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經驗的創業家「新創變成中小企業」問題的解決辦法 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為了三個月一次的董事會在找話題寫文章的時候,剛好在 Twitter 看到這個文章。

我覺得這則 Twitter 對創業家來說很值得看,所以也趁這個機會分享我的想法。順便說一下,我跟上坂先生沒有直接認識,不過他也是「影片」產業的人,也把自己的事業賣給 UUUM(我們的股東之一),所以我對他很感興趣。

解決「新創變成中小企業的問題」:實現雙元化經營

和上坂先生俐落的單點突破作法不同,我們正在想辦法實現雙元化的管理,意思是在推進新事業的同時也繼續努力原來的事業。(看起來是我們在某些時候決定這樣做,然後決定細節之後開始實施。但事實是我們到現在還是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中一邊思考一邊前進)

簡單介紹產業背景,YouTube 市場現在不斷擴大,這次想分享的是我們公司提供 YouTube 創作者管理和內容行銷服務的時候遇到的困難。

  1. YouTuber 人數的增加大於觀眾的增加:環境越來越競爭,每個頻道獲得觀看的難度高
  2. 產業擴張之後變得複雜:Creator Economy越來越成熟,需要更強更深的專業
  3. 往其他國家擴張是困難的:雖然平台是全世界都可以用,但內容的語言造成界線

因為這樣的背景,我們必要發展新的事業、不是延伸過去的事業,但是也要持續把重心放在Creator Economy上。我們已經準備了 1~2 年,結果來說,我們已經可以成功讓現有的事業跟新的事業同時發展。

raw-image

通常,雙元化經營用來幫助大公司同時實現創新和不連續的成長。我很佩服一些公司的單點突破作法,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嘗試讓一些公司可以成功是正確的。不過,因為有各種背景和原因,現在我們專心努力的是產生結果,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透過 3 個做法來實現

①人才

為了實現上面說的樣子,我暫時把 CEO 的工作交接出去,把大概 80% 的時間用在新事業。為什麼可以做到?簡單說,因為團隊的大家都很優秀也很努力。以下是我的分享,可能可以幫助其他公司實現這件事情。

現在我們公司內部有一個領導階級的Positioning Map。誰是Management職、誰是Professional職(內部說法是Individual Contributor)、誰負責 0→1 或是 10→100 的階段,這些資訊在內部都是公開的,當然這些角色目前也是常常變動(移動)的。

raw-image

在過程中當然也發生一些大衝突。簡單來說,因為不再擔任Management職的調動是不定期的發生,有些人覺得被降職,也造成一些高階主管離開。但是,像我們一樣的變化很大的新創公司,需要的角色常常變動。我們要好好照顧大家的心態、讓大家有一樣的想法,讓大家知道不擔任管理職不是降職,只是角色改變。接受頻繁的改變已經是我們的文化,這是我們花了 1~2 年的誠實溝通達成的效果。

②市場時機

在自己的事業中,很難評估市場目前在哪個階段。但就像 Bill Gross 在這個影片中說的,「時機是成功因素裡面最重要的因素」。

過去的一兩年,我負責管理現有的事業也監督新事業;我很強烈發現,包含我和其他的企業家常常會關注一個市場的開始,並且認為它會比它實際上更快達到大規模、而且因為市場變大,過去的公司會需要改變。舉例說明,我一直覺得「大家很長時間一直在看 YouTube」,但實際上以臺灣的 YouTube 廣告市場來說,我們才剛要開始跨越鴻溝;現有業務的成長很大一部份是因為被交給了適合的人才。

我認為,大多數企業家都會在第一隻企鵝出現的時候就開始行動,但是,跨越鴻溝的時機、如何安排時間、如何安排人力,都會很大程度影響是不是可以成功。如果我們可以做出正確的變化,我們將可以做到更好的結果。

raw-image

③資金

我認為雙元化經營的前提是現有的事業可以獲利。所以從我們的情況來看,我們在嘗試獲利的狀況;如果我們決定用雙元化的方法來經營,我們就需要用一切手段來讓現有事業實現獲利。

我們沒有任何一次是做大規模的組織調整,但是我們常常調整;每次調整都會有痛苦。不過我每次回頭看都覺得,希望我能早點完成;如果不能做到這點,經營公司的難度就會大增加。

最近,現有的事業已經可以獲利,可以支援新事業的投資;有些原因是暫時性的,不過一開始的狀況是,公司的現金只能負擔小於或只有剛好六個月的固定費用。做為過渡的借款,我們從 GxPartnersFFG Venture Business Partners 和兩家位於福岡的 VC(實際上,我們公司成立於福岡)籌集了融資。我對 GxPartners 的 Nakahara 先生的感謝,不是現在才開始,是從一開始成立公司的時候、和我在日本金融公司工作的時候。認識他很多年,他總是從企業家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且很好交談,這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如果當時沒有資金,我在心理上應該也很難大膽開始行動。

永遠不放棄核心價值和爆炸的成長

創業到現在 10 年了,我需要好好認知自己已經不年輕。更重要的是我想當一個有用的叔叔。

因為新事業發展,我們開始在日本招募;我們公司在日本不有名,所以我沒有很大期待。但是結果超過我的想像,比期待的好很多。有些人看到我的文章、發現我們公司有他們沒發現的優勢,所以投了履歷;想一想之後我覺得,雖然我們不有名,但是在招募上有Uniqueness的公司。

我一年前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風在吹嗎」,寫的原因是要鼓勵員工們用逆風來駕駛飛機,但我可能是受到最大鼓勵的人。我從 2013 年 11 月開始創業,再過一年多就滿十年了。我們會繼續以Creator Economy的壓倒性成長為目標。

