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世-沒有人比他更懂三國:裴松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東漢末年分三國,群雄並起爭天下。
同歸於晉。

晉朝初年,原蜀漢官員陳壽做《三國志》。
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

陳壽死後,《三國志》更為晉室採錄,成為國家圖書。
要知道,《三國志》本身以曹魏為正統書寫而成,對晉朝來講是相當的政治正確。

然而,一股尊劉抑曹的風潮,卻也同時在民間與世族之間蔓延開來。
西晉的崩壞,跟老百姓懷念漢室,其實相當有關。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匈奴劉淵,以漢之名滅晉。
事實上,在劉淵之前,打著漢室招牌的民間叛亂,就已層出不窮。

可沒有人要復興曹魏啊。

隨著時光變遷,西晉亡了,一百年後東晉也亡了。
代晉而立者,北稱魏,南為劉,何其諷刺?

那麼,誰才是繼漢正統?
很多年以後,史學家表示南北都是,稱為南北朝。

可當下呢?北魏劉宋,誰肯退讓啊?
在史料注記上,自是你說我虜,我說你賊。

但劉宋的「正統史」,面前最大的障礙,無非就是《三國志》。

劉裕的兒子,宋文帝劉義隆,決定跟《三國志》拚了。
怎麼拚?

命人做《三國志注》。

什麼是「注」?
這個字有很多延伸用法,其實它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加進去」。

A水注B河。
賭博下注。

在原本的文獻中,加東西進去。

文獻注要加什麼?老師告訴你是加上說明跟解釋。
其實加進去的,就是另一個人的理解。

東漢以前沒有這種做法,聖賢經典你敢嘴啊?
其實,事情可能是反過來的:西漢,跟先秦,根本沒有「政治鑲金」的經典著作。

讀書,是自由的。

西漢的學者不會在尚書旁邊寫注,他們就是自己開班教尚書而已。
但西漢末年有個獨尊儒術的大聖人,當上了皇帝。

是王莽,不是漢武帝,這關節總要分得清楚。
漢武尊儒不到獨,而且大體來說,還是為王朝帶來了繁華與榮耀。

王莽可不一樣。
劍走偏鋒唯儒是尊的治國方針,導致了國家的敗亡。

於是,自春秋戰國以來,沉睡多年中國式思辯,再次活躍起來。
為文獻作注,就是其中一個表現。

不只是「解釋」古文,更是透過考證,思索,提出自己的看法,應用。
為一本書作注,就表示你「讀通」了這本書。

讀書所為何事?當官,從軍,寫新書。

純文學的最高殿堂,就是像陳壽那樣,讓自己的著作成為國家典藏。
所以,隨著東漢倒台,歡樂的時光就來了。

三國鼎立,就像有三個世界拳王協會一樣啊。
寫書的成功率,至少就提升了三倍(笑)。

可惜,快樂的時光總是特別短暫,西晉統一了嘛,西晉說了算。
歷史就是會不斷出現類似的戲碼:西晉又倒了。

西晉說的算嗎?
學術與思想,在魏晉南北朝的分裂之下,又迎來了一次新的高峰。

人們的文獻注,也來到了一種全新的百家爭鳴時代。
於是,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就像他的老闆劉裕一樣,劃開了時代。

