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終結與最後一人 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一本過時的著作,一個已成定局的批判?

福山時常遭到誤解,總歸源頭應可歸因於《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一書。

作為他的成名作,福山的名氣和爭議也都因此而起,多數曾聞此書者,都知道福山將自由民主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作為人類生活最終模式、「自由民主已全然勝利」的說法。也都以911事件或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來反駁與譏笑福山。

2001年9月11日的事件,的確好似重重的打了福山的臉。不但歷史未終結,新一輪文明衝突已然興起;美式自由民主不過是專屬於西方、歐美白人社會的特殊文化,非但未具有一致適用於所有人類的普世/普適性,樂觀擴張此理論至全世界的美國只是蒙昧於自身強勢國力仗勢欺人之輩。福山於是被許多人認為不過是美國「大外宣」旗手,服膺美國的帝國主義意識形態而不自知。

既然人人都已知本書的結論,這本最初源自福山1989年的一篇文章,後於1992年出版的專著,如今於當代世界與社會的存在意義為何?我們有必要再讀這本彷若已被證偽的過時著作?

的確有必要,而這個必要性建立在必須要細讀福山如何論證「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的概念上。前述多數人對福山與此書的批評,或強調文明衝突論對世界局勢發展的解釋,都太快速的導向結論,忽略了此書許多重要細節,尤其福山以人性當中最基本元素:血性(thymos),一種爭勝與追求卓越與認可的成分,作為推動整部人類歷史的動力的說法,無論是否同意與否,都必須承認這觀點帶有部分真實且值得正視,由此推導而出的自由民主作為歷史終結一說,也必須以更嚴謹的論證駁斥。911事件的產生,在仔細審思福山的論證過程後,並無法推翻其論點。

由人性驅動之黑格爾式歷史詮釋

福山的歷史終結說,其實是回歸黑格爾式的歷史詮釋。由此角度觀看歷史,在意的是歷史有無方向性?人類整體的活動,有沒有如同科學發展一般,不斷奠基在前人的發現與發明之上持續進步?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惟科學有明確的發現可以讓我們看出明確的方向性,譬如電話的發明,從最早的留聲機到今天的iphone,每一次的新發明都是源自過去的基礎,並且不斷修正發展得更好。歷史要想界定出方向性,也同樣必須找出現在的時代建立在過去時代之上,並且在某個方面更好的改進。福山遵循著黑格爾,說那個要素即是「自由」。

在黑格爾的歷史詮釋中,人性當中最基本的血性促使我們企圖支配、宰制他人,以避免自身落入受支配而遭奴役的境地,最初的人彼此開始爭鬥,勝出者成為主人,落敗者淪為奴隸;然而兩者的人性尊嚴都未能獲得承認,主人的尊嚴惟由受到另一個主人承認才得以完整,因為那表示另一個平等存在尊重他的尊嚴;奴隸完全喪失了做為人的尊嚴只能顧影自憐。直至有一日,奴隸再也受不了自己的人格不斷受欺侮踐踏,在血性促使下進行革命,推翻主人建立新的秩序。黑格爾認為,人類歷史就是不斷在這個主奴爭鬥之間前進,每一次的社會結構改變,都是人渴望受尊重的血性驅動,一旦建立了新社會,部分人得以擺脫奴役,但又會出現新的奴隸,尊嚴再一次因為受辱而企求推翻既有秩序,希望建設一個能夠讓他們保有尊嚴不受宰制—也就是自由—的社會。

古希臘羅馬時期只有少數人是自由的,公民的生活仰仗大量奴隸支援,這種主奴關係後來隨著奴隸的地位提昇與反抗而逐漸瓦解,轉型到了中古封建時期,僅剩下封建貴族與國王是自由的,剩下的所有人都淪為奴隸。法國大革命標誌了這個時代的終結,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下,平民推翻了國王與貴族,革命之子拿破崙帶來的是世界歷史的下一個階段,一個人人的尊嚴可以被平等承認的時代來臨。

