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哩 煮咖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夏天非常炎熱,若是要進灶咖又要避熱氣,那就跟大家分享一道簡易料理輕鬆煮,牛肉咖哩。

這次的主角就是咖哩界中名氣響叮噹,日本第一品牌在台灣可市佔率第一的「佛蒙特」咖哩料理塊,「佛蒙特咖哩」它是採用北美佛特洲獨特的蘋果加蜂蜜健康果醬,選用100%日本國產蘋果泥,再加入精選20幾種香料萃取及乳製品所製成香醇濃郁的獨特滑順口感(以上為其廣告,請享用後再確認真偽)

它跟市售常見的咖哩不同地方在於,它屬於偏甜的口味,從他主打蜂蜜與蘋果泥的成分就可以知道,主要推銷的還是親子市場;雖然有分甜味、中辣與辣味三種層級,但幾乎完全吃不到任可的辣味感,非常適合愛吃咖哩又怕辣的人。當然,若是真的很嗜辣,也可以挑戰其進階品牌,爪哇咖哩看看。

食材準備方面非常精簡,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油膩感,夏天煮飯就是要快狠準,不然滿身熱氣的煮完菜,在好吃的咖哩都不會有胃口了。

以下為備料步驟:

1.牛肉片用水洗乾淨,再把水量轉小對著牛肉沖,可以把雜質沖走一些,可以先做這個洗肉沖肉的步驟,再開始切其他備菜,等其他菜切完,大約5至10分鐘,肉也沖的差不多了,肉的顏色會變化,再把水瀝一瀝之後,用廚房紙巾把肉擦乾,這個步驟就是俗稱的「跑活水」,若不想花時間另外把肉燙熟,可以用這一步來替代。

2.紅蘿蔔去皮、切小塊。馬鈴薯去皮、切塊(可以稍微切大一點,不然會越煮越小很難撈)。洋蔥去皮、切細絲。

3.大蒜切末,辣椒切末,蔥切段,薑切2片。

再來是下鍋步驟:

1.起鍋,油(可多一些),下洋蔥、鹽少許,炒香、洋蔥顏色變比較透明後,取出備用。

2.用同一鍋 (炒過洋蔥的鍋子比較香,所以要先炒洋蔥) ,加些油,下大蒜、辣椒、蔥段、薑片,炒香。下豬肉,炒到肉變色,加米酒2大匙、醬油2大匙、冰糖3顆,炒到肉上色變紅、汁收乾。

3.接續前面作法,加入紅蘿蔔塊、洋蔥絲,稍微炒勻,加入咖哩塊半盒,加水至蓋過料(大約鍋子的六、七分滿),再蓋鍋蓋小火煮20分鐘(時不時要翻一下,因為咖哩塊會黏鍋底)。

4.20分鐘後,開鍋蓋,再加馬鈴薯一起煮(晚點加才不會煮太爛,如果你喜歡爛一點的馬鈴薯也可以跟作法3的紅蘿蔔一起加進去煮),蓋鍋蓋小火再煮40分鐘,就可以完成上桌了。

最後額外補充,為什麼每次燉煮馬鈴薯總是失去該有的稜角?要不就是一盤下去起來卻糊成濃湯?之前在美食部落格看到,介紹馬鈴薯完美成塊的燉煮方式有2種作法:

