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勢者創建新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過去探討「談判環境」時,主角多為強勢者,因其資源豐厚,可以與政府單位有共生互利的效益,進一步創建新的標準與利己環境。然而,本田汽車卻運用了技術創新,在複雜環境下掌握了槓桿點,翻轉劣勢地位並為環境樹立了新標準。以下嘗試用三個階段來說明本田汽車如何以小博大,讓創新技術滲透環境。

強勢者的環境影響力

試想一個繁複的品質法規背後需要多少認證流程?如果僅是資金就能獲取的認證,身為大企業當然是毫不猶豫地拉高標準,最好還能合情合理的獲取政府與群眾的認可,例如藥物製造的標準越高,病人能得到的藥物品質也更有保障,但這個市場就會漸漸被有財力能取得認證的藥廠把持;如果是需要新技術來獲取的認證,而既有利益者尚未開發出來,就會抵制法規的制定,如文中提及1972年時,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向政府和國會遊說、反對排放標準降低的法令,成功延遲了清潔空氣法案 (Congress passed the Clean Air Act, CAA)的執行。從上述兩個例子可以看見強勢者如何影響規範,無論是提高標準或抵制新標準,目的都是要塑造對自身有利的環境。

劣勢者以創新技術重塑環境

當既得利益的大車廠不斷推延新標準時,身處劣勢的本田公司卻說他們所開發的複合渦流控制燃燒引擎 (Compound Vortex Controlled Combustion, CVCC)已經能符合新標準了。但強勢者怎麼能容許這樣的技術進入市場呢?於是豐田和日產公司開始散播質疑的聲音,說這個世界根本還不存在符合新標準的技術。而那時執政的自民黨也是一面倒向大企業,既然沒有技術可行性又如何設立新規範呢?對於本田來說,技術只是第一步,面對環環相扣的環境因素還要有因應的策略,以下從機會識別、形象擴散、環境重塑三個層面說明。

(一)機會識別

1973年正逢石油危機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禁止向美國運送原油,而原先靠著大排氣量、無止盡燃燒汽油來產生強大動力的歐美車輛面臨了一大危機。當日本各大車廠專注於品牌與形象的經營時,本田嗅到了環境的風向,開始大力推進技術解決方案,拒絕傳統催化轉化器,並著眼於發動機的改裝,透過壺狀副燃燒室形成稀薄燃燒效果,其低油耗、低污染的特性,也在未來成為本田的一大特色。

(二)形象擴散

雖然在日本市場受到了強勢者的反彈,但本田順著時勢打入美國市場。在1973年時,美國的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將CVCC正式認證為第一個達到排放標準的引擎,美國國家科學院也在排放和燃油方面給了高度的評價,使本田的初代Civic順利在美國上市並暢銷北美市場,奠定了本便在美國消費者心中「省油又耐用」的形象,1975年時更成為了美國進口車銷量第四名。

(三)環境重塑

在日本國內市場,本田則是採取「重塑環境」的作法,開始了反污染運動,將反對自民黨的政治力量和環保力量集結起來,成立了環境保護聯盟,要求政府執行NOx排放標準。在研發方面則是讓CVCC引擎成為具有合法意義的象徵,讓其規格與政府設立的標準保持一致,在公聽會上呈現該產品符合1976年排放標準的測試結果。一方面挑戰現有的環境制度,另一方面又用盡全力符合新制度,讓CVCC成為了指標性的引擎。

以群眾之力抵制強勢者

原來,強勢車廠以龐大資源控制環境,而本田卻重塑了新環境,讓民眾開始質疑豐田和日產所說的「技術困難」,像本田這樣的小公司都做得到了,大企業怎麼可能做不到?媒體開始大量報導「揭穿主要汽車製造商」相關的文章,還有許多排放控制的相關研究,導致日本EPA與豐田、日產延遲制定排放標準破局。

一個創新技術可能更符合永續、更值得被運用,卻被強大的機構力給束縛、沒有伸展的空間。此時,組織若能找到對的時機、獲取一定支持,並掀起反對傳統的聲浪,也許能像本田一樣,身處劣勢卻能重塑環境。我在閱讀這篇文獻時,也不斷思考社會企業相似的情況,若要讓海藻等生物分解材料取代塑膠,或是更廣泛地被採納,必然要重塑環境、給社會一個更好的創新提案。

參考資料

Shu, E. and Lewin, A.Y., 2017.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on low-power actors shaping their regulatory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Honda. Organization Studies, 38(8), pp.1039-1058.

