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力》(二) 奪回時間的主導權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擁抱無聊

作者在書中列出了幾條規則來幫助我們培養深度工作力,其中一條 規則「擁抱無聊」讓我覺得特別有意思。我們現在是不是都習慣在排隊的時候不停的滑手機?上廁所的時候,也會帶手機進去滑個兩下? 跟朋友見面的時候,很少專心的聊天吃飯,而是一邊講話一邊滑著手機。這種看似下意識,無關緊要的習慣,其實就透露出來我們無時無刻都試圖逃避無聊,而這個逃避無聊的習慣也會延伸到我們打算深度工作的時候,只要在這過程中,我們卡關,不順,心思有了縫隙,我們就會想要切換到其他活動,專注力就因此中斷。真正降低我們生產力的不是滑手機,逛網路的行為,而是我們忍受不了無聊,隨時需要外在刺激的心理,當我們養成這種心理,即使現在有一段完整的時間,一個人在無人打擾的房間,我們也沒有辦法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所以我們需要利用一些練習來培養延長專注力的時間。
第一個練習就是「安排分心的時間」,為自己區分上線時間與下線時間,例如蕃茄鐘就是一種很的時間管理方法,我們可以使用任何的計時器,設定需要專注的時間,標準是25分鐘,這段時間是下線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面,就只能做我們事先設定的任務,不能滑手機,不能逛網頁,不能去看電子信箱,即使時間還沒到就已經完成任務也一樣不能上線,通常我們可以繼續做設定的下一個任務,直到時間到。一個蕃茄鐘結束後,會有一個休息時間,標準是5分鐘,這段時間我們可以自由使用網路,放鬆一下。一開始執行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想要瞄計時器,看看時間還剩多久,我們需要有意識的克制自己不要分心,例如把手機開成勿擾模式,或是放到不容易拿到的地方。通常在反覆練習過後,我們專注的時間就可以越來越長。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調整蕃茄鐘的時間來挑戰專注的極限。
第二個練習是冥想,這種冥想不是在讓我們放鬆,而是練習讓我們在一段時間裡專心想一個問題,我們可以利用通勤的時間或是溜狗的時間,如果沒有,可以為自己創造一段時間,例如作者原本是騎腳踏車回家,他改成走路回家,這段時間就是他練習冥想的時間。冥想的內容不見得要跟工作有關,你可以為自己找一個感興趣的題目練習,書裡面舉的例子是練習記憶一付撲克牌,而我是練習記憶一篇文章,我現在每天都會讀一篇英文新聞報導,學習英文單字,我會在冥想的時候,去想今天在報導裡面看到哪些新單字,它們出現在的哪些段落,在大腦裡面再走過一次報導。這種記憶訓練不是要我們用死背的方式,我們的大腦擅長記憶畫面,因此我們要在大腦裡面創造出一個場景,在這個場景裡面一一放進我們需要記憶的事物,冥想練習的時候,我們是透過瀏覽場景的方式,來回想那些需要記憶的事物。我得說,冥想練習非常不容易,真正去執行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的大腦有多常分心去想其他的事,很難讓大腦思緒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所以我們才需要多多利用冥想練習來讓大腦不要分心。