1.可先將切成塊狀的馬鈴薯過油定型,保持有稜有角的美感

2.將塊狀馬鈴薯原有的邊邊角,可先全部先用小刀子輕削去,雖然少了稜角的個性美,但能保有最原始的尺寸,不易糊成一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康映謙的沙龍
3會員
31內容數
康映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09
剛才在修耳機的時候突然想到,現在還在用有線耳機的人還剩多少人?
Thumbnail
2023/02/09
剛才在修耳機的時候突然想到,現在還在用有線耳機的人還剩多少人?
Thumbnail
2023/01/23
2023/01/23
2023/01/22
今天大年初一,天氣正好,陰雨綿綿了一週也停了,日頭正上加上冬季的氣溫,正是適合走春出遊的日子。雖說昨天除夕守歲又去吃宵夜,今天起得晚些,但還是捨不得放棄天氣這麼好的日子,一家四口決定出門去。
Thumbnail
2023/01/22
今天大年初一,天氣正好,陰雨綿綿了一週也停了,日頭正上加上冬季的氣溫,正是適合走春出遊的日子。雖說昨天除夕守歲又去吃宵夜,今天起得晚些,但還是捨不得放棄天氣這麼好的日子,一家四口決定出門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用簡單的食材,還有方便的咖哩塊,做出口感濃郁的家常咖哩雞,幾乎沒有難度,隨手做出自己的味道,與家人分享吧。
Thumbnail
用簡單的食材,還有方便的咖哩塊,做出口感濃郁的家常咖哩雞,幾乎沒有難度,隨手做出自己的味道,與家人分享吧。
Thumbnail
寫於2018-12-31 咖哩為多種香料做成醬汁後搭配米飯或餅的料理,剔除掉肉類後,其最經典的靈魂食材有馬鈴薯、胡蘿蔔、洋蔥等,我在煮這道料理時,是吃它的醬汁味,食材不局限傳統的食材,通常是冰箱有什麼菜就配什麼菜。 材料:娃娃菜、豆乾、小番茄、四色冷凍蔬菜(胡蘿蔔、玉米、青豆、馬鈴薯)、咖哩塊 作法
Thumbnail
寫於2018-12-31 咖哩為多種香料做成醬汁後搭配米飯或餅的料理,剔除掉肉類後,其最經典的靈魂食材有馬鈴薯、胡蘿蔔、洋蔥等,我在煮這道料理時,是吃它的醬汁味,食材不局限傳統的食材,通常是冰箱有什麼菜就配什麼菜。 材料:娃娃菜、豆乾、小番茄、四色冷凍蔬菜(胡蘿蔔、玉米、青豆、馬鈴薯)、咖哩塊 作法
Thumbnail
再來是下鍋步驟: 為備料步驟: 3.大蒜切末,辣椒切末,蔥切段,薑
Thumbnail
再來是下鍋步驟: 為備料步驟: 3.大蒜切末,辣椒切末,蔥切段,薑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篇主要以咖哩粉為主的一樣盡量一大鍋子就可搞定的方式。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篇主要以咖哩粉為主的一樣盡量一大鍋子就可搞定的方式。
Thumbnail
這是咖哩粉系列第三篇文章,這次試著用咖哩粉(自製或是市售咖哩粉都可以),做做看大家最愛的咖哩雞吧!雖然手續上比上次的絞肉咖哩來的複雜一些些,但還是可以很簡單完成的!
Thumbnail
這是咖哩粉系列第三篇文章,這次試著用咖哩粉(自製或是市售咖哩粉都可以),做做看大家最愛的咖哩雞吧!雖然手續上比上次的絞肉咖哩來的複雜一些些,但還是可以很簡單完成的!
Thumbnail
用咖哩粉(自製或是市售都可以)來做做看最簡單入門的絞肉咖哩~!因為不需要燉煮,所以做起來很快。如果吃膩了平常咖哩塊做的洋蔥、紅蘿蔔、馬鈴薯的咖哩,不妨試試看!用咖哩粉做咖哩,沒有想像中的麻煩。
Thumbnail
用咖哩粉(自製或是市售都可以)來做做看最簡單入門的絞肉咖哩~!因為不需要燉煮,所以做起來很快。如果吃膩了平常咖哩塊做的洋蔥、紅蘿蔔、馬鈴薯的咖哩,不妨試試看!用咖哩粉做咖哩,沒有想像中的麻煩。
Thumbnail
心血來潮突然想吃咖哩飯,上網查了一下,好像是一道幾乎零失誤的料理! 話不多說馬上就來準備食材了,這次挑選的咖哩口味是比較偏甜感的,如果喜歡鹹味比較多的可以挑選上面寫辛的咖哩塊。 準備的內容物有 胡蘿蔔*2條/馬鈴薯*3顆/洋蔥*2顆/雞腿肉*2隻 /咖哩塊*1盒/黑巧克力兩小塊/奶油 胡蘿蔔跟馬
Thumbnail
心血來潮突然想吃咖哩飯,上網查了一下,好像是一道幾乎零失誤的料理! 話不多說馬上就來準備食材了,這次挑選的咖哩口味是比較偏甜感的,如果喜歡鹹味比較多的可以挑選上面寫辛的咖哩塊。 準備的內容物有 胡蘿蔔*2條/馬鈴薯*3顆/洋蔥*2顆/雞腿肉*2隻 /咖哩塊*1盒/黑巧克力兩小塊/奶油 胡蘿蔔跟馬
Thumbnail
縱使現在正在努力地減少澱粉的攝取,但是只要一碰到咖哩,我就無法全身而退。 凡舉只要是咖哩我都喜愛,雞腿肉咖哩嚐的是雞肉的鮮嫩,豬肉咖哩嚐的是略有口感的咬勁,這都有各自迷人之處,但唯獨「牛肉咖哩」,它散發出獨特的牛肉香和燉煮後軟嫩的口感,這點真的是其他咖哩無法取代的。馬鈴薯塊利用平底鍋煎過牛肉後所殘
Thumbnail
縱使現在正在努力地減少澱粉的攝取,但是只要一碰到咖哩,我就無法全身而退。 凡舉只要是咖哩我都喜愛,雞腿肉咖哩嚐的是雞肉的鮮嫩,豬肉咖哩嚐的是略有口感的咬勁,這都有各自迷人之處,但唯獨「牛肉咖哩」,它散發出獨特的牛肉香和燉煮後軟嫩的口感,這點真的是其他咖哩無法取代的。馬鈴薯塊利用平底鍋煎過牛肉後所殘
Thumbnail
本周來挑戰不一樣的咖哩!這是我第一次做乾咖哩,我本來就喜歡吃比較濃稠的咖哩,通常加了馬鈴薯就會有濃郁的效果,但大家都知道吃咖哩一定要配飯,同時再吃下那麼多馬鈴薯,總覺得攝取過多澱粉負擔有點大。乾咖哩沒有馬鈴薯,所有食材都切成碎末,翻炒到類似肉醬的質地,徹底釋放食材的香氣後再融合為一,每一口都吃得到多
Thumbnail
本周來挑戰不一樣的咖哩!這是我第一次做乾咖哩,我本來就喜歡吃比較濃稠的咖哩,通常加了馬鈴薯就會有濃郁的效果,但大家都知道吃咖哩一定要配飯,同時再吃下那麼多馬鈴薯,總覺得攝取過多澱粉負擔有點大。乾咖哩沒有馬鈴薯,所有食材都切成碎末,翻炒到類似肉醬的質地,徹底釋放食材的香氣後再融合為一,每一口都吃得到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