福山認同黑格爾對政治制度與自由的觀點,黑格爾之所以崇尚拿破崙,原因是法國的革命試圖創建有別於王國的共和國,在這個新的政治體制下不再有宰制人民的國王或貴族;福山說黑格爾認為他的時代就已經是「歷史的終結」,但若同意黑格爾對人性尊嚴與宰制的觀點,後續發展的自由民主制度,以及讓人們自由決定與交換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則更進一步的實現了人與人的自由,滿足了人的血性與尊嚴。所以福山認為,當代的自由民主體制其實是黑格爾歷史詮釋的下一個進展,更完整的彰顯的人性尊嚴。

有方向性的大寫歷史(History)下,兩種人類終點的爭論

這種將歷史不看作萬物的紀錄(history of the universe)而是普遍歷史(Universal History)的觀點,也不是福山獨樹一格,標新立異之說。眾所周知,黑格爾有個鼎鼎大名的學生:卡爾‧馬克思,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這些左派意識形態的代表人物,更是後來蘇俄與中國等地共產黨人奉為祖師爺的人物。馬克思自陳將其師黑格爾的理論整個顛覆過來,黑格爾視為歷史演進核心的人性尊嚴(他稱之為世界精神),被馬克思代換為經濟,不是渴望尊嚴引起了鬥爭與革命,是因為經濟物質的分配不公導致奴隸一次又一次的推翻貴族,經濟生活決定了人類歷史的前進方向。人類歷史到了民主社會並沒有結束,因為作為民主基礎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仍是一種奴役的制度,身處其中的人並沒有得到自由,勞工創造的剩餘價值不斷被資本家剝削,勞工總有一天會聯合起來反抗,唯有消滅資本主義,進入共產主義世界,創造無產階級專政,人類才得以自由,歷史才是真正終結。

馬克思主義才是福山《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對話的對象,美國為首的自由民主與市場經濟面臨共產主義國家的挑戰,不僅僅是地緣政治的權力角力,更在意識形態上提出了尖銳的質問:自由民主與市場經濟就是人類最終的生活模式嗎?共產主義的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在馬克思主義的語境下,後者決定前者,兩者基本上密不可分)難道沒有展示出人類集體生活的下一個更完美的階段?

是故福山搬出了在馬克斯之後遭冷落的黑格爾,重拾唯心論的歷史哲學,把自由與個人尊嚴的概念拉回政治討論的核心,一方面從政治穩定與資源分配等實證角度訴說與極權獨裁無異的蘇聯共產黨統治之缺失;另一方面重申非經濟基礎的自由主義政治哲學,作為自由民主理論的基石。

對《歷史終結》正確的審視與批判

任何人都可以反駁福山,畢竟他的理論的確有未竟之處,然而這樣的批判必須從他對人性的觀察,以及承襲與奠基在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概念上而來的歷史進步論,才能夠切中要點。單單以「伊斯蘭與基督教文明的衝突」作為反駁,也就流於過分膚淺的奢求為複雜問題提供單一解答。文明衝突也並非今日才存在,早在中世紀雙方就不斷衝突,十字軍東征與西班牙的收復故土運動(Reconquista)都可為例,但文明衝突論沒有辦法解釋後來在西方的一系列歷史發展,也無法說明整個自由民主體制由何種動力或機制演進。或許文明衝突的觀點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抱持這樣的企圖,或是根本反對所謂歷史具方向性或意義之說法,然而若由此角度對福山開啟批判,要批判的核心便是「歷史是否有方向性?」這樣的大哉問,其深度與廣度將遠遠超越僅以911事件便否認福山《歷史終結》一書全書論證的無知說法。

但當代伊斯蘭世界對美國抱持著敵意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更大的敵意甚至源自中國,這兩個地區不僅採行的政治制度與自由民主相差甚遠,文化上也完全不同,不就恰恰證實文明衝突論的觀點有其真確性?若我們再次細細審視福山對人性的觀點,以及他對於極權社會的批判(再一次,這些批評也並非福山所獨創,更多早期的自由主義哲學家皆有相近論述),我們或許可以思考真正引起衝突的文明差異,或者是對於實現人性尊嚴(或說,滿足人類的血性)的政治制度不同,所引致的衝突。

中美之爭:一種文明衝突論?

