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跟你想的不一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Oil painting by Graham Gercken

**Oil painting by Graham Gercken

20200725舊文

前陣子在大人學的FB粉絲頁看到一篇分享文章,讀了不禁莞爾。

他說他有位朋友在社交軟體上配對總是失敗,他幫忙看了一下大頭照,看完後便給建議:「要換件乾淨的衣服!還有,鬍子要刮一刮。不然別人看了真的會倒胃口。」

朋友回應:「可是,這樣就不是真正的我自己了。」

先不論這位仁兄對「做自己」的展現方式是不是有需要調整的空間(恩,當然是有的),人為什麼會很渴求能「做自己」?是希望最真實也可能是自己最脆弱的那部分,也能被喜歡吧!例如喜歡小貓小狗的人,通常都特別喜歡看到小貓小狗翻肚肚的模樣,為什麼?因為那象徵著小動物對你的信賴,才會願意將身上最脆弱最柔軟的地方都坦給你看,「主人!要一直愛著我呦!」

我們對這樣的場景會很動容,因為那觸動了自己內心想要「真實的自己,也能被別人無條件包容、愛著」的心情,但多年生命的經歷可能讓你領悟到的是:那種感覺只活在夢境!現實生活挺殘酷的,面具不戴不行,否則會被傷得體無完膚。

但這種對愛其實失望了,但又渴求的心態,還是會三不五時在各種情境下不小心冒出來,而且以各種更隱晦扭曲的變形呈現出來(因為一直用力壓抑著),想當然爾,扭曲的「要」,終究得不到你想要的那種結果,所以就是再次受到傷害,只好被迫藏的更深,然後等待下次不知哪個又觸動到你的情境,再以更扭曲隱晦的形式又發作起來,然後再度被打擊,無限悲傷循環......。

到底,我們人要扭轉這種「想以真實的自己被愛,但又一直備受傷害」的局面的關鍵在哪?其實有一把鑰匙挺好用的!可以試著去做做看。那就是開始試著把焦點都先放在「讓你的感動流動出去!」

「做自己」有很多面向,你可能會說:「我是比較想專注在讓我的脆弱與覺得自己的不堪處,也能被別人接受,不用再遮遮掩掩。」是的!這個就是以前你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土法煉鋼N多年了,結果效果不彰,一直撞的鼻青臉腫的,對吧!?

所以,那我們試著調整一下方向,這陣子換做是來練習讓自己的感動有出口!係指只要有感動的點,就要去說出來、分享出來!甚至是有下一步行動(例如去回饋那個讓你感動到的人事物)。這個部分,也是在「做自己」喔!因為這些感動,的確就是你真切感受到了,才表達出來的啊!

而當你開始去練習這件事時,你可能會發現:哦!原來你有些心情是不好意思去流露出來的。例如在臉書上看到一篇很有啟發性的文章,或一篇讓你很動容的好人好事新聞,你的習慣性動作原來一直是只停留在對著螢幕淚流滿面,自己感動著自己,然後就默默結束了。你啜飲著自己的感動,不太有想過要轉一下分享,讓你臉書的其他親朋好友也能看見,大概是總覺得不好意思(但其實也不太清楚自己在不好意思什麼,有時可能就會幫自己歸納說是個性比較含蓄吧),或是害怕別人看見比較有愛的自己(例如會莫名假想有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假、做的到那樣嗎?講成這樣...)

當你能從這些莫名的恐懼與擔憂中,還是試著讓情感一點一滴的流動出來,不壓抑不隱藏你的感動,你其實就是正在「搬出真實的自己」與他人互動呢!而我為什麼會強調可以從這個方向去著手呢?因為感動是一份「心的力量」。只有心會遇見心,頭腦會遇見頭腦。所以當你選擇以這樣的方式去「出櫃」自己,你就會遇見越來越多與你感動有所共鳴的人事物,你們彼此就是心的匯聚,而非來自頭腦的算計與競爭。這樣外在實像的真實改變,就會更加強「你決定要一直去遵循自己的感動去為人處世」這樣的信念與行動!如此一來,便是一股越來越強勁的正向循環。「做自己」,原來並不苦澀,也不需要經過很多抗爭,你的人生就不知不覺一直在往上走了呢!

有人看到這,可能還是會提出疑問:「老師!你說要遵循內心的感動去行事,這聽起來是很美好沒錯!但...這跟我想要我的脆弱與缺點可以被人真實的看見並接納包容,有什麼關聯呢?畢竟我又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人如果一直都只能端出最美好最亮麗的那一面,我還是會對這個世界很失望......。」

我要懇切的告訴有這樣疑問的你:若你能紮實的從上述所建議的方向去「做自己」,你的內心會逐步產生變化,將變得更溫暖也更喜歡你自己,而且,外在的實像也會逐步改變(指你將會遇到更多有愛有品質的人事物),也就是你會進入比你原廠設定更棒的平行世界!在那個有更多好的機緣、有更多愛的流動的世界裡,那個願意多包容你一些、對你特別有愛的人,出現的機率真的就會大大增加!(所言不虛哦!都是真實走過的實戰經驗談...)

