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以語言視角重探階級諷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2017年,《大佛普拉斯》藉著黑白/彩色的畫面轉換,與貫穿全片的旁白等形式上的玩味,以黑色幽默直陳社會底層的殘酷現實。片中一口流利而語帶幽默的台語,就此成了導演黃信堯的個人特色。偶然之下重看了《大佛普拉斯》,發現比起片中為人熟知的行車記錄器畫面/現實畫面轉換,這一次更想談的是語言和聲音的選擇。

raw-image

電影作為視覺主導的敘事形式,關於「聲音」的著墨幾乎在以視覺圖像為主流的討論中被壓縮。然電影的「聲音」卻是電影敘事裡鑿痕相對較多的敘事元素,人們在電影裡所體驗到的「聲音」幾乎都是由後期技術所建構而成。由此,聲音的選擇關乎了哪些聲音該在音軌上被拉大、說話者該以何種語言闡述、表現,都成了受主導的設計。

《大佛普拉斯》裡,自開場以來,全片人聲便可以「敘境內」與「敘境外」作為區分。兩者皆以台語為主要使用語言,而「敘境內」偶時也根據場景而轉換/穿插華語。在「敘境外」,則由導演黃信堯親自演示的台語旁白為劇情補述人物心境(甚至是由角色打破第四面牆形成對話),時而以直白口吻的描述為畫面提味。除了原本電影景框劃分出的鏡外/內,更因引入行車記錄器畫面,而在敘境內延伸另一層景框的鏡外/內關係,使得在鏡外觀看的肚財( tōo-tsâi)與菜脯(tshài-póo)的垂涎嚮往也成了另類的「旁白」。

在過往的聲音相關研究指出,人們習慣認為有聲則必有聲源,敘境之內的聲音,因有可見的發聲來源,觀者能藉著該聲源的形象、背景理解「那個聲音」為何發聲、如何發聲。然不具形體的旁白,則在電影聲音理論家Chion的話語裡被指稱為具有權威性的,仿若掌握了全知、全視與全權的觀點,並可能貫穿全片而無所不在,進而統合人們的觀感、主導觀者對於敘事的理解(註1)。在《大佛普拉斯》的語境裡,真正得以穿透鏡頭、看得到觀者,並能向鏡外敘事者對話的只有小人物們;當觀看有權者張揚作樂時,帶有距離的旁述總是帶著棘刺的諷喻介入,儘管對底層人們的揶揄也沒少過,那個無形的、帶著一定權力的聲軌仍展現了與小人物的並肩。

在以階級社會為主體的《大佛普拉斯》裡,語言的選擇也必然受階級結構影響。在臺灣,語言與階級之間的關係勢必得回溯至「國語運動」甚至更早前的時代。臺灣作為多種語言共存的社會,過往的殖民經驗使得隨外來統治者移植進臺灣社會的語言(如日語、華語)成了彼時上層而正式的語言,台灣的本土語言在這樣的統治脈絡下長期被斥為低階語言。時至近代,在「國語運動」的傾軋下,本土語言的形象更在政令與傳播媒體的形塑下備受打擊,華語則是不斷地受當權者鞏固,如今成為於台灣社會中主流的語言。

raw-image

在多語社會裡,語言隨著各自對應的語族之間的權力差異而產生位階。在以畫面形式體現階級的《大佛普拉斯》裡,無論角色們的階級為何,多數的場景皆以台語為主要語言。在多語言共存的情境裡,值得觀察的是「語言在什麼樣的時機被切換了?」以及「什麼樣的角色在場景裡轉換了語言?」此即透顯出該語境中的權力關係。

片中,少數展現能完整切換台語、華語的人物便是人面獸心的老闆啟文。啟文宣稱為留美藝術家,海歸後成為銅像工廠老闆,與員工說話時,總是轉換成流暢的台語,佯裝親和地配合著工人們的語言。

然啟文說最多華語的時機,反而是當他面對女人的時候,甚至是性愛時的「dirty talk」。此時的華語就啟文而言,是顯擺、裝作高尚的工具,更把社會位階更高的英語也拿來搬演。然而,在這些場景裡,啟文並不真的因此更為崇高,如上位的女子Puta/Buddha,以及刻意對女大生落(làu)下的英文(女大生卻也隨後跟進),而啟文的口音卻更顯遜色。或許啟文招搖的身份早在那強行音譯的工廠招牌「葛洛伯(global)」演示下有所破綻,牽強的頭銜一如搖搖欲墜的假髮。與此同時,高階的語言如華語、英語也只不過是(失敗的)情慾工具,是僅存於異色空間(記錄器畫面)語用,因而顯得倒陽。

