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與10000次》:認識自己的內在問題,擺脫生命的枷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雖然我們都知道,自己是人生的主人,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存在著一個劇場,有時候會說:“我不行,我沒這麼好"“我不能拒絕他,否則他會討厭我”“我這麼做是錯的,我不該這麼做”。

明知道這麼做不好,卻又無法拒絕,之後再來懊悔;有時候,我們沒來由地感到孤單、沮喪;又或者別人的一句話令我們暴怒,明知道這些情緒都不恰當,卻又一再陷入困境。

吉塔.雅各布,在他的《0次與10000次:如何創造全新的人生腳本》(以下簡稱《0次與10000次》)一書中就說道,這些表現是因為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會有一些影響我們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的“自我",當不同的“自我"占上風時,我們就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和表現。

吉塔.雅各布是德國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之一,她的著作已被翻譯成十余種語言。,透過這本《0次與10000次》中的圖式療法,我們不僅能夠認識自己的內在問題,還可以瞭解如何去修復和解決它。

raw-image

一切的問題來自於內心的審判者與內在的小孩

我們心中常出現那些自我批評的聲音,來自於心中的那個審判者。審判者總用嚴厲的口吻對著我們指指點點。但人本來就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審判者無視於這點,讓我們背負著枷鎖。

審判者的出現,在於我們童年和青春期時的有害聲音。也許是父母或老師的高標準,在我們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時,他們脫口而出的指責,又或許是同儕之間的嬉笑嘲弄,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完美。

這些聲音在我們的童年時就深植在我們心中,讓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好,一直跟隨到我們長大成人,在我們心中形成了一個審判者,不斷地苛責我們。

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每天都為她的身材苛求自己,三餐吃得極少,有時不小心吃多了還跑去廁所裡催吐。在我們看來她已經很標準了,但她卻仍舊不滿意,深怕自己不小心就發胖。

在一次聊天中,才知道,原來她小時候是個小胖妹,圓滾滾的身材模樣十分可愛。但大人總愛和她開玩笑,說她以後會嫁不出去,同學也愛取笑他,還為她取了“阿肥”“胖豬”等不雅的綽號。

小時候的她不懂得反抗,卻在自己的人中留下了陰影,這些批評不時在她心中中出現,尤其她在吃東西時,更讓她產生了巨大的罪惡感。

除了審判者,我們內心還有一個內在的小孩,有的是被寵壞的小孩,有的是受傷的小孩,也有幸福的小孩,在不同的小孩出現時,所表現的狀態也會不一樣。

像上述我的朋友,由於她受到外在的傷害,除了審判者的出現外,她的內心也會產生一個受傷的小孩,這個小孩會讓她感到缺乏自信,沮喪,敏感或易怒。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受傷的小孩,那是因為在我們兒童時期受到的各種傷害,也許是突發的事故,家庭的變化,父母的爭吵,朋友的戲弄等等,都會對脆弱的孩子形成創傷。

這樣的創傷一直到我們長大都依然存在,除非我們意識到它,並學著去修復它,才能擺脫這些傷痛。

在面對審判者和內在的小孩時,本能會出現的應對方式

在《0次與10000次》一書中說道,童年時的我們,由於無法對抗外在的環境,於是學會了用不同的應對方式來保護自己,讓自己免於受傷,這些方式分別是:

1. 順從。有些父母從小給予孩子高壓的教育,由於孩子無法反抗,於是只能順從。有一陣子流行的鷹爸虎媽,孩子就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形。因為對自我的標準過高,孩子容易自信心不足,這樣的人容易順從別人,為了討好他人而忽略自己。

2. 回避。若孩子在面對無法掌控的環境時,另一個應對的方式就是回避,用退 縮、逃避來保護自己。

我兒子的班上有位學生,中學三年沒幾個人聽過他說話,本以為這孩子是極度內向,後來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由於他在小學時,因為十分活潑,受到老師的羞辱,心中受到傷害,從此在學校不再說話。

這孩子所表現的方式就是回避,他雖然想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但過去的傷痛讓他害怕,逃避。許多人際關係出現狀況的人,多半在孩童時期有著不同的創傷。在成人後,他們甚至可能會用酒精、藥物來逃避生活。

3. 過度補償。你有沒有見過一種人,明明其貌不揚又自以為瀟灑,到處調情?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一個身材矮小的男子,由於對自己感到自卑,於是偽裝成獵豔高手。

這種自卑轉為自傲的態度,雖然他知道這並無法為他找到真愛,但心中的自卑感促使他採取與內心相反的行為。一些炫耀、過度控制或有攻擊性的行為,正是因為過度補償所造成的現象。

那麼要如何修復自己的內在關係?作者也給出了解決方法。

擺脫過去的枷鎖,找回掌控生命的鑰匙

面對審判者和不同的內在小孩,本書中也給出了所需的應對方式。比如內在的小孩,書中就提出了以下幾個方法:

