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練習》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初入甲方之時,某任老闆形容我,是個「非典型」的公關。意思是我既不擅長群體交際,也不勤於自我包裝,只懂埋頭苦幹,實在可惜。當年自視甚高,沒聽懂對方的深意,誤將其當成貶抑。從乙方歷經百戰,我靠的就是埋頭苦幹的實力,得到這種評價,不禁有種所託非人的苦澀感受。

後來,入行得久,也練就了一番送往迎來的檯面本事,雖然始終稱不上喜歡,基本的賓主盡歡,倒不成問題,認識不深的同事,常評價我是絕無冷場的聊天咖。搞得我沾沾自喜起來,覺得自己大概已經進階成「典型」的公關。

直到我必須破冰的對象,隨著組織的收歸與調整,從亞洲、慢慢擴及國際,我才驚覺,有些我慣常使用、並引以為豪的交誼技巧,不再無往不利,一不小心,就會帶給對方冒犯、歧視的感受,也很有可能替自己坐實「這人是無聊的工作狂」的歹名聲。

用中文對談慣了,一旦交誼雷達偵測出,對方屬於慢熟而話少的與談者,我的三寸不爛之舌,馬上身兼自問自答的多重角色,一個話題沒反應、馬上串接下一個;簡短到如同句點的回答,硬是被我延伸出驚嘆號與破折號。

這在賓客初來乍到、場面略嫌冷清的中文世界,也許可被稱之為日行一善的美德。但當英文變成溝通時唯一的共通語言,情勢有了巧妙的變化。

我注意到,無論是日本、還是歐美人士,在工作以外的交誼飯局,都很擅長、而且捨得留白與沉默。當然,其中的原因之一,很可能出自於語言的隔閡,無法自然而然聊得你儂我儂。

不過,伴隨著留白與沉默而來的專注與體貼,意外發揮了令人心安的效果。而非沒話找話說的尷尬。譬如,當受制於語系轉換,無法第一時間對談如流,比起急忙地另起話題爐灶、以繞過這些停頓,我的外籍老闆與同事,展現了更多的耐性和同理,他們會對我眨眨眼、抿一口酒、或夾起眼前的菜,靜靜放進嘴裡來吃,藉此表達:不急,你慢慢說,我等著聽。

甚至,他們也會給予自己這樣的餘裕,對於席間的提問,展現毫不掩飾的思索、語塞、重組思緒之後,換句話說。

對我而言,這是截然不同的社交練習。顛覆我長久以來、發聲與表達的常規運作,不用急著讓場子熱絡,相反地,尊重每個人需要不同的開機和暖機時間,讓大家感受到,自己即將說出的話,有被等待、能被聽見。

如同《最高提問力》裡提及,一個人的話少、話慢,不代表他不想說話、刻意迴避,可能是思考的速度比旁人更長、也可能出自說話慎重的考量。但我一遇到這種狀況,就禁不住空檔的折磨,等不及對方回話,便拿出其他話頭來墊檔。我第一次站在對方的角度設想,還沒有做出任何回應、話題就被硬生生結束的感覺,究竟會是怎樣的?

所以,很多時候,由我主持的社交場合,對談的成分稀薄,多數是我在自談。連珠炮似的高度運轉,別說對方應接不暇,下了莊之後,自己也累壞了。

除了「探話」的火侯急躁,從這本書中,我也發覺自己「起話」的基準,不夠平衡。只關注自己眼前所見,忽略人人眼中、各有不同世界。

在許多飯局上,第一個破冰的話題,免不了互問,「最近」在忙些甚麼。然而,日本主管與同事,更重視「過去」的歷程,如何使他們轉變成「現在」的自己,以導引他們前往心所向的「未來」。

只要以「過去的經歷」為題,都能讓我大開眼界,這也和日企「通才培育」、早年的「終身雇用制」有關。看似比我大不了幾歲的領導層級,在同一間公司,動輒坐擁三十年以上的年資,調派足跡遍及世界。而細分其工作屬性,更是包羅萬象,橫跨財務、業務、人資、行銷、行政…幾乎想得出來的範疇,都經驗過一輪。

而來自亞洲以外的夥伴與主事者,則著墨於「個人」,尤其是職涯以外的個人興趣,有人當過體操選手、有人下了工之後是樂團貝斯手、有人會自駕小客機,工作只是一種工具與途徑,幫助他們更好地實踐生活。

