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的你不要把孩子拴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夜間打疫苗,照理要留置觀察20~30分鐘,診所只我一個病人,想是醫生怕我太無聊,低著頭對我說,過兩週來打流感疫苗,然後他抬眼看了我一下,又說,雖還沒滿六十歲,但是應該自費打肺炎疫苗。我諾諾地說好。

接著醫生談起北歐老人臥病平均三個月,台灣則超過6年。他問我,我想要怎麼準備晚年。我說,我從小多病,本來就活得很累,也不想拖累DJ,一旦三期我就不會接受治療,如果老到自己沒辦法自理,有安樂死就是安樂死,沒安樂死就去「那種」安養院等死。醫生說,你看得很開,不錯喔!

因為這樣,醫生與我談到兩個故事。

故事一:

有個大戶人家,家裡出了意外,第二代過世了,老人家九十歲了,多病,需要人照顧,但是一直家裡都沒請看護,自己人看著。悲劇發生,辦了後事,家裡除了孫子就沒人了,老人家不願意去住安養院,頂多願意讓步請看護。你是知道的,這麼老邁多病,只有看護,沒有親人是不太行的。孫子都在外地,怎麼辦?最後家族討論的結果是一個剛唸完書退伍的孫子回來顧老人家最後一程。

故事二:

有個老人家,孩子都願意接老人家一起住,但老人家怎麼都不肯離開家鄉,只好請了看護,然後幾個孩子輪流回去探望。老人家一有點小動靜,就嚷著讓孩子飛奔回去,類似狼來了的小孩,還好小孩很孝順,怎麼樣都還是趕一兩百公里回去。有天老人家跟其中一個孩子說,我出生沒多久就過敏鼻塞到現在(也快90了),你阿公為什麼把我生成這樣子?這孩子自小多病,生下來有些骨頭沒長好很容易就受傷,一有點傷到就要吃藥止痛。他對老人家說,我從沒抱怨爸媽把我生成這樣,雖然這麼辛苦,我很開心可以來這個世間當個人。老人家聽完愣了一下後哭得唏哩花啦地說,你會這麼說,我很感動。

