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練習 UX 的 side project 嗎?三個評估點分享給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不確定你有沒有參與過、或者自己發起 side project,我發現社群上的人對於 side project 有各種定義,今天也想跟你分享我的看法。

先自首,我自己是一個喜歡到處挖坑的人,所以我做過許多 side project,經過多次失敗的合作,現在我通常是先發起一人 side project,玩了一陣子發現有了明確回饋之後,再用已經累積的成果去招募合作對象。

至少在這樣的關係中,我知道自己投入的熱情有明確的方向,吸引人的是有趣的共同目標。

其實 UX 教學的這條路線,就是我的人生 side project,下次有機會跟你談談我的「人生 ABZ 計畫」是怎麼一回事,side project 對我來說是一種重要的學習過程。

我打算透過這篇文章的分享,與你簡單聊一下我是怎麼評估發起 side project 時的要素,一般來說會用三個面向來評估 side project 的形態

  • ▶ 這是一人專案還是多人合作?
  • ▶ 這是為了自我滿足還是渴望得到回饋?
  • ▶ 預期要營利還是非營利?

一、這是一人專案還是多人合作?

一人專案的優點是快速,你的時間彈性,不需要跟誰溝通就可以執行

多人合作的優點是能力堆疊,專案有機會做到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

side project 對我來說經常是用來嘗試驗證某些概念的,所以我經常採取一人專案的方式默默發起嘗試,這類型的 side project 像是玩具,只是你要自己 DIY,玩具沒有什麼成功或失敗的標準,因為光是動手做出來的過程,我已經學到東西,甚至宣洩熱情,滿足一開始的目的了

多人合作聽起來很美好,但經常是陷阱,讓你進退兩難,有機會下次寫一篇文章專門跟你分享

二、這是為了自我滿足還是渴望得到回饋?

許多人發起 side project 的時候,腦袋中會跑出藝術家,其實真正渴望的是對於作品的掌控感以及自我滿足

這沒有什麼不好,因為我們在工作上事事配合別人的需求,難得有一次機會可以任性,我為什麼不能夠自我滿足呢?

但自我滿足的專案,做完之後靜靜的欣賞也就罷了,如果放到多人合作的專案中,不用我說明,你也會意識到,這很容易變成一場災難

我做過許多自我滿足的專案,就像上面提到的「玩具」這個概念,例如曾經我在籌備資訊架構課程的教材時,突然聯想到資訊架構設計的行為,跟都市計畫很像,於是我又聯想到曾經看過伊隆馬斯克大大的火星計畫簡報,突然莫名其妙的燃起了熱血

我就打開了雲端硬碟的試算表,沉浸了三天用 Excel 硬幹了一個火星版本的模擬城市沙盒遊戲,玩家可以在沙盒區域建立居住區、蓋發電廠、依據人口需求除了能源之外還要顧慮娛樂中心以及農田。

這個臨時起意、自我滿足的專案,一點用途都沒有,我也沒有開放給別人玩,明明在浪費時間,但是做得我神清氣爽。

raw-image

但我也有許多專案渴望得到回饋,例如上面提到 UX 教學是我的人生 side project,因此我很在意學習的體驗或是成效,經常會透過私下訪談、課後問卷以及試教活動,來確認我想打造的課程是不是真的有符合用戶的需求。

raw-image

如果你很在意 side project 能夠得到別人的回饋,一開始就要決定好,這個專案不是為了自我滿足,你需要去觀察目標族群的需求,為了他們量身打造足夠吸引人的事物,好消息是,一旦你得到真實用戶的回饋,其實你依然會獲得滿足感。

side project 新手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變成一個嚴苛又充滿掌控慾的設計者,就是錯誤將自我滿足投射到別人身上,渴望得到認同與回饋。

三、預期要營利還是非營利?

