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潮的影響、和我們的期待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創業潮是否退去、在過去是否讓社會付出了機會成本,我個人認為是有的;但即使如此,「創業」這件事情無論多少都會永遠存在,也永遠會有成功畢業、失敗倒閉,或是最終成為下一個IBM、Apple、微軟的獨角獸。

 

這兩天的一些見聞,再度引發了我對新創產業的一些思考。
昨天晚上在某個場合,遇見了兩位新朋友,一位在某大硬體公司投資部門工作、另一位則在經營新創加速器。
在大公司工作的這位跟我聊到,他們公司擅長硬體供應鏈與產線、成本評估、製造整合等等;但他們在輔導新創團隊時,也只能幫到「把想法變成實物」,實物出爐之後的事情就並不擅長了。
另外一位經營加速器的朋友,則希望我找時間去分享一些自己創業、以及協助其他創業者的經驗。

創業風潮正在冷卻?

今天早上,則讀到這篇Quartz網站的文章提到美國新創圈的現象:
過去幾十年來,新創一直是美國經濟的動力,但這股風潮卻正在下滑。

1985年,成立不超過2年的公司佔全部的公司的13%,但2014年則只佔8%。……從1998年前後到2010年,在創立2年內私人企業工作的人數,則從9%暴減到5%。
單就這些數字來看,有幾個可能的解釋:
  • 較早成立的新創很多都活過了兩年,導致兩年以上公司數量的統計母體變大;
  • 但現在能活過兩年的公司越來越少;
  • 早期的新創在順利存活成長、甚至變成獨角獸之後,擠壓了其他類型相似新創的發展空間;
  • 或者就純粹只是新創風潮逐漸退去,經濟景氣的低迷、以及新創一直以來的低存活率,讓部分創業候選人決定回到企業領薪水。
前面引文中的兩個數字,觀察期間都超過20年,所以應該是可信的、推測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延續性;也就是說,這個趨勢或許會趨緩或持平,但短時間之內不會顯著反轉。
依照我自己的觀察,目前為止的新創產業除了少數(相對於所有新創公司)之外,大多數都在還倒或不倒之間掙扎;大家口頭上說「平均存活率不超過10%」(也有一說是3–5%)也都已經是常識。
如果說美國創業潮已經在衰退,那麼台灣、或者說目前正在講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對岸又會是如何呢?
一如往常,我們在討論這些新創因素的時候,都暫時排除以新創為名,但實際上是資本市場圈錢遊戲的玩家;那方面的各種因素,很難用實務上的管理邏輯來歸納。

創業者需要加強的能力

而新創之所以會失敗,除了市場變化、大企業擠壓、競爭對手、資金不足、內部人事管理問題、以及程天縱林富元兩位老師常說的「沒有認清自己核心能力」、「誤判自己的長短處」等內外在因素之外,我歸納的基本原因是新創公司的管理者普遍缺乏:
  • 法務能力:不會擬基本的合約、不(會)看別人發來的合約,看不懂各種專利、合作、協議、授權等文件(尤其是英文的)中的陷阱、或是其實可以談判爭取的條件;在最壞的狀況下,自己努力的成果可能因為一紙文件而化為烏有。
  • 財務能力:不會看報表、不會做基本的財務規劃和預算分配、看不出現金缺口和漏洞;拿到幾千萬投資之後,第一件事情是先換車和買一大批Aeron辦公椅。十幾年前矽谷泡沫快破滅的時候,就有「看到上述這種狀況公司必倒」的說法。
  • 行銷能力:即使沒有上述問題,商品也做出來了,接下來的行銷計畫,包括往前延伸到設計階段的產品行銷、故事行銷、內容行銷、媒體操作、文案等等,都是好幾門不同的學問;連前述的硬體公司也承認,這一塊不是他們能幫得上忙的地方。
  • 語言能力:這裡指的不只是「跟老外客戶聊天」的能力,而是當商品想要走上世界舞台的時候,同樣從產品企劃階段就要考慮外文(通常以英文為主)的產品介面、標示、文件、手冊、包裝,以及例如要上國外募資網站時寫文案、寫故事,之後寫媒體新聞稿、做線上客服等等。這些都需要「比普通再好一點」的語文能力。
  • 如果是硬體創業的團隊,到商品階段可能還需要對於原料、製程、外發生產、成本和費用估算等知識。

創業潮與社會產業結構之間的關係

以下的的這段討論,來自我在大約剛好一年前寫的〈創業潮是否影響了下一代的產業結構?〉這篇文章,談的主要是:
從結果論來看,近幾年的年輕人創業風潮會不會是浪費了大半個世代的生產力?
新創除了門檻並不見得比投入傳產企業低(甚至更高;只有單一強項的人或許就可以在大企業勝任愉快,但新創業者都幾乎必須是三頭六臂)之外,非常高的失敗率也可能是造成創業退潮的原因。
所以問題是:整個社會是否因為「過剩」的新創而損失了大量產能?年輕人是否因為追求新創而事實上浪費了自己的青春?


