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0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3/9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raw-image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良因曰:

讓心多份空曠而不壅塞,以德行作為操守之標的,

於萬物慈悲心不失,終究會歸不生滅之理體。

在佛法尚未東漸時,孔老等賢聖出世,即為後世大乘佛法作鋪路。

故印光大師說:「欲為真佛, 須先從能為真儒始。」

如是相參,勿分河飲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13/9/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良因曰: 道者,眾生天真自性,人人本具。 只因迷於真性,故必須以智慧開顯之。 故德者,智慧力也。 於一切逆境中,能安住不動, 智慧則如焠火之鋼,精煉璀璨,故其德乃大。 當智慧不斷開發,法喜陣陣充滿之際,
Thumbnail
2013/9/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良因曰: 道者,眾生天真自性,人人本具。 只因迷於真性,故必須以智慧開顯之。 故德者,智慧力也。 於一切逆境中,能安住不動, 智慧則如焠火之鋼,精煉璀璨,故其德乃大。 當智慧不斷開發,法喜陣陣充滿之際,
Thumbnail
2013/4/21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斬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良因曰: 以清淨心自處,但面對眾生時依舊慈悲不失。 無事時心如明鏡,遇事方能分明果斷。 於順境內心恬淡,逆境來時自能泰然處之。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
Thumbnail
2013/4/21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斬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良因曰: 以清淨心自處,但面對眾生時依舊慈悲不失。 無事時心如明鏡,遇事方能分明果斷。 於順境內心恬淡,逆境來時自能泰然處之。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
Thumbnail
2013/4/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良因曰: 常觀世間無常、苦、空、無我,自然內心恬淡、謙退; 觀眾生處於濁世,仍樂此不疲,苦中作樂,則能涵容一切;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Thumbnail
2013/4/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良因曰: 常觀世間無常、苦、空、無我,自然內心恬淡、謙退; 觀眾生處於濁世,仍樂此不疲,苦中作樂,則能涵容一切;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Thumbnail
2013/3/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二: 「道業未辦去聖時遙,善友師教誠不可捨,自生勉勵念報佛恩, 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良因曰 雖發大心精進,唯法弱魔強,故必假師長、善友之提攜。 若未值遇,則應發願,願得大乘法師、同學為助伴; 倘若已得,則當守護如珍寶。 方能真實報佛恩。
Thumbnail
2013/3/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二: 「道業未辦去聖時遙,善友師教誠不可捨,自生勉勵念報佛恩, 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良因曰 雖發大心精進,唯法弱魔強,故必假師長、善友之提攜。 若未值遇,則應發願,願得大乘法師、同學為助伴; 倘若已得,則當守護如珍寶。 方能真實報佛恩。
Thumbnail
2013/3/16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直齋云:存心養性,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方得純熟。」 良因曰: 不是但於供香、靜坐、品茗、清談中,就能體會道; 而是要將所學,不辭勞苦的,於境界中歷練,般若之智方能純熟。 因此,雖說煩、苦、驚、怕,是人所不欲;但倘若道之所趨,亦唯心之所趨。
Thumbnail
2013/3/16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直齋云:存心養性,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方得純熟。」 良因曰: 不是但於供香、靜坐、品茗、清談中,就能體會道; 而是要將所學,不辭勞苦的,於境界中歷練,般若之智方能純熟。 因此,雖說煩、苦、驚、怕,是人所不欲;但倘若道之所趨,亦唯心之所趨。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3/9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良因曰: 讓心多份空曠而不壅塞,以德行作為操守之標的, 於萬物慈悲心不失,終究會歸不生滅之理體。 在佛法尚未東漸時,孔老等賢聖出世,即為後世大乘佛法作鋪路。 如是相參,勿分河飲水。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3/9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良因曰: 讓心多份空曠而不壅塞,以德行作為操守之標的, 於萬物慈悲心不失,終究會歸不生滅之理體。 在佛法尚未東漸時,孔老等賢聖出世,即為後世大乘佛法作鋪路。 如是相參,勿分河飲水。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3/2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工夫。」 良因曰: 懂得觀察、聆聽,世間就是最好的老師。 由觀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中,體會君子的美德; 及「春觀百花開,秋賭黃葉落」中,感受世間無常,而證辟支弗; 到觀音菩薩於聞聲中,修耳根圓通,而徹證法身… 基礎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3/2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工夫。」 良因曰: 懂得觀察、聆聽,世間就是最好的老師。 由觀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中,體會君子的美德; 及「春觀百花開,秋賭黃葉落」中,感受世間無常,而證辟支弗; 到觀音菩薩於聞聲中,修耳根圓通,而徹證法身… 基礎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2/23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凜閒居以體獨,卜動念以知幾, 謹威儀以定命,敦大倫以凝道, 備百行以考德,遷善改過以作聖。」 良因曰: 於獨處時不動念,安處於自性;遇境時亦慎守念之萌動; 從四威儀及敦倫盡份中,篤行聖人之道,而非清談; 在實踐中斷惡修善,以期與聖道相契。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2/23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凜閒居以體獨,卜動念以知幾, 謹威儀以定命,敦大倫以凝道, 備百行以考德,遷善改過以作聖。」 良因曰: 於獨處時不動念,安處於自性;遇境時亦慎守念之萌動; 從四威儀及敦倫盡份中,篤行聖人之道,而非清談; 在實踐中斷惡修善,以期與聖道相契。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2/23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何謂至行?曰:庸行。何謂大人?曰:小心。」 為何真正的修行人,都保持低調、且戒慎恐懼的態度? 如同蕅益大師開示: 「須將無始虛妄濃厚習氣盡情放下,放至無可放處,淡性自得現前。」 良因曰: 也就是說, 只有放下對世間的濃烈執取, 淡至無可淡處,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2/23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何謂至行?曰:庸行。何謂大人?曰:小心。」 為何真正的修行人,都保持低調、且戒慎恐懼的態度? 如同蕅益大師開示: 「須將無始虛妄濃厚習氣盡情放下,放至無可放處,淡性自得現前。」 良因曰: 也就是說, 只有放下對世間的濃烈執取, 淡至無可淡處,
Thumbnail
《格言別錄》002 2013/2/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諸君到此何為,豈徒學問文章, 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過子臣弟友, 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良因曰: 過去師長告誡:「縱有解行功夫,但性格不行,就是不行!」 因為「解行」不就是為了修正習氣,而成就世間、出世間的功德?
Thumbnail
《格言別錄》002 2013/2/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諸君到此何為,豈徒學問文章, 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過子臣弟友, 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良因曰: 過去師長告誡:「縱有解行功夫,但性格不行,就是不行!」 因為「解行」不就是為了修正習氣,而成就世間、出世間的功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