也就是說,其實你一直渴求的那個「做自己」、希望真實的自己被別人喜愛,不是你的心願無法達成,而只是我們原本努力的方向是有盲點的,所以不須太苛責自己喔!只要願意去調整學習即可!靈魂來到這個地球上本來就是要來學習的!(這個其實也就是靈性法則之一的宇宙DNA反轉法則(你越要的你越要不到,WHY?),如果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來聽聽聿芳老師的這門單堂課!https://blog.xuite.net/wise/blog)

總之,生命的疑問真的都有出口!以前我也常常覺得好多難題都是無解的,所以一直壓抑一直藏著,結果生命過的越來越悲傷無力。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你以前可能沒想過的角度,如果你讀了有感覺,不妨就去試試看做一陣子吧!奇蹟課程裡說「人生只是一場夢,我們最重要的是要醒過來!」那要怎麼樣才能醒過來呢?其實就是要勇於去打破那些看似堅不可摧的幻象(也就是你以為的生命難題與困惑),成功的經驗前人都已經留下了,就留待有緣的你願意進來一探究竟了!

---------------------------------------------------------------------

*課程資訊*

《放過自己,正能量就來了》讀書會

**台中現場,亦接受遠距視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886173938366560&id=10000921947460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鍾嘉誼的沙龍
10會員
48內容數
課程詳情與報名方式請看以下介紹
鍾嘉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音樂才子方大同因病辭世,讓人非常震驚與不捨。看新聞報導才知道身為獨子的方大同,方爸爸在兩年前也逝世了,所以方媽媽等於是在兩年的時間內送走了兩位摯愛,其內心之艱難恐非常人能體會。 記得在得知方大同逝世消息的前一天,我才剛看了民國著名翻譯家楊絳(其丈夫為著名文史學者,錢鍾書)的晚年生活記載,深深為楊絳
Thumbnail
2025/03/05
音樂才子方大同因病辭世,讓人非常震驚與不捨。看新聞報導才知道身為獨子的方大同,方爸爸在兩年前也逝世了,所以方媽媽等於是在兩年的時間內送走了兩位摯愛,其內心之艱難恐非常人能體會。 記得在得知方大同逝世消息的前一天,我才剛看了民國著名翻譯家楊絳(其丈夫為著名文史學者,錢鍾書)的晚年生活記載,深深為楊絳
Thumbnail
2024/12/20
#原生家庭的困境 剛分手不久的玫瑰,在經過那晚終於情緒被全然釋放後(請見上集),這個假日她打起精神來到咖啡廳窩著,正準備打開筆電做些工作時,無意間卻聽到隔壁桌的媽媽,言語急促又帶著怒氣地,不知在對孩子念叨些什麼......。 玫瑰側耳細細一聽,原來內容大概都是在指責她孩子不合群,家族旅遊竟然不想
Thumbnail
2024/12/20
#原生家庭的困境 剛分手不久的玫瑰,在經過那晚終於情緒被全然釋放後(請見上集),這個假日她打起精神來到咖啡廳窩著,正準備打開筆電做些工作時,無意間卻聽到隔壁桌的媽媽,言語急促又帶著怒氣地,不知在對孩子念叨些什麼......。 玫瑰側耳細細一聽,原來內容大概都是在指責她孩子不合群,家族旅遊竟然不想
Thumbnail
2024/12/18
與男友剛分手不久的玫瑰,望著遠方熠熠閃耀,連綿不斷的都會夜景,眼淚刷地一下子就又流下來了,無論當初分手的原因是什麼,跟曾經最親密的人分離,椎心之痛是如此真實的蔓延全身心,玫瑰亦如此。 󠀠 只是今晚的哭泣似乎與平常是有些不同的。 󠀠 在這之前,她的悲傷裡,包裹著埋怨與不解,她一直覺得那些爭
Thumbnail
2024/12/18
與男友剛分手不久的玫瑰,望著遠方熠熠閃耀,連綿不斷的都會夜景,眼淚刷地一下子就又流下來了,無論當初分手的原因是什麼,跟曾經最親密的人分離,椎心之痛是如此真實的蔓延全身心,玫瑰亦如此。 󠀠 只是今晚的哭泣似乎與平常是有些不同的。 󠀠 在這之前,她的悲傷裡,包裹著埋怨與不解,她一直覺得那些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如果妳可以回去跟二十多歲的自己說話,妳會告訴她什麼? 我會說:記得讓你的身體成為你的心靈導師(mentors)。不要因為想要別人喜歡你,就做這麼多事情。你不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又被每一個人喜歡。要嘛你為了被喜歡,就迎合大眾;要嘛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知道有些人會批評攻擊你。
Thumbnail
如果妳可以回去跟二十多歲的自己說話,妳會告訴她什麼? 我會說:記得讓你的身體成為你的心靈導師(mentors)。不要因為想要別人喜歡你,就做這麼多事情。你不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又被每一個人喜歡。要嘛你為了被喜歡,就迎合大眾;要嘛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知道有些人會批評攻擊你。
Thumbnail
過去為了應徵工作,曾寫過簡單自傳之外,以文字敘述,好好地說說自己,從未有過。 平淡生活有意思 在寫之前,我想拿掉生活上、職場上外在的角色。比如 : 人母、人妻、會計…。在不需要扮演這些角色時,我會是怎樣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我認識嗎?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由此而出的描述,才會有意思。 除去角色外衣,
Thumbnail
