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政治》書評

2022/05/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分政治》一書談論的面向極廣、牽涉議題也十分多元,從古典政治思想的爬梳,到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又談論當代歐洲難民問題、川普當選總統使用的民粹式語言、民主國家的治理失序與獨裁政治的興起等。這些問題儘管相當重要,卻乍看之下各自獨立,難以看出確切的聯繫,但作者從「人性」展開分析,在當代社會習以為常的,充斥經濟學思考的「理性人」預設之外,拉出另一個人性的基本面貌,也就是人人心中對於自尊、榮耀之渴求的「激情」面向。這種激情面向有時候也會以對於不公義的憤慨或懊悔表現出來。
  作者的分析,以爬梳西方2500年的政治與哲學思想為開頭,從柏拉圖開始,到中世紀的神學與16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再到康德、黑格爾與盧梭,在他們的著作中看見對人性激情層面的描述,以及他們如何用追求認可的激情轉化了他們的著述。例如提及馬丁路德的部分,作者認為當外在的社會與規範壓抑個人的內在要求其順從,人性中渴望被正視的激情層面便會凸顯出來,路德也是出於同樣的動機,最終無法忍受當時的天主教教義,選擇順從自己內心,提出了不同的教義解讀,引起了宗教改革。這種「個人心中的上帝」與「外界的上帝」之對抗,起因也就是人性中的激情所致。
到了康德,宗教因素被除去,心中上帝成為個人的「人性尊嚴」;再到黑格爾認定一個由平民組成的共和國彰顯了人類平等,人性尊嚴不再受壓抑,故他稱之為「歷史的終點」[1]
閱讀《身分政治》的前四分之一部份,宛如乘坐時光機,隨著福山從2500年前往現代前進,以他梳理出的「人性」作為軸線,迅速穿梭在各思想家的文本之間,重新建構出一套以「激情」作為主軸的西洋政治思想史。但接著進入福山對當代政治的分析,說明這樣的「激情」概念如何於現代社會繼續發酵,而追求對個體尊嚴的認可又如何成為形塑當今政治的主要驅動力。
舉例而言,該書提及美國當代左右派政治主張的變化:左派逐漸脫離傳統對經濟平等的訴求,轉向爭取少數族群獨特身分認可的追求,並不斷要求政府擴大對不同族群/身分的人們的特殊保障;右派傳統上著重防範政府擴張,追求小政府的經濟議題轉向,對映著左派越來越強調多元身分的特殊地位保障,右派想要恢復在這波擴張保障中逐漸被淡忘,甚至有時成為左派抨擊對象的傳統白人社群文化。
這也就是本書標題之由來:身分政治,指的是當代政治已經以「身分」為主要驅力,而非經濟層面;就算有經濟議題,也多少是依附在「身分」之下:例如各種不同身分的經濟補助等等。而驅動「身份導向的政治」的核心元素,仍然是那個古老的人性激情,人們對於受他人承認,並且得以「做自己」的渴望。
運用同樣的概念,福山也分析了民族國家的成立。民族國家一般而言,以德意志的成立為濫觴,德國之統一也正牽涉了一整個群體渴望獲得其他政治共同體的認可。德意志地區長期處於分裂的諸多小邦,並受到其他歐洲帝國的統治,希望有一個整合獨立的國家,爭取與他國平起平坐的認可,成為19世紀德意志民族革命運動的肇因。
民族主義直至今日都還在運作著,民族主義語彙具有煽動人民情感的能力正是源自於人性中的激情所致,譬如中國近年外交場合上的鷹派作風,中共表示是「捍衛國家尊嚴」的正當舉措,
關於「文明衝突論」的角度,在本書中福山也將其視為激情的運作導致。他分析歐洲各國對非主流社群,或是難民的保障,引起了舊有的主流群體警惕,如同美國傳統白人與新興多元族群的對抗,歐洲原先的白人社群出於同樣的恐懼反對這些移民群體。從福山的角度看來,這不是基督教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差異所致,而是失去傳統地位的白人族群渴望爭取尊嚴的作為。
[1] 福山於1989年引起爭議的「歷史終結與最後一人」也是運用類似的概念,以黑格爾式的語彙闡述人類集體生活模式的最終形式,同樣是尊重人性尊嚴的民主政治。不少論者以民主近年發生的諸多問題,與獨裁統治的高效率,與文明之間的衝突,批判他不過是個過時的、預測失準的學者,會有如此解讀是單純的誤解,若沒有掌握黑格爾對人性尊嚴的理解,就無法理解為何福山會提出「歷史終結」的說法,而「最後一人」或許是中文的誤譯:福山自陳 ”the last man”概念源自尼采,是當人們渴求尊嚴與平等的激情已被滿足之後,人類再無動機追尋集體生活的進步,或不再需要衝破外在枷鎖求取認同與個人自由,僅存的生命動機與意義,剩下生理機能的滿足,與各種感官娛樂刺激而已。這樣的一種生命、這樣的人,稱之為「末人」(the last man)。
    秋意凱
    秋意凱
    一些未完成的斷簡殘篇,有對話的對象,沒有對話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