第一步是與內在小孩建立聯繫。可以為內在小孩取名,並在不同的小孩出現時,試著與他對話。去思考他們在我們生活中的影響,何時他們會掌控我們的舉止。唯有當我們真正地瞭解自己的內在之後,我們才能去改變他。

本書提出了一些練習方法,其中一個方法,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想像練習。回想遇到小時候的自己,過去兒時的情景,愈詳細愈好。並回憶當孩子時的感受,及此刻面對他時,所產生的感覺。

第二步是認清需求。當內在小孩出現時,他要的是什麼?我們該怎麼辦?透過書中提到了三個規則説明我們更好地治癒內在小孩,並為內心的小孩提供更好的感覺。這三個規則分別是:

  • l仔細感受內在的情況,並讓負面的情緒過去。
  • l 問問自己有什麼是自己想要或需要的?有哪些沒有被滿足的地方?這讓自己想起了哪些童年時的場景?
  • l 比起孩童時期,有哪些是自己能更好地做到,並且能滿足自己需求的地方?

在這個練習中.也許會引發一些負面情緒,但不要害怕,這能幫助我們思考,如何能夠才能滿足內心這個小孩的需求。

第三步是進行關懷。在前兩個步驟中,當我們與內在小孩建立聯繫,及瞭解他的需求並為他提供更好的感覺後,接下來就要給他足夠的關懷。如何充滿愛地照顧他?如何平息他的不安與恐懼?

想像我們遇到了內心那個小小孩,我們已經成大長人,比以前更堅強穩重了。在面對心中那個小小孩時,我們想對他們說什麼或做什麼?對他進行更多的關懷,給他更多的愛,去平撫他心中的缺憾。

寫在最後

《0次與10000次》中還有許多對於內在小孩及審判者的描述,透過書中的練習,讓我們告別同樣的壞情緒、同樣的錯誤行為和同樣的創傷,不再落入相同的漩渦中。

當我們能夠察覺並修正自己的行為模式時,就能夠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讓自己從黑暗中爬出來,在陽光下站起來。從此擁有好的體驗,隔絕壞的體驗。