此外,《大佛普拉斯》裡,佯稱體面的華語也出現在宗教團體前來探視佛像進度的段落,該場景匯聚了片中最有權力的一群人,在乍看全片最正式的場合中,所有人皆以華語進行溝通。不過,唯獨對佛像外表頗有微詞的師姐在首次開口時,是以台語夾雜著特定華語詞彙來表達她的「不滿意」,或許是林美秀飾演的師姐希望以放低姿態的婉轉語氣來表達要求,因而背離原先對話中的語言使用(華語)。然而,當師姐意識到面對的男性委員毫不退讓時,便轉用華語,且談話內容變得針鋒相對,顯示了此時師姐的語言轉換是為了奪得對話之間的上風。

華語在此中儘管還是虛假權貴們用以張揚的主導語言,然在啟文外強中乾的演示裡,已悄悄洩露了內在的獸面。

raw-image

上層階級者內在的失勢不但被敘境外的觀影者所見,也被敘境裡的底層人們窺知,然《大佛普拉斯》悲戚的卻也是直陳了這些人們注定沒有鬆動結構的機會。就如台語之於底層的主角們而言,是賴以溝通、理解生活的語言;對於權貴者們卻是藉以縱橫法外之域的語言,諸如警局裡的關說、溫泉湯屋裡的歡場,當需要佯裝體面時,他們仍能躲回華語的一本正經底下。無論如何,那些以不起眼事物起名的主角們 — — 肚財( tōo-tsâi)、菜脯(tshài-póo)、土豆(thôo-tāu)和釋迦(sik-khia) — — 總是走投無路的,他們也人如其名地可有可無(稍有差異的則是與佛陀同名的「釋迦」,而他的存在也與那尊眯眼的佛像一般靜觀著世間),甚至在窺知了上層者的真相後終得命償。嬉鬧諷刺之後,《大佛普拉斯》終究是悲涼地呈現人與人之間以階級為序的嚙食,語言與階級之間的交織在敘境外旁白的導引下戳刺著上層階級的表象,但更多的時候,它是伴著那些無力、無語的人們,從一場葬禮繞行到下一場葬禮。