憑藉著非母語的舌頭,我品嚐到了工作以外的浩瀚,雖然說,職場的社交,不脫業務拓展、團隊熟絡的需要,但從這些或長或短的對談等待,在朝在野的話題支點,我逐漸體會到社交的真諦:與其滔滔,不如專注,專注聆聽對方想告訴你的話,那裏自然有個化外之境。當覺得山窮水盡疑無路,耐住性子等一等、緩一緩,自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裡的人類圖的沙龍
185會員
303內容數
2025/05/02
以員工的身分來講,我一直很「享受」績效面談的時光。因為,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越慘烈的工作場域,越能激發我的鬥志昂揚。無論是為期多短或多長的績效評估區間,幾乎每一次,都把最佳評等收割入囊。
Thumbnail
2025/05/02
以員工的身分來講,我一直很「享受」績效面談的時光。因為,我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越慘烈的工作場域,越能激發我的鬥志昂揚。無論是為期多短或多長的績效評估區間,幾乎每一次,都把最佳評等收割入囊。
Thumbnail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雖然小時羞澀、還有口吃,經過入行的一番磨練,死的也能說成活的。年紀大了一點的現在,還擅長把硬的說成軟的。 這可能要歸功我高度發達、且穩定運作的喉嚨中心,人類圖裡的顯化之地,千絲萬縷的信念和行動,都想要通往的那個「羅馬」。
Thumbnail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雖然小時羞澀、還有口吃,經過入行的一番磨練,死的也能說成活的。年紀大了一點的現在,還擅長把硬的說成軟的。 這可能要歸功我高度發達、且穩定運作的喉嚨中心,人類圖裡的顯化之地,千絲萬縷的信念和行動,都想要通往的那個「羅馬」。
Thumbnail
報到的當天,我沒有當初預料那般緊張。 畢竟一切步驟行程都是那麼水到渠成,我想我是足夠幸運的,面試的那一天,有一位面試者臨時爽約說是不來了,很恰巧地,我就遞補進去了,補了對方的空缺。 由於工作內容需要用到日文聽與說的能力,所以證書的影本我老早就已經附上了,沒想到面試官挺雞賊的
Thumbnail
報到的當天,我沒有當初預料那般緊張。 畢竟一切步驟行程都是那麼水到渠成,我想我是足夠幸運的,面試的那一天,有一位面試者臨時爽約說是不來了,很恰巧地,我就遞補進去了,補了對方的空缺。 由於工作內容需要用到日文聽與說的能力,所以證書的影本我老早就已經附上了,沒想到面試官挺雞賊的
Thumbnail
作者渡瀨謙個性內向,非常不擅長「說話」,也因此吃了許多大虧,很清楚知道個性內向者的劣勢,但是擅長說話的人,也不一定代表溝通上就能順暢,更常發生的情況,反而是一個擅長說話的人自顧自的說自己想說的,忽略聽者的需求,也缺少來往的溝通,反而無法讓對方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作者渡瀨謙個性內向,非常不擅長「說話」,也因此吃了許多大虧,很清楚知道個性內向者的劣勢,但是擅長說話的人,也不一定代表溝通上就能順暢,更常發生的情況,反而是一個擅長說話的人自顧自的說自己想說的,忽略聽者的需求,也缺少來往的溝通,反而無法讓對方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初入甲方之時,某任老闆形容我,是個「非典型」的公關。意思是我既不擅長群體交際,也不勤於自我包裝,只懂埋頭苦幹,實在可惜。當年自視甚高,沒聽懂對方的深意,誤將其當成貶抑。從乙方歷經百戰,我靠的就是埋頭苦幹的實力,得到這種評價,不禁有種所託非人的苦澀感受。
Thumbnail
初入甲方之時,某任老闆形容我,是個「非典型」的公關。意思是我既不擅長群體交際,也不勤於自我包裝,只懂埋頭苦幹,實在可惜。當年自視甚高,沒聽懂對方的深意,誤將其當成貶抑。從乙方歷經百戰,我靠的就是埋頭苦幹的實力,得到這種評價,不禁有種所託非人的苦澀感受。
Thumbnail
偶然參加完一個聚會,我又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內向高敏者,還是會像過往一樣想要遠離太多人群的地方,讓我回憶起這些年來的學習與體悟,這篇想要淺談為什麼人難以社交。
Thumbnail
偶然參加完一個聚會,我又再一次意識到自己是內向高敏者,還是會像過往一樣想要遠離太多人群的地方,讓我回憶起這些年來的學習與體悟,這篇想要淺談為什麼人難以社交。
Thumbnail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拜訪一個客戶,在打招呼之後突然腦袋空白?」 「跟主管一起出門,坐在副駕駛座感覺極度尷尬?」 心態:平等與不帶目的性。 禮貌與尊重 沒有人是特別的 不要刻意的引導話題走向 「心態調整好,已經成功超過一半」。 因此對於初次見面拜訪的陌生人,可以用以下的主題來做話題的展開。 ...
Thumbnail
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拜訪一個客戶,在打招呼之後突然腦袋空白?」 「跟主管一起出門,坐在副駕駛座感覺極度尷尬?」 心態:平等與不帶目的性。 禮貌與尊重 沒有人是特別的 不要刻意的引導話題走向 「心態調整好,已經成功超過一半」。 因此對於初次見面拜訪的陌生人,可以用以下的主題來做話題的展開。 ...
Thumbnail
2021年的第一次長期出差,從石川出發,足跡遍布了關東、四國、九州,總移動距離超過3000公里,而2021下半年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這系列文章紀錄了我2021年10月出差時的雜感,內容有短有長、正經也有北爛,大家就抱著殺時間的心態跟我一起走一趟吧!
Thumbnail
2021年的第一次長期出差,從石川出發,足跡遍布了關東、四國、九州,總移動距離超過3000公里,而2021下半年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這系列文章紀錄了我2021年10月出差時的雜感,內容有短有長、正經也有北爛,大家就抱著殺時間的心態跟我一起走一趟吧!
Thumbnail
我這個人,能獨旅至今,真的覺得是個奇蹟。
Thumbnail
我這個人,能獨旅至今,真的覺得是個奇蹟。
Thumbnail
「我是個很內向的人。」 話音未落,朋友眼神中露出困惑,似乎在說著,是我搞不懂內向的意思,還是剛剛那句話只是一個梗,後面還會有下一句,確實,我接下來繼續說道。 「只是不討厭社交和陌生人講話。」 是的,我並沒有熱愛社交,只是不討厭,而且社交對長期面對單一工作型態的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靈感來源,我可以
Thumbnail
「我是個很內向的人。」 話音未落,朋友眼神中露出困惑,似乎在說著,是我搞不懂內向的意思,還是剛剛那句話只是一個梗,後面還會有下一句,確實,我接下來繼續說道。 「只是不討厭社交和陌生人講話。」 是的,我並沒有熱愛社交,只是不討厭,而且社交對長期面對單一工作型態的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寫作靈感來源,我可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