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能帶走萬物,卻帶不走一個東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年輕未覺醒時,我不認識無常,因此,我活在自已框架起來的假相中,我以為我當時所擁有,所體驗到的一切,都是真的,都將永無止盡地延續下去。

即使潛意識知道,萬物都會消失,人有生老病死,不可能永無止盡地存在,但我仍自欺逃避,不敢正視這個事實。

隨著年紀漸長,我內在的焦慮和恐慌,愈來愈壓不住。

年過四十時,我做了個夢。
夢中有個老人問我,人生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是什麼?

我只記得,老人問我這句話時,我正從中年男人,慢慢回春變成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我結婚得早,二十出頭時,覺得人生最重要的是另一半
但是才過了幾年,另一半卻離我而去。

人生走到三十出頭時,我和兒子相依為命。
老人又問,人生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說,最重要的是我的兒子,以及我們緊緊相依,合力建起來的
然而,等我兒子長大,他也急著搬出去和女友同居,於是,我住的地方,不再是有親人氣味的家。

這些我覺得人生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東西,又離我而去。

接下來,我的事業開始有起色,老人又問起那個問題,我則回答是事業
因為,我想了很久,發現人生沒有另一半和家也沒關係,乾脆就全心投入事業,做我想做的事,為自已打下一片江山。
然而,好不容易剛起步的事業,卻因為全世界的金融風暴,我的公司倒閉了。

再過幾年,我也漸漸蒼老,無法東山再起,另創新的事業時,我徹底病倒了。
老人又來到病床前,問我現在的答案是什麼?

我說,健康的身體

老人說,所謂的健康,只是一種「錯覺」,沒有人可以真正擁有健康,因為,人從出生的那一剎那開始,身體就開始朝「四大分解」的方向前進。

我無言,只能忍著身體的病痛,看著窗外。

老人又問,現在呢?

當你連健康也沒有了,現在是否可以醒悟到,人生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是什麼呢?