沒錯,江湖人稱「老裴」的松之,年紀只比劉裕小了不到十歲。

老裴是河東聞喜縣人,河東聞喜,就是西晉開國九公之一,裴秀的故鄉。
基本上,裴松之應該屬於分枝。

雖然沒有直接的血緣記錄,但裴松之的家族,在東晉也是當官當得不小。
裴松之從小就飽讀詩書,二十歲的時候,當上了殿中將軍。

《宋書》的作者知道大家沒看過這個職務,特別說明一下。
這是皇帝身邊的軍官職,但實際上的功能,是參謀,由晉孝武帝所發明,歷史就跟裴松之的年紀差不多。

最早擔任這個職務的,都是東晉一流名士之家。
包括瑯琊王氏的王茂之,算是王羲之的姪兒。
還有會稽謝家的謝輶……這哪位?謝安是陳郡謝氏喔。

不過謝安當政時還滿重用謝輶就是了。

就其實王茂之大概已經是這個職務頂天的名人了。

裴家不是第一流,也不是第九流,能卡進這種皇帝身邊親信的位置,也是不簡單。
這一年,是淝水之戰後的十年。

謝安死很久了,屍骨早寒,由司馬道子主政。
不過晉孝武帝也有防備這個兄弟的意思。

這話就要往回一點說,司馬道子本身是由東晉天龍貴族推舉出來的。
而我們也可以看到,設置殿中將軍,先選僑姓大族,後改會稽世族。

裴松之基本上也算僑姓,所以這中間可能有政治角力,而裴松之算是親帝的。

但政治是很複雜的。
裴松之的舅舅庾楷,又是親司馬道子的。

他就跟裴松之說,你不要幹了,來荊州幫我打工,當個新野太守吧。

裴松之可不是光讀書不長腦子,當然知道有鬼啊。
但自古忠孝難兩全,一陣角力之下,裴松之轉拜員外散騎侍郎。

實質是貶官。

員外不是有錢老爺的意思,而是「員額之外」。
也就是「掛名」的意思。

散騎則是魏晉以來,由曹丕開創替代宦官中常侍的職務。
可以出入皇宮,服侍保衛皇帝,傳遞命令。

正常來說,這種「掛名」職是表示皇帝很親信你,但朝廷又有需要你才能的地方,所以正職大官,加掛散騎侍中一類。
問題就在於裴松之沒有其他正職啊。

裴松之的「被割開」,也暗示著司馬道子要對親兄弟出手了。

幾年後,晉孝武帝暴斃。
主因是酗酒。
「醒日既少,而傍無正人,竟不能改焉。時張貴人有寵,年幾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

沒有明說,但其實這也是在暗指張貴人弒帝。
「傍無正人」,就是另一個重要的附加因素了。

而從調轉外卡之後,裴松之的記錄,出現了十年的空白。
對東晉來說,他並不是一個重要的人物。
沒意外應該就是被開除回家吃自己啦,雖然只是外卡,但皇上突然掛了,這些背景不夠雄厚的近侍吃點罪也是應該的。

十年後,義熙年間,裴松之才被任命為吳興故鄣縣令。
何以復起?

這十年發生的頭等大事,除了孝武帝暴斃,就是桓玄篡晉。
而後劉裕撥亂反正,重復晉室,改元義熙。

那些叛亂什麼的,裴松之的舅舅也都有分的。

裴松之政績不錯,又被調回尚書省,為「祠部郎」。
負責拜拜的祠部。

卻說義熙年間,誰管尚書事?劉裕本人啊這哪能放權。
主處分律法的,則是劉裕的頭號軍師,劉穆之。

裴松之看似進了個狗屁事一堆的小部門,但卻意外接觸到了當時的實權核心。
所以他在職期間提出立私碑SOP的部分,我們就跳過吧。

重點是,裴松之就此被劉裕提拔,參加了北伐。
但打下洛陽之後,照理說應該要繼續進攻長安,劉裕卻下令要裴松之轉到他的世子劉義符手下當差,為世子洗馬。

馬前先導的意思,其實也就是東宮親信啦不用管太多。

裴松之為人正直嚴肅,做事講條理,對於需要機變的前線作戰,確實不宜。
但就像諸葛亮,也會把這種人放在阿斗身邊的。

接下來又是一段空白。
「于時議立五廟樂,松之以妃臧氏廟樂亦宜與四廟同。除零陵內史,徵為國子博士。」

五廟是諸侯禮,也就是劉裕進宋王的事情。
當時是拜劉裕的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跟妻子。

前面四個叫做「四親」,是定番。
拜老婆自然不是常見的事情,所以要討論討論。

問題是,好好一個世子洗馬,幾年後世子變太子,又成了皇帝。
怎麼裴松之就流落到零陵去了?