在討論這個角度之前,有一些關於定義方面的前提:
  • 「結果論」指的是成功率、相對於投入資源的回收和產能、以及創立企業的延續性或市場價值。或者反過來說,兩三年內的存活率。
  • 「年輕人」指的是大約25歲或以下、實際工作經驗不超過兩年,但頭腦和擁有的技術足以創業的人。
  • 「浪費」的意思是,以整個環境而言,他們創業的機會成本是原本可以投入如傳統產業、農業、既有企業、甚至有外交目的的海外援助(例如日本的JICA),讓這些原有產業和事務少了許多年輕人力、也讓年輕人錯過許多訓練機會。
  • 另外一個重要前提是,目前的年輕創業者受過的財務、法務、行銷、語言能力訓練多半不足,一般的加速器、孵化器、創業輔助單位所提供的這類訓練也並不紮實。
在這個狀況下,大量年輕人嘗試創業(尤其是有海外市場企圖心的)有點像是一群身強體壯、但只受過基本訓練的年輕士兵上戰場;整體來說不見得打不贏,但中間很可能損失慘重。
年輕人創業的好處,在於因為相對沒有家累或其他負擔,所以風險承受度較高。假設25歲創業到27歲失敗,只要找得到題目和資金,27歲還可以再創業一次;這次萬一到30歲又失敗了,還可以摸摸鼻子去找工作(當然,要再嘗試也不是不行,說不定就是下個老郭)。
但是,對於整體環境來說,這位可能其實相當優秀的年輕人,在25–30歲之間的產能,是不是可能就等於浪費掉了?
如果一整個世代的年輕人,有一大群因為近年的創業風潮、以及許多「導師」們告訴他「勇敢嘗試,有機會我會投資你,失敗也沒關係」,於是投入一兩年或四五年去創業,但這些人之中成功的百分比卻只有個位數,對於整個環境或產業的影響會是什麼?
上述的這些數字都沒有什麼科學根據,都只是個人的感覺和觀察,結論也不是要年輕人不要創業(但我會鼓勵大家想好策略、受好訓練再上戰場)。
在思考的只是,近年來的年輕人創業潮,從結果論來看(這是重點,如果至今創業者能有超過一半成功,現在就不用討論這個問題了),對於整個產業和社會環境有什麼樣的影響?對產業的人力結構會有什麼影響?
如果這些年輕人都工作五年(即使過程並不那麼愉快)再創業,會有什麼影響?
如果台灣「自外」於那些正在瘋創業的國家,有足夠的年輕人力投入基礎產業和研究,對於幾年(或許熱潮退去)之後的產業未來會有什麼影響?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是類似「今天不帶錢出門的話會不會回不了家」之類的開放式問題,也或許整個前提就是錯的(例如「每個世代都有這麼多人想創業,也沒出過問題」)。
在這裡,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想想同一件事、當做繼續觀察的開頭而已。


