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對孩子而言重要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媽咪,妳看這個是XX同學今天生日送給我們的。」女兒迫不及待從書包裡拿出一袋禮包跟我炫耀,而場景在學校門口,旁邊還停著一輛來接孩子下課的名車,後頭還有幾位家長坐在機車上,視線往校內搜尋自己孩子的身影。我趕緊牽著女兒的手並加快腳步前進,深怕阻擋到川流不息的車輛。
一路上,女兒拿著同學送的禮包滔滔不絕地說著,還要不時注意因為太過興奮而開始在馬路上跳躍的舉動,已經數不清是第幾次拿到同學家長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從過往的糖果餅乾轉變為加碼文具用品、擦手巾等,甚至還投其所好準備了女同學喜歡的艾莎公主相關產品,我不得不佩服家長們的用心,但也產生了一個疑問:「難道,幼兒園就要開始幫孩子做公關嗎?」
事實上,一開始收到家長們精心準備的禮物時,心裡是有些反感的,原因是此舉會造成其他家長的壓力,彷彿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告訴我們也要比照辦理,畢竟收了同學們的好處,我們也應該要付出點什麼,但再細想下去又衍生了一個問題即是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有所不同,難道這筆花費真的是必要的嗎?孩子收到禮物及一起在學校慶祝壽星生日固然很歡樂,但這些短暫的美好記憶是否在未來就會被遺忘了呢?
直到這幾天看了《信任溝通》這本書,作者提到社交與健康是息息相關的,而身為家長應該要重視孩子的社交能力而非僅僅只是學業上的表現,鼓勵孩子對他人表現出善意即是建立人際關係,別小看孩子年紀尚小,我們總認為他們只要有玩伴就好,不需要維繫孩子彼此之間的友誼,何況孩子升上了更高的年級勢必會分班,我們又何必要花心思及金錢去建立一段隨時會斷聯的關係呢?過去的我也有這樣的想法,真的有必要花錢去幫女兒討好其他同學嗎?但隨著一次次帶回同學的禮物,我發現女兒不僅把每個同學送的東西記得一清二楚,也對於能收到禮物這件事感到心滿意足,於是我也開始去反省生日送禮物給同學的起心動念是邀請大家一起同歡分享快樂,何必要把送禮物這件事當成是一件有壓力又負面的事呢?
《信任溝通》這本書中提及雖然年輕時候的友誼在日後成為了無關緊要且模糊的記憶,但是這些關係在當下都是非常重要的,形塑了我們的個性、自尊和自我意識核心,在現今教育至上的體制之下,我們都太過專注於把焦點放在學業上,完全忽略了孩子也應該有發展自己興趣與社交的需求,然而這些需求對成年人來說也同等重要,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獨活,而適當的人際關係也有助於維持身心健康。
當然,社交並非只能建立在金錢往來之上,具體呈現的方式千變萬化,以幼兒園的年紀來說,一塊餅乾、一張貼紙便能使他們高興一整天,身為家長的我們實在不應該吝於花點小錢而剝奪孩子與同儕分享快樂的機會,從小培養孩子與人有健康的連結,也確實能提高自信與學習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生活中所有的小事都可能在某個時刻觸發了轉念的開關,實在是非常有趣呢!
圖片來源:unsplash
171會員
893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