Sean Yu,2012,《【車廠故事】HONDA名機回顧錄》,汽車線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ry Lai的沙龍
20會員
24內容數
藥學生的實習工作經驗,還有一些醫藥個案分享。
Dory L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4
我深信思考,要先慢下來才走得快。
Thumbnail
2022/04/24
我深信思考,要先慢下來才走得快。
Thumbnail
2022/03/23
制約如何透過中介機制,發展出創新方案。
Thumbnail
2022/03/23
制約如何透過中介機制,發展出創新方案。
Thumbnail
2022/03/18
在多元專業的團隊中,可能因為某些障礙阻止了創新的擴散。
Thumbnail
2022/03/18
在多元專業的團隊中,可能因為某些障礙阻止了創新的擴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EPA新規對混合動力逆襲:對EV電動車行業和傳統車企前景的影響
Thumbnail
EPA新規對混合動力逆襲:對EV電動車行業和傳統車企前景的影響
Thumbnail
通用汽車和本田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供商用車輛和重型工具使用的新技術。這種氫燃料電池可用於商用卡車、重型裝置和發電機,並可能成為未來長途卡車運輸和發電的首選燃料。
Thumbnail
通用汽車和本田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供商用車輛和重型工具使用的新技術。這種氫燃料電池可用於商用卡車、重型裝置和發電機,並可能成為未來長途卡車運輸和發電的首選燃料。
Thumbnail
📰 新聞:4 則 - 歐洲議會批准碳關稅立法 全球首例貿易法納氣象規則 - 現代把馬斯克笑的「蠢生意」變商機,它的氫能車如何連4年贏豐田、拿第一 - 台積電新危機?這強國也要砸錢拚晶片:降低對台灣依賴 - 星艦首飛下場如預期,發射 4 分鐘空中爆炸,群眾仍爆出歡呼 📺影片 : 1則 真正的人
Thumbnail
📰 新聞:4 則 - 歐洲議會批准碳關稅立法 全球首例貿易法納氣象規則 - 現代把馬斯克笑的「蠢生意」變商機,它的氫能車如何連4年贏豐田、拿第一 - 台積電新危機?這強國也要砸錢拚晶片:降低對台灣依賴 - 星艦首飛下場如預期,發射 4 分鐘空中爆炸,群眾仍爆出歡呼 📺影片 : 1則 真正的人
Thumbnail
領導者在制定決策時,需要精準的情報跟數據做參考,這樣制定的策略,才會可靠。
Thumbnail
領導者在制定決策時,需要精準的情報跟數據做參考,這樣制定的策略,才會可靠。
Thumbnail
運用技術創新,在複雜環境下掌握了槓桿點,翻轉劣勢地位並為環境樹立了新標準。
Thumbnail
運用技術創新,在複雜環境下掌握了槓桿點,翻轉劣勢地位並為環境樹立了新標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聊的是: 電動車產業熱度狂飆-2021年蓬勃起飛 各國對於電動車的政策 特斯拉與其他車廠的市場競爭 - 2018~2021 電動車品牌市占率變化 結論 電動車產業熱度狂飆-2021年蓬勃起飛 先來跟大家聊聊電動車興起原因: 1. 環保政策的推進,加速傳統汽車業轉型 歐盟: 結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跟大家聊的是: 電動車產業熱度狂飆-2021年蓬勃起飛 各國對於電動車的政策 特斯拉與其他車廠的市場競爭 - 2018~2021 電動車品牌市占率變化 結論 電動車產業熱度狂飆-2021年蓬勃起飛 先來跟大家聊聊電動車興起原因: 1. 環保政策的推進,加速傳統汽車業轉型 歐盟: 結論
Thumbnail
傳統汽車產業是否能夠轉型為「服務業」? 全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心不斷增加,日本製造業中最後的一道要塞—汽車製造業,它的命運,正不斷吸引人們的關注....
Thumbnail
傳統汽車產業是否能夠轉型為「服務業」? 全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心不斷增加,日本製造業中最後的一道要塞—汽車製造業,它的命運,正不斷吸引人們的關注....
Thumbnail
新能源車不只是能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技術層面上,新能源車改造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原本汽油車的零部件有3萬多個,由鋼鐵、輪胎、機械、電子等上百個產業組成。現在無論是零部件供應,還是整車製造,或者是銷售維修,都在為了適應新能源車的到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Thumbnail
新能源車不只是能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技術層面上,新能源車改造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原本汽油車的零部件有3萬多個,由鋼鐵、輪胎、機械、電子等上百個產業組成。現在無論是零部件供應,還是整車製造,或者是銷售維修,都在為了適應新能源車的到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