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台灣的人口正在遞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台灣的大學太多早晚退場也不是今天突然出現的,但台灣的世代落差和人才斷層確實已經到了必須嚴肅面對的一刻。
隨著COVID-19的衝擊全球,供應鏈斷裂造成的晶片嚴重短缺,雖然讓台灣得意洋洋於半導體的護國神山,也逼得台灣在人才養成不足的問題提早浮出了檯面。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就表示,根據調查,全球75%的半導體企業均認為自己缺乏人才,人才培育已經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能不能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3月底,一個成大研究生協會的講座活動上,我看見副總統賴清德興之所至,進行了一個即時民調「你未來要做什麼?」
四成大學生只想當「躺平族」?
讓人意外的是竟有四成以上學生只想做一個「躺平族」,這不但讓賴清德當場傻眼,也一下子在台灣激起了千層浪,看來台灣即將面臨的不只是人才斷層問題,世代差距以及社會上的各種看不見的問題,才要開始慢慢出現。
其實,成大學生的回應也可能是年輕人的輕佻搞笑,但年輕人的躺平現象絕對不是單一事件。
事實上,貧富差距愈來愈大、中產階層逐漸消失,以及階級固化是所有國家都面臨的挑戰。這是年輕人對大環境的一種無聲抗議,也是現今檯面上有錢有勢的人自私自利之餘產生的後遺症。
延伸閱讀
圖/年輕人的躺平現象絕對不是單一事件,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unsplash
抖音一響父母白養!
前陣子,我還看見在彰化發生的「抖音一響父母白養」事件,數位化不知不覺侵入了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並不讓人訝異,網上的各種評論五花八門,但我感覺爭議的本質仍然根源於世代的差異。
每個世代有其自身流行的文化,從而形成了世代內相通的話語,同時也形成了不同世代之間的「代差」或「代溝」,而網路的使用習慣當然也包括在內。
網路遊戲或手機遊戲快速發展之餘,父母與教師會擔心影響學習情有可原,但時代的發展我們該做的是界定規矩,所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應該就是用在這個時候。
我們每個人都年輕過,也都多多少少和父母頂撞過,其實不需要把這個事情無限上綱,而是要想方設法順勢而為。
大學生也好,小學生也好,都是台灣未來所寄。3月初ASML台灣暨東南亞區人資部門,運用精準數據分析推估了台灣半導體人才缺口約1.8萬人。
同一天,蔡英文總統也到高雄中山大學出席了「國際金融研究學院」揭牌典禮,並表示台灣將培養更多國際管理人才,吸引更多國際機構和資金到台灣。但口號改變不了現實,台灣最不缺的就是政治人物的廉價口號。
延伸閱讀
半導體求職者,每人有3.7份工作機會
諷刺的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雖然具有國際競爭優勢,且人力需求大,但卻面臨著人才不足的現實,可以進入半導體業的求職者,平均每人已經可獲得3.7份的工作機會,創了三年來的新高。
生命自有自己的出口,無論什麼「厭世代」或是「躺平族」,我一直篤信的是眼見不能為憑,表面現象代表的不見得是真理。
其實疫情已經在改變一切,去年年初GameStop的小蝦米扳倒大鯨魚讓人瞠目結舌,後面的比特幣、NFT等等你都可以看見久違的年輕人身影。
如果金融市場上的年輕人覺醒可以作為驗證,疫情催生的數位化普及,加上資金浮濫鼓勵的創新顛覆,正在逼著我們承認時代總會更迭,年輕人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不堪。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標記,在聯考時代,「愛拚才會贏」引領著當時的年輕人聽話讀書,認真工作,也確實歡喜收割了甜美的果實。
但現在的小孩其實也累,什麼申請入學、考試檢定,還有什麼學習歷程檔案、面試、實作,搞不清楚教育改革的真諦所在?
但一個環節的失誤聽說就會導致全盤皆輸的結果,如果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求學時代無端挫折的可怕陰影與制度的不公平對待,怎不會寒了年輕人滿腔火熱的上進心?
延伸閱讀
「學習性無助」就是躺平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學習性無助」,說的是任何人在遭受他討厭的刺激反覆打擊後的退縮行為,就像籠中的白老鼠被連續電擊後,原本四處逃竄的牠們,索性趴下一動也不動的不作為現象,這與時下年輕人的只想躺平,莫非異曲同工?
很多人告訴我台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期望老有所依的我們,如何幫助台灣的下一代?這不但是政府必須面對的國安問題,我感覺也是同島一命的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重中之重。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原載於中時新聞網,本文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