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 A Mother's Reckonin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 A Mother’s Reckoning BY Sue Klebold

這本書是1999年發生的科倫拜校園槍擊案, 這個嚴重的槍擊案兇手有二位,這位作者是兇手之一Dylan Klebold的母親,這本書是她這些年來的自白

我覺得很多人在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時,第一個想法可能會跟我一樣出現在腦海中的是,竟然你的小孩是兇手,你不是應該會覺得很丟臉,會想躲起來嗎,怎麼還會出書呢?

相信我 她裡面也有說自己的心路歷程,我覺得她是把這些負面的想法跟情緒努力去轉變成正面的思考,去面對這件事,在心裡消化了十幾年才有這本書的出現,她站的另一面的思考也是值得我們去了解的。

簡介的部份其實有寫出,18歲的狄倫跟朋友犯下科倫拜校園槍擊案後自殺,可是在事發前三週,狄倫才參觀過即將要就讀的大學、跟她們討論如何布置宿舍,甚至前三天才興高采烈的參加畢業舞會……感覺一切都是很正常陽光的。

「到底為什麼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十六年來 她一直不斷的自問。我覺得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就是父母親可能永遠也不知道道 自己的小孩在想什麼,在做什麼,我覺得這是真的。因為後面她才知道自己的小孩其實青少年憂鬱症,但她都不知道,因為在她面前她看到的是一個開心的孩子,這也讓我反思了一下,我們的父母親真的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嗎?或是你會告訴你的爸媽,你在做什麼事嗎 ? 我覺得很困難,尤其是在中國人的社會裡

狄倫的母親有在書中回顧兒子的成長過程,狄倫的哥哥青春期求學不順、在外惹事,得到父母較多的關注與關心,相比之下狄倫是家中不必擔心的孩子。蘇也回想,狄倫是一個敏感、追求完美、無法忍受自己出洋相的男孩,很可能是「迴避型人格違常」,青春期壓力大極可以轉而演變成嚴重的精神問題。

書中引自許多專家的判斷,狄倫在行凶前極可能患有嚴重憂鬱症伴隨邊緣人格違常,而不管是他自己或是父母,都不知道。不過,如果只是這樣,並不足以讓狄倫犯下重罪,並不是所有的人格違常都會導致殺人。而狄倫行凶時的同伴是好友艾瑞克,書中有提到艾瑞克留下的日記、筆記資料是完全跟狄倫相反的性格,充滿憤怒等等。精神專家分析二人犯案的關係是:艾瑞克靠狄倫的鬱悶怒火來助長自己的殘虐聲勢;狄倫利用艾瑞克的暴烈衝動讓自己有力量化被動為主動,實踐整個殘酷的計劃。因為二個人變成像是互補的關係一樣。

個人覺得她出這本書的意義蠻大的,她希望提醒社會大眾及早發現問題,以及早介入的重要性。因為她就是沒有發現到,也沒機會介入了。

我覺得她希望以母親的旁觀角度反省提醒世人,記取她的教訓、聽取她的建言,察覺到青少年憂鬱症及伴隨而來的自殺傾向,或許可以幫助到大家,真的是很了不起。

另外書中她有試著去找十三名無辜者的家人,試著去聊等等,有的家庭是可以接受並原諒她的,有的是無法接受,這一個我也覺得很了不起,必竟這是她小孩做的事,不過可能她覺得養子不教誰知過吧。