註1:Chion, M. (1999). The voice in cinem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承璇的沙龍
27會員
32內容數
謝承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1
1998年末,一場名為「男人的告別」(男達の別れ)演唱會,錄影畫面幾乎失焦而糊去舞台與人群的界線。
Thumbnail
2023/08/11
1998年末,一場名為「男人的告別」(男達の別れ)演唱會,錄影畫面幾乎失焦而糊去舞台與人群的界線。
Thumbnail
2023/07/09
日式cult片代表作者塚本晉也,早期以《鐵男》、《電柱小僧的冒險》等片展現身兼多職——自編、自導、自演,更擔綱攝影、美術與燈光等多重職位——的才華,作品總以低成本製作規模見長,快速運鏡與怪奇構作的人體皆使得塚本晉也的作品成為風格化的cult片代表。
Thumbnail
2023/07/09
日式cult片代表作者塚本晉也,早期以《鐵男》、《電柱小僧的冒險》等片展現身兼多職——自編、自導、自演,更擔綱攝影、美術與燈光等多重職位——的才華,作品總以低成本製作規模見長,快速運鏡與怪奇構作的人體皆使得塚本晉也的作品成為風格化的cult片代表。
Thumbnail
2023/06/15
《迷霧中的孩子》一開場,導演毫不猶豫地在旁白裡表明自己與被攝者的關係,鏡頭裡的琪視導演如摯友談心底話,而何黎艷也坦率地透由畫外音述著自己對女孩的祝願與憐惜——那是全片少數幾個導演表態的段落——在全片所有的目睹與參與中,何黎艷從未試圖為事件和被攝人物多做詮釋,儘管猜得穿所謂的陷阱和人們笑語背後的意圖,
Thumbnail
2023/06/15
《迷霧中的孩子》一開場,導演毫不猶豫地在旁白裡表明自己與被攝者的關係,鏡頭裡的琪視導演如摯友談心底話,而何黎艷也坦率地透由畫外音述著自己對女孩的祝願與憐惜——那是全片少數幾個導演表態的段落——在全片所有的目睹與參與中,何黎艷從未試圖為事件和被攝人物多做詮釋,儘管猜得穿所謂的陷阱和人們笑語背後的意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考慮到本片的敘事脈絡,我們可以合理推論這每一種唸法都帶有各自的政治立場與社會關係。這是「口語」做得到,而「文字」做不到的事。在電影字幕上,我們一律只看得到「文清」二字。
Thumbnail
考慮到本片的敘事脈絡,我們可以合理推論這每一種唸法都帶有各自的政治立場與社會關係。這是「口語」做得到,而「文字」做不到的事。在電影字幕上,我們一律只看得到「文清」二字。
Thumbnail
非貶義,但如果看完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毒舌大狀》的話,那我想大概是「當童話故事遇上粵語長片後而所誕生的結晶品」吧。相信各位對「童話故事」這詞並不陌生,但「粵語長片」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非貶義,但如果看完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毒舌大狀》的話,那我想大概是「當童話故事遇上粵語長片後而所誕生的結晶品」吧。相信各位對「童話故事」這詞並不陌生,但「粵語長片」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即使當年受到「國語政策」的打壓與排擠,那些在台語片中努力前行的人,沒有輕易放棄,我還是相信林摶秋先生說的那句:「我就毋信台灣人佇台灣拍台語片,台語片興袂起來!」至今,我們還在努力。
Thumbnail
即使當年受到「國語政策」的打壓與排擠,那些在台語片中努力前行的人,沒有輕易放棄,我還是相信林摶秋先生說的那句:「我就毋信台灣人佇台灣拍台語片,台語片興袂起來!」至今,我們還在努力。
Thumbnail
🌿「講袂完的人名 ~ 說不盡的劇情,故事攏發生佇遮,毋知是人生如戲 ~ 抑是戲如人生 」 來賓介紹👏👏👏 -- 真的是好萊塢的演員:謝孟庭 -- 真的是好萊塢的製作經理:毛毛 趕快鋪個紅毯給兩位~😏😏😏 《台灣有個好萊塢》掀開那一段年代 📽 📽 📽
Thumbnail
🌿「講袂完的人名 ~ 說不盡的劇情,故事攏發生佇遮,毋知是人生如戲 ~ 抑是戲如人生 」 來賓介紹👏👏👏 -- 真的是好萊塢的演員:謝孟庭 -- 真的是好萊塢的製作經理:毛毛 趕快鋪個紅毯給兩位~😏😏😏 《台灣有個好萊塢》掀開那一段年代 📽 📽 📽
Thumbnail
Once upon a time……其實是上年年底,我參加了《飯戲攻心》試映 當時觀看初剪版本,所以點都要入場睇成品嘅! 但電影的映期一波三折,本來是今年初上映的賀歲片,因疫情而延至中秋檔期 以下內容夾雜試映及成品的比較心得,嘗試以新角度探索(?)這套電影的製作過程
Thumbnail
Once upon a time……其實是上年年底,我參加了《飯戲攻心》試映 當時觀看初剪版本,所以點都要入場睇成品嘅! 但電影的映期一波三折,本來是今年初上映的賀歲片,因疫情而延至中秋檔期 以下內容夾雜試映及成品的比較心得,嘗試以新角度探索(?)這套電影的製作過程
Thumbnail
三位導演的勇於嘗試,使《大輪迴》成為臺灣電影史中最為叛逆的類型片。三人各以擅長的電影風格詮釋人倫社會,使《大輪迴》各篇章宛如臺灣電影史的濃縮,胡金銓的武俠、李行的通俗讓人得以一窺類型片的成熟精巧,白景瑞的新寫實也能看見新電影正從舊框架中萌芽,即將煥發新生。
Thumbnail
三位導演的勇於嘗試,使《大輪迴》成為臺灣電影史中最為叛逆的類型片。三人各以擅長的電影風格詮釋人倫社會,使《大輪迴》各篇章宛如臺灣電影史的濃縮,胡金銓的武俠、李行的通俗讓人得以一窺類型片的成熟精巧,白景瑞的新寫實也能看見新電影正從舊框架中萌芽,即將煥發新生。
Thumbnail
雖然我是高雄人,但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我是到了台北唸大學之後才開始看影展,而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高雄電影節。這次在高雄電影節看了一些有趣的作品,想要挑幾部來談談。
Thumbnail
雖然我是高雄人,但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我是到了台北唸大學之後才開始看影展,而今年是我第一次參加高雄電影節。這次在高雄電影節看了一些有趣的作品,想要挑幾部來談談。
Thumbnail
父親曾經是某抗日話劇團的團長,率領劇團跑遍了湖南江西一帶,演出劇目有老舍的劇本「國家至上」、曹禺的「日出」、著名的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宣傳抗日救國、要打敗帝國主義者的侵略。
Thumbnail
父親曾經是某抗日話劇團的團長,率領劇團跑遍了湖南江西一帶,演出劇目有老舍的劇本「國家至上」、曹禺的「日出」、著名的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宣傳抗日救國、要打敗帝國主義者的侵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