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稿費看媒體質量?

2022/06/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各位好,今年有一段時間暫時放下寫作的數量,主要原因是今年初身體出現問題,醫囑是要讓身體降低負荷(尤其是腦袋),只好先「降載」自己的文字輸出,先讓負荷降低,於是乎短暫的先放下數量極高的財經評論。
目前減量的是方格子的文章,直接降載至零,而眾所皆知的ETtoday雲論也從高點的每月三篇文章,「一併」(這當中還有其它原因)降載至每月一篇經濟評論。

高稿費等於高質量內容

降載,對身體表現有沒有正的「邊際」呢?看起來是有一些,偶爾想一吐為快時,必須透過意志力讓自己降溫,於是乎,我在文字上恍惚了好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僅能夠過大量的閱讀來彌補思緒的空缺,直到我看到吳惠林教授寫的飛越黑板經濟學(增修版(當時博客來架上僅剩一本)在第三篇生活經濟學下的「《贏家》當然可以成為贏家」,加上《蘋果日報》正式易主的消息,當中的某些概念,似乎是可以認真思考一下當今臺灣新聞媒體的現象。
我說的就是「稿費」!
吳惠林教授在文章中提了《壹週刊》與《蘋果日報》,他提到《壹週刊》在香港創刊時,市場已經是趨近於飽和,新媒體似乎沒有生存空間,舊媒體應該會部分退出才對。但他舉張五常教授獨排眾議的見解,
「期刊市場的需求不足係因稿酬太低,無法讓專業撰稿人以此維生,以致刊物的品質不高,進而人們對專業產品的需求不足。所以,如果大幅提升稿費和編輯人員的報酬,使一批極為專業的人士能以此維生,該刊物的品質也會大幅提高,人們對此高品質的刊物就會認可而使需求大增,這種新刊物也將有利可圖。」
張五常的說法容易實現嗎?當然不容易!換個說法,如果老闆知道大幅提高員工薪資,可以提高員工士氣、戰鬥力與企業競爭力,老闆們為何不普遍加薪?
張五常的說法我也同意,但實務上有難度,但是,竟然也有實驗成功的媒體,就是《壹週刊》與《蘋果日報》。
臺灣的讀者也許不知道張五常何許人也?但只要對經濟學有點概念的人應該知道。啟蒙我寫經濟評論,就是在大學時看了張五常寫的《賣桔者言》這本書,這樣大家就知道張五常在經濟學界的重量程度。
大家熟知《壹週刊》與《蘋果日報》也許是八卦媒體,這或許只是其中一種角度,但張五常這種大師級的角色怎會也在《壹週刊》與《蘋果日報》寫專欄?這就讓大家有點非常意外了!
的確,張五常在香港的《壹週刊》與《蘋果日報》寫專欄,據說,他的稿酬也非一般,吳惠林教授在文章舉楊小凱教授的說法,《壹週刊》給張五常是全香港最高的稿酬,但應該還低於張五常對於刊物的實質貢獻!
另外,吳惠林教授也在文章中提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M. Friedman)也曾為Playboy寫稿,兩大巨擘到底居於何種理由願意為這些媒體寫文章,真是個有趣的現象。
為什麼我要得在要強迫自己降載的時候,寫這篇文章?因為稿費與《蘋果日報》。

我在《蘋果日報》寫專欄

《蘋果日報》在臺灣於2003年5月2日創刊,在創刊號前幾天的晚上,我突然接到一通神秘電話(我的電話為何會外流也不可考),我已經忘了是誰打電話找我,內容大約是:
「您好,我是《蘋果日報》OOO,高層指名邀請您在「論壇」寫主筆專欄......」
那時候,我還是個沒沒無名的人,充其量只是在文化媒體上寫有關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察,究竟《蘋果日報》這位非常高的高層為何指名我,到現在還是迷團。我順口問了一句,為什麼高層要指名我?對方回說「不知道!我是根據他給的名單邀請的!」
就這樣,我在創刊號後的第七天登上了《蘋果日報》的「論壇」,主筆的生涯,竟然就一路到現在,剛好二十年!我以「社會觀察者」的抬頭,開始寫起我對臺灣政治、經濟與財政的評論。首篇文章搞什麼『報稅』,就先把財政部和國稅局批了一番!
當年,我對《蘋果日報》有兩點意外。
第一,蘋果日報編輯不改我的文章內容與標題,完全讓我自由發揮,萬一寫得太辛辣,一樣「照刊」;
第二,稿費讓我有點非常意外,我記得對方告訴我,稿費比照臺灣主流新聞媒體的總主筆待遇。
事實上,到現在我再也沒領過比《蘋果日報》還高的稿費。那時候我曾想過,《蘋果日報》的風格,我當真要在這寫文章?但回頭一想,張五常這個在經濟學界的大知名人物都在這寫專欄了,我又有何顧忌呢?
我印象中,最密集的程度約是每週必須有一篇評論,但這還有一個插曲,我在《蘋果日報》有兩個主筆專欄,另一個是我的「筆名」,這個筆名是誰?我可不能說,文章在政治上曾引發了很大的波瀾!但這高稿酬不是沒有壓力,常常在深夜被編輯的電話叫醒,必須「立馬當下」寫評論凌晨見報!
我在《蘋果日報》的專欄,持續約一年,論稿費,當然不及於當年的陳文茜與趙少康。

媒體臉書化,臉書媒體化

我認為一個有好內容的媒體,如果有外稿,有好的稿費自然而然就會有好的內容出現,往正循環的方向進行! 但是,到底是先有雞(好內容),還是先有蛋(讀者與訂閱量)?
在網路發達與內容充斥的現在,基本上新聞媒體若臉書化,也算是符合閱聽潮流,如此一來,媒體要的是流量(才有廣告),質量就擺一邊了。這時候,想在媒體上嶄露頭角,因供給大於需求,文章能夠刊登就不錯了,自然而然不會有稿費,往低質量發展是一種趨勢,但難以顯現出特色。
再殺出市場區隔,經營高質量的媒體?那得有高質量的內容來源,易言之,就是燒錢,也有閱聽市場的經營風險,萬一市場的需求就是淺盤的媒體市場,要存活也不容易,不是嗎?
現在,讀者投稿能夠收到稿費,照理是少見,或者稿費可能微乎其微。

自媒體的興起

我認為,知識工作者或者是經營者,往低價與低質量的媒體市場鑽,最後一定是無功而返,二十幾年前興起的BLOG其是就是自媒體的濫觴,透過專業內容的呈現,或許可以自出一個不錯的市場。
但現在考驗的是知識工作者的持久性,以及閱聽市場習慣於被低質量的免費內容餵食後,願不願意轉過身來支持一個高質量的自媒體,可能有待觀察!
當年吳惠林教授寫這拼文章時,網路媒體當然沒此時這麼發達。二十年後再看稿費這件事,非但沒有成長,甚至還向下沉淪,這段時間參與其中,不勝唏噓。
118會員
175內容數
《巷子口經濟學》是我在2008年出版的臺灣第一本通俗與科普的經濟學,同時,在過去也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曾發行過繁、簡與韓三個版本,這個出版專題會持續收錄書上沒有內容、新的觀察現象以及文章的後續更新,並開放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