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練可以當多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91歲的日本健身教練:瀧島末香奶奶

91歲的日本健身教練:瀧島末香奶奶


剛當教練的時候,我認為教練是可以當一輩子的工作,網路看上看過許多國外的案例,到70-80歲還在當教練的人大有人在,教導著80-90歲的客戶

經過這幾年的黑天鵝侵襲,我認為教練還是可以當一輩子,只是隨著年紀跟經驗的增長,需要考慮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比較沒辦法像年輕時思考那麼單純

年紀跟教練職涯的相關性,大概會有以下幾點影響


1.體力:這是最明顯的,25-30歲時,一天8-10堂課在上都沒問題,30-35歲時,8堂就有點緊繃了,35-40歲以上,6堂上完會開始有ㄎㄧㄤ掉的感覺

如果你是在大型俱樂部上課那倒還好,因為用機械式器材上課可以節省非常多力氣,無怪乎常聽到別人動輒10堂、12堂還14堂在上;如果你是在中小型健身工作室,器材只有自由重量的話,學生又都舉很重的話,我只能祝你幸福

以前有段時間固定會有連續五堂課接在一起上,恰巧那些客戶硬舉至少都破百以上,裝槓片裝到懷疑人生,那時懷疑自己為何要把客戶練那麼壯,還萌生以後就當動作矯正的健康快樂教練就好

因此,隨著年齡增長,每年的上課堂數會逐漸調整變少,直到一個最適合的工作節奏


2.養兒育女:我沒有小孩,但我許多客戶都是從沒小孩練到有1-2個小孩,從生小孩前生龍活虎,到生小孩後煙燻妝就沒有再卸掉過了

有沒結婚基本上是沒差的,小孩出生才是生活的一大轉折,你的工作節奏必然需要調整,不然你的壽命就可能會被調整

教練當久了除了往上升任管理職,另外就是當自由教練,或是自己經營工作室,還有擔任講師等方向可以選擇,現在可能還有「網紅」的道路可以選,不管是哪一種選擇,小孩出生後勢必都會影響後續的生涯規劃


3.家人關係:不管是要繼承家業、又或者是家人生病、或者是地方的鄉親需要你,家人的因素也是影響教練職涯的重點

因為教練產業非常年輕,人們看不到以後教練產業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你是在大型公司領著優渥的獎金跟福利,親人們可能還不會說什麼;但如果你到了一定年紀還是不太穩定的話,不管是誰一定都會擔心

尤其在疫情過後,更是讓許多人當教練的意願動搖,紛紛轉職其他行業,不過這也是健身產業良幣驅逐劣幣的時刻,閒言閒語可以汰除許多想賺快錢而破壞產業名聲的打工仔,讓真正優秀的教練留下來


4.身體病痛:隨著年齡增加,身體會開始出現大大小小奇怪的病痛,有時候根本沒有做什麼就必須休息個2-3個月,或是跟公司同事出去旅遊,回來後大家都沒事,就你的身體不堪負荷,這在活動較多的公司內會是潛在的變動因素

有發生過一些身體狀況的教練大概都會知道,這是一件非常惱人的事情,尤其你自己從事的是健康產業,但教練自己的身體卻比他的客戶還不健康,這會讓人萌生轉職的念頭,會覺得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這一行

因此,教練自己的健康,「必須」比客戶還重要,這也是許多教練自己都會忽略的,教練唯有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辦法照顧其他客戶