那裡買: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879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ien Puffy Lin的沙龍
12會員
55內容數
電商新創產業在干麼BD大小事 從早期的電商團購平台 到系統商 又到蝦皮 又回到系統商的電商十年多的血淚談
2024/07/27
阿育吠陀七型人:從體質洞悉性格,發揮個人優勢,開創平衡的幸福人生 作者: 莎拉.庫賽拉 原文作者: Sarah Kucera 這本書很有趣, 也是不小心借到的, 沒想到看了以後發現裡面講的七型人很有意思. 作者莎拉·庫賽拉探討了如何根據個人的體質來理解性格特質與優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見解:
Thumbnail
2024/07/27
阿育吠陀七型人:從體質洞悉性格,發揮個人優勢,開創平衡的幸福人生 作者: 莎拉.庫賽拉 原文作者: Sarah Kucera 這本書很有趣, 也是不小心借到的, 沒想到看了以後發現裡面講的七型人很有意思. 作者莎拉·庫賽拉探討了如何根據個人的體質來理解性格特質與優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見解:
Thumbnail
2023/08/28
導遊想的跟你不一樣這本作者是陳安琪先生寫的。裡面會一直看到一個叫馬跡領隊導遊訓練中心的名字出現(書裡面後面也有說到他們的訓練課程什麼的) 我覺得這本書很不錯,最近對導覽的書也是蠻有興趣,找了好幾本來看,這本算是我目前看到內容很不錯的工具書。但這本算是提供給陸團導遊的入門工具書問世。不是日本線或歐美線
Thumbnail
2023/08/28
導遊想的跟你不一樣這本作者是陳安琪先生寫的。裡面會一直看到一個叫馬跡領隊導遊訓練中心的名字出現(書裡面後面也有說到他們的訓練課程什麼的) 我覺得這本書很不錯,最近對導覽的書也是蠻有興趣,找了好幾本來看,這本算是我目前看到內容很不錯的工具書。但這本算是提供給陸團導遊的入門工具書問世。不是日本線或歐美線
Thumbnail
2023/08/26
這本 後來,我告了報社老闆:一本直擊新聞製造內幕的前總編輯回憶錄 作者是 大衛.希門內斯 (David Jiménez)他是西班牙人。 書的封面長這樣: 他本來就是個記者,在他接手世界報總編輯之前,他其實是二十年以來奔走於世界各地的戰爭、災難及革命現場的記者等於是很圈圈外的資深人,不太可能接
Thumbnail
2023/08/26
這本 後來,我告了報社老闆:一本直擊新聞製造內幕的前總編輯回憶錄 作者是 大衛.希門內斯 (David Jiménez)他是西班牙人。 書的封面長這樣: 他本來就是個記者,在他接手世界報總編輯之前,他其實是二十年以來奔走於世界各地的戰爭、災難及革命現場的記者等於是很圈圈外的資深人,不太可能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系列作第二冊《破案神探二部曲》以探討兒童與性犯罪為主軸,延伸相關案例及安全防護方法;而塞德利.艾萊殺害蘇珊妮.柯林斯的案件,被害者家屬長期努力為被害者發聲的過程也相當動容,讓我特別想推薦本書給大家。
Thumbnail
系列作第二冊《破案神探二部曲》以探討兒童與性犯罪為主軸,延伸相關案例及安全防護方法;而塞德利.艾萊殺害蘇珊妮.柯林斯的案件,被害者家屬長期努力為被害者發聲的過程也相當動容,讓我特別想推薦本書給大家。
Thumbnail
我重新看當年這篇心得,真的有夠羞恥的,大概是當時的狀態也不好,文筆開始進入很爛的意識流,自己都看不懂在寫什麼....... 後面有一大段抱怨童年瑣事的內容,文筆太糟糕了,只好先砍掉,剩下的還是有保留原味,再加個評語XD 2018: 書 : 教出殺人犯 / いい子に育て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 教出殺人犯
Thumbnail
我重新看當年這篇心得,真的有夠羞恥的,大概是當時的狀態也不好,文筆開始進入很爛的意識流,自己都看不懂在寫什麼....... 後面有一大段抱怨童年瑣事的內容,文筆太糟糕了,只好先砍掉,剩下的還是有保留原味,再加個評語XD 2018: 書 : 教出殺人犯 / いい子に育て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 教出殺人犯
Thumbnail
