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產業:談高齡化社會的銀色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照片為日本91歲的健身教練:瀧島未香阿嬤

照片為日本91歲的健身教練:瀧島未香阿嬤

2025年台灣即將邁向超高齡化社會,代表到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一位是超過65歲以上的銀髮族,光用文字述說可能會沒什麼「感覺」,但當我搭車返鄉的時候就特別有感

我是屏東潮州人,從最南的縣市到最北的縣市工作,近年回家時,潮州鎮這個小鎮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近期我才深刻的體悟到,潮州鎮漸漸「老了」


當然不只潮州,潮州鎮已經算是屏東縣的「大鎮」,近年來以我觀察到的現象,潮州鎮的發展有加速的趨勢,房子一直蓋,店家一直來,我相信跟台鐵設置維修站在潮州、88快速道路讓潮州到高雄速度縮短許多有關

但一些更偏遠的鄉鎮,我相信人口老化的結構更加嚴重,因為年輕人力都外流,在家鄉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當然許多「見過世面」的人會義正嚴詞說「哪裡都有工作的機會啊,只是有沒有心而已吧!」

以前我也會有這種自以為是的想法,但隨著思維的提升,你會開始瞭解到真正的難處在哪


如果我們把「見過世面的程度」或「思維的層次」分成1-5分,1是最少,5是最高的話,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4分等級的人,跟一個1分等級的人說:家鄉到處都是賺錢的機會啊」

也許這位4分等級的人出國唸過商學碩士、受過許多商業訓練、甚至經歷過許多商業實戰,有非常多失敗跟成功的經驗;但那一位1分等級的人,從小到大就被告知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要賺錢就是要去找一份好工作,才有機會結婚生子買車買房


對於這位4分的人,如果他返鄉工作確實可能會有「賺到錢」的機會,因為對他來說這是一個「降維打擊」的做法,也就是他腦海中的知識在他的家鄉來說,是前所未有的,相對商機較大,因此成功機率較高

相對的,對於那位1分的人來說,因為他的思維停留在「賺錢就是該找工作」,因此不管到哪裡他面對的都是「該如何找到好工作」而不是「該如何創造機會」的問題


除非遇到金主或是導師來提升他的思維層次,不然要跨出舊有的思維模式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為何不該用4分層級的認知,去譴責1分層級的認知,這就像張飛打岳飛,根本無法討論

認知的層級也沒有任何「誰好誰壞」或「誰高誰低」的問題,這只有「同理心」的問題,我們不能在沒有完全瞭解一個人的情況下,就去批判那個人所認知的一切


回到超高齡社會,在健身產業很流行說教,事實上不管在什麼產業應該都是,有聽過達克效應的人就會知道,最會說教的就是那些懂沒有那麼多的菜鳥,最謙虛的都是那些資深的頂級高手

年輕世代跟網路世代之間的隔閡,光是「上網」的經驗就有一定的差距了,更何況是近年來才流行起來的「健身」

長輩們對於上網的認知,大多數就跟我們剛接觸網路時一模一樣,傳所謂的「長輩圖」道早安、在網路上「聽某人說」的知識、群組內在瘋傳的「(假)消息」


我們剛接觸網路時,不也都在做相同的事情?


更何況是健身知識,我們都知道健身能提升肌力、肌肉量、增加骨質密度、改善心血管功能、預防肌少症、預防阿茲海默症等等

但長輩接觸健身資訊多久了?是從隔壁阿花也去健身房瘦了5kg開始,還是聽到鄰居阿嬌姨也去健身房跳戰鬥有氧開始?


「欸欸那個誰現在也有跑健身房,那我要怎麼瘦肚子跟掰掰袖比較快?」


如果是一位資歷十年以上的教練,可能會笑著問長輩日常的生活習慣、飲食內容、平常有沒有在運動、身體健康還好嗎等等問題;如果是一個剛當幾年教練的年輕人,可能會翻白眼的說「沒有在局部瘦身的啦!電視上都是騙人的!不要在那邊亂動會受傷啦!做那個沒有用啦!」


如果你今天想買房子,在看第一間房的時候,問房仲這房子會不會漏水,房仲回你:「房子用久了本來就會漏水啊!哪裡有房子不會漏水你跟我說?房子越舊就越會漏水嘛!越新當然就不會漏啊!電視上應該也有說吧?老師沒有教嗎?」

你會有什麼感覺?