我閉上眼,全然地放鬆,全然地呼吸,淡淡的說:無所求的平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九箴的沙龍
676會員
251內容數
人人都可以離苦,可以自在喜樂,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就能度一切苦厄...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這個講堂的文章,都是我個人親證的覺修體悟,希望對於有緣人的覺醒和修持,有所助益...
吳九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我在之前文章說到,佈施給受業報的窮人,不會違反因果律,更不會干涉他們的因果... 果然,近日就有讀者問,即然因果不存在,那麼,地藏菩薩說的地獄也是假的嗎?
Thumbnail
2025/04/23
我在之前文章說到,佈施給受業報的窮人,不會違反因果律,更不會干涉他們的因果... 果然,近日就有讀者問,即然因果不存在,那麼,地藏菩薩說的地獄也是假的嗎?
Thumbnail
2025/04/16
長久以來,一直有讀者來信問: 如果佛法說的因果業報是真的,那麼,今生的窮人,之所以會貧困受苦,應該是他們前世或累劫的業因,才會導致今生的受惡業報吧! 但為何佛經中還鼓勵大家,要多多行善佈施呢? 如果我們佈施給這些受惡業報的窮人,不是違反了因果業報定律嗎? 不會干涉這些,受惡業報窮人們的因
Thumbnail
2025/04/16
長久以來,一直有讀者來信問: 如果佛法說的因果業報是真的,那麼,今生的窮人,之所以會貧困受苦,應該是他們前世或累劫的業因,才會導致今生的受惡業報吧! 但為何佛經中還鼓勵大家,要多多行善佈施呢? 如果我們佈施給這些受惡業報的窮人,不是違反了因果業報定律嗎? 不會干涉這些,受惡業報窮人們的因
Thumbnail
2025/04/09
我有個朋友是學理工的,本來很鐵齒,不相信有因果和靈魂,也不相信有來世。 他認為,人死如燈滅,一切都不存在,什麼都沒有了。 然而,他生了一場大病後,似乎改變了鐵齒的心態,開始接觸佛法,開始研究因果業報是怎麼一回事。 有一天,我去醫院探望他,他看著桌上的一顆蘋果,沈思了一會兒,問我:
Thumbnail
2025/04/09
我有個朋友是學理工的,本來很鐵齒,不相信有因果和靈魂,也不相信有來世。 他認為,人死如燈滅,一切都不存在,什麼都沒有了。 然而,他生了一場大病後,似乎改變了鐵齒的心態,開始接觸佛法,開始研究因果業報是怎麼一回事。 有一天,我去醫院探望他,他看著桌上的一顆蘋果,沈思了一會兒,問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最近和朋友聊天,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因此想把這樣的覺察給寫下來。好時時的提醒自己,這些年來,常在反思,50歲了,該過什麼樣的人生,過去我和大多數的人一樣,努力工作,不斷的學習,希望有一天可以有名有利,可是到了現在卻發現名和利都是過眼雲煙,希望人生在世,是如何把生命活得有滋有味,充滿意義,而且快樂。
Thumbnail
最近和朋友聊天,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因此想把這樣的覺察給寫下來。好時時的提醒自己,這些年來,常在反思,50歲了,該過什麼樣的人生,過去我和大多數的人一樣,努力工作,不斷的學習,希望有一天可以有名有利,可是到了現在卻發現名和利都是過眼雲煙,希望人生在世,是如何把生命活得有滋有味,充滿意義,而且快樂。
Thumbnail
來說說我的父母,他們來自一個困苦的年代,因此觀念非常保守也傳統,總是教育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存,而最好的生存,就是「跟大部分的人一樣」,認真工作,把所得好好的存下來,端端正正地過完自己的人生。 這些話乍聽都沒有什麼問題,卻成為我人生最大的難題。
Thumbnail
來說說我的父母,他們來自一個困苦的年代,因此觀念非常保守也傳統,總是教育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存,而最好的生存,就是「跟大部分的人一樣」,認真工作,把所得好好的存下來,端端正正地過完自己的人生。 這些話乍聽都沒有什麼問題,卻成為我人生最大的難題。
Thumbnail
十年前, 你覺得房子和存款,是人生的全部, 於是為了它,你犧牲了很多,不管不顧的拼命向前奔跑。 十年後, 年老的你躺在病床上,望著孱弱的身體, 聽著兒女言語間的不耐煩,此時你終於幡然悔悟, 健康才是自己最大的保證。 十年前, 你會覺得該給孩子積累財富, 玩命的為他攢房買車,只為他能少受點苦。
Thumbnail
十年前, 你覺得房子和存款,是人生的全部, 於是為了它,你犧牲了很多,不管不顧的拼命向前奔跑。 十年後, 年老的你躺在病床上,望著孱弱的身體, 聽著兒女言語間的不耐煩,此時你終於幡然悔悟, 健康才是自己最大的保證。 十年前, 你會覺得該給孩子積累財富, 玩命的為他攢房買車,只為他能少受點苦。
Thumbnail
那天視訊之後,他每天都會傳他工作的照片給我,我則是傳我在家的廢物照給他。更多時候,我要他傳他兒子的照片給我看。我在見了他的兒子後,不只一次想著,如果和他結婚,我就馬上有一個婚姻、一個老公和兩個可愛的兒子了。 好棒喔,我沒有過的人生體驗,一次到位滿足。
Thumbnail
那天視訊之後,他每天都會傳他工作的照片給我,我則是傳我在家的廢物照給他。更多時候,我要他傳他兒子的照片給我看。我在見了他的兒子後,不只一次想著,如果和他結婚,我就馬上有一個婚姻、一個老公和兩個可愛的兒子了。 好棒喔,我沒有過的人生體驗,一次到位滿足。
Thumbnail
當你內心充滿恐懼不安,有生之年,或許人前風光,人後必然活得窩囊不堪。 因為,當你擁有了這個肉身和家人,當你擁有心跳和呼吸,從實相來看,你就等於活在,必須承擔隨時面臨「無常變故」的風險。 尤其是年過四十,甚至是福報深厚,擁有一切的人,更需要及時覺察這個實相。
Thumbnail
當你內心充滿恐懼不安,有生之年,或許人前風光,人後必然活得窩囊不堪。 因為,當你擁有了這個肉身和家人,當你擁有心跳和呼吸,從實相來看,你就等於活在,必須承擔隨時面臨「無常變故」的風險。 尤其是年過四十,甚至是福報深厚,擁有一切的人,更需要及時覺察這個實相。
Thumbnail
當我們忙著織夢時,卻忘了,這個世界,其實不欠你什麼。 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
Thumbnail
當我們忙著織夢時,卻忘了,這個世界,其實不欠你什麼。 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
Thumbnail
年輕未覺醒時,我不認識「無常」,因此,我活在自已框架起來的假相中,我以為我當時所擁有,所體驗到的一切,都是真的,都將永無止盡地延續下去。 即使潛意識知道,萬物都會消失,人有生老病死,不可能永無止盡地存在,但我仍自欺逃避,不敢正視這個事實...
Thumbnail
年輕未覺醒時,我不認識「無常」,因此,我活在自已框架起來的假相中,我以為我當時所擁有,所體驗到的一切,都是真的,都將永無止盡地延續下去。 即使潛意識知道,萬物都會消失,人有生老病死,不可能永無止盡地存在,但我仍自欺逃避,不敢正視這個事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