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日記「大偽裝者」#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閱讀日記「大偽裝者」#1
這一本是網友推薦我去看的,他書很厚⋯至少有400頁吧!介紹了精神疾病這彷彿離我們“很近”的疾病,為什麼說很近⋯因為可能我們身邊都有認識的朋友有這方面的疾病,台劇也有把精神問題搬上螢幕,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認為精神疾病是一種遺傳疾病,原本我也是深信不疑⋯但看了書後就開始質疑⋯
精神疾病好像一直以來沒有確切的界線,基本上你只要在耳邊常常聽到「蹦、空虛、空洞」就患有思覺失調症,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有人常常藉此逃過刑責,而這一切只要精神醫師認定就好了,可不要忘了界線的模糊性⋯精神醫師真的能夠準確判斷嗎?是按照什麼樣的準則呢?
正常人跟精神病患的界線真的沒有太大的出入,精神病患常常是只有在“特定情節怪異”,其他的時候跟大部分的人是一樣的,書中講到有一個精神患者“爬”過來站起跟他溝通,在溝通過程也不覺得此人有什麼問題,可他離開的時候是用“爬”的離開,這時他才意識到那個人是個精神病患。
精神患者他們的待遇(我不知道現在是怎樣),他們在60年前在療養院中的生活是比煉獄還可怕,可能患者因為空間不足而常常踩著排泄物,亦或者常常吃著發霉的食物,還要接受電擊或藥物的治療,另外一說⋯在60年前同性戀也被認為是“精神病”,院方他們會給他們看A片,而且他們必需要有反應,如果沒有⋯就“電擊”治療⋯很難想像60年後的今天同性婚姻合法化!如果還想知道什麼⋯可以看看書,我不可能一一說出⋯
作者一開始相當追捧一位研究者,他安排許多“假病患”進入醫院,這才知道醫院怎麼對待他們,在他公布了許多的研究數據,也得到社會給予的權威地位,可隨著作者不斷追查,讓他從精神層面的神壇跌下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K會員
755內容數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紀錄一下我的人生感悟吧!還有放一些小說⋯不趕時間就佇足一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長期以來,到底一個人怎麼樣才是「精神正常」?怎麼樣才是「精神異常」?一直有許多爭論。它真的是陰謀論裡面所說的,是一群人為了牟利而創造的「診斷準則」,並藉以催眠大眾,進行「不當圖利銷售」而創造出來的嗎?或者,它是有權有勢的人,針對弱勢族群,設法在行為上貼上「異常」的標籤,藉以剝奪這些弱勢族群的權利呢?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我們閱讀了一本名為《在奇幻地》的書,作者是東華大學的林徐達教授。醫療領域的語言充滿了病理化的特徵,這本書籍從內部觀點探討醫療體制與文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方式,試圖探索在醫療中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可能性。我們將閱讀到的知識與接線實務工作結合討論,整理如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病識感、病房管理、出院準備計畫。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精神出軌是比較難以定義、抽象的心靈問題。這篇文章將探討精神出軌的自我檢測,原因和應對方法。處理精神出軌的情況時,保持冷靜和整理思緒很重要。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長期以來,到底一個人怎麼樣才是「精神正常」?怎麼樣才是「精神異常」?一直有許多爭論。它真的是陰謀論裡面所說的,是一群人為了牟利而創造的「診斷準則」,並藉以催眠大眾,進行「不當圖利銷售」而創造出來的嗎?或者,它是有權有勢的人,針對弱勢族群,設法在行為上貼上「異常」的標籤,藉以剝奪這些弱勢族群的權利呢?
Thumbnail
很喜歡的作品,身為在精神科上過班的職能治療師,真會很推這部戲喔! 其實精神科是滿多作品喜歡處理的舞台,畢竟這裡的確有不少很「戲劇化」的事情發生,或者說,至少常以比較極端的方式呈現日常。 但請注意,這些依然只是日常,精神病也就只是一種疾病而已,當然需要小心,畢竟沒人喜歡生病,但也不用太過敏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我們閱讀了一本名為《在奇幻地》的書,作者是東華大學的林徐達教授。醫療領域的語言充滿了病理化的特徵,這本書籍從內部觀點探討醫療體制與文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方式,試圖探索在醫療中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可能性。我們將閱讀到的知識與接線實務工作結合討論,整理如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病識感、病房管理、出院準備計畫。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精神出軌是比較難以定義、抽象的心靈問題。這篇文章將探討精神出軌的自我檢測,原因和應對方法。處理精神出軌的情況時,保持冷靜和整理思緒很重要。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