PS. 封面圖片是用MidJourney輸入「Startup, Hope, Hopelessness」做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哈_ShuseiHanibuchi的沙龍
26會員
19內容數
2024/05/27
本文總結了CAPSULE在收購臺灣公司後,需注意的事項。文中分析了在進行M&A之前需要判斷系統,並提出了使用OS取代文化的原因。同時介紹了CAPSULE的OS運作情況。並從部門PL、MATRIX KPI和OS的維護措施等方面給出了相應的例子。最後提出了未來M&A和新員工引入的相關建議。
Thumbnail
2024/05/27
本文總結了CAPSULE在收購臺灣公司後,需注意的事項。文中分析了在進行M&A之前需要判斷系統,並提出了使用OS取代文化的原因。同時介紹了CAPSULE的OS運作情況。並從部門PL、MATRIX KPI和OS的維護措施等方面給出了相應的例子。最後提出了未來M&A和新員工引入的相關建議。
Thumbnail
2021/03/25
跟上一篇一樣,這是在上次實習生招募會的時候,「實習生面試老闆」環節被問到的問題。如果想要了解這個環節的目的我有寫在這裡。 Q. 對一個剛起飛的創作者來說,他的團隊成員需要有什麼樣的能力? A. 夢想,不是能力。兩個人以上就會開始有很多摩擦,這時候需要的是大家統一、一致的目標;如果大家有共識的目標,就
Thumbnail
2021/03/25
跟上一篇一樣,這是在上次實習生招募會的時候,「實習生面試老闆」環節被問到的問題。如果想要了解這個環節的目的我有寫在這裡。 Q. 對一個剛起飛的創作者來說,他的團隊成員需要有什麼樣的能力? A. 夢想,不是能力。兩個人以上就會開始有很多摩擦,這時候需要的是大家統一、一致的目標;如果大家有共識的目標,就
Thumbnail
2021/03/16
社群是國家一樣 Q. 這麼培養社群?IG,Snapchat,YouTube等,各個平台都有Star。這些人從各個平台一直都被挖。這樣競爭強烈狀況下怎麼培養獨特社群? A. 培養社群是營運國家,經濟一樣。為了營運社群,從經濟政策可以學習。先說從0開始培養社群是類似開拓新土地的樣子。 ①告訴大家有新土地
Thumbnail
2021/03/16
社群是國家一樣 Q. 這麼培養社群?IG,Snapchat,YouTube等,各個平台都有Star。這些人從各個平台一直都被挖。這樣競爭強烈狀況下怎麼培養獨特社群? A. 培養社群是營運國家,經濟一樣。為了營運社群,從經濟政策可以學習。先說從0開始培養社群是類似開拓新土地的樣子。 ①告訴大家有新土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新創公司或是創業者,一開始通常身兼創辦人、經營團隊同時也是大股東的三種身份,但隨著公司規模愈來愈龐大時,三者角色目標不同時,便容易起了衝突。本集來聊聊某知名茶飲品牌創辦人,出售自己手把手拉拔大的公司,出清手上股權的故事 〈吉白職場 EP11|拿錢走人 華麗轉身〉
Thumbnail
新創公司或是創業者,一開始通常身兼創辦人、經營團隊同時也是大股東的三種身份,但隨著公司規模愈來愈龐大時,三者角色目標不同時,便容易起了衝突。本集來聊聊某知名茶飲品牌創辦人,出售自己手把手拉拔大的公司,出清手上股權的故事 〈吉白職場 EP11|拿錢走人 華麗轉身〉
Thumbnail
解決「新創變成中小企業的問題」:實現雙元化經營 透過 3 個做法來實現
Thumbnail
解決「新創變成中小企業的問題」:實現雙元化經營 透過 3 個做法來實現
Thumbnail
「新創」一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甚至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的確清楚這兩字所代表的真正涵意或是只是朦朧中大概知道是什麼,真要具體而微的說明卻只能支支吾吾?只是無論是哪一種,不可避免都需要資金挹注才能開始,但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願意掏腰包挹注?
Thumbnail
「新創」一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甚至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的確清楚這兩字所代表的真正涵意或是只是朦朧中大概知道是什麼,真要具體而微的說明卻只能支支吾吾?只是無論是哪一種,不可避免都需要資金挹注才能開始,但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願意掏腰包挹注?
Thumbnail
【Enterprise 企業型客戶進攻策略】 這是我從去年 11 月開始需要了解的新課題,也是工作上需要面對的新挑戰。 仔細回想過去 10 年以來,我在數位媒體業雖然已拜訪超過 1,500 家客戶,但所面對的客戶類型大多是老闆一人當家做主的中小企業;
Thumbnail
【Enterprise 企業型客戶進攻策略】 這是我從去年 11 月開始需要了解的新課題,也是工作上需要面對的新挑戰。 仔細回想過去 10 年以來,我在數位媒體業雖然已拜訪超過 1,500 家客戶,但所面對的客戶類型大多是老闆一人當家做主的中小企業;
Thumbnail
2020這一年因為疫情的大爆發導至大部份的消費族群紛紛轉向到電商購物或者透過網路來找尋客戶。因此演變成若是沒有跟上網路這波潮流的業主(中小企業)因此失去許多訂單及潛在客戶。因此許多中小企業在樣的疫情演變下紛紛想投資一筆經費來做數位轉型。但原本沒有數位行銷這樣的通路要突然走向 企業數位化 。公司內部就
Thumbnail
2020這一年因為疫情的大爆發導