———


以上幾點是我簡單歸納年齡會跟教練職涯變動有所關聯的因素,指的是「會因為這些因素而離開健身產業」,而不是「轉換自我經營策略」

因此想要長遠的經營一份健身教練的工作,上述幾點是我一些淺薄的意見,提供給對於產業有熱誠的夥伴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教練大學-山姆雷蒙的沙龍
26會員
22內容數
2024/11/21
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指的是每5個人裡面,就會有1位是超過65歲的老年人。這將帶來的社會問題非同小可 如果人們看待健身的角度從「休閒娛樂」轉移成「生命健康教育」,健身的概念開始產生「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時,或許問題有機會被解決
Thumbnail
2024/11/21
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指的是每5個人裡面,就會有1位是超過65歲的老年人。這將帶來的社會問題非同小可 如果人們看待健身的角度從「休閒娛樂」轉移成「生命健康教育」,健身的概念開始產生「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時,或許問題有機會被解決
Thumbnail
2023/05/22
腦袋中有個東西,叫前額葉皮質,它負責讓你理性思考,保持冷靜,不做出傻事 腦袋中還有另一個東西,叫杏仁核,它負責讓你感情豐富,情緒充滿 使用前額葉皮質做事情很累、很費神、耗電,沒有人可以在工作時把這裡開機整天,不然你整個人很快就會沒電 相對的,使用杏仁核做事很簡單,但它會讓你容易憤怒、恐懼、難過
Thumbnail
2023/05/22
腦袋中有個東西,叫前額葉皮質,它負責讓你理性思考,保持冷靜,不做出傻事 腦袋中還有另一個東西,叫杏仁核,它負責讓你感情豐富,情緒充滿 使用前額葉皮質做事情很累、很費神、耗電,沒有人可以在工作時把這裡開機整天,不然你整個人很快就會沒電 相對的,使用杏仁核做事很簡單,但它會讓你容易憤怒、恐懼、難過
Thumbnail
2022/08/05
如果你有跟一些資深的教練們學習過,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訓練課表的安排,就是科學跟藝術,理性跟感性的結合』 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訓練課表,或是「保證」可以讓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的奇蹟訓練法,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站在最基本的原則上,隨著時間、賽事及研究不斷演進
Thumbnail
2022/08/05
如果你有跟一些資深的教練們學習過,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訓練課表的安排,就是科學跟藝術,理性跟感性的結合』 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訓練課表,或是「保證」可以讓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的奇蹟訓練法,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站在最基本的原則上,隨著時間、賽事及研究不斷演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薪資」可以說是每個行業皆錙銖必較的議題,也影響了許多家庭或者是學子升學時的志願選填,那麼在臺灣從事健身教練工作好賺嗎? 最近有一篇報導指出健身教練年賺百萬,那這個行業真的有這麼賺錢嗎? 臺灣健身教練如果簡略區分,可以分為聘僱類型與所謂自由教練類型,兩者主要差
Thumbnail
「薪資」可以說是每個行業皆錙銖必較的議題,也影響了許多家庭或者是學子升學時的志願選填,那麼在臺灣從事健身教練工作好賺嗎? 最近有一篇報導指出健身教練年賺百萬,那這個行業真的有這麼賺錢嗎? 臺灣健身教練如果簡略區分,可以分為聘僱類型與所謂自由教練類型,兩者主要差
Thumbnail
還記得幾年前 有人寫過「健身教練是幸福的行業」 在當時。整個台灣的環境 健身產業蓬勃發展中 的確,就連我自己,我沈浸在這幸福的環境當中 但,一場疫情 打亂了整個行業的規律 甚至這幾年,感覺相對穩定的「俱樂部」 開始引進“承攬模式“ 看似自由,結果更不自由 這幾年Coaching的個案 我整理出三個產
Thumbnail
還記得幾年前 有人寫過「健身教練是幸福的行業」 在當時。整個台灣的環境 健身產業蓬勃發展中 的確,就連我自己,我沈浸在這幸福的環境當中 但,一場疫情 打亂了整個行業的規律 甚至這幾年,感覺相對穩定的「俱樂部」 開始引進“承攬模式“ 看似自由,結果更不自由 這幾年Coaching的個案 我整理出三個產
Thumbnail
「肌力體能教練怎麼來的?」 我不是一開始就設定自己要成為健身教練,昨天女兒突然問我:「媽媽,你是教什麼的啊?」 我沒有思考的就說:「我教別人運動啊。」 其實我也不是天生愛運動,記得從國中開始所有運動的動力都來自於—-想減肥。 嘗試過各種奇怪減肥方式:埋線、蘋果餐、燕麥餐、過八點不吃東西西…後來月經
Thumbnail
「肌力體能教練怎麼來的?」 我不是一開始就設定自己要成為健身教練,昨天女兒突然問我:「媽媽,你是教什麼的啊?」 我沒有思考的就說:「我教別人運動啊。」 其實我也不是天生愛運動,記得從國中開始所有運動的動力都來自於—-想減肥。 嘗試過各種奇怪減肥方式:埋線、蘋果餐、燕麥餐、過八點不吃東西西…後來月經
Thumbnail
最近有些機會跟一些私人教練討論目前的現況與未來,特別是針對私人教練的高工時、低回報,以及性別優勢等議題,似乎他們已經在本身的職涯規劃上產生了一些隱憂,特別是針對未來的龐大不確定性。
Thumbnail
最近有些機會跟一些私人教練討論目前的現況與未來,特別是針對私人教練的高工時、低回報,以及性別優勢等議題,似乎他們已經在本身的職涯規劃上產生了一些隱憂,特別是針對未來的龐大不確定性。
Thumbnail
這一篇 寫給不知道什麼是「教練」 和好奇「教練」到底在幹嘛的朋友。 當我聽到「教練」 只是心裡有些好奇,但我學會教練後 我開始對人「充滿好奇」,這一切的奇妙源於教練之旅! 現今各界當紅的「生命教練」 ,到底是在說什麼?
Thumbnail
這一篇 寫給不知道什麼是「教練」 和好奇「教練」到底在幹嘛的朋友。 當我聽到「教練」 只是心裡有些好奇,但我學會教練後 我開始對人「充滿好奇」,這一切的奇妙源於教練之旅! 現今各界當紅的「生命教練」 ,到底是在說什麼?
Thumbnail
2025年台灣即將邁向超高齡化社會,代表到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一位是超過65歲以上的銀髮族,光用文字述說可能會沒什麼「感覺」,但當我搭車返鄉的時候就特別有感 我是屏東潮州人,從最南的縣市到最北的縣市工作,近年回家時,潮州鎮這個小鎮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近期我才深刻的體悟到,潮州鎮漸漸「老了」
Thumbnail
2025年台灣即將邁向超高齡化社會,代表到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一位是超過65歲以上的銀髮族,光用文字述說可能會沒什麼「感覺」,但當我搭車返鄉的時候就特別有感 我是屏東潮州人,從最南的縣市到最北的縣市工作,近年回家時,潮州鎮這個小鎮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近期我才深刻的體悟到,潮州鎮漸漸「老了」
Thumbnail
剛當教練的時候,我認為教練是可以當一輩子的工作,網路看上看過許多國外的案例,到70-80歲還在當教練的人大有人在,教導著80-90歲的客戶 經過這幾年的黑天鵝侵襲,我認為教練還是可以當一輩子,只是隨著年紀跟經驗的增長,需要考慮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比較沒辦法像年輕時思考那麼單純
Thumbnail
剛當教練的時候,我認為教練是可以當一輩子的工作,網路看上看過許多國外的案例,到70-80歲還在當教練的人大有人在,教導著80-90歲的客戶 經過這幾年的黑天鵝侵襲,我認為教練還是可以當一輩子,只是隨著年紀跟經驗的增長,需要考慮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比較沒辦法像年輕時思考那麼單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