結語

對於我們已經創過業的人來說,前述的法務、財務、行銷、語言、生產等知識與(尤其是失敗)經驗,是毫無問題可以傳承的(也就是我跟一開始提到的兩位朋友說,可以去跟新創團隊分享的);至於其他方面的條件、對自我目標和能力的認知、實際上如何經營自己的事業,就得靠創業家自己來了。
至於創業潮是否退去、或是創業潮在過去二十年中是否讓社會付出了機會成本,我個人沒有科學根據的感覺是有的;但即使如此,「創業」這件事情無論多少都會永遠存在,也永遠會有成功畢業、失敗倒閉,或是最終成為下一個IBM、Apple、微軟的獨角獸。
所以我們對新創仍然協助、仍然嘗試、也仍然期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4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瑞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的網路媒體產業要能健全發展,除了常見的資金充裕啦、企業體質健全啦、引進編輯人才啦等等,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要拋棄文章交換、盜用稿件之類的「大量轉載文化」。
(原寫於2017年9月17日)我在前一陣子寫的〈北韓的命脈,和打架的本錢〉這篇文章中,討論到在北韓和美國的對峙中,中國不見得是跟北韓100%站在同一邊的角色,雙方甚至可能會有些利益上的矛盾。
(原寫於2017年9月3日)讀到一篇世界經濟論壇的文章,重點摘錄筆記一下。北韓的進出口貿易最大夥伴都是中國,而且所佔比例高到非常不健康的程度。這樣的狀況,對北韓的打架能力會有什麼影響?
關於M17直播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喊暫停的新聞,TechCrunch這則報導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數字。本文算是幫自己做筆記,不是嚴謹的財務分析,也只代表個人意見。
我在前面一篇文章〈技術譯者的基本功〉中提到,技術譯者必須做的一件事情,是回頭把一些基本知識溫習一下,而不一定要在網上急著找答案。
今天跟某位文章作者聊了一下,談到有些人的文章雖然內容好,但卻有點「難讀」的原因;在討論中提到了一些文字內容的組織方式,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
台灣的網路媒體產業要能健全發展,除了常見的資金充裕啦、企業體質健全啦、引進編輯人才啦等等,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要拋棄文章交換、盜用稿件之類的「大量轉載文化」。
(原寫於2017年9月17日)我在前一陣子寫的〈北韓的命脈,和打架的本錢〉這篇文章中,討論到在北韓和美國的對峙中,中國不見得是跟北韓100%站在同一邊的角色,雙方甚至可能會有些利益上的矛盾。
(原寫於2017年9月3日)讀到一篇世界經濟論壇的文章,重點摘錄筆記一下。北韓的進出口貿易最大夥伴都是中國,而且所佔比例高到非常不健康的程度。這樣的狀況,對北韓的打架能力會有什麼影響?
關於M17直播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喊暫停的新聞,TechCrunch這則報導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數字。本文算是幫自己做筆記,不是嚴謹的財務分析,也只代表個人意見。
我在前面一篇文章〈技術譯者的基本功〉中提到,技術譯者必須做的一件事情,是回頭把一些基本知識溫習一下,而不一定要在網上急著找答案。
今天跟某位文章作者聊了一下,談到有些人的文章雖然內容好,但卻有點「難讀」的原因;在討論中提到了一些文字內容的組織方式,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課程推薦書/重點筆記〕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全新增訂版) 【Genius讀後感】  這是一本受到近年的自我療癒界中最被推崇的一本書,作者舉例許多親身的案例引導所有的顯現都來自於我們的信念,書中一在強化的不外乎是最根本的寬恕與愛,最近呼應到是生活上遇到的一位老師, 書中一句話
Thumbnail
猶記得小時候父母親對我十分嚴厲,我心中十分害怕什麼時候又犯錯了會被他們懲罰或是責罵,所以我無時無刻都很小心謹慎,但有時也沒辦法知道他們所謂的犯錯界線是什麼,使得我到大學都還有這樣的感受。  
Thumbnail
最近不斷的逆風,但是我喜歡,因為逆風很爽,我愛逆風。 今天要談得東西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從何開始,所以我用一個故事來表達為什麼我覺得現在的政治環境讓人覺得荒謬。
Thumbnail
上一篇討論的年輕人競爭力的趨勢走向,是以〝創業力〞為主。我也很清楚地表明了不支持一股腦的支持大家去創業來養成這種創業能力的特質,所以只能靠分析與類比去找出相似易成功人格特質來養成。
Thumbnail
我叫艾兒莎,在粉絲團上,以真實的性格與樂天自信為人格形象,這不是假的,不是因為我善良。而因為我沒時間去再沒有確認商業行為的地方上造假。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課程推薦書/重點筆記〕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全新增訂版) 【Genius讀後感】  這是一本受到近年的自我療癒界中最被推崇的一本書,作者舉例許多親身的案例引導所有的顯現都來自於我們的信念,書中一在強化的不外乎是最根本的寬恕與愛,最近呼應到是生活上遇到的一位老師, 書中一句話
Thumbnail
猶記得小時候父母親對我十分嚴厲,我心中十分害怕什麼時候又犯錯了會被他們懲罰或是責罵,所以我無時無刻都很小心謹慎,但有時也沒辦法知道他們所謂的犯錯界線是什麼,使得我到大學都還有這樣的感受。  
Thumbnail
最近不斷的逆風,但是我喜歡,因為逆風很爽,我愛逆風。 今天要談得東西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從何開始,所以我用一個故事來表達為什麼我覺得現在的政治環境讓人覺得荒謬。
Thumbnail
上一篇討論的年輕人競爭力的趨勢走向,是以〝創業力〞為主。我也很清楚地表明了不支持一股腦的支持大家去創業來養成這種創業能力的特質,所以只能靠分析與類比去找出相似易成功人格特質來養成。
Thumbnail
我叫艾兒莎,在粉絲團上,以真實的性格與樂天自信為人格形象,這不是假的,不是因為我善良。而因為我沒時間去再沒有確認商業行為的地方上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