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的最後,千重子與小舞,在京都的鴨川與巴黎的塞納河畔,遙遙相望,「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對於我們自己,幸運與否,都是已矣的過去,但對於下一代,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最溫柔的後盾,如同世界眾多古都裡的母親之河,滋養療癒他們的人生。
劇照來源:天馬行空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kydigi/photos/a.203319859679949/7287460114599186/
2017年上映,由松雪泰子主演的電影《古都》,是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說,第三度被改編成電影呈現,之前還有1963、1980年,分別由岩下志麻、山口百惠擔女主角的兩個版本;小說《古都》主要在講一對京都的雙胞胎姊妹,因為家境被迫分離在不同的家庭長大,長大後因緣相見,卻又因為情感事件、身分階級等問題,後來再度分離的故事。前兩個版本聚焦在佐田千重子與中田苗子這對雙胞胎姊妹之間的關係與思緒流轉,2017年的松雪泰子版,則除了雙胞胎姊妹之間的情誼外,還將故事延伸到下一代。
川端康成是出名的愛日本,他在領取諾貝爾獎時,穿著的是日本的和服正裝「紋付羽織袴」,領獎之後不久,還在瑞典發表了《我在美麗的日本》演說,抒發自己對於日本這個民族的美的體驗;松雪泰子版的電影《古都》充分呈現了川端康成對日本美學的熱愛,不僅電影裡的茶道、書法、插花、日本舞踊都是請名家指導,知名書法家小林芙蓉甚至還親自演出;劇中使用的道具,大到千重子一家人居住與工作的京町家古宅,小到和服與茶道用品,都是真品,和服與茶具還是還是來自名家。從影片的開始,町屋的木頭格柵,到劇末的書法與日本舞踊演出,導演在劇中對日本傳統藝術的細節,有很多的著墨,搭配優雅的運鏡,觀賞《古都》的過程,如同沉浸在優雅的日本古典美學境域裡,讓我這個沒有去過京都的人,心生嚮往,想著未來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用身體去體驗電影裡呈現出來的美好。
除了外在的細節外,日本女性含蓄、優雅、耐勞等特質,也透過身為主角的雙胞胎姊妹展現,深入國情文化的骨髓,呈現川端康成眼中的古典美日本,但導演的企圖不僅於此,又加入新意,以雙胞胎姊妹兩人各自的女兒,小舞與結衣,在生涯抉擇上遇到的問題,以及由此延伸出來,母女關係之間的緊張,隱喻京都這個古都,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衝突。
結衣面對的衝突是文化,她是雙胞胎妹妹苗子的女兒,從日本到法國巴黎學習美術,在東西文化衝擊下,遇到了創作瓶頸,繳交給老師的作品,一再遭遇老師給予負評,讓她深感挫折,在極沮喪的時刻,母親到訪,在陪伴母親的過程中,看見了東方血肉的她,創作的源頭。
感謝父母沒有逼我去當醫師
小舞糾結的則是傳承,她的母親千重子,小時候因為家貧,被過繼到百年老店「佐田和服」當養女,千重子長大後繼承家業,也期待小舞能繼續傳承和服店。
小舞安靜的接受母親的安排,從小就乖巧的學習書法等傳統藝術課程,在課堂上表現得也很好,好到可以代表日本去法國表演,但在她身上,不但感受不到一絲學習的愉悅,反而是被迫配合的不甘願,但她在不甘願什麼呢?在生涯的抉擇上,她並沒有強烈的主見,她不甘願的,或許是母親對她人生的過度干預。
這讓我想起不久前一個有趣的新聞,在今〈2022〉年台大的畢業典禮上,有一位電機系的吳同學代表畢業生致詞,吳同學說,他們能從電機系畢業,要感謝他們的父母,感謝他們的父母,當年沒有逼他們去讀醫學系。這則趣聞來自
葉丙成老師的臉書,後來吳同學有再補充說明,他這麼說的意思,並不是在比較電機系跟醫學系哪個好哪個不好,他的重點是,感謝他們的父母,給了他們選擇的自由。
