)國家圖書館電子書 與一本書相遇,除了機緣具足,我更希望藉由閱讀體驗,與心相契進而獲致啟發。 閱讀意識設定是重要的,我寫下: 「好奇於自己求知渴望之來源與去向」
在進行「共鳴讀書法」的閱覽過程,不管是快翻略讀的第一次全書下載,或是有餘裕進行第二次的細細品味,我會善用的小工具就是標籤便利貼。
早晨靜坐之後是最好的觀想時間, 即使無暇靜坐,時不時瀏覽心願, 觀想自己心願達成的情景與感受, 讓心想事成的魔法充滿正向力量, 幫助自己成為那最想見到的樣子。
#一個筆記本大食怪教您如何挑選子彈筆記本 高效生活筆記術需要一個載體系統,我慣行的筆記系統是「子彈筆記術」 這種把生活大小事,包含:行事週計劃表、每日待辦清單、每日習慣追蹤、共備會議紀錄、備課想法紀錄、閱讀聽講筆記、自由書寫日記,甚至是使命宣言、睡前宣言、晨間宣言、夢想清單…一切通通放在一個本子..
「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如此簡單、如此真實,又如此容易忘記。」(p.88)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全校最後一名到「生活發明王」:創新先生陳建銘的勵志故事,分享他的創新思維與發明歷程,以及如何將夢想與工作連結。
Thumbnail
如果可以使用生成式AI結合其他技術以模擬學校、課堂,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學生四大學習要素。這可以幫助老師事先知道何種學習設計對學生最適合,並避免因試誤造成的不良影響。不要澆熄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與ChatGTP協作快速產出多個版本的學習設計,並將其套用到班級學習模擬情境模擬器,以獲得早期教學反饋的機會點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等待母親的不是什麼不能讓孩子聽到的噩耗,醫生示意母親往房間裡面看。才一會兒時間,他們看到女孩從椅子上起身,開始隨著收音機裡的音樂擺動身體,自得其樂了起來。醫生對母親說「你的女兒沒有生病,她是一名舞者」。
Thumbnail
1.兒少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嗎? 2.我們常在講的教育性真的是教育嗎? 3.還是那其實只是規訓的偽裝? 4.這是個長年困擾大家的問題,甚至是困境。 5.而想像力和美,在教育中又扮演何種作用? 6.這次想從伯寧罕的《和甘伯伯一起去遊河》來探索跳脫此困境和了解美、想像力在教育中的基進力量。
🌟 想像力,是我們的超能力,但無奈漸漸被世界封印。 🔒 大人的言語、社會的期待,讓我們的眼睛失去了光芒,漸漸成了分數的奴隸。😔 📚 教科書的知識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唯一的真理。一個未知且充滿可能的世界正等待著我們展翅高飛。🌈   🔥 好奇心,讓我們對世界保持永不熄滅的熱
Thumbnail
 學習不在於快樂或不快樂,更不是僵化的教育體制比開放符合人性與能激發學習興趣的課程好,而是要讓學生有韌性能夠處理自己的挫折與壓力才是重點。 學習過程的瓶頸是挫折,課業之外有趣好玩的誘惑又太多了,如何對抗自己好逸惡勞的天性也是很大的挑戰,同時如何舒解無所不在的壓力也是容易被忽略的課題。
在現今快速演進的社會,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變得至關重要。這不僅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內在世界,更是為了培養他們在未來迎接多變挑戰時的彈性思維。以下是一些建議,能夠吸引台灣家長的方法,助力孩子在無窮的創意領域中自由展翅。 條列式內容: 自由探索時間: 提供孩子足夠的自由時間,讓他們能夠自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全校最後一名到「生活發明王」:創新先生陳建銘的勵志故事,分享他的創新思維與發明歷程,以及如何將夢想與工作連結。
Thumbnail
如果可以使用生成式AI結合其他技術以模擬學校、課堂,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學生四大學習要素。這可以幫助老師事先知道何種學習設計對學生最適合,並避免因試誤造成的不良影響。不要澆熄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與ChatGTP協作快速產出多個版本的學習設計,並將其套用到班級學習模擬情境模擬器,以獲得早期教學反饋的機會點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等待母親的不是什麼不能讓孩子聽到的噩耗,醫生示意母親往房間裡面看。才一會兒時間,他們看到女孩從椅子上起身,開始隨著收音機裡的音樂擺動身體,自得其樂了起來。醫生對母親說「你的女兒沒有生病,她是一名舞者」。
Thumbnail
1.兒少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嗎? 2.我們常在講的教育性真的是教育嗎? 3.還是那其實只是規訓的偽裝? 4.這是個長年困擾大家的問題,甚至是困境。 5.而想像力和美,在教育中又扮演何種作用? 6.這次想從伯寧罕的《和甘伯伯一起去遊河》來探索跳脫此困境和了解美、想像力在教育中的基進力量。
🌟 想像力,是我們的超能力,但無奈漸漸被世界封印。 🔒 大人的言語、社會的期待,讓我們的眼睛失去了光芒,漸漸成了分數的奴隸。😔 📚 教科書的知識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唯一的真理。一個未知且充滿可能的世界正等待著我們展翅高飛。🌈   🔥 好奇心,讓我們對世界保持永不熄滅的熱
Thumbnail
 學習不在於快樂或不快樂,更不是僵化的教育體制比開放符合人性與能激發學習興趣的課程好,而是要讓學生有韌性能夠處理自己的挫折與壓力才是重點。 學習過程的瓶頸是挫折,課業之外有趣好玩的誘惑又太多了,如何對抗自己好逸惡勞的天性也是很大的挑戰,同時如何舒解無所不在的壓力也是容易被忽略的課題。
在現今快速演進的社會,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變得至關重要。這不僅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內在世界,更是為了培養他們在未來迎接多變挑戰時的彈性思維。以下是一些建議,能夠吸引台灣家長的方法,助力孩子在無窮的創意領域中自由展翅。 條列式內容: 自由探索時間: 提供孩子足夠的自由時間,讓他們能夠自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