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矽谷傳真 - 為何矽谷創投競相成立超級加速器

更新於 2022/05/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再過兩三年,誕生於2005年的新創加速器產業,也即將邁入二十年。可以說加速器其實已經是老行業,在矽谷不只加速器彼此的競爭激烈,過去幾年由於資金蓬勃、創投與加速器之間的搶錢搶人大戰,也持續上演。
但若以創投或資本市場最熱愛的高倍率投資回收,也就是上市前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公司,是否都來自這些網羅天才與工程師的新創加速器呢?根據【獨角獸創業聖經】作者 Ali Tamaseb 的統計,過往十五年,其實只有十分之一的獨角獸出自加速器團隊。這個數字,非常違反多數人對新創生態系的印象對吧?
但真正經營或經歷過加速器的投資人或創業者,其實很能理解這個現象。因為加速器的小額投資、創業環境與業師資源,最能幫助的是首次創業的創業者。但獨角獸創辦人的最大共同背景是有過創業經歷,尤其是【前一次創業以超過五千萬美元的價格被收購、或者創造過超過一千萬美元的年營收】的連續創業者。
而有過這樣經歷的創業者,被該書作者稱為超級創業者(Super Founders,也就是英文原著書名的來源),他們再次創業既不需要小錢(好吧,十萬美元其實也不小)也不需要導師,基本上不太可能申請加速器,反而極有可能成為加速器的導師甚至投資人。
因為加速器多半投資入選的每個新創公司五到十萬美元(也就是獲投團隊估值大約在一百萬到兩百萬美元),提供的創業資源主要以行銷能力提升、募資簡報能力、團隊組建與商業模式設計、修正為主。若前次創業出場金額超過千萬美元的創業者,基本上都已經經歷過這些過程、熟悉這些知識,再次創業的企業估值通常也都從數百萬美元起跳,也就是第一次募資通常都會獲得五十萬到一百萬美元以上。(至於那些沒有投資團隊一毛錢的加速器,就只是掛上新招牌的育成中心而已。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各大加速器,除了會募集基金投資當屆團隊之外,都還會另外成立創投基金。因為若要投資到獨角獸,目標其實是這一群創過業的業師或者再次創業的加速器校友。加速器不是不能產出獨角獸,但可以說獨角獸是加速器生態系的關聯性超值產品,而非輔導與投資創業新手的直接成果。

其實加速器的這種業師或校友設計與投資意圖,創投早就具備了。在許多較具規模、有多筆基金在旗下管理的創投公司,有一種職位叫 EIR(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一般翻譯為駐點創業者),也就是類似的角色或投資企圖。這樣的角色通常剛成功出場的創業者,可能因為連續幾年瘋狂工作、想休息一下或因為人生階段(例如新婚或生子)而沒有要馬上創業。