從更好地從《0次與10000次》一書中學習自我療愈,願我們都能擺脫過去的枷鎖,掌握未來的生命,重新開創自己的美好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 遙的沙龍
24會員
72內容數
青少年是個令父母頭痛的階段,卻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時期。在孩子成長之前,父母也必須成長,唯有父母們做好準備,才能夠幫助我們愛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蕭 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5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你能面對多少人,未來就有多大的成就。"當我們能在眾人面前透過演講和教學表達自己的想法,傳遞知識,讓人認同,就能影響更多的人,甚至成為KOL(關鍵意見領袖)。 但要鼓起勇氣上台演講或教學就很不容易了,還要能講到讓聽眾如沐春風、意猶未盡就更困難了。有沒有什麼好方法,能更好地幫助
Thumbnail
2023/09/15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你能面對多少人,未來就有多大的成就。"當我們能在眾人面前透過演講和教學表達自己的想法,傳遞知識,讓人認同,就能影響更多的人,甚至成為KOL(關鍵意見領袖)。 但要鼓起勇氣上台演講或教學就很不容易了,還要能講到讓聽眾如沐春風、意猶未盡就更困難了。有沒有什麼好方法,能更好地幫助
Thumbnail
2023/09/05
在《暢玩一人公司》這本書中,不但告訴你如何斜槓將自己的專長或愛好打造成自己的個人品牌,還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變現,創立自己的一人公司,建構個人品牌,進而創造多元的被動的收入,擁有自己的事業。 再多的夢想不如立即的行動,想想你要發展的核心領域,現在就開始行動吧!願你成為最好的自己!
Thumbnail
2023/09/05
在《暢玩一人公司》這本書中,不但告訴你如何斜槓將自己的專長或愛好打造成自己的個人品牌,還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變現,創立自己的一人公司,建構個人品牌,進而創造多元的被動的收入,擁有自己的事業。 再多的夢想不如立即的行動,想想你要發展的核心領域,現在就開始行動吧!願你成為最好的自己!
Thumbnail
2023/03/15
結婚後的牽手,好比左手牽右手,早已失去新鮮感。更糟的是,現在連左手都不想牽右手... 前幾天和閨蜜碰面,只見她臉色紅潤,整個人美滋滋的,還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她又戀愛了。 "不是吧!你都結婚二十年,小孩也不小了,怎麼真想不開要抛夫棄子?"我詫異地問她。 前陣子閨蜜面帶愁容地向我抱怨著,說她和老公的感情
Thumbnail
2023/03/15
結婚後的牽手,好比左手牽右手,早已失去新鮮感。更糟的是,現在連左手都不想牽右手... 前幾天和閨蜜碰面,只見她臉色紅潤,整個人美滋滋的,還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她又戀愛了。 "不是吧!你都結婚二十年,小孩也不小了,怎麼真想不開要抛夫棄子?"我詫異地問她。 前陣子閨蜜面帶愁容地向我抱怨著,說她和老公的感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Thumbnail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Thumbnail
人生中大多數的陰霾,都是因為,我們擋住了自己的陽光。認識並療癒內在陰鬱小孩(偽裝、完美主義、成癮行為......),照顧陽光小孩,進而好好愛。
Thumbnail
人生中大多數的陰霾,都是因為,我們擋住了自己的陽光。認識並療癒內在陰鬱小孩(偽裝、完美主義、成癮行為......),照顧陽光小孩,進而好好愛。
Thumbnail
雖然我們都知道,自己是人生的主人,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存在著一個劇場,有時候會說:“我不行,我沒這麼好"“我不能拒絕他,否則他會討厭我”“我這麼做是錯的,我不該這麼做”。 一切的問題來自於內心的審判者與內在的小孩 在面對審判者和內在的小孩時,會出現的應對方式 擺脫過去的枷鎖,找回掌控生命的鑰匙
Thumbnail
雖然我們都知道,自己是人生的主人,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存在著一個劇場,有時候會說:“我不行,我沒這麼好"“我不能拒絕他,否則他會討厭我”“我這麼做是錯的,我不該這麼做”。 一切的問題來自於內心的審判者與內在的小孩 在面對審判者和內在的小孩時,會出現的應對方式 擺脫過去的枷鎖,找回掌控生命的鑰匙
Thumbnail
“我們認為,如果我們足夠懲罰自己,我們就會改變。”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下方給我拍拍手,讓我可以持續為你帶來更多好文章,感謝你的支持! 無條件地接受自己是困難的,因為這說明我們必須放棄幻想,我們誤以為只要用消極的想法懲罰自己,我們就會改變。 就好像我們認為可以通過說這樣的話攻擊自己令自己改變:
Thumbnail
“我們認為,如果我們足夠懲罰自己,我們就會改變。”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下方給我拍拍手,讓我可以持續為你帶來更多好文章,感謝你的支持! 無條件地接受自己是困難的,因為這說明我們必須放棄幻想,我們誤以為只要用消極的想法懲罰自己,我們就會改變。 就好像我們認為可以通過說這樣的話攻擊自己令自己改變: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就是我的「內在小孩」,以前我是個習慣討好他人的人類,總覺得自己在各方面表現不突出,就很沒自信,所以會想要用討好人的方式,去贏得一點存在感。雖然現在也會;但會突然停下來,對自己的內心說,不!現在你必須先顧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 我是去年十月二十六日那天,發生了讓我很難過的事情,才漸漸在這段療傷
Thumbnail
就是我的「內在小孩」,以前我是個習慣討好他人的人類,總覺得自己在各方面表現不突出,就很沒自信,所以會想要用討好人的方式,去贏得一點存在感。雖然現在也會;但會突然停下來,對自己的內心說,不!現在你必須先顧好自己,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 我是去年十月二十六日那天,發生了讓我很難過的事情,才漸漸在這段療傷
Thumbnail
悲傷是一輩子的事情,他無關於痊癒,只是我們能夠學會怎麼看待悲傷。我們一輩子都在失去與得到之間來回,但也因此更加強大、柔軟和更加具有韌性。
Thumbnail
悲傷是一輩子的事情,他無關於痊癒,只是我們能夠學會怎麼看待悲傷。我們一輩子都在失去與得到之間來回,但也因此更加強大、柔軟和更加具有韌性。
Thumbnail
即便許多人說你「重蹈覆轍」、「自己要的,怪誰?」但那並不是你能控制的,更不是為了自虐,我們都不是真心的想傷害自己,而是卡在無解的輪迴中找不到答案,才會在創傷出現時,再度上前,瞧一瞧。因為我們都欲求一次良善的鬆綁,迫切的想把心中那塊沉重的巨石,放下。
Thumbnail
即便許多人說你「重蹈覆轍」、「自己要的,怪誰?」但那並不是你能控制的,更不是為了自虐,我們都不是真心的想傷害自己,而是卡在無解的輪迴中找不到答案,才會在創傷出現時,再度上前,瞧一瞧。因為我們都欲求一次良善的鬆綁,迫切的想把心中那塊沉重的巨石,放下。
Thumbnail
你是不是常常自己默默地就擔心起來?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自己哪裡出錯?害怕哪裡有問題自己卻不知道?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的自尊屬於低自尊的狀態,不僅對自己很難肯定和認同,還不自覺的總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你是不是常常自己默默地就擔心起來?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自己哪裡出錯?害怕哪裡有問題自己卻不知道?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的自尊屬於低自尊的狀態,不僅對自己很難肯定和認同,還不自覺的總是懷疑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