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閱讀_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雜訊(NOISE)
《原子習慣》by James Clear/《雜訊》 by Daniel Kahneman. Olivier Sibony. Cass R. Sunstein
這兩本書應該是這兩年熱銷再熱銷的書,手上的這本《原子習慣》還是第88刷的版本,內容的排列與邏輯都很精彩,也是非常容易實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知識,絕對足以讓每一本書完成一篇心得分享。不過,最近剛好接續著看完這兩本書的我,發覺似乎可以從人的行為、決策與外界環境的影響來對這兩本書做個綜合的討論。
大學時曾經有一堂課行為改變的課,當時老師要我們兩人一組,建立下這個學期想要塑造或是戒除的行為,當時因為想要擁有規律的運動習慣,我便以每天都要運動三十分鐘為目標。之前斷斷續續的運動習慣居然就在這一學期建立了起來,其中我發覺有兩個滿重要因素是持續的紀錄與他人監督,試想已經持續記錄了20天的運動,如果中斷了一天就會覺得很可惜,是要打破過去20天的努力,還是要開啟當天的運動計畫?看到記錄表上的連續就足以給我們強烈的動機。另外,是有他人的監督,像是戒菸小組或是減重小組,我們都知道要改變既有的習慣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藉由小組的力量,若沒有做到朝向目標的行為,彷彿就會讓其他成員失望了。
一開始微幅的偏離將到達完全不同的地方/圖片取自Printable
瞄準目標
做出任何決定或是目標建立的一開始,如果就像是這一個微小的偏角,那麼有可能就是因為這些許的差距讓我們無法順利到達目標,就像一開始搭乘飛機想要從高雄出發到台北,最後卻降落在花蓮一樣。判斷與決策的過程中有兩個會干擾的因素,一個是偏誤(bias)這是結果都偏向同側,而且似乎有跡可循發生的原因,另一個則是雜訊(noise),是指結果都非常地分散,造成的原因幾乎不能知道為何。
環境的重要性
心理學家Kurt Zadek Lewin提出「行為是環境的函數」
環境的影響同時有益或有害於行為的改變,同時環境的因子也可能產生許多雜訊影響我們的判斷。像是以大學入學審核被審資料的角度,教授們在陰天時更會看重學生的學科表現,而晴天時更會在意其他條件如社團參與等。此外,白袍症候群(White coat hypertension),是指平時生理數據如血壓、心跳,都表現得正常,但到了看到醫生就會不自覺增加,進而可能會被誤判成有這方面的疾病。
行為的建立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影響之下可以分成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獎賞,而建立下新習慣就可以從賦予環境意義開始,比如書房就是要專注的地方,到了沙發上才可以放鬆等。此外,環境中的人也是影響我們很重要的因素,我們都會傾向模仿親近的人、多數的人、有力的人。
起床因爲想要清醒喝了杯咖啡,咖啡就與起床連結在一起
雜訊X環境
評定工作績效,雖然現在有運用360度的評定方式,不僅是由主管評定,而是會加入其他同事的意見,嘗試做到更加公正與完善的評論,然而在績效評定中有將近25%是正確訊號,其餘的75%都是雜訊,比如說我們都比較會對於越接近績效評定日的表現有印象,而假使過往的工作績效很好,也很容易讓人遺忘,而做出有些偏頗的評定。此外,面試的重要性也一直是組織心理學家討論的主題,許多研究都指出面試與工作的表現似乎一點關係都沒有,即使是同一位面試者對上不同的面試官,就有75%的機率會出現意見不合的現象,像是有位面試者因爲與前公司的老闆意見不合而離開,面試官A覺得這位候選人正直有勇氣,然而面試官B卻覺得是缺乏彈性與無法順從。
如何讓環境的影響變成加分項
- 改變論述:將比賽前的緊張焦慮,調整成是興奮與期待上場的表現。
- 開啟決定性的瞬間:我們每日的行為大多是由習慣與自動化導航所塑造的,因此開啟接下來行為的關鍵就變得非常重要。例如一位首席舞者,每天從早上六點起床,到準備出門,搭上計程車,到健身房運動,進到舞蹈教室完成一天10個小時的訓練。負荷量非常大的訓練,他說這對他來說並不是分解的單獨行為,而是從他搭上計程車開始,接下來的行為似乎就會自動完成。(思考開始一個新行為時想開啟什麼自動化歷程)
改善雜訊的影響
- 判斷目標,而非個人特質
- 具有統計思維,考慮外部觀點
- 使用結構化判斷標準,或是分解各因素(如Google面試會將面試者的評定標準分成一般認知、領導力、文化契合度、專業職務工作能力)
- 抗拒過早的直覺
- 判斷獨立,綜合他人的觀點
- 做出相對的判斷
不論是建立下好習慣,或是做出更公正的的決策,都如同巴菲特說的找到一個適合的長坡道,讓雪球效應助我們更省力做更好!
最後,在《原子習慣》中看到環境與自動化的行為歷程就像是把雙面刃,同時可以促進好的習慣持續,卻也有可能讓壞習慣更難戒除。《雜訊》中則大多在探討雜訊對我們決策過程中的干擾,會做出差別很大的決定,以及是否可以透過何種方法降低雜訊的影響。然而,是否有帶來好處的雜訊等也是可以持續探討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