這些EIR除了協助創投看案子、帶進案源或進到獲投公司協助管理,創投對這個角色的主要企圖就是要投資他/她的下一次創業。獲得錄用的EIR,通常會支領一年到兩年的薪資,而這筆薪資基本上在下一次創業時,也會轉換為創投基金對該新創公司的持股。
最後,加速器也算是時代的眼淚,當年因為雲端與行動網路的出現讓創業門檻巨幅降低、創業知識濃度需要聚集,加上網路效應先進者優勢,再遭遇到次貸風暴、創投阮囊羞澀的時期,所以Y-Combinator開設五年內才能產出如Dropbox及 Airbnb等知名獨角獸。
但隨著過去十年人工智慧跟硬體新創的重資本跟產業資源,以及許多創投採用各階段通吃的策略(例如a16z),加速器也面臨了各種挑戰。上個月,加速器領域最新的破壞(行情)式創新,來自紅杉資本推出每個案件投資一百萬美元超級加速器(然後 a16z 也跟進),相較於多數投資數萬美元的加速器來說,這很有可能是一個吸走 Super Founders 的 Super Ventures
矽谷果然不缺新把戲,但也是一個舊瓶裝新酒、靠規模跟資本優勢爭取指數型勝率的地方。而創投與加速器的資本競賽或角色重疊,也只是顯示了有經驗的創業者,在矽谷有多珍貴與被重視。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8會員
33內容數
如同電影界的好萊塢、金融業的華爾街,全球新創獨角獸與創投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矽谷。對創業者來說,舊金山灣區完備的新創生態系宛如天堂,但昂貴的物價房價與殘酷的生存競爭也像地獄。到底在矽谷創業是甚麼滋味?在矽谷獲得投資的關鍵是甚麼?各種投資人又有甚麼不同?台灣新創該如何進軍矽谷、打入美國市場?就讓【創投矽谷】為你解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是怎麼做決定的? 人類的決策仰賴左右腦的併用 左腦負責邏輯分析以及處理資訊 右腦負責直覺以及想像概念 簡報無法被記住的理由 在簡報的過程中不斷只灌輸邏輯、事實,聽眾左腦會超載 記憶必須仰賴左右腦的併用 為何簡報要說故事? 透過故事或者背景脈絡可以使我們的右腦誘發出想像畫面
Thumbnail
在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發生一周年後,非銀行融資機構和其他銀行尚未取得如矽谷銀行過去在風險債市場的龍頭地位。
Thumbnail
矽谷思維:5個思維升級你的職場技能(上) 近期和朋友開始定期的讀書會,我選定第一本書的為矽谷思維。矽谷思維作者 Han 是一名赴美的中國軟體工程師,他在矽谷公司實習起步,一路晉升成為一線工程師,並將這一切所培養的思維、養成的習慣與所學經驗,紀錄於這本書中。 原本從書名看到「思維」二字,會怕是使用
Thumbnail
尼可 Nicolle.時報文化2022/09 推薦給:想到矽谷闖天下的人、好奇矽谷裡到底是什麼光景的人! 聽說大約從今年一月開始,矽谷金童們改稱矽谷為「腦谷」。想當然爾,時代已從加工製造高精度矽的半導體行業轉換到AI智能。 我自己對「矽谷」這個詞的印象:科技、新貴、有錢。所以在翻閱尼可這
Thumbnail
這是我的第二本繪本創作,去年完成的,不過也許是頁數太多,或者掃描的畫質太差,總之就放到現在,就整理一下給大家看看吧!順便呼應一下這幾天發表的讀書心得。 孩子跟我討論過很多生死相關的議題,我從沒見過像明澄一樣對生命這樣敏感的孩子,在跟他溝通死亡這件事情上面,我們真的花了不少心思,這篇算是一個節錄與整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回到之前提到創作對我的影響,既然創作能帶給我許多力量,便可能帶有反面的思考,因為一體總是兩面,但看自己有沒有察覺。 雖然這必須經歷過不同的改變與推翻,或許很痛苦,也可能與之前完全不同。但這之中能更清楚您的目標是什麼!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成長是需要很多不同的養分 這當中除了要學習很多不同的創作方式,也必須要讓自己的技術與作品逐漸成熟,這整整十多年才使得自己的創作呈現,比較能夠從心到、眼到、一直到接近手到的成長過程,並同時讓我可以深入思考的該如何進步。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 雖然在這條創作旅途中,常時時刻刻反問自己,這條路是對的嗎?是不是要換個方向? 相信各位可能在自己選擇的事情上,不論是工作也好,研究也好,或是學習也好,有時在空檔時間中,或是自己所獨處的情況下,會自問是否這是最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害怕創作的理由可能有:主題可能有人做過了?作品對世界有什麼意義?創作讓人變憂鬱?本文梳理 Big Magic 書中每個故事背後反映的創作恐懼,以及靈感如何運作、離去、轉移。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是怎麼做決定的? 人類的決策仰賴左右腦的併用 左腦負責邏輯分析以及處理資訊 右腦負責直覺以及想像概念 簡報無法被記住的理由 在簡報的過程中不斷只灌輸邏輯、事實,聽眾左腦會超載 記憶必須仰賴左右腦的併用 為何簡報要說故事? 透過故事或者背景脈絡可以使我們的右腦誘發出想像畫面
Thumbnail
在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發生一周年後,非銀行融資機構和其他銀行尚未取得如矽谷銀行過去在風險債市場的龍頭地位。
Thumbnail
矽谷思維:5個思維升級你的職場技能(上) 近期和朋友開始定期的讀書會,我選定第一本書的為矽谷思維。矽谷思維作者 Han 是一名赴美的中國軟體工程師,他在矽谷公司實習起步,一路晉升成為一線工程師,並將這一切所培養的思維、養成的習慣與所學經驗,紀錄於這本書中。 原本從書名看到「思維」二字,會怕是使用
Thumbnail
尼可 Nicolle.時報文化2022/09 推薦給:想到矽谷闖天下的人、好奇矽谷裡到底是什麼光景的人! 聽說大約從今年一月開始,矽谷金童們改稱矽谷為「腦谷」。想當然爾,時代已從加工製造高精度矽的半導體行業轉換到AI智能。 我自己對「矽谷」這個詞的印象:科技、新貴、有錢。所以在翻閱尼可這
Thumbnail
這是我的第二本繪本創作,去年完成的,不過也許是頁數太多,或者掃描的畫質太差,總之就放到現在,就整理一下給大家看看吧!順便呼應一下這幾天發表的讀書心得。 孩子跟我討論過很多生死相關的議題,我從沒見過像明澄一樣對生命這樣敏感的孩子,在跟他溝通死亡這件事情上面,我們真的花了不少心思,這篇算是一個節錄與整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回到之前提到創作對我的影響,既然創作能帶給我許多力量,便可能帶有反面的思考,因為一體總是兩面,但看自己有沒有察覺。 雖然這必須經歷過不同的改變與推翻,或許很痛苦,也可能與之前完全不同。但這之中能更清楚您的目標是什麼!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成長是需要很多不同的養分 這當中除了要學習很多不同的創作方式,也必須要讓自己的技術與作品逐漸成熟,這整整十多年才使得自己的創作呈現,比較能夠從心到、眼到、一直到接近手到的成長過程,並同時讓我可以深入思考的該如何進步。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 雖然在這條創作旅途中,常時時刻刻反問自己,這條路是對的嗎?是不是要換個方向? 相信各位可能在自己選擇的事情上,不論是工作也好,研究也好,或是學習也好,有時在空檔時間中,或是自己所獨處的情況下,會自問是否這是最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害怕創作的理由可能有:主題可能有人做過了?作品對世界有什麼意義?創作讓人變憂鬱?本文梳理 Big Magic 書中每個故事背後反映的創作恐懼,以及靈感如何運作、離去、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