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第二 08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4.11.10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湛堂謂妙喜曰:

像季比丘,外多徇物,內不明心,縱有宏為,皆非究竟,蓋所附卑猥而使然。

如摶牛之虻,飛止數步。若附驥尾,便有追風逐日之能,乃依託之勝也。

是故學者,居必擇處,遊必就士,遂能絕邪僻,近中正,聞正言也。

昔福嚴雅①和尚,每愛真如喆標緻可尚,但未知所附者何人。

一日見與大寧寬②蔣山元③翠岩真偕行,雅喜不自勝。

從容謂喆曰:諸大士法門龍象④,子得從之遊,

異日支吾道之傾頹,彰祖教之利濟,固不在予之多囑也。

《日涉記》

【注釋】

①福嚴雅:北宋潭州福嚴良雅禪師,嗣洞山守初禪師,居洞山第一座。後住洪州福嚴寺。

②大寧寬:北宋洪州大寧道寬禪師。嗣石霜楚圓禪師。

③蔣山元:北宋蔣山贊元覺海禪師。浙江義烏人,姓傅氏,乃唐朝傅大士之後裔。夙修種智,隨願示生。父母感祥,閭裡稱異。三歲出家,七歲受菩薩戒。十五游方,參謁石霜楚圓禪師會下,並嗣其法。後住持蘇台、天峰、龍華、白雲等寺。又應府帥之請,住持蔣山寶志道場(即太平興國寺)。王安石奏其德,受賜章服及「覺海禪師」號。元祐元年(1086)示寂。

④龍象:比擬具有勇猛精進的修行人,又為大德高僧的敬稱。如唐裴休有詩云:「一千龍象隨高步,萬里香花結勝因。」


【演蓮法師譯文】

湛堂文准禪師對妙喜宗杲禪師說:從像法時期到這末法時代,許多出家人但知向外隨順境緣,追逐名聞利養;而不知向內自求悟明心性。

像這種人,儘管有時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也只是故弄玄虛,實非究竟。這是因為他們所依附的是一些見識卑淺、行為猥瑣的人物而造成的。

譬如附在牛身上的虻蠅,挺多隻在數步之間奮飛;如果依附在千里馬的尾巴上,便可與千里馬同樣有追風逐日的本領,這是因為仗著所依託千里馬的優勝,才有這種能耐。

因此,對於一個學道的人來說,必須選擇有益於自己修學的道場去居住,選擇品學兼優的人交往,這樣才能避免接觸偏邪怪僻的人,得於接近善知識聽聞正法。

從前福嚴良雅禪師很器重真如慕喆禪師的品格高尚,但不知平時所接近的是些什麼人。有一天見慕喆禪師和大寧道寬禪師、蔣山贊元禪師、翠岩可真禪師同行,良雅禪師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他從容和緩地對慕喆禪師說:「這幾位大德福慧深厚,都是法門中的龍象,你能夠跟他們相從交遊,將來支撐法門不致於傾倒頹壞,發揚祖道教化利濟眾生,就用不著我再三囑咐了。」

raw-image

良因贊曰:

與世俗眷屬的相聚,歡樂之後留下來就只是滿身的塵埃。

與法眷屬相伴,浸潤之餘則是道心與道行的不斷增長。

「如附在牛身上的虻蠅,挺多隻在數步之間奮飛;