順便提一下,東晉把郡國制做了一些調整。
有國的區域,郡守改為內史,協王治理。那原本的國相就廢除了這樣。

而零陵王,就是被迫退位的晉恭帝司馬德文。
雖然按《晉書》說法,劉裕後來派人殺了司馬德文,但零陵王室未廢。
那當時該行的禮儀也沒有少,零陵王國仍是劉宋重要的封國。

裴松之的外派,答案很可能就在徐羨之身上。
徐羨之是很重要的人物,後面會再提。

這裡就簡單說一下,徐羨之的經歷,跟裴松之有異樣的相似。
然而,徐羨之在劉裕起義的關鍵時期,當了劉穆之的副手,處理後勤內政。

一開始,徐羨之更得信任,本來或許都有機會轉正
但劉穆之卻是越做越穩,更開始提拔自己的人馬。

裴松之就是這樣被送進了劉裕身邊。
北伐,徐羨之是想去的,可他只能繼續「輔助」劉穆之。
結果北伐第一後勤官,就給裴松之佔去了。

然而,北伐成功,後方的劉穆之卻死了。
徐羨之終於轉正。

也就是說,劉裕的後勤勢力變天了。
前面說了,徐羨之跟裴松之有相似之處,亦同為律法專家,那真是一山不容二虎了。

更不要說,徐羨之有意廢掉裴松之的主子,少帝劉義符。
所用套路,又是行為不正云云:有中規中矩四平八穩的裴松之在……那就好像劉禪碰上了董允,想多開後宮都不行耶。

被逐出京師的裴松之,又以國子博士的身分被徵召回來。
又是怎麼一回事?

「太祖元嘉三年,誅司徒徐羨之等。」

宋文帝要政變,要殺徐羨之。
徐羨之死後,宋文帝派使者巡視天下,其中也有剛正不阿裴松之一份。

這個流程,你只抓裴松之的學識跟性格,得到宋文帝重視可以說得過去。
但連「除零陵內史」一起看進來,老裴整個參與了徐羨之之亂的可能,就非常高了。

現在可以叫老裴了,他也五十幾歲了。

巡視的任務,老裴也幹得不錯,就轉職為中書侍郎,兼領司冀二州大中正。
人事考核大總管,不過司冀二州根本不在劉宋手裡。
東晉末年也已經土斷過,劉宋朝理論上是不會再有戶籍屬司冀二州的人了。

說白了,就是空銜。

中書侍郎則是中書省的一員,就是在中書省跟皇宮之間傳遞公文的活。
更妙的是,劉宋又增設中書侍郎的幫手:中書舍人。

老裴雖身負二職,但其實不太需要幹活的。
因為,宋文帝要他做更重要的事情:為《三國志》作注。

清代《四庫提要》,分析老裴的「注法」,有六個大方向。
「一是引諸家之論,以辯是非;二是參諸家之說,以核偽異;三是傳所有之事,詳其委屈;四是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五是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六是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

《三國志注》,是歷史上難得的奇葩之作。
資料龐大,且雜。

東晉以來的史學,其實相當偏向「盡可能收錄」。
要去避免人為主觀的刪除,來完善歷史的真相。

這跟陳壽「去蕪存菁」的做法就有很大差別。
結果卻是異樣的相合。

貌似簡略,很可能陷入偏頗的《三國志》,在裴松之的「加注」之後,沒有被攻破,反而更完善。
當然,後代不同的看法、批評也是有的。

但古往今來,研究三國的學者閒人,肯定是沒有人能超越裴松之了。
宋文帝也很是稱讚,但老裴就又被派出去當永嘉太守了。
做得不錯,又回來作差不多的雙閒職,然後又轉南瑯琊太守。

可見他不是出去洗經歷準備高升。
等到了六十五歲,老裴申請退休,宋文帝就要他去當中散大夫:「養老疾,無職事。」
又領國子博士。

整個劉宋朝廷,就是老裴的養老院。
後來又進太中大夫,其實也就是增加養老金而已。

老裴一直活到八十歲,比愛他的宋文帝還要早一點過世。
這樣的晚年,應該算很幸福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910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成功不論出身?南陽的諸葛武侯後人,如何從爛尾樓居民起步,闖過層層互害,最終成為大真朝的開國功臣?姨史氏長篇重磅回歸,精彩盡在洪水文學!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三國志,魏書第一卷,啟程。 本篇是三國志-魏書第一卷-武帝紀,以紀為稱, 是因其子曹丕後篡漢,追封曹操為魏武帝,稱曹操為太祖。 本章不只考察三國志本志,也往上考察後漢書和漢書,以用於更加貼近史實。同時也考察相關人物的傳記,完整曹操的生平事蹟,並依照判斷使用裴松之的註解。 開始吧。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成功不論出身?南陽的諸葛武侯後人,如何從爛尾樓居民起步,闖過層層互害,最終成為大真朝的開國功臣?姨史氏長篇重磅回歸,精彩盡在洪水文學!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三國志,魏書第一卷,啟程。 本篇是三國志-魏書第一卷-武帝紀,以紀為稱, 是因其子曹丕後篡漢,追封曹操為魏武帝,稱曹操為太祖。 本章不只考察三國志本志,也往上考察後漢書和漢書,以用於更加貼近史實。同時也考察相關人物的傳記,完整曹操的生平事蹟,並依照判斷使用裴松之的註解。 開始吧。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