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學習的痛點之一「Side project 很容易無疾而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曾經私底下快速訪談了二三十位在業界已經有 UX 工作經驗的朋友,跟他們聊一個 UX 自學者常常覺得重要,但又面臨許多困難的話題。

那就是,為什麼 side project 很容易失敗?因素有哪些?

在我們調查 UX 學習者遭遇的相關困境中會發現,能夠有脈絡的學習,甚至是至少有機會跑一次完整的專案等等,是許多朋友很渴望的事情。

畢竟整天看著豬肉,但從沒看過豬走路,心中無法建構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

即使是有工作經驗的朋友,也常常在討論,很難可以有完整走完專案的經驗,在業界工作也有許多遷就與配合。

我們若拋開公司組織是否支持的問題,假設突然有一天能夠按照想像中的標準執行了,但流程該如何規畫,又突然沒有了概念,因此總是會想說,能不能在比較安全的情況下嘗試看看理想的專案流程,照著葫蘆畫瓢也行,多少心中有個交待。

我先快速介紹一下 Side project 失敗常見的狀況,以及相關因素,列表如下:

失敗的狀況

  • 自發性的專案反人性
  • 沒有明確目標
  • 缺乏使用者回饋
  • 團隊合作不如預期

​相關因素的分析如下:

一、自發性的專案反人性

簡單來說就是生活中的阻力太多,當你本來有一份工作要上下班時,拿剩餘的時間來進行 side project 除了需要動機,還要對抗許多阻力。

包括家人朋友的影響、時間的安排等等,當你要在本來的生活中卡一份時間去作 side project 這種不確定性很高的事情時,你就容易受外在因素動搖,因此就拖延、怠惰,時間一久似乎就忘記了初衷。

安排學習與生活的步調摩擦力比想像中還高,這是多數人難以堅持的原因。

有趣的事情是,許多人在討論這個因素時,渴望能夠有外界壓力來監督自己執行。

二、沒有明確目標

不知道如何定義專案目標、不知道做得對不對、不知道這樣的情況下該怎麼討論需求、不知道怎麼樣算是有用的產出、不知道如何設定階段性的目標。

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匆忙的開啟一個 side project 是很常見的狀況。

我也看到有朋友告訴我,最常見的就是做吃吃喝喝、讀書會或 Redesign 一個現有產品之類的研究,這些題目雖然大家都做爛了,但成果到底有沒有出來,還是滿頭問號。

在反省缺乏目標的同時,也有許多人歸因自己缺乏經驗,所以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流程,心中渴望有張藍圖可以跟隨。

「想知道正確的流程」這個聲音,在許多回答中反覆出現。

三、缺乏使用者回饋

有人認為是拿不到真實的數據、有人不知道自己想到的點子是否符合真正的需求、有人不確定市場是否真的存在他想解決的問題、有人在專案中開了太多基於想像的會議迷失了方向。

缺乏回饋這件事情,一來時間拖久了就容易洩氣,覺得白費工夫沒有任何進度,二來基於想像做了許多事情,看似很努力,但充滿了不安感,不知道這樣的成果是否能符合市場。

沒有使用者回饋的 side project 能夠放進作品集嗎?可是我沒有資源該如何獲得回饋?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類似的疑問在許多人的心理困惑著。

四、團隊合作不如預期

成員間的時間難以配合、不知道該如何分工、溝通時常常不確定彼此在討論的主題是什麼、團隊氣氛低落缺乏凝聚力、每個人對如何執行的想像不同

常常有 side project 專案登高一呼招來了許多人想參與,到了聚集起來之後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辦,但這類情況在社群上依然前仆後繼、絡繹不絕。

更奇妙的是,我們到底是在透過 side project 練習來產生作品,還是在創業啊?

結論

今天文章的資料來源要感謝我們家厲害的實習生湘芳,她非常心的疏理游擊訪談成果,完成了很明確的行為編碼與結構化分析。

透過以上分析幾個這次快速調查中,許多朋友熱心提供的自身經驗與觀察,各位或許也能理解,為什麼在 UX 自學過程中,雖然知道累積專案經驗很重要,但 side project 之路卻是困難重重。

