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大學生只想「躺平」?人才荒只是社會問題的開始
方格精選

四成大學生只想「躺平」?人才荒只是社會問題的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 / 丁學文

說實話,台灣的人口正在遞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台灣的大學太多早晚退場也不是今天突然出現的,但台灣的世代落差和人才斷層確實已經到了必須嚴肅面對的一刻。

隨著COVID-19的衝擊全球,供應鏈斷裂造成的晶片嚴重短缺,雖然讓台灣得意洋洋於半導體的護國神山,也逼得台灣在人才養成不足的問題提早浮出了檯面。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就表示,根據調查,全球75%的半導體企業均認為自己缺乏人才,人才培育已經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能不能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3月底,一個成大研究生協會的講座活動上,我看見副總統賴清德興之所至,進行了一個即時民調「你未來要做什麼?」

四成大學生只想當「躺平族」?

讓人意外的是竟有四成以上學生只想做一個「躺平族」,這不但讓賴清德當場傻眼,也一下子在台灣激起了千層浪,看來台灣即將面臨的不只是人才斷層問題,世代差距以及社會上的各種看不見的問題,才要開始慢慢出現。

其實,成大學生的回應也可能是年輕人的輕佻搞笑,但年輕人的躺平現象絕對不是單一事件。

事實上,貧富差距愈來愈大、中產階層逐漸消失,以及階級固化是所有國家都面臨的挑戰。這是年輕人對大環境的一種無聲抗議,也是現今檯面上有錢有勢的人自私自利之餘產生的後遺症。

延伸閱讀

圖/年輕人的躺平現象絕對不是單一事件,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unsplash

圖/年輕人的躺平現象絕對不是單一事件,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unsplash

抖音一響父母白養!

前陣子,我還看見在彰化發生的「抖音一響父母白養」事件,數位化不知不覺侵入了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並不讓人訝異,網上的各種評論五花八門,但我感覺爭議的本質仍然根源於世代的差異。

每個世代有其自身流行的文化,從而形成了世代內相通的話語,同時也形成了不同世代之間的「代差」或「代溝」,而網路的使用習慣當然也包括在內。

網路遊戲或手機遊戲快速發展之餘,父母與教師會擔心影響學習情有可原,但時代的發展我們該做的是界定規矩,所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應該就是用在這個時候。

我們每個人都年輕過,也都多多少少和父母頂撞過,其實不需要把這個事情無限上綱,而是要想方設法順勢而為。

大學生也好,小學生也好,都是台灣未來所寄。3月初ASML台灣暨東南亞區人資部門,運用精準數據分析推估了台灣半導體人才缺口約1.8萬人。

同一天,蔡英文總統也到高雄中山大學出席了「國際金融研究學院」揭牌典禮,並表示台灣將培養更多國際管理人才,吸引更多國際機構和資金到台灣。但口號改變不了現實,台灣最不缺的就是政治人物的廉價口號。

延伸閱讀

半導體求職者,每人有3.7份工作機會

諷刺的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雖然具有國際競爭優勢,且人力需求大,但卻面臨著人才不足的現實,可以進入半導體業的求職者,平均每人已經可獲得3.7份的工作機會,創了三年來的新高。

生命自有自己的出口,無論什麼「厭世代」或是「躺平族」,我一直篤信的是眼見不能為憑,表面現象代表的不見得是真理。

其實疫情已經在改變一切,去年年初GameStop的小蝦米扳倒大鯨魚讓人瞠目結舌,後面的比特幣、NFT等等你都可以看見久違的年輕人身影。

如果金融市場上的年輕人覺醒可以作為驗證,疫情催生的數位化普及,加上資金浮濫鼓勵的創新顛覆,正在逼著我們承認時代總會更迭,年輕人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不堪。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標記,在聯考時代,「愛拚才會贏」引領著當時的年輕人聽話讀書,認真工作,也確實歡喜收割了甜美的果實。

但現在的小孩其實也累,什麼申請入學、考試檢定,還有什麼學習歷程檔案、面試、實作,搞不清楚教育改革的真諦所在?

但一個環節的失誤聽說就會導致全盤皆輸的結果,如果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求學時代無端挫折的可怕陰影與制度的不公平對待,怎不會寒了年輕人滿腔火熱的上進心?

延伸閱讀

「學習性無助」就是躺平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學習性無助」,說的是任何人在遭受他討厭的刺激反覆打擊後的退縮行為,就像籠中的白老鼠被連續電擊後,原本四處逃竄的牠們,索性趴下一動也不動的不作為現象,這與時下年輕人的只想躺平,莫非異曲同工?

很多人告訴我台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期望老有所依的我們,如何幫助台灣的下一代?這不但是政府必須面對的國安問題,我感覺也是同島一命的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重中之重。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原載於中時新聞網,本文獲授權轉載)


avatar-img
遠見雜誌的沙龍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遠見雜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編按:教養難題是現代很多夫妻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其實教養不難。只要父母懂得怎麼教,那麼你會發現你給孩子搭的鷹架,即使他成年了,還可以繼續幫助他登峰造極,支持他發展出他的天賦。
名人的婚姻總是容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除了能見度高,或許也包括了大家能從名人也會有一般人的煩惱這樣的結論中,得到沒有人永遠是人生勝利組的欣慰感吧! 最近幾個名人離婚糾葛中,大家最感興趣的,莫不是離婚的條件,到底合不合理,符不符合公平正義?
這幾天「千萬床墊」上了熱搜,很多KOL也在臉書上發表心得,直說「我也想躺躺千萬床墊」,我想這就是社群媒體的年代,名人議題容易發燒的案例,再加上千萬床墊四個字雖人人易懂,卻顛覆一般人的價格想像,因此成為熱門關鍵詞一點也不稀奇。但我今天要談的不是這個床墊,而是談夫妻關係一旦破裂了要如何好聚好散。
編按:教養難題是現代很多夫妻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其實教養不難。只要父母懂得怎麼教,那麼你會發現你給孩子搭的鷹架,即使他成年了,還可以繼續幫助他登峰造極,支持他發展出他的天賦。
名人的婚姻總是容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除了能見度高,或許也包括了大家能從名人也會有一般人的煩惱這樣的結論中,得到沒有人永遠是人生勝利組的欣慰感吧! 最近幾個名人離婚糾葛中,大家最感興趣的,莫不是離婚的條件,到底合不合理,符不符合公平正義?
這幾天「千萬床墊」上了熱搜,很多KOL也在臉書上發表心得,直說「我也想躺躺千萬床墊」,我想這就是社群媒體的年代,名人議題容易發燒的案例,再加上千萬床墊四個字雖人人易懂,卻顛覆一般人的價格想像,因此成為熱門關鍵詞一點也不稀奇。但我今天要談的不是這個床墊,而是談夫妻關係一旦破裂了要如何好聚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