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二 140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15.8.27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高菴曰:

「衲子無賢愚,惟在善知識委曲以崇其德業,歷試以發其器能。

旌獎以重其言,優愛以全其操。

歲月積久,聲實並豐。

蓋人皆含靈,惟勤誘致。

如玉之在璞,抵擲則瓦石,琢磨則圭璋①。

如水之發源,壅閼則淤泥,疏𤀹則川澤。

乃知像季②非獨遺賢而不用,其於養育勸獎之道,亦有所未至矣。

當叢林殷盛之時,皆是季代棄材。在季則愚,當興則智。

故曰:『人皆含靈,惟勤誘致。是知學者才能,與時升降。

好之則至,獎之則崇,抑之則衰,斥之則絕。』

此學者道德才能消長之所由也。」

《與李都運書》

【注釋】

①圭璋:一種貴重的玉制禮器。亦比喻高貴的人品。如《文心雕龍·物》:「圭璋挺其惠心,英華秀其清氣。」

②像季:佛法住世,分為三個時期。初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次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其後為末法時期。像季即指像法跟末法時代。


【演蓮法師譯文】

高菴善悟禪師說:

「學道的人原沒有賢愚之分,關鍵在於師長善知識委婉曲成,促使他們進德修業。

平常要讓他們在勤勞作務中磨練自己,將事情安排給他們去做,使他們的器識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出來。

經常表揚鼓勵他們,尊重他們所說的話,又須善待他們、關心愛護他們,這樣才可以成全他們的品行和操守。

如此積年累月,久而久之,使他們的聲名和行實都能收到豐碩的成果,這豈不是善知識方便作成的呢!因為人人皆具有靈知之性,所以要依仗善知識殷勤地加以誘導調教,才能成就他們的道品。

譬如美玉原是蘊藏在璞石中的,如果把它拋棄了,則與瓦石無異,若是遇到良工巧匠加以精雕細琢,就可以成為珍貴的珪璋玉器。又如水的源頭被淤塞了,就會積成一灘淤泥。假若有人加以疏通,就可以形成川澤,得以灌溉萬物。

由此觀之,像季時代,不僅埋沒了許多賢才而得不到重用,就是師家在培養、造就人才方面,也有許多沒做到盡職盡責的地方。

當叢林鼎盛時期的那些高僧善知識,要是生在這末法時代,大概也都是一班被棄而不用的廢材。在末法得不到良師撫育,卻成了愚人;而當興盛時期有明師誘誨,他們卻是智者。

所以我一再強調說:『人都是有靈性的,關鍵在善知識誘導教化。也由此可知,學者的才能高下,全在主法的人能否用心造就。主法的人喜歡栽培學者,學者從四方踴躍而來;能經常獎導學者,學者的品行就會不斷崇高。

反過來說,如果學者的向道之心受到抑制,他們的情緒就會變得很衰頹;如果受到排斥,那他們就徹底絕望了。』這就是造成學者的道德與才能或消退或長進的理由所在啊!

raw-image

良因贊曰:

韓愈說: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這在佛門中也是相通的。

善知識的可貴,不只是語言文字的傳授,

更在於觀機逗教的傳「道」,此誠非易事。

因此剛開始學佛時,會歡喜與人宣傳佛法;

