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住身心 1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raw-image
raw-image

<經文>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在最後的結論部分,先引佛菩薩來做證明。佛菩薩都是依著這八種法,從建立正見、少欲、知足、精進、多聞、培福,到出家修梵行、培養慈悲心、乃至發菩提心,諸佛菩薩都是通過這樣的修行,覺悟這八法,最終成就佛道的。

raw-image

<經文>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這是說明實踐八法,所成就自利的功德。諸佛菩薩通過精進地修持這八法,來增長慈悲與智慧。因為慈悲與智慧,是佛法的「兩大車」,也就是兩大修行的重點

但是前面的八種覺悟,都屬於事相上的修行。我們必須把這些事相上的修行,會歸到法身不生不滅的理體上,也就是經文所說的「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例如,行布施、少欲、知足、精進等等之時,不但在事相上精進地去修,同時要觀察:這一切都是我們法身所顯,都不離我們的自性,其本質是不生不滅的。所以,並沒有一個能修行的「我」,也沒有所謂「我」所修習的「法」,雖然不斷觀察這個道理,但並不妨礙我們依舊精進地修行。安住法身不生不滅的理體而修,這就是「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船」是依託的意思。乘著性具無生,般若智慧之船,通過精進地修行前面八法,才能幫助我們度過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這是自利的功德。

raw-image

<經文>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成就自利的功德之後,菩薩還要生起利他的功德。何以故?因為菩薩自利的目的,是為了利他。所以必須再回到生死此岸,來度脫眾生。

怎麼度脫眾生呢?就是將前面所說的,菩薩已經親證的八法,來開導一切眾生,使眾生都能覺悟生死的苦惱,捨離五欲而「修心聖道」——依佛法來修心。

raw-image

<經文>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如果一個佛弟子,常能誦念此「八大人覺」,並能常常思惟、憶念它的道理,就能在念念中,滅除無量的罪業。

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的罪業,都來自於貪瞋癡的思想。而這「八大人覺」,正是能滅除我們貪瞋癡的力量。離開貪瞋癡,自然不再造罪,故稱「滅無量罪」。同時,三毒之根既斷,過去由三毒所引發無量罪業種子,自然也就漸漸枯萎。

誦念此「八大人覺」,不僅是滅罪,還能進趣佛果菩提,使我們「速登正覺」——迅速獲證佛果正覺。成佛之後,能夠「永斷生死」,這是成就佛的大智慧,而恆常受用菩提覺法樂。且能「常住快樂」,安住在涅槃的境界中,恆常受用涅槃寂靜樂。

所以若能常常憶念、讀誦、思惟這八大人覺,就能安住身心,乃至來世得到解脫,這就是佛陀告訴我們,如何安住身心的方法。

我們若能於日常生活中,多誦念此經,常常循著經文的道理去思惟、體會。在煩惱沒生起時,就用這些道理去照破煩惱種子;煩惱現前時,更用這些道理來提起正憶念,便能超越煩惱。漸漸地,我們的修行就能上路,心也能慢慢安定下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更就多了一層把握。

在此假借《八大人覺經》,以說明佛法中安心之道,在此簡述已畢。希望我們皆能沐浴於八大人覺法光明中,念念往生西方,進趨菩提。

──如何安住身心---《八大人覺經》隨筆 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Thumbnail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Thumbnail
惟自覺。方能覺他也。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但是歸依於佛。即為佛之弟子。既為佛子。即應恆修此八種覺。言常於晝夜者。明其功無間斷。言至心者。明其親切真誠。言誦念者。明其文義湻熟。記憶不忘也。八大人覺。
Thumbnail
惟自覺。方能覺他也。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但是歸依於佛。即為佛之弟子。既為佛子。即應恆修此八種覺。言常於晝夜者。明其功無間斷。言至心者。明其親切真誠。言誦念者。明其文義湻熟。記憶不忘也。八大人覺。
Thumbnail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Thumbnail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岡波巴大師: 常念十項「應當實行」之事 ( 一 ) 學佛以後,就不應在世法和人群中廝混,應當如法去修持。 ( 二 ) 應該離開家鄉到遠方去,身無依仗,心無貪著地去修行。 ( 三 ) 應該依止善妙的上師,心離驕慢,如教奉行地去修持。 ( 四 ) 在聞思上經過一番努力後,經常要少說話,一心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岡波巴大師: 常念十項「應當實行」之事 ( 一 ) 學佛以後,就不應在世法和人群中廝混,應當如法去修持。 ( 二 ) 應該離開家鄉到遠方去,身無依仗,心無貪著地去修行。 ( 三 ) 應該依止善妙的上師,心離驕慢,如教奉行地去修持。 ( 四 ) 在聞思上經過一番努力後,經常要少說話,一心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三面,下面倒數第二行的地方。 請看到戊四、「結益令知」。 我們前面幾堂課已經把十大願王的內容介紹完畢了,這個地方就是總結受持的利益。 第一個、「則能成熟一切眾生」。 第二個、「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三面,下面倒數第二行的地方。 請看到戊四、「結益令知」。 我們前面幾堂課已經把十大願王的內容介紹完畢了,這個地方就是總結受持的利益。 第一個、「則能成熟一切眾生」。 第二個、「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經文>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經文>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經文>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經文>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下面我們討論第八覺:大心普濟覺。 前面我們提到應當以慈悲心來利益一切,但僅有慈悲心,其實還不夠,因為它的量還不夠廣大。慈悲心是通於二乘的聲聞、緣覺,甚至也是通於外道。所以第八覺悟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地發起菩提心。 所以,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下面我們討論第八覺:大心普濟覺。 前面我們提到應當以慈悲心來利益一切,但僅有慈悲心,其實還不夠,因為它的量還不夠廣大。慈悲心是通於二乘的聲聞、緣覺,甚至也是通於外道。所以第八覺悟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地發起菩提心。 所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