營利不一定是滿足賺大錢這樣遙遠的目標,營利可以只是攤平你付出的成本,或者足以讓你跟合作對象舉辦一場慶功宴

簡單來說,收費會讓你更認真的投入,除了認真等級的提升,當你有了收益的同時,也就有了資源讓你的 side project 可以提昇品質

另外,考慮收支平衡的過程會讓你更務實,對專案來說有了明確的排序條件以及資源分配,反而會提昇成功率

如果你的 side project 是一個有收費,甚至達到收支平衡的專案,放在作品集上面絕對會像個金子一般閃閃發亮,你會有說不完的故事以及踏實的自信心

非營利的專案常見於黑客松或者快速短期的一次性嘗試,性質很像同樂會,大家分攤一點成本,有玩到覺得很開心就差不多了

再多,你會感覺時間與金錢的投入開始不划算,人心浮動也會開始斤斤計較,這通常都是 side project 崩壞的開始

以上是我在評估自己要不要開一個 side project 的過程中,會快速評估的事情,也分享給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獸群之心 / Soking的沙龍
82會員
47內容數
以一個資深網路產品設計師的眼光,討論網路思維、產品思維以及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自己也當過學生,甚至現在也還是學生。要成為一個比別人厲害的人,要犧牲的事情本來就比一般人多,不過我們是真的只能在比較閒的時候去慢慢培養自己的興趣,或經營自己的興趣嗎?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們可以一邊讀書一邊經營自己有熱情的事情呢?
Thumbnail
我自己也當過學生,甚至現在也還是學生。要成為一個比別人厲害的人,要犧牲的事情本來就比一般人多,不過我們是真的只能在比較閒的時候去慢慢培養自己的興趣,或經營自己的興趣嗎?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們可以一邊讀書一邊經營自己有熱情的事情呢?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群眾募資的選品策略:如何從專案中篩選最穩的標的》,這篇將陸續整理我在群眾集資平台擔任集資專案顧問時(a.k.a. 客戶成功 Customer Success),內心掙扎的平台思維與客戶思維,分別是 (1) 兩者思維差異、(2) 兩者思維矛盾的點。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群眾募資的選品策略:如何從專案中篩選最穩的標的》,這篇將陸續整理我在群眾集資平台擔任集資專案顧問時(a.k.a. 客戶成功 Customer Success),內心掙扎的平台思維與客戶思維,分別是 (1) 兩者思維差異、(2) 兩者思維矛盾的點。
Thumbnail
自我探索 | 相信你應該有聽過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幫助你更暸解自己,藉由暸解自己的性格、擅長的事情、個人價值觀,進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該如何透過創作來進行自我探索?藉由創作來自我探索的好處?創作讓我看到了什麼有別以往不同的思維?以及如何開始?
Thumbnail
自我探索 | 相信你應該有聽過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幫助你更暸解自己,藉由暸解自己的性格、擅長的事情、個人價值觀,進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該如何透過創作來進行自我探索?藉由創作來自我探索的好處?創作讓我看到了什麼有別以往不同的思維?以及如何開始?
Thumbnail
好不容易近日把家事忙完。 四十不惑,突然間懂了很多事情。很多事情不解釋,是因為生命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好好感受生活。 父母親是個好人,他們常在我們面前寧可吃虧,也不願意傷害其他人。 父親相信孩子,相信孩子不會騙說是,被人騙工作簽約金急需用錢,所以直接將錢匯轉給孩子。
Thumbnail
好不容易近日把家事忙完。 四十不惑,突然間懂了很多事情。很多事情不解釋,是因為生命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好好感受生活。 父母親是個好人,他們常在我們面前寧可吃虧,也不願意傷害其他人。 父親相信孩子,相信孩子不會騙說是,被人騙工作簽約金急需用錢,所以直接將錢匯轉給孩子。
Thumbnail
書裡說道:「熱情是在你專心解決問題或搜尋解答時才會產生出來的」 我以往對熱情看法,也是先找到熱情,接著才願意向下深掘,但後來發現我搞錯了。
Thumbnail
書裡說道:「熱情是在你專心解決問題或搜尋解答時才會產生出來的」 我以往對熱情看法,也是先找到熱情,接著才願意向下深掘,但後來發現我搞錯了。
Thumbnail
我不確定你有沒有參與過、或者自己發起 side project,我發現社群上的人對於 side project 有各種定義,今天也想跟你分享我的看法。 至少在這樣的關係中,我知道自己投入的熱情有明確的方向,吸引人的是有趣的共同目標。 ​ ▶ 這是一人專案還是多人合作? ▶ 預期要營利還是非營利?
Thumbnail
我不確定你有沒有參與過、或者自己發起 side project,我發現社群上的人對於 side project 有各種定義,今天也想跟你分享我的看法。 至少在這樣的關係中,我知道自己投入的熱情有明確的方向,吸引人的是有趣的共同目標。 ​ ▶ 這是一人專案還是多人合作? ▶ 預期要營利還是非營利?
Thumbnail
我曾經私底下快速訪談了二三十位在業界已經有 UX 工作經驗的朋友,跟他們聊一個 UX 自學者常常覺得重要,但又面臨許多困難的話題。 那就是,為什麼 side project 很容易失敗?因素有哪些? 畢竟整天看著豬肉,但從沒看過豬走路,心中無法建構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 失敗的狀況 沒有明確目標 ​
Thumbnail
我曾經私底下快速訪談了二三十位在業界已經有 UX 工作經驗的朋友,跟他們聊一個 UX 自學者常常覺得重要,但又面臨許多困難的話題。 那就是,為什麼 side project 很容易失敗?因素有哪些? 畢竟整天看著豬肉,但從沒看過豬走路,心中無法建構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 失敗的狀況 沒有明確目標 ​
Thumbnail
大家一開始註冊這個遊戲的時候,各項能力值都很低都差不多。但是隨著各項發展開始出現了不同能力的變化。 我想了一想,應該可以歸納以下幾種類型:平均型/事業型/個人導向/家庭導向。
Thumbnail
大家一開始註冊這個遊戲的時候,各項能力值都很低都差不多。但是隨著各項發展開始出現了不同能力的變化。 我想了一想,應該可以歸納以下幾種類型:平均型/事業型/個人導向/家庭導向。
Thumbnail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斜槓並獲得成功把興趣變成收入的心法,這邊也會結合一本暢銷書「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的概念,分享心得感想給大家吧!
Thumbnail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斜槓並獲得成功把興趣變成收入的心法,這邊也會結合一本暢銷書「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的概念,分享心得感想給大家吧!
Thumbnail
「我想做一個XX(申請實習、參加競賽),但因為 XX ,讓我最近有點猶豫要不要做。」大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時間不夠、能力不夠、動機不夠等,這篇想談論的是 #能力 和 #動機。
Thumbnail
「我想做一個XX(申請實習、參加競賽),但因為 XX ,讓我最近有點猶豫要不要做。」大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時間不夠、能力不夠、動機不夠等,這篇想談論的是 #能力 和 #動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