「一聲槍響,母親倒在了血泊中。父親手持凶器,氣定神閒。而我,一個8歲的孩子,只能眼睜睜地目睹這一切。那一刻,我的世界崩塌了,我再也找不到安全感。 多年後,那個場景仍會突然出現在我的夢魘中。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母親的死不是我的錯,但內心的傷痕卻難以癒合。我無法信任任何人,害怕親密,總感到自己是個沒有
Thumbnail
「一聲槍響,母親倒在了血泊中。父親手持凶器,氣定神閒。而我,一個8歲的孩子,只能眼睜睜地目睹這一切。那一刻,我的世界崩塌了,我再也找不到安全感。 多年後,那個場景仍會突然出現在我的夢魘中。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母親的死不是我的錯,但內心的傷痕卻難以癒合。我無法信任任何人,害怕親密,總感到自己是個沒有
Thumbnail
加害者父母與被害者父母之間的對談, 簡單的場景與演員, 劇情卻充滿張力。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加害者父母與被害者父母之間的對談, 簡單的場景與演員, 劇情卻充滿張力。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對於一個殺人犯的母親來說,究竟該抱持著怎樣的心情來悼念自己的孩子?她的兒子也命喪於這場校園槍擊案中,死因是「謀殺後自殺」,對於沒能察覺兒子生前受大腦疾病所苦,她感到相當羞愧,但這理由仍無法替兒子脫罪,也無法洗刷外界普遍認為家庭「管教不當」的指責,如果妳是位盡責的母親,怎麼可能沒有發現?
Thumbnail
  對於一個殺人犯的母親來說,究竟該抱持著怎樣的心情來悼念自己的孩子?她的兒子也命喪於這場校園槍擊案中,死因是「謀殺後自殺」,對於沒能察覺兒子生前受大腦疾病所苦,她感到相當羞愧,但這理由仍無法替兒子脫罪,也無法洗刷外界普遍認為家庭「管教不當」的指責,如果妳是位盡責的母親,怎麼可能沒有發現?
Thumbnail
1999年美國科倫拜高中發生一起2名學生持槍進入校園,進行無差別槍擊事件,造成12名學生與1名教師死亡,24名學生受傷的慘案,而這2名兇手在案後隨即自殺身亡。 這本書的作者便是那2名學生兇手之一的母親,她透過兒子留下的日記,探究一個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孩子,為什麼會選擇踏上這條殘酷血腥的道路。
Thumbnail
1999年美國科倫拜高中發生一起2名學生持槍進入校園,進行無差別槍擊事件,造成12名學生與1名教師死亡,24名學生受傷的慘案,而這2名兇手在案後隨即自殺身亡。 這本書的作者便是那2名學生兇手之一的母親,她透過兒子留下的日記,探究一個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孩子,為什麼會選擇踏上這條殘酷血腥的道路。
Thumbnail
會選這本書,大概還是想到了鄭捷的北捷殺人事件。當時的其中一個受害者是北上找工作的年輕人,會提到他,是因為後來才知道這人家鄉就在我家隔壁村,很近。 當時最憤恨的是,這樣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斷送在一個陌生人手中。沒有深仇大恨,沒有衝突口角,只是他剛好坐上了那班車,而兇手剛好選擇這天,去超市買了把刀,走上他坐
Thumbnail
會選這本書,大概還是想到了鄭捷的北捷殺人事件。當時的其中一個受害者是北上找工作的年輕人,會提到他,是因為後來才知道這人家鄉就在我家隔壁村,很近。 當時最憤恨的是,這樣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斷送在一個陌生人手中。沒有深仇大恨,沒有衝突口角,只是他剛好坐上了那班車,而兇手剛好選擇這天,去超市買了把刀,走上他坐
Thumbnail
我想看到這個標題,也許有人會說記者就是喜歡腥羶色什麼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沒看嗎,為什麼要去騷擾嫌犯或被害人家屬等等之類的。(雖然在我當記者的時候,還沒有與惡這部劇。) 我必須說,我也不想。而且是極度討厭。    
Thumbnail
我想看到這個標題,也許有人會說記者就是喜歡腥羶色什麼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沒看嗎,為什麼要去騷擾嫌犯或被害人家屬等等之類的。(雖然在我當記者的時候,還沒有與惡這部劇。) 我必須說,我也不想。而且是極度討厭。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