看到大家進行 Side project 遭遇過這麼多不順利,你是不是鬆了一口氣?原來不是只有自己遇過這些問題啊......太好了呢......(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獸群之心 / Soking的沙龍
82會員
47內容數
以一個資深網路產品設計師的眼光,討論網路思維、產品思維以及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由於已列出計劃表,因此這兩週的重點在於Redesign專案前的資料整理,但卻在初期想法上遇到了小瓶頸…另外,也進行了Figma的練習、作品集的修改,這其中還抽空參加了一個為期三天的比賽....
Thumbnail
由於已列出計劃表,因此這兩週的重點在於Redesign專案前的資料整理,但卻在初期想法上遇到了小瓶頸…另外,也進行了Figma的練習、作品集的修改,這其中還抽空參加了一個為期三天的比賽....
Thumbnail
躺著梳理人生課題的週六早晨-認知上的落差 花費近兩個月的專案,在發現雙方對於專案進行方向其實有著極大差異的認知時,以不太讓人感到舒適的爭論中結束了本次合作。 兩邊其實都沒有錯。 各自有著自己仰賴的過往經驗與專業知識,而對專案的進行更是有著自己的堅持與無法妥協的想法,很正常,也很是常見的情況,所以在最
Thumbnail
躺著梳理人生課題的週六早晨-認知上的落差 花費近兩個月的專案,在發現雙方對於專案進行方向其實有著極大差異的認知時,以不太讓人感到舒適的爭論中結束了本次合作。 兩邊其實都沒有錯。 各自有著自己仰賴的過往經驗與專業知識,而對專案的進行更是有著自己的堅持與無法妥協的想法,很正常,也很是常見的情況,所以在最
Thumbnail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有些能在職場大放異彩,而有些卻占不到半點便宜、抑鬱不得志呢? 癥結點可能在於以下四點。
Thumbnail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有些能在職場大放異彩,而有些卻占不到半點便宜、抑鬱不得志呢? 癥結點可能在於以下四點。
Thumbnail
我們接了P公司的專案,這個專案是提供它們APP中的一部分功能。目前已經接近驗收上線階段,但我們卻收到P公司請我們協助測試的需求。 【其中P公司的A君跟我說,要請我們協助測試整個APP中屬於我們做的那個部分的功能。 後來P公司的B君跟我說,要請我們協助測試整個APP。而整個APP並不是我們做的,我們只
Thumbnail
我們接了P公司的專案,這個專案是提供它們APP中的一部分功能。目前已經接近驗收上線階段,但我們卻收到P公司請我們協助測試的需求。 【其中P公司的A君跟我說,要請我們協助測試整個APP中屬於我們做的那個部分的功能。 後來P公司的B君跟我說,要請我們協助測試整個APP。而整個APP並不是我們做的,我們只
Thumbnail
分享一個企業內應用的客戶案例,特別是在系統改版的過程,你是否產生過疑問,身為 UX 的我們可以做哪些有價值的事情來幫助團隊? 不是所有的設計都要改變系統的產出結果,特別是在改版企業內應用的時候,人們最害怕的正是未知的改變。 我們受到邀請,協助一個客戶在他們積年已久的企業內部系統改版過程,擔任 UX
Thumbnail
分享一個企業內應用的客戶案例,特別是在系統改版的過程,你是否產生過疑問,身為 UX 的我們可以做哪些有價值的事情來幫助團隊? 不是所有的設計都要改變系統的產出結果,特別是在改版企業內應用的時候,人們最害怕的正是未知的改變。 我們受到邀請,協助一個客戶在他們積年已久的企業內部系統改版過程,擔任 UX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群眾募資的選品策略:如何從專案中篩選最穩的標的》,這篇將陸續整理我在群眾集資平台擔任集資專案顧問時(a.k.a. 客戶成功 Customer Success),內心掙扎的平台思維與客戶思維,分別是 (1) 兩者思維差異、(2) 兩者思維矛盾的點。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群眾募資的選品策略:如何從專案中篩選最穩的標的》,這篇將陸續整理我在群眾集資平台擔任集資專案顧問時(a.k.a. 客戶成功 Customer Success),內心掙扎的平台思維與客戶思維,分別是 (1) 兩者思維差異、(2) 兩者思維矛盾的點。
Thumbnail
我不確定你有沒有參與過、或者自己發起 side project,我發現社群上的人對於 side project 有各種定義,今天也想跟你分享我的看法。 至少在這樣的關係中,我知道自己投入的熱情有明確的方向,吸引人的是有趣的共同目標。 ​ ▶ 這是一人專案還是多人合作? ▶ 預期要營利還是非營利?
Thumbnail
我不確定你有沒有參與過、或者自己發起 side project,我發現社群上的人對於 side project 有各種定義,今天也想跟你分享我的看法。 至少在這樣的關係中,我知道自己投入的熱情有明確的方向,吸引人的是有趣的共同目標。 ​ ▶ 這是一人專案還是多人合作? ▶ 預期要營利還是非營利?
Thumbnail
我曾經私底下快速訪談了二三十位在業界已經有 UX 工作經驗的朋友,跟他們聊一個 UX 自學者常常覺得重要,但又面臨許多困難的話題。 那就是,為什麼 side project 很容易失敗?因素有哪些? 畢竟整天看著豬肉,但從沒看過豬走路,心中無法建構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 失敗的狀況 沒有明確目標 ​
Thumbnail
我曾經私底下快速訪談了二三十位在業界已經有 UX 工作經驗的朋友,跟他們聊一個 UX 自學者常常覺得重要,但又面臨許多困難的話題。 那就是,為什麼 side project 很容易失敗?因素有哪些? 畢竟整天看著豬肉,但從沒看過豬走路,心中無法建構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 失敗的狀況 沒有明確目標 ​
Thumbnail
過去的作品。
Thumbnail
過去的作品。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何必規劃這麼多,先做再說就行了,但我想分享個人感想:「先做再說不是不行,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純粹好玩當然無須規畫,但若心中有一丁點變現的期待,就不得不小心以下三個誤區...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何必規劃這麼多,先做再說就行了,但我想分享個人感想:「先做再說不是不行,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純粹好玩當然無須規畫,但若心中有一丁點變現的期待,就不得不小心以下三個誤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