安排自己的每一分鐘

深度工作力有個很大的好處,是重新拿回自己對時間的主導權,那些忙著處理電子郵件的人,換個角度想,其實是讓電子郵件決定了自己的工作優先順序,決定了一天的時間安排,作者建議我們應該利用「時間區塊」的方法,自己事先規劃好工作日的每一分鐘。
首先列出來今天或這個禮拜打算完成哪些任務,然後把任務一一放進時間區塊裡,每個時間區塊最少不會小於一個番茄鐘,自己事先規劃好,才會知道有多少自由時間可以讓別人使用,當別人想要安插任務的時候,心裡才會清楚我有沒有時間接,我有哪些時間可以做。時間區塊是有限的,事先計劃的時候,就應該給自己設定關機時間,而不是無止境的做下去,到了關機時間,如果還有任務沒有完成,我們會列進未完成事項,在未來的計劃裡面排入。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完成任務,計劃才有意義,例如作者每日的結束時間是下午五點半,週末也不工作,所以他很清楚他的工作時間區塊有多少,他得想辦法把要完成的任務塞進這些區塊裡。事先規劃時間區塊是建立一個初步的藍圖,讓我們知道自己打算如何使用時間,但它並不是不能更動的,有時候緊急任務插進來,我們必須把緊急任務安排給原本排給任務B的時間區塊,如此一來,我們也會很清楚任務 B 被緊急任務影響,需要把任務 B 列進未完成事項,等待日後計劃排入。
我們可以為每個任務分類,看看它是需要花大腦的深度工作,還是事務性,不需要太花腦力的工作,在定期回顧時間區塊計劃的時候,我們就會更清楚認識到我們的時間都花在哪些類型的事務上,哪些類型的事務比預期中更花時間,例如作者發現每次出差都要花很多時間在事務性工作上,包括安排住宿,經費報銷等等,為了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在深度工作上,他限制自己每年出差的次數,好將事務性的工作時數降低。
事先規劃時間表,也會讓我們每次分心去做其他事情的成本變高,因為當我們對某件事情 say yes 的時候,一定會影響到原本的某些計劃,而這些計劃可能都我們某個目標息息相關,所以我們不只是沒有完成一個計劃而已,而是我們又跟目標遠了一步。為了要完成目標,我們需要為事情定出優先順序,如此一來,我們就更容易知道要對哪些事情 say no,例如身為 Youtuber 的阿滴每年都會收到很多請他拍祝賀性質影片,例如慶祝畢業的請求,但這些影片並不會創造太多的價值,於是他開始拒絕這些要求,好把時間放在拍更有創造力的影片與他創立的協會上。
如果你不安排自己的時間,別人就會來替你安排,所以讓我們奪回自己對時間的主導權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6會員
72內容數
喜歡看書,也喜歡把好書分享給更多人,主持 Podcast「MINEBOOK掘冊」 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DeepWork 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Thumbnail
avatar
子非魚
2024-03-18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閱讀筆記本書討論了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的區分,以及如何減少淺薄工作的時間比例,提高深度工作效率所需的紀律,以及其他時間區段的安排建議。
Thumbnail
avatar
歐美加的遊牧人生
2024-03-02
《深度工作力》我們每天花很多時間在「自動駕駛」上,不去想怎麼利用自己的時間,常有低估在使用時間上的誤差。
Thumbnail
avatar
yao
2023-11-24
《深度工作力》培養深度工作力,突破生產力極限《深度工作力》一書想要表達「為何深度工作如此重要,卻不被現代人廣泛使用」,前面部分講的是深度工作帶來的價值,以及人會分心的原因,中間部分以神經學、心理學、哲學三方面,論證深度工作不僅帶來豐厚報酬,也能打造美好生活(但這部分的論證無法說服我),後面部分則說明如何系統性發展深度工作的能力,也
Thumbnail
avatar
纆繗
2023-08-25
《幽暗角落的泣聲》-淺談二二八事件的政治暴力、性別與階級制度如何交織二二八-這場政治性屠殺事件中,難以估計的台灣地方菁英和一般老百姓被中國國民黨逮捕、失蹤或死亡。受難家屬們雖然存活,也面臨失去親人、經濟頓失依靠、持續遭國民黨監控打壓等嚴苛困境。 此文以「交織理論」討論《幽暗角落的泣聲》記錄的受難者經驗,如何受到威權政治體制、性別、階級等社會因素的交織,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avatar
饅頭人
2022-04-20
閱讀筆記《零干擾:善用簡單決策的力量,找回時間與注意力》★當我們能夠有意識地把注意力放在對自己重要的事物上,就能改變人生。 ●從失敗中學習沒有用,要懂得去複製成功經驗;把已知、有用的方法發展成可重複運用的系統,更上一層樓。 ●你應該要去問「有什麼地方是做得好的呢」?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什麼」?以及「我要如何去複製這個經驗」?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2-07
《複利效應》:時間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付出的人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的第8大奇跡。” 巴菲特也表示,他正是透過複利效應讓他成為一位成功的投資人。 別以為複利只適用在投資理財上,其實它對我們各方面的生活都能產生巨大的影響。那些每天看似不經意的抉擇,能夠帶領我們邁向成功,也能導致我們走向失敗與不幸。正是這些成千上萬的小事,區分出每個人的平凡與卓越
Thumbnail
avatar
蕭 遙
2021-12-15
寫給那些有家不敢回的孩子➤《過度努力》「現在我才發現,我做很多事情,不是來自於我想做,而是來自於『害怕』。」——《過度努力》 這本書已經暢銷了好一段時間,每次看到它都遲遲沒有買下手,我想有一部分是我害怕內心那個不敢觸碰的區域被撩起。 直到上個月某個下著雨的天,鬱鬱寡歡的我把它買回家了。 我生長的環境不是在世俗中「健全」的家庭,在閱讀的
Thumbnail
avatar
Na個樹洞|Louna
2021-08-05
|我的好書單|多工時代《零噪音:在專注力稀缺時代,奪回人生與工作主導權》心得起床多久,你能不看手機呢? 1。不斷切換腦袋在不同工作項目:研究發現每一次分心,再拉回原來的狀態需要25分鐘 2。錯失恐懼症:總害怕錯失什麼第一時間訊息。 3。科技上癮:不論有事沒事都想滑一下。 注意力經濟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未來你不用主動去,訊息自己會找上門,反而是你要花錢保護自己的注意力
Thumbnail
avatar
陳虹君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