如果依附在千里馬的尾巴上,便可與千里馬同樣有追風逐日的本領」。

師長、同參道友如同千里馬之馬尾,皆是菩提道上之良伴,

具恢弘器量者,當依附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2016.9.28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謂空首座①曰: 「自有叢林已來,得人之盛,無如石頭馬祖,雪峯②雲門③。 近代唯黃龍五祖二老,誠能收拾四方英俊衲子, 隨其器度深淺,才性能否,發而用之。 譬如乘輕車駕駿駟,總其六轡,奮其鞭策, 抑縱在其顧盻之間,則何往而不達哉。」 《廣錄》 【注釋】
Thumbnail
2016.9.28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謂空首座①曰: 「自有叢林已來,得人之盛,無如石頭馬祖,雪峯②雲門③。 近代唯黃龍五祖二老,誠能收拾四方英俊衲子, 隨其器度深淺,才性能否,發而用之。 譬如乘輕車駕駿駟,總其六轡,奮其鞭策, 抑縱在其顧盻之間,則何往而不達哉。」 《廣錄》 【注釋】
Thumbnail
2016.8.15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住翠巖,聞覺範竄逐海外①, 道過南昌,邀歸山中,迎待連日,厚禮津送。 或謂死心喜怒不常。 死心曰:「覺範有德衲子,向者極言,去其圭角; 今罹橫逆,是其素分,予以平日叢林道義處之。」 識者謂死心無私於人,故如此。 《西山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6.8.15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住翠巖,聞覺範竄逐海外①, 道過南昌,邀歸山中,迎待連日,厚禮津送。 或謂死心喜怒不常。 死心曰:「覺範有德衲子,向者極言,去其圭角; 今罹橫逆,是其素分,予以平日叢林道義處之。」 識者謂死心無私於人,故如此。 《西山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6.03.17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予在龍門時,靈源住太平。有司①以非意擾之。 靈源與先師書曰:『直可以行道,殆不可為。枉可以住持,誠非我志。 不如放意於千巖萬壑之間,日飽芻粟以遂餘生,復何惓惓乎?』 不旬浹②間,有黃龍之命,乃乘興歸江西。」 《聰首座記聞》 【注釋】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6.03.17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予在龍門時,靈源住太平。有司①以非意擾之。 靈源與先師書曰:『直可以行道,殆不可為。枉可以住持,誠非我志。 不如放意於千巖萬壑之間,日飽芻粟以遂餘生,復何惓惓乎?』 不旬浹②間,有黃龍之命,乃乘興歸江西。」 《聰首座記聞》 【注釋】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6.03.16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學者不知道之所向,則尋師友以參扣之。 善知識不可以道之獨化,故假學者贊祐之。 是以主招提有道德之師,而成法社,必有賢智之衲子, 是為虎嘯風冽,龍驤雲起。 昔江西馬祖,因百丈南泉,而顯其大機大用。 南岳石頭得藥山①天皇②,而著其大智大能。 【注釋】
Thumbnail
2016.03.16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學者不知道之所向,則尋師友以參扣之。 善知識不可以道之獨化,故假學者贊祐之。 是以主招提有道德之師,而成法社,必有賢智之衲子, 是為虎嘯風冽,龍驤雲起。 昔江西馬祖,因百丈南泉,而顯其大機大用。 南岳石頭得藥山①天皇②,而著其大智大能。 【注釋】
Thumbnail
2015.8.28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教化之大,莫先道德禮義。 住持人尊道德,則學者尚恭敬。行禮義,則學者恥貪競。 住持有失容之慢,則學者有淩暴之弊。住持有動色之諍,則學者有攻鬪之禍。 先聖知於未然,遂選明哲之士,主于叢林,使人具瞻不喻而化。 故石頭①馬祖道化盛行之時,英傑之士出。
Thumbnail
2015.8.28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教化之大,莫先道德禮義。 住持人尊道德,則學者尚恭敬。行禮義,則學者恥貪競。 住持有失容之慢,則學者有淩暴之弊。住持有動色之諍,則學者有攻鬪之禍。 先聖知於未然,遂選明哲之士,主于叢林,使人具瞻不喻而化。 故石頭①馬祖道化盛行之時,英傑之士出。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1.05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祖庭秋晚①,林下人②不為囂浮者,固自難得。 昔真如住智海。嘗言在湘西道吾時,眾雖不多,猶有老衲數輩,履踐此道。 自大溈③來,此不下九百僧,無七五人會我說話,予以是知得人不在眾多矣。 《實錄》 【注釋】 ②林下人:指叢林中人。 【演蓮法師譯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1.05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祖庭秋晚①,林下人②不為囂浮者,固自難得。 昔真如住智海。嘗言在湘西道吾時,眾雖不多,猶有老衲數輩,履踐此道。 自大溈③來,此不下九百僧,無七五人會我說話,予以是知得人不在眾多矣。 《實錄》 【注釋】 ②林下人:指叢林中人。 【演蓮法師譯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24 良因法師 隨筆 晦堂心和尚參月公晦於寶峯。 公晦洞明楞嚴深旨,海上獨步。晦堂每聞一句一字,如獲至寶,喜不自勝。 衲子中間有竊議者。晦堂聞之,曰:「扣彼所長,礪我所短,吾何慊焉?」 英邵武①曰:「晦堂師兄,學道為禪衲所宗,猶以尊德自勝為強,以未見未聞為媿」。 《靈源拾遺》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24 良因法師 隨筆 晦堂心和尚參月公晦於寶峯。 公晦洞明楞嚴深旨,海上獨步。晦堂每聞一句一字,如獲至寶,喜不自勝。 衲子中間有竊議者。晦堂聞之,曰:「扣彼所長,礪我所短,吾何慊焉?」 英邵武①曰:「晦堂師兄,學道為禪衲所宗,猶以尊德自勝為強,以未見未聞為媿」。 《靈源拾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