但是當教學越久,越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願意多去實踐、體會佛法。

只有看清自己的心,才能看清眾生的心,也才能有高菴禪師之善巧方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5
廣欽老和尚語錄:良因法師 著 「如果情執不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麼,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 萬緣牽扯,割捨不下,那麼,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內。」 父母只是讓我們借著他們的身體來投胎,不論是恩是怨,都是業緣,只有立誓成道報親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傳某師與傳某師在客堂談及
Thumbnail
2022/09/25
廣欽老和尚語錄:良因法師 著 「如果情執不斷,嘴裡念佛,念念還是墮娑婆。如果懇切至誠,放下萬緣,那麼,一念之間,便能到西方。 萬緣牽扯,割捨不下,那麼,百年萬年還是在三界內。」 父母只是讓我們借著他們的身體來投胎,不論是恩是怨,都是業緣,只有立誓成道報親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傳某師與傳某師在客堂談及
Thumbnail
2022/09/25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生於遜清光緒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圓寂於一九八六年正月初五,生於福建省惠安縣。於泉州承天寺出家。師出家之後,專志苦修, 食人所不食,為人所不為,常坐不臥,一心念佛。 師常入定,曾一定數月,不食不動,甚或鼻息全無, 眾人誤謂師已圓寂,屢請方丈準備火化。時律宗高僧弘一大師,聞之,趕
Thumbnail
2022/09/25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生於遜清光緒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圓寂於一九八六年正月初五,生於福建省惠安縣。於泉州承天寺出家。師出家之後,專志苦修, 食人所不食,為人所不為,常坐不臥,一心念佛。 師常入定,曾一定數月,不食不動,甚或鼻息全無, 眾人誤謂師已圓寂,屢請方丈準備火化。時律宗高僧弘一大師,聞之,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2015.8.2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衲子無賢愚,惟在善知識委曲以崇其德業,歷試以發其器能。 旌獎以重其言,優愛以全其操。 歲月積久,聲實並豐。 蓋人皆含靈,惟勤誘致。 如玉之在璞,抵擲則瓦石,琢磨則圭璋①。 如水之發源,壅閼則淤泥,疏𤀹則川澤。 此學者道德才能消長之所由也。」
Thumbnail
2015.8.2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衲子無賢愚,惟在善知識委曲以崇其德業,歷試以發其器能。 旌獎以重其言,優愛以全其操。 歲月積久,聲實並豐。 蓋人皆含靈,惟勤誘致。 如玉之在璞,抵擲則瓦石,琢磨則圭璋①。 如水之發源,壅閼則淤泥,疏𤀹則川澤。 此學者道德才能消長之所由也。」
Thumbnail
2015.8.4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道德仁義,不獨古人有之,今人亦有之。 以其智識不明,學問不廣,根器不淨,志氣狹劣,行之不力, 遂被聲色所移,使不自覺。 蓋因妄想情念,積習濃厚,不能頓除,所以不到古人地位耳。」 《與耿龍學書》 【演蓮法師譯文】 高菴善悟禪師說: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8.4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道德仁義,不獨古人有之,今人亦有之。 以其智識不明,學問不廣,根器不淨,志氣狹劣,行之不力, 遂被聲色所移,使不自覺。 蓋因妄想情念,積習濃厚,不能頓除,所以不到古人地位耳。」 《與耿龍學書》 【演蓮法師譯文】 高菴善悟禪師說: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7.25 良因法師 隨筆 佛眼謂高菴曰: 「百丈清規,大概標正檢邪,軌物齊眾。乃因時以制後人之情。 夫人之情猶水也。規矩禮法為隄防,隄防不固,必致奔突。人之情不制則肆亂。 故去情息妄,禁惡止邪,不可一時亡規矩。 然則規矩禮法,豈能盡防人之情,茲亦助入道之階墀也。 先聖建立雖殊,歸源無異。
Thumbnail
2015.7.25 良因法師 隨筆 佛眼謂高菴曰: 「百丈清規,大概標正檢邪,軌物齊眾。乃因時以制後人之情。 夫人之情猶水也。規矩禮法為隄防,隄防不固,必致奔突。人之情不制則肆亂。 故去情息妄,禁惡止邪,不可一時亡規矩。 然則規矩禮法,豈能盡防人之情,茲亦助入道之階墀也。 先聖建立雖殊,歸源無異。
Thumbnail
2014.1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 種樹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 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 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 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道也。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4.1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 種樹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 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 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 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道也。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1.06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惟人履行,不可以一酬一詰,固能盡知。 蓋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信;辭語拙訥者,理或未可窮。 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 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通物情,視聽多隻伺過隙。 殆不可救矣。 《答魯直書》 【演蓮法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1.06 良因法師 隨筆 湛堂曰: 惟人履行,不可以一酬一詰,固能盡知。 蓋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信;辭語拙訥者,理或未可窮。 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 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通物情,視聽多隻伺過隙。 殆不可救矣。 《答魯直書》 【演蓮法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9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謂晦堂曰: 「凡稱善知識,助佛祖揚化,使衲子回心向道,移風易俗,固非淺薄者之所能為。 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①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門。 一旦業盈福謝,天人厭之。玷污正宗,為師友累,得不太息。」 晦堂頷之。 《靈源拾遺》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10.9 良因法師 隨筆 英邵武謂晦堂曰: 「凡稱善知識,助佛祖揚化,使衲子回心向道,移風易俗,固非淺薄者之所能為。 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①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門。 一旦業盈福謝,天人厭之。玷污正宗,為師友累,得不太息。」 晦堂頷之。 《靈源拾遺》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13 良因法師 隨筆 白雲曰: 「道之隆替豈常耶?在人宏之耳。 故曰:『操則存,捨則亡』。 然非道去人,而人去道也。 古之人處山林,隱朝市,不牽於名利,不惑於聲色,遂能清振一時,美流萬世。 豈古之可為,今之不可為也。 由教之未至,行之不力耳。 《答功輔書》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13 良因法師 隨筆 白雲曰: 「道之隆替豈常耶?在人宏之耳。 故曰:『操則存,捨則亡』。 然非道去人,而人去道也。 古之人處山林,隱朝市,不牽於名利,不惑於聲色,遂能清振一時,美流萬世。 豈古之可為,今之不可為也。 由教之未至,行之不力耳。 《答功輔書》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10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郭功輔曰: 「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 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 昔江西南嶽諸祖之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欲,忘利養。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 《坦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10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郭功輔曰: 「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 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 昔江西南嶽諸祖之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欲,忘利養。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 《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