在中共統治下,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逐漸朝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國,人民生活實質改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是世界多數國家首要貿易夥伴;海軍艦艇總數也超越美國海軍,國防武力逐漸躍升世界龍頭;中國已然以新興世界強權之姿站上國際舞台,因此引來了舊強權的警惕,擔憂世界霸主地位拱手讓人的美國於式處處阻礙、打壓,為的就是繼續確保其強勢地位永不動搖,中國在當今由美國設立的世界秩序之下,永遠抬不起頭只能繼續當老二。

兩國之間的衝突摩擦都是由此而起:美國無法接受自己的地位受挑戰,中國無法忍受自己的實力不被重視而受打壓,而這層衝突的根本核心,是源自美式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下」與「王道」的本質差異。美式自由主義的個人與利己主義講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為此任何人都可以是利用對象,也沒有對於國家整體的犧牲奉獻精神,民主、人權不過是攻擊外人的藉口,只有別國不尊重人權,美國不會有這種情事,新疆教育營是罔顧人權,佛洛伊德事件不是;中國壓迫西藏人是種族屠殺,美國西進屠殺印地安人不是。美國是山丘上的聖城,是世界的例外,所以可以批判他國,他國無權對其置喙。

這樣的美國是霸道的,是西方人帝國主義的文化作祟,中國的王道與天下秉持著四海之內皆朋友,體諒各國有自己的國情,中國不會干涉也不想掌控其他國家的政治與經濟,這是中華文化的優越之處,也是更優於美式文化、更值得世界各國追求的文化典範。

當今中美之間的爭端,都可看見中國據上述理由批判美國,這宛如一種文明衝突的論述,然此細檢視之,仍可看見福山提及的人性尊嚴在其中運作,簡單的說,中國如今對美國的仇視,實則上是一種奴隸之尊嚴受主人無視的憤慨,企求得到重視的怨懟。若不是要求美國臣服與中國的憤怒,至少是要求正視中國強大的尊嚴索求。

然而將國家比擬做個人,會忽略了國家實際上是由人所組成,本身不帶有人性的喜怒哀樂之特質,政治體會反應其組成人民的想望,但由此逆推,認為政治體本身自有意志,組成者的人民不過是其細胞可供代換,則是一種恐怖的國家主義論點了。何以恐怖?在此想法之下,人民為國家而存在,為了國家犧牲自我的精神不是偉大情操而是公民義務,「國家面前無小我」成為全民首要指導原則,則個人的幸福生活不可得。或許有人會反駁,若國家幸福與健全就是人民的幸福與健全,自我犧牲不就是一種幸福?這種想法有多違反人性幾乎已不須證明,當一個人是不受外力強迫而擁有這種觀點,我們稱其為偉大,之所以偉大,因為絕大多數人做不到。但以國家之力強制全民做此犧牲,沒有偉大只有義務,對人的壓迫是巨大的、極度違反人性的。

人類的幼年期

中國的統治者認為,西方的自由民主不是用中國,因為一來中國文化的集體主義較之於西方的個人主義較為優越,二來中國人民的素質未到,貿然開啟民主進程也只會造成混亂,更甚者,有部分人認為民主本身就是沒效率與混亂。陰謀論者認為美國企圖在中國推動民主是為了削弱中國國力,推翻中共的統治。

若集體主義是否較優越暫且不論,以人民素質未到而否認民主制度,事實上,福山也在《歷史終結》回應,不相信人民擁有足夠的能力採行民主制度,也就代表執政者認為人民沒有自我管理與統治的能力,而須由父母官代勞,這是一種將人民視為幼年的想法。但沒有人會永遠甘於被他人視為幼稚的與不成熟,回到血性的概念:追求尊嚴的渴望,就是一個人希望脫離幼年期,成為獨立自主並受他人認可與尊敬的心理動機。福山說,極權政府永遠將人民視為幼年,就不需不斷壓制人民的尊嚴,血性不斷受打壓的個人,便會在各種時刻尋找突破的出口,於是暴動與示威此起彼落,極權政府為了政權的存續,只能繼續加大力道封鎖,最終形成不安的壓力鍋: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成為受壓制的人民宣洩、突破政府管制的出口,政府則不斷投入預算與人力控制社會。