過去為了應徵工作,曾寫過簡單自傳之外,以文字敘述,好好地說說自己,從未有過。 平淡生活有意思 在寫之前,我想拿掉生活上、職場上外在的角色。比如 : 人母、人妻、會計…。在不需要扮演這些角色時,我會是怎樣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我認識嗎?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由此而出的描述,才會有意思。 除去角色外衣,
Thumbnail
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 前言 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當我感覺不好,我依然"完整"。 第一章 想更完美前我們先壇那些心中的魔獸 讓自己變得更好可說是人類的天性,但為什麼我們都已經這麼努力了,還是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接納並非一種固定、永恆不變的狀態,而是一趟旅程
Thumbnail
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 前言 真正的自信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當我感覺不好,我依然"完整"。 第一章 想更完美前我們先壇那些心中的魔獸 讓自己變得更好可說是人類的天性,但為什麼我們都已經這麼努力了,還是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接納並非一種固定、永恆不變的狀態,而是一趟旅程
Thumbnail
穩賺不賠的投資叫討好自己 有太多事情是我們掌控不了的, 好比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會遇到什麼樣的人、生一個什麼樣個性的孩子、今天出門會不會下雨...
Thumbnail
穩賺不賠的投資叫討好自己 有太多事情是我們掌控不了的, 好比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會遇到什麼樣的人、生一個什麼樣個性的孩子、今天出門會不會下雨...
Thumbnail
前陣子在大人學的FB粉絲頁看到一篇分享文章,讀了不禁莞爾。 他說他有位朋友在社交軟體上配對總是失敗,他幫忙看了一下大頭照,看完後便給建議:「要換件乾淨的衣服!還有,鬍子要刮一刮。不然別人看了真的會倒胃口。」 朋友回應:「可是,這樣就不是真正的我自己了。」
Thumbnail
前陣子在大人學的FB粉絲頁看到一篇分享文章,讀了不禁莞爾。 他說他有位朋友在社交軟體上配對總是失敗,他幫忙看了一下大頭照,看完後便給建議:「要換件乾淨的衣服!還有,鬍子要刮一刮。不然別人看了真的會倒胃口。」 朋友回應:「可是,這樣就不是真正的我自己了。」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這是算是一趟自我的修行,十幾年的好友,最後還是寫錯了魯的名字(我家愛犬),說實話,還是失望的,雖然原本就知悉他的模樣。 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行動,表面上是為了對方,但是可能絕大部分都是為了自我感覺良好,填補著自信心和安全感的無底洞,或是在付出的天秤上,期待著回報,無論是情感上或是物質上的回報……
Thumbnail
這是算是一趟自我的修行,十幾年的好友,最後還是寫錯了魯的名字(我家愛犬),說實話,還是失望的,雖然原本就知悉他的模樣。 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行動,表面上是為了對方,但是可能絕大部分都是為了自我感覺良好,填補著自信心和安全感的無底洞,或是在付出的天秤上,期待著回報,無論是情感上或是物質上的回報……
Thumbnail
人之所以能成為「自己」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往內在心裡搜尋、往外在與他人相處時分辨自己的樣貌,在這些過程裡,找到「自己」的樣貌,然後「喜歡自己」,最後「成為自己」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自己。」
Thumbnail
人之所以能成為「自己」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往內在心裡搜尋、往外在與他人相處時分辨自己的樣貌,在這些過程裡,找到「自己」的樣貌,然後「喜歡自己」,最後「成為自己」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自己。」
Thumbnail
練習實踐「愛自己」的過程是充滿陷阱的,一不留神,很容易陷入「看起來在愛自己,但其實是在虐待自己」的吊詭狀況,或是因為長久的習性,渾然不覺一些自認為「天經地義」的事就是在殘害自己的情緒。因為「愛」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全盤理解的事,如果不瞭解「愛」,又不認識「自己」,究竟要如何「愛自己」呢?
Thumbnail
練習實踐「愛自己」的過程是充滿陷阱的,一不留神,很容易陷入「看起來在愛自己,但其實是在虐待自己」的吊詭狀況,或是因為長久的習性,渾然不覺一些自認為「天經地義」的事就是在殘害自己的情緒。因為「愛」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全盤理解的事,如果不瞭解「愛」,又不認識「自己」,究竟要如何「愛自己」呢?
Thumbnail
很多人總會喊著「做自己」的口號,但你真的知道「做自己」真正的涵義嗎?以及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嗎?一起進來認識如何「做自己」~
Thumbnail
很多人總會喊著「做自己」的口號,但你真的知道「做自己」真正的涵義嗎?以及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嗎?一起進來認識如何「做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