不少在學業成績表現很好,或者是父母擔任醫生的朋友,可能會對吳同學的話很有感覺,像我認識的一對牙醫夫妻,他們就非常堅定的認為,牙醫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逼迫孩子,大學一定要念牙醫系,但孩子的志向並不在此,在孩子上大學那年,親子之間因此爆發衝突。
我的家世跟學業成績都很普通,不會有類似這樣克紹箕裘的問題,但當年我在選填大學校系的時候,卻一樣也碰到,跟父母意見不同,該聽父母的,還是照我自己意思做的小小掙扎。
父親與母親是1949年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代,他們成長的過程,日子過得辛苦,在教養我們的時候,觀點因此非常務實,我念大學時,師範體系的大學院校還是免費就讀,畢業後會被分發去當老師,我考大學的成績,是幾乎所有的師範院校都可以進去,父母自然希望我念去念師範院校,不僅學費全免,畢業後還有穩當的鐵飯碗,符合他們對人生的期待,但在選填志願時,他們還是尊重我的選擇,讓我去唸了私立大學商學院,每年付出高昂的學費跟食宿費用;我身邊不少同輩的親人或朋友,因為家裡的種種因素,被迫放棄自己的選擇,這些實際的例子,因此讓我格外感謝父母,在選擇校系或是結婚對象,這類的人生重大決定上,他們對我的尊重與支持。
關於介入孩子人生的程度可以到哪裡,或許,每個身為父母的人,都是清楚的,就像《古都》裡小舞的母親千重子,她雖然一路按照她的目標栽培著小舞,卻也深自明白自己的界限,對她與小舞的關係,有深刻的自省。
千重子會那麼積極的想要影響小舞的人生,源自於她的成長環境,儘管養父母並沒有要她一定要繼承「佐田和服」,養母也一再告訴她,她可以選擇她自己想要的人生,沒關係的,然而,佐田夫婦對她視如己出的養育栽培,讓她即使不想繼承,也還是昧著自己的真心,選擇了扛下這家百年老店傳承的責任,這是她報答養父母的方式。
為人父母的界線
她過度體貼的做了自以為會讓養父母滿意的選擇,那單純是她基於個人意願,對她自己的人生,做出來的決定,但她卻沒有權力要求下一代的小舞,持續她的意志,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在教養的過程中,或許因為不同的境遇,有窮養富養的分別,但在重要的生涯選擇上,為人父母,必須要很謹慎的覺知到,父母的角色本身,對於孩子來說,是具有強大權威的影響者,在孩子做重大決定的時候,只要不是明顯的誤入歧途,做為擁有權威的人,必須要非常謹慎的退居輔助角色,避免滿腔熱血的「為你好」或是情感勒索,這是我對自己的提醒。
但說來容易,能不能做得到,我對自己也沒有把握。像我雖然不是畢業自台成清交等名校,但我念的大學,排名跟口碑一直都很不錯,我會不自覺的,把我的學校,當作目前還在念小學的兩個孩子,未來念大學的最低標,當我意識到我有這樣的念頭時,我也會有「萬一將來他們沒有達到這個目標,我該怎麼處理我自己」的焦慮,雖然這個焦慮看起來,來得還太早。
我也一直以為,我不在意孩子的成績,在我們家姊姊上小學之後,也很自我感覺良好的覺得自己是個開明的媽媽,直到我家弟弟上了小學,才發現,之前做得到那樣的開明,是因為姊姊是品學兼優的孩子,但弟弟目前還是常常被老師寫滿滿聯絡簿的半獸人,看到弟弟小學一年級六十幾分的考試成績,我也很掙扎,是該用斯巴達教育的方式,把弟弟的成績教練出來,還是用像對姊姊那樣的方式對待弟弟,硬壓下「才小學一年級,就考成這樣,你以後怎麼辦」的真心話。如果連像我這麼普通的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糾結,對於那些醫師家庭,或是
天篷人的家庭,當他們在面對孩子不合己意時,那個掙扎應該會是更大的吧。
《古都》的最後,千重子與小舞,在京都的鴨川與巴黎的塞納河畔,遙遙相望,「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對於我們自己,無論是幸運與否,都是已矣的過去,能善解就善解,不能善解,也要放過自己,想辦法讓自己好過;但對於下一代,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最溫柔的後盾,如同世界眾多古都裡的母親之河,滋養療癒孩子們的人生。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