故事進行中,我也要負責湊其他故事來幫腔,讓故事更精彩,很快時間到了,醫生讓我回家,臨別吩咐我要回去打流感疫苗。

回家路上,我對自己的未來很堅定,就是不要麻煩人,但是那也可能只是現在的我,等到我也八十好幾,應該也會如這兩個故事的老人家一樣吧??希望那時有人點醒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文鈺 - 阿聞的沙龍
13會員
32內容數
2022/12/18
見到現在的大學生,甚至是剛來的研究生,時常感到他們的深度迷惘。過去我並不清楚這種迷惘是怎麼來的,也許是因為不知道未來該往哪邊去,也許是因為是一路被餵養知識長大的,很多很多的也許。 我從我當老師開始到現在,覺得這現象越來越嚴重,從一開始的鄙夷到現在的理解竟然需要大約二十年,可見一個人的成見是多麼難以破
2022/12/18
見到現在的大學生,甚至是剛來的研究生,時常感到他們的深度迷惘。過去我並不清楚這種迷惘是怎麼來的,也許是因為不知道未來該往哪邊去,也許是因為是一路被餵養知識長大的,很多很多的也許。 我從我當老師開始到現在,覺得這現象越來越嚴重,從一開始的鄙夷到現在的理解竟然需要大約二十年,可見一個人的成見是多麼難以破
2022/12/18
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的理事長 詹怡宜在昨天的特教樂塾以特教生的作品辦的展覽中說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獲得終身奉獻獎,來自菲律賓的滿詠萱修女的故事,照顧著一大群一生都必須躺在床上的孩子仍然能樂觀與充滿愛的心,一定會被問到KPI這件事,或
2022/12/18
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的理事長 詹怡宜在昨天的特教樂塾以特教生的作品辦的展覽中說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獲得終身奉獻獎,來自菲律賓的滿詠萱修女的故事,照顧著一大群一生都必須躺在床上的孩子仍然能樂觀與充滿愛的心,一定會被問到KPI這件事,或
2022/12/18
二十年前我開神經網路,通常開學時30~40人修,過了期中大概剩15~20人,幾乎都坐在教室的中後面,這些學生之中有一半不是恍神就是打瞌睡。 學生得了"學習意義喪失症",因此我得了"教學意義喪失症",我只是盡力在台上講著一連串的數學公式,並試著舉很多例子讓學生知道學了這些"以後"會多有用。但是一點用也
2022/12/18
二十年前我開神經網路,通常開學時30~40人修,過了期中大概剩15~20人,幾乎都坐在教室的中後面,這些學生之中有一半不是恍神就是打瞌睡。 學生得了"學習意義喪失症",因此我得了"教學意義喪失症",我只是盡力在台上講著一連串的數學公式,並試著舉很多例子讓學生知道學了這些"以後"會多有用。但是一點用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即使我們到了60歲 對他們來說 我們也還是個孩子 這應該是所有父母的想法 很少在家之外的地方生病 就連小感冒都很少 頂多一年一次吧! 其他那些爛身體的小病痛 常犯 卻也都有各自拆招的方法
Thumbnail
即使我們到了60歲 對他們來說 我們也還是個孩子 這應該是所有父母的想法 很少在家之外的地方生病 就連小感冒都很少 頂多一年一次吧! 其他那些爛身體的小病痛 常犯 卻也都有各自拆招的方法
Thumbnail
就在醫生進病房來幫我檢查身體時,老媽也趁機進衛生間去將自己梳洗了一番。 「沒什麼大礙,身體狀況恢復得還不錯。就是剛開完刀身體還在恢復,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經過明天一整天的進食,若後天開始有正常排便之後,就能吃平常吃的東西了。相信不久就能出院了。」 進來的醫師在幫我聽診,並檢查完身體狀況之後,跟老爸說
Thumbnail
就在醫生進病房來幫我檢查身體時,老媽也趁機進衛生間去將自己梳洗了一番。 「沒什麼大礙,身體狀況恢復得還不錯。就是剛開完刀身體還在恢復,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經過明天一整天的進食,若後天開始有正常排便之後,就能吃平常吃的東西了。相信不久就能出院了。」 進來的醫師在幫我聽診,並檢查完身體狀況之後,跟老爸說
Thumbnail
夜間打疫苗,照理要留置觀察20~30分鐘,診所只我一個病人,想是醫生怕我太無聊,低著頭對我說,過兩週來打流感疫苗,然後他抬眼看了我一下,又說,雖還沒滿六十歲,但是應該自費打肺炎疫苗。我諾諾地說好。 因為這樣,醫生與我談到兩個故事。 故事一: 故事二:
Thumbnail
夜間打疫苗,照理要留置觀察20~30分鐘,診所只我一個病人,想是醫生怕我太無聊,低著頭對我說,過兩週來打流感疫苗,然後他抬眼看了我一下,又說,雖還沒滿六十歲,但是應該自費打肺炎疫苗。我諾諾地說好。 因為這樣,醫生與我談到兩個故事。 故事一: 故事二:
Thumbnail
前幾天陪媽媽去診所看診。 才開門沒多久,我們進去時已經有幾位長輩打完疫苗坐在裡面休息。緊跟在我們後面的是一位外表看起來超過75歲的爺爺,他匆匆忙忙地走進來,用焦急的聲音向護理師說要打疫苗。 防疫生活你我都有的不僅是責任,還有緊繃的肩膀和只漲不跌的焦慮值。
Thumbnail
前幾天陪媽媽去診所看診。 才開門沒多久,我們進去時已經有幾位長輩打完疫苗坐在裡面休息。緊跟在我們後面的是一位外表看起來超過75歲的爺爺,他匆匆忙忙地走進來,用焦急的聲音向護理師說要打疫苗。 防疫生活你我都有的不僅是責任,還有緊繃的肩膀和只漲不跌的焦慮值。
Thumbnail
「你還年輕,路很長,那個人看起來就不正常。未來遇到很誇張的病人,不要講話,等他離開了事情就也離開了,一切都會回到正常。你還年輕,你會懂得。」「你就當作今天的時光,沒有出現過這個人
Thumbnail
「你還年輕,路很長,那個人看起來就不正常。未來遇到很誇張的病人,不要講話,等他離開了事情就也離開了,一切都會回到正常。你還年輕,你會懂得。」「你就當作今天的時光,沒有出現過這個人
Thumbnail
世界好像總是告訴我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一些真的能改變什麼嗎?不會只是白費力氣嗎?你也有這樣的疑惑嗎?蒲公英為今天的你說一則故事⋯⋯
Thumbnail
世界好像總是告訴我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一些真的能改變什麼嗎?不會只是白費力氣嗎?你也有這樣的疑惑嗎?蒲公英為今天的你說一則故事⋯⋯
Thumbnail
罹患失智症的老人會不會是在假裝?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女兒這麼辛苦?難道老了就可以任性?老了就可以拖累晚輩?然後呼了老人家好多耳光!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因為疫情不得不宅在家的生活,還喘得過氣嗎?   家政夫記得,某天早晨叫醒孩子們準備
Thumbnail
罹患失智症的老人會不會是在假裝?為什麼要讓自己的女兒這麼辛苦?難道老了就可以任性?老了就可以拖累晚輩?然後呼了老人家好多耳光!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因為疫情不得不宅在家的生活,還喘得過氣嗎?   家政夫記得,某天早晨叫醒孩子們準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