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異同純不純 Ch.7】即使相愛,內心情感碰上仍遇不見?──女同性戀的心理學探究
付費限定

【異同純不純 Ch.7】即使相愛,內心情感碰上仍遇不見?──女同性戀的心理學探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不想這樣強調,但在今天社會的一種政治正確的氛圍下,想要討論「性別」或「性取向」等的議題,實在很容易招來某個派別或某種主義者的抨擊。

有時候會有一種感覺,彷彿我們從心理學與臨床工作的知識與經驗,去指出「性別建構」或「性取向」其實是有一個心理的因果、邏輯或法則時,即它不是 Lady Gaga 所唱的「生來如此」(born this way),我們的論述本身就「路走錯了」(wrong this way)。

記得過去在諮商實習的日子,我和同儕每週都跟督導討論個案,探究諮商技術。即便是再怎樣閉門,彼此都很確定對話內容不會外傳,我仍記得督導的醫師(我就不指明是誰了)仍然小心翼翼的說:「啊!性別或性取向這種事,現在是『主張/主義』取締了『專業知識』,我們誰敢公開說『不是天生的,而是有心理學因素的』?要好好討論這些事太難了。

開始工作以後,我又從一位心理師前輩身上聽到一種說法:「『同志』本身就是一個創傷。」──先不論這說法的對錯,但背後隱含的「異性戀=對比同性戀就是更健康/更正常/少創傷」或「因為有創傷,才成為同志」的潛臺詞,豈不會引起某種聽覺上的反感?

以上兩種說法,前者怕得甚麼都不敢說,後者把甚麼都說成創傷,而我認為應該換個說法:

「如果同性戀不只是天生傾向造成,也必然有心理學或發展的因素在,這些起源因素是甚麼?由於臨床工作上我們接見過許多同性戀者,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同性戀的心理形構,是怎樣造成、促成、加劇、或共構了他們生命中所遭遇的創傷呢?」

前一篇 Ch.6 是從幻想的角度切入,今天我們則從另一個角度(認同)去看女性同性戀的常見型態、其心理學起源、以及同性戀形構與創傷的關係。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79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Ch.1-7,我們談過《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庫洛魔法使》、《神風怪盜貞德》及意大利閹人男歌手的演出,從這些電影、動漫、及歌劇藝術中,看見「同性戀」的元素其實與我們緊密的生活在一起──當然,這個「看見」帶有精神分析獨特的觀點與角度。 羅曼史開場於相鄰的同性桌椅 -To Be Continued-
每一個小男孩、小女孩心中,都曾經是以另一個比自己優秀的小男孩、小女孩作為深情的對象,一個類愛情的「自我理想」。後來,這份情感或記憶被轉移,對大部份的人而言,他們轉向了異性。從同性到異性的「愛」的轉變,是一個精神分析考究的重要議題。 要求自我完美,其實在於自我不滿,但愛情可以止住這傷口
在本單元【異同純不純】的前四篇,我們把焦點放在男同性戀及男性的同性情感,探究了其起源、那些「促成」同性情感或性慾的幻想及臨床展現、以及男同志對女性的潛意識態度。 今天,我們把目光轉向女同性戀者,嘗試以理論和臨床經驗來點燃她們的百合之情。 女孩心中,往往也有一個女孩 轉向:女性也開始嫌棄女性
在Ch.1-7,我們談過《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庫洛魔法使》、《神風怪盜貞德》及意大利閹人男歌手的演出,從這些電影、動漫、及歌劇藝術中,看見「同性戀」的元素其實與我們緊密的生活在一起──當然,這個「看見」帶有精神分析獨特的觀點與角度。 羅曼史開場於相鄰的同性桌椅 -To Be Continued-
每一個小男孩、小女孩心中,都曾經是以另一個比自己優秀的小男孩、小女孩作為深情的對象,一個類愛情的「自我理想」。後來,這份情感或記憶被轉移,對大部份的人而言,他們轉向了異性。從同性到異性的「愛」的轉變,是一個精神分析考究的重要議題。 要求自我完美,其實在於自我不滿,但愛情可以止住這傷口
在本單元【異同純不純】的前四篇,我們把焦點放在男同性戀及男性的同性情感,探究了其起源、那些「促成」同性情感或性慾的幻想及臨床展現、以及男同志對女性的潛意識態度。 今天,我們把目光轉向女同性戀者,嘗試以理論和臨床經驗來點燃她們的百合之情。 女孩心中,往往也有一個女孩 轉向:女性也開始嫌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