在超高齡化社會趨勢的到來,社會即將被經濟實力最強、但也是M型化最嚴重的一群中老年人接管,他們是經歷台灣經濟起飛時期的一群人,但也是網路世代的初學者,健身知識的幼幼班

而以現在健身產業的年齡來說,資深教練的數量極少,新教練的數量則是越來越多,當然有志之士還是不少,但與其讓年輕世代的教練們去宣導健身的好處,不如.....培訓中老年世代的健身教練

與其撥經費去搞一堆長照的東西,不如撥經費給各個地方政府,請健身產業業界資深教官開輔導課程,培訓二度就業的中老年族群擔任私人教練,並於各地方社區設立銀髮健身站,由這些銀髮教練教導銀髮族群


第一可以解決長照經費永無止境升高的問題

第二可以解決健保資源一直被浪費的問題

第三可以解決社福資源不足的問題

第四可以解決銀髮人力再利用的就業問題

第五可以解決國人不重視體育教育的問題

第六可以解決中老年人不信任年輕教練的問題


現在人口老化較嚴重的縣市,政府已有在設置銀髮族健身中心,未來我不知道這個想法是否有一天會被採用,但我想如果有一天這個意見足以被參考,我就備感欣慰


想解決社會最根本的問題,就要從事物的本質去思考,以上的內容是我從每週的健身週報資料搜集中發想出來,提供給各位參考。如果你也對這些能開啟你思考過程的資源有興趣,歡迎你訂閱健身週報,隨時接收健身產業的最新資訊

