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暴力,會有報應嗎?

【職場】暴力,會有報應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報應一詞是自我安慰還是轉念

報應一詞是自我安慰還是轉念

小冰剛換身分,脫離職場在家當全職婦女快20年了,最近重新步入職場是個2度就業婦女。
脫離職場環境太久一度感到懷疑人生,找工作找了半年,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終於有面試通知,報著雀躍的心情前往面試。

公司很小裡面只有5個人,老闆很老實,表明這裡是「沒福利、沒制度、沒底薪的業務單位,雖然都沒有但您只要認真就會賺大錢」,小冰看到老闆誠懇的眼神,又沒其他工作備案,就答應來上班,老闆很高興還送小冰出門口並敬禮。

小冰上幾天後發現,大家都不理她,唯一會跟她說話的只有老闆,就更認真上班,但也慢慢觀察到幾件業務單位微妙的事

1. 沒底薪所以對老闆態度都不好。(原來都是朋友)

2. 會計對老闆更兇因為是女朋友。(還是金主)

3. 其他3個都上午進來,下午不進公司,很自由。(無人管,所以沒制度)

4. 案件成交後要等3個月到2年才會結案,因為要完全過戶完。(要找到買家)

小冰很積極的工作,後來成交很多案件,這時資深女員工就一直洗腦大家,說「老闆特別照顧小冰」,「小冰都私下跟老闆約會」,「那兩個人會公開曖昧」…………….等。

剛開始以為是開玩笑,但同樣玩笑話不可能每天開,最後受到了以下對待。

被打壓;小冰只要跟老闆多說二句話,冷箭就刺過來,再問二句就聽到會計惡言制止,後來男同事還藉機罵小冰,資深女員工冷暴力對待……環境真不友善。

小冰變寡言了,不敢問就默默做,不懂就回家問家人,或找朋友協助,在公司就開啟自學模式。

還好在技能上不輸人,小冰因一路都有在自我培訓,不管是電腦還是文書都難不到他,這種經驗歷程讓他學習很快。

冷言冷眼對待;老闆被告誡不能跟小冰說話,連老闆都開始冷言冷眼對待,這種不友善的環境,只會讓人更將心力放在自己工作上,全心聚焦不影響心情。

沒合理對待;當領薪水時就被東扣西扣,多問二句還真不行,會計不會說明扣薪理由,就臭臉要你快簽收。這種態度讓小冰很不服,但又被迫於接受,因為後面還很多要結案。

口語霸凌;公司同仁因為業績不如人,眼紅小冰領得多,講話都很不客氣,小冰一算業績還沒結算完,走了就甚麼都沒,只好又繼續忍耐。

不受到尊重;在承辦案件中,會計要給小冰的資料都用丟的,還一直刁難跟退件,搞得小冰很累,造成【情緒控管不佳】一度小冰還懷疑是自己的問題,後來才慢慢釋懷。

經由上述對待後,一般人會馬上離職,但小冰沒有,她轉念思考。
我是來賺錢不是來培養感情,不需要跟【沒見識】的人計較。
會動不動忌妒把妳當敵人,一定是【技不如人】【自卑感作祟】。
上天會看到,做人做事太過分會有【報應】。
本就不是同路人,何必強迫同行,自己走、路較寬。
隨時準備轉職,培訓自己,不浪費時間在小人身上。
  • 轉念後小冰就豎立自己的風格,加強學習轉移負能量。
  • 最後會計跟老闆分手,最扯的是還把自己的新男友帶到這間公司上班。
  • 並告誡大家她跟老闆自始自終都是朋友,還對外發誓所言為真。
  • 資深女員工後來也鬧翻離開,因為扣薪上癮最後扣到她。
  • 另外二個怕被禍延,就更混日子不工作。

後語

小冰後來離開那間公司,前後一算花了6年時間,業績也沒結案就離開。心想世上是沒報應的,這二個字只對有良心的人有用,對於慣性謊言包裝自己的人,還真的沒用,眼看世界全是假,就算報應來臨也無感吧!

還真的感謝當初的排擠,才能造就自己的眼界,是小人還是貴人傻傻分不清,是磨難還是考驗,存在一念間。

以上為個人創作文章,不是唯一也沒對錯,還是要因時間跟環境的態樣而改變。輕鬆看待,謝謝!!!!

喜歡請幫我按個讚加分享,您的鼓勵就是我寫作的動力,感謝!!!!!

全文完



avatar-img
Lena 漫談人生
44會員
134內容數
人生總會在錯誤中修正,做事不往後看不遺憾過日,遺留下的經驗是淬練過的美好。文章以分享淺談人生、遙望職場怪論、論說人際特質、笑談人格行為、談論工作百科、書寫日常顯影。路不是單一終循至回歸線。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自己。 珍惜最美好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ena 漫談人生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情緒管理,包含反向效應、柔膚效應和浮萍效應等心理現象,並建議以包容、傾聽和正視情緒的方式來促進心理健康。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這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情緒管理,包含反向效應、柔膚效應和浮萍效應等心理現象,並建議以包容、傾聽和正視情緒的方式來促進心理健康。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