這樣一種社會必然是不安定的,也沒有其他管道可以化解,最終矛盾爆發,引起革命打破既有體制。有一說認為,中國透過餵飽人民,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功轉移了這層矛盾,事實上,該論點不過是將人民視為指希求溫飽,仍然將人限縮在幼年期。更深層的,這種觀點是將人性組成侷限在經濟層面,只在意人性中的「慾望」而否認「血性」與「理性」的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秋意凱的沙龍
0會員
11內容數
秋意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0
  半年前還在前公司時,處理了一本自費書。稿件的由來,可能是作者為了著作審查,或是單純的覺得爽加上有點閒錢,就抱著大疊鈔票來叫我們幫忙出,也不知怎麼的那東西就到我頭上,我也就做了。
2022/05/10
  半年前還在前公司時,處理了一本自費書。稿件的由來,可能是作者為了著作審查,或是單純的覺得爽加上有點閒錢,就抱著大疊鈔票來叫我們幫忙出,也不知怎麼的那東西就到我頭上,我也就做了。
2022/05/10
到了康德,宗教因素被除去,心中上帝成為個人的「人性尊嚴」;再到黑格爾認定一個由平民組成的共和國彰顯了人類平等,人性尊嚴不再受壓抑,故他稱之為「歷史的終點」[1]。
2022/05/10
到了康德,宗教因素被除去,心中上帝成為個人的「人性尊嚴」;再到黑格爾認定一個由平民組成的共和國彰顯了人類平等,人性尊嚴不再受壓抑,故他稱之為「歷史的終點」[1]。
2022/05/10
若說政治思想史上有兩股對立的思存在,分別可以激進與保守,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代表之,那麼效益主義的角色,尤其,約漢彌爾對政府及社會之角色與個人自由的範圍的觀點,分別代表在這兩個對立之中的甚麼位置?
2022/05/10
若說政治思想史上有兩股對立的思存在,分別可以激進與保守,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代表之,那麼效益主義的角色,尤其,約漢彌爾對政府及社會之角色與個人自由的範圍的觀點,分別代表在這兩個對立之中的甚麼位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福山的《歷史的終結》將世界分成“後歷史”的自由民主國家與仍陷在“歷史“泥沼”中的專制獨裁國家,兩者之間的互動唯有依循後者的法則--戰爭。此說類康有為的從“據亂世”至“太平世”之說,但更似“伊斯蘭之居”針對“戰爭之居”的二元對立。西方藉“捍衛人權”亂人之政、滅人之國創始自18世紀的三強瓜分波蘭。
Thumbnail
福山的《歷史的終結》將世界分成“後歷史”的自由民主國家與仍陷在“歷史“泥沼”中的專制獨裁國家,兩者之間的互動唯有依循後者的法則--戰爭。此說類康有為的從“據亂世”至“太平世”之說,但更似“伊斯蘭之居”針對“戰爭之居”的二元對立。西方藉“捍衛人權”亂人之政、滅人之國創始自18世紀的三強瓜分波蘭。
Thumbnail
台大國發所抄襲案透露人文社會研究成果不能過度類似,與自然科學研究期待結果雷同相反。本文就此討論“人文事實”與“物理事實”的差別。文中亦介紹今日的“後真相時代”,時代精神本身沒錯,卻為政治騙子提供了靈感與理論根據。
Thumbnail
台大國發所抄襲案透露人文社會研究成果不能過度類似,與自然科學研究期待結果雷同相反。本文就此討論“人文事實”與“物理事實”的差別。文中亦介紹今日的“後真相時代”,時代精神本身沒錯,卻為政治騙子提供了靈感與理論根據。
Thumbnail
讓我們重複一個不斷出現的線索。朴素社會主義思想自古以來皆有,作為一種政治經濟理論則在馬克思手上才逐漸成形﹔而作為一種政治方案,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建基於一個階級衝突理論。馬克思認為工業社會 (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歐洲+英國) 的基本特徵是資本家與工人之間權力的不平衡。
Thumbnail
讓我們重複一個不斷出現的線索。朴素社會主義思想自古以來皆有,作為一種政治經濟理論則在馬克思手上才逐漸成形﹔而作為一種政治方案,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建基於一個階級衝突理論。馬克思認為工業社會 (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歐洲+英國) 的基本特徵是資本家與工人之間權力的不平衡。
Thumbnail
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Thumbnail
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Thumbnail