健身週報訂閱:https://forms.gle/7u21rjNVZdJWQWtC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教練大學-山姆雷蒙的沙龍
26會員
22內容數
2024/11/21
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指的是每5個人裡面,就會有1位是超過65歲的老年人。這將帶來的社會問題非同小可 如果人們看待健身的角度從「休閒娛樂」轉移成「生命健康教育」,健身的概念開始產生「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時,或許問題有機會被解決
Thumbnail
2024/11/21
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指的是每5個人裡面,就會有1位是超過65歲的老年人。這將帶來的社會問題非同小可 如果人們看待健身的角度從「休閒娛樂」轉移成「生命健康教育」,健身的概念開始產生「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時,或許問題有機會被解決
Thumbnail
2023/05/22
腦袋中有個東西,叫前額葉皮質,它負責讓你理性思考,保持冷靜,不做出傻事 腦袋中還有另一個東西,叫杏仁核,它負責讓你感情豐富,情緒充滿 使用前額葉皮質做事情很累、很費神、耗電,沒有人可以在工作時把這裡開機整天,不然你整個人很快就會沒電 相對的,使用杏仁核做事很簡單,但它會讓你容易憤怒、恐懼、難過
Thumbnail
2023/05/22
腦袋中有個東西,叫前額葉皮質,它負責讓你理性思考,保持冷靜,不做出傻事 腦袋中還有另一個東西,叫杏仁核,它負責讓你感情豐富,情緒充滿 使用前額葉皮質做事情很累、很費神、耗電,沒有人可以在工作時把這裡開機整天,不然你整個人很快就會沒電 相對的,使用杏仁核做事很簡單,但它會讓你容易憤怒、恐懼、難過
Thumbnail
2022/08/05
如果你有跟一些資深的教練們學習過,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訓練課表的安排,就是科學跟藝術,理性跟感性的結合』 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訓練課表,或是「保證」可以讓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的奇蹟訓練法,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站在最基本的原則上,隨著時間、賽事及研究不斷演進
Thumbnail
2022/08/05
如果你有跟一些資深的教練們學習過,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訓練課表的安排,就是科學跟藝術,理性跟感性的結合』 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訓練課表,或是「保證」可以讓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的奇蹟訓練法,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站在最基本的原則上,隨著時間、賽事及研究不斷演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活在高齡化社會裡的現代人,可以說「大部分的人生都在退化」,防止老化避免失能會是我們日後最重要的課題,人生終須一死,但是應該沒有人想要人生最後幾年臥病在床,呼吸依靠呼吸器,餵食要靠鼻胃管吧,如果想要有尊嚴的老年,從40歲就要開始大重量訓練,照顧自己的老年。 相信現代人都知
Thumbnail
生活在高齡化社會裡的現代人,可以說「大部分的人生都在退化」,防止老化避免失能會是我們日後最重要的課題,人生終須一死,但是應該沒有人想要人生最後幾年臥病在床,呼吸依靠呼吸器,餵食要靠鼻胃管吧,如果想要有尊嚴的老年,從40歲就要開始大重量訓練,照顧自己的老年。 相信現代人都知
Thumbnail
2019年,台灣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60萬,佔總人口的15%,這顯示我們已處於高齡社會。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20%,使台灣成為超高齡社會。在面對少子化、長時間工作和相對低薪的社會背景下,仰賴後代養老已經不再現實。傳統的農業社會或許曾行之有效,但現今社會變化迅速
Thumbnail
2019年,台灣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60萬,佔總人口的15%,這顯示我們已處於高齡社會。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20%,使台灣成為超高齡社會。在面對少子化、長時間工作和相對低薪的社會背景下,仰賴後代養老已經不再現實。傳統的農業社會或許曾行之有效,但現今社會變化迅速
Thumbnail
台灣兩年後即將邁進超高齡化社會, 老化人口將達468萬人. 我國人口老化速度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老化海嘯來勢洶洶。 目前台灣失能者約85萬人, 一項數據顯示台灣老人臨終前平均要臥床八年, 好消息是, 如果我們及早鍛鍊身體, 是有機會迎接一個優雅老後的生活。 我身邊很多長輩開始去健身房, 他們表
Thumbnail
台灣兩年後即將邁進超高齡化社會, 老化人口將達468萬人. 我國人口老化速度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老化海嘯來勢洶洶。 目前台灣失能者約85萬人, 一項數據顯示台灣老人臨終前平均要臥床八年, 好消息是, 如果我們及早鍛鍊身體, 是有機會迎接一個優雅老後的生活。 我身邊很多長輩開始去健身房, 他們表
Thumbnail
台灣走向高齡化已是事實,前幾天看到個統計數據,國發會推估,到了2034年,台灣50歲以上的人數將超過總人口的一半。我是統計數據之一,不想被年紀及社會刻板印象所制約,也不想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是要體現許多可能性,所以我要當一個「創齡實習生」。
Thumbnail
台灣走向高齡化已是事實,前幾天看到個統計數據,國發會推估,到了2034年,台灣50歲以上的人數將超過總人口的一半。我是統計數據之一,不想被年紀及社會刻板印象所制約,也不想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是要體現許多可能性,所以我要當一個「創齡實習生」。
Thumbnail
如何為與日俱增的高齡人口,打造更多元且值得期待的生活場景,是值得我們加緊腳步、投入更多心力探索的課題。
Thumbnail
如何為與日俱增的高齡人口,打造更多元且值得期待的生活場景,是值得我們加緊腳步、投入更多心力探索的課題。
Thumbnail
2025年台灣即將邁向超高齡化社會,代表到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一位是超過65歲以上的銀髮族,光用文字述說可能會沒什麼「感覺」,但當我搭車返鄉的時候就特別有感 我是屏東潮州人,從最南的縣市到最北的縣市工作,近年回家時,潮州鎮這個小鎮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近期我才深刻的體悟到,潮州鎮漸漸「老了」
Thumbnail
2025年台灣即將邁向超高齡化社會,代表到時每5個人當中,會有一位是超過65歲以上的銀髮族,光用文字述說可能會沒什麼「感覺」,但當我搭車返鄉的時候就特別有感 我是屏東潮州人,從最南的縣市到最北的縣市工作,近年回家時,潮州鎮這個小鎮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近期我才深刻的體悟到,潮州鎮漸漸「老了」
Thumbnail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Thumbnail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Thumbnail
原本這週在臺北忙,打算停刊一週,萬萬想不到緣分總是來得若有似無冷不防一陣披麻帶孝的想你,想起那個你。這個你,是青春時期的我。
Thumbnail
原本這週在臺北忙,打算停刊一週,萬萬想不到緣分總是來得若有似無冷不防一陣披麻帶孝的想你,想起那個你。這個你,是青春時期的我。
Thumbnail
林永昌醫師看到病人現況老人失能的問題越來越大,本身有健身且擁有運動科學知識的他,開發了枯木逢春訓練法來治療許多失能的老年人,不論是糖尿病、骨質疏鬆症、車禍癱瘓等問題,都經過安全的治療下得到顯著的進步。 我們對於長照,除了醫療消極的治療,針對人口老化失能的問題應該用重訓來預防問題。
Thumbnail
林永昌醫師看到病人現況老人失能的問題越來越大,本身有健身且擁有運動科學知識的他,開發了枯木逢春訓練法來治療許多失能的老年人,不論是糖尿病、骨質疏鬆症、車禍癱瘓等問題,都經過安全的治療下得到顯著的進步。 我們對於長照,除了醫療消極的治療,針對人口老化失能的問題應該用重訓來預防問題。
Thumbnail
以年輕為美的身體形象,隨著社群更加擴張在我們的日常,但台灣已經是定義中的高齡社會了,面對年紀增長的社會,每個人對自己的想像,如果只剩看起來年輕,似乎除了減肥焦慮又走上另一種年紀焦慮,人即使可以不長體脂肪但沒辦法不長年紀啊。  
Thumbnail
以年輕為美的身體形象,隨著社群更加擴張在我們的日常,但台灣已經是定義中的高齡社會了,面對年紀增長的社會,每個人對自己的想像,如果只剩看起來年輕,似乎除了減肥焦慮又走上另一種年紀焦慮,人即使可以不長體脂肪但沒辦法不長年紀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