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探討「談判環境」時,主角多為強勢者,因其資源豐厚,可以與政府單位有共生互利的效益,進一步創建新的標準與利己環境。然而,本田汽車卻運用了技術創新,在複雜環境下掌握了槓桿點,翻轉劣勢地位並為環境樹立了新標準。以下嘗試用三個階段來說明本田汽車如何以小博大,讓創新技術滲透環境。
強勢者的環境影響力
試想一個繁複的品質法規背後需要多少認證流程?如果僅是資金就能獲取的認證,身為大企業當然是毫不猶豫地拉高標準,最好還能合情合理的獲取政府與群眾的認可,例如藥物製造的標準越高,病人能得到的藥物品質也更有保障,但這個市場就會漸漸被有財力能取得認證的藥廠把持;如果是需要新技術來獲取的認證,而既有利益者尚未開發出來,就會抵制法規的制定,如文中提及1972年時,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向政府和國會遊說、反對排放標準降低的法令,成功延遲了清潔空氣法案 (Congress passed the Clean Air Act, CAA)的執行。從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見強勢者如何影響規範,無論是提高標準或抵制新標準,目的都是要塑造對自身有利的環境。
劣勢者以創新技術重塑環境
當既得利益的大車廠不斷推延新標準時,身處劣勢的本田公司卻說他們所開發的複合渦流控制燃燒引擎 (Compound Vortex Controlled Combustion, CVCC)已經能符合新標準了。但強勢者怎麼能容許這樣的技術進入市場呢?於是豐田和日產公司開始散播質疑的聲音,說這個世界根本還不存在符合新標準的技術。而那時執政的自民黨也是一面倒向大企業,既然沒有技術可行性又如何設立新規範呢?對於本田來說,技術只是第一步,面對環環相扣的環境因素還要有因應的策略,以下從機會識別、形象擴散、環境重塑三個層面說明。
(一)機會識別
1973年正逢石油危機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禁止向美國運送原油,而原先靠著大排氣量、無止盡燃燒汽油來產生強大動力的歐美車輛面臨了一大危機。當日本各大車廠專注於品牌與形象的經營時,本田嗅到了環境的風向,開始大力推進技術解決方案,拒絕傳統催化轉化器,並著眼於發動機的改裝,透過壺狀副燃燒室形成稀薄燃燒效果,其低油耗、低污染的特性,也在未來成為本田的一大特色。
(二)形象擴散
雖然在日本市場受到了強勢者的反彈,但本田順著時勢打入美國市場。在1973年時,美國的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將CVCC正式認證為第一個達到排放標準的引擎,美國國家科學院也在排放和燃油方面給了高度的評價,使本田的初代Civic順利在美國上市並暢銷北美市場,奠定了本便在美國消費者心中「省油又耐用」的形象,1975年時更成為了美國進口車銷量第四名。
(三)環境重塑
在日本國內市場,本田則是採取「重塑環境」的作法,開始了反污染運動,將反對自民黨的政治力量和環保力量集結起來,成立了環境保護聯盟,要求政府執行NOx排放標準。在研發方面則是讓CVCC引擎成為具有合法意義的象徵,讓其規格與政府設立的標準保持一致,在公聽會上呈現該產品符合1976年排放標準的測試結果。一方面挑戰現有的環境制度,另一方面又用盡全力符合新制度,讓CVCC成為了指標性的引擎。
以群眾之力抵制強勢者
原來,強勢車廠以龐大資源控制環境,而本田卻重塑了新環境,讓民眾開始質疑豐田和日產所說的「技術困難」,像本田這樣的小公司都做得到了,大企業怎麼可能做不到?媒體開始大量報導「揭穿主要汽車製造商」相關的文章,還有許多排放控制的相關研究,導致日本EPA與豐田、日產延遲制定排放標準破局。
一個創新技術可能更符合永續、更值得被運用,卻被強大的機構力給束縛、沒有伸展的空間。此時,組織若能找到對的時機、獲取一定支持,並掀起反對傳統的聲浪,也許能像本田一樣,身處劣勢卻能重塑環境。我在閱讀這篇文獻時,也不斷思考社會企業相似的情況,若要讓海藻等生物分解材料取代塑膠,或是更廣泛地被採納,必然要重塑環境、給社會一個更好的創新提案。
參考資料
Shu, E. and Lewin, A.Y., 2017.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on low-power actors shaping their regulatory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Honda. Organization Studies, 38(8), pp.1039-1058.
Sean Yu,2012,《【車廠故事】HONDA名機回顧錄》,汽車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