基於最近剛好有個機會接觸到討論愛國教育的哲學,所以就把手邊這本書拿來翻一翻,作為理解愛國教育的其中一個理論基礎,所以就趁跨年假期的時間邊玩樂邊看這本書。 首先必須要說翻譯的品質真的不是太通順,有一些句子挺明顯的不是中文的語法。但或許譯者也盡力了,只是發表一下個人的想法,就是這本並非通順好讀。作者則是
Thumbnail
基於最近剛好有個機會接觸到討論愛國教育的哲學,所以就把手邊這本書拿來翻一翻,作為理解愛國教育的其中一個理論基礎,所以就趁跨年假期的時間邊玩樂邊看這本書。 首先必須要說翻譯的品質真的不是太通順,有一些句子挺明顯的不是中文的語法。但或許譯者也盡力了,只是發表一下個人的想法,就是這本並非通順好讀。作者則是
Thumbnail
這次分享的書《政治秩序的起源》,是日裔美籍政治學家法蘭西斯·福山在《信任》之後的另一部代表作。說到福山最知名的事蹟就是在1989年提出了“歷史終結論”,這麼武斷的話引起了學術界非常大的討論,但這句話的意思被許多人誤解,福山的意思是,自由民主制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終點,因為....
Thumbnail
這次分享的書《政治秩序的起源》,是日裔美籍政治學家法蘭西斯·福山在《信任》之後的另一部代表作。說到福山最知名的事蹟就是在1989年提出了“歷史終結論”,這麼武斷的話引起了學術界非常大的討論,但這句話的意思被許多人誤解,福山的意思是,自由民主制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終點,因為....
Thumbnail
前言                終於將《生命政治的誕生》給完整地讀完了。雖然不能說讀完一遍傅柯的演講稿,就能夠非常清楚完整地抓住傅柯的思考脈絡,但對於初踏上學術之途的研究新手來說,的確是了解「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與「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概念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前言                終於將《生命政治的誕生》給完整地讀完了。雖然不能說讀完一遍傅柯的演講稿,就能夠非常清楚完整地抓住傅柯的思考脈絡,但對於初踏上學術之途的研究新手來說,的確是了解「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與「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概念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已故英國知名左派史學家霍布斯邦,出了一套描述近現代歷史的系列書籍,縷述從法國大革命之後到二十世紀的歷史,被稱為「年代四部曲」,分別是「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與「極端的年代」。如果霍布斯邦會繼續往下寫,他會怎麼定義我們現在這個年代呢?   或許可以叫「仇恨的年代」。   當然
Thumbnail
  已故英國知名左派史學家霍布斯邦,出了一套描述近現代歷史的系列書籍,縷述從法國大革命之後到二十世紀的歷史,被稱為「年代四部曲」,分別是「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與「極端的年代」。如果霍布斯邦會繼續往下寫,他會怎麼定義我們現在這個年代呢?   或許可以叫「仇恨的年代」。   當然
Thumbnail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党国制。至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就是专制权力的不断集中与强化,这便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Thumbnail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党国制。至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就是专制权力的不断集中与强化,这便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Thumbnail
理性啟蒙的思想家多多少少都把「完美」這項性質賦予人類的理性認識能力,而這種認識能力足以發現隱藏在萬物流變後面的「天意」是什麽,世界的、人類的、或甚野心更大的─發現宇宙的終極目標是什麽。
Thumbnail
理性啟蒙的思想家多多少少都把「完美」這項性質賦予人類的理性認識能力,而這種認識能力足以發現隱藏在萬物流變後面的「天意」是什麽,世界的、人類的、或甚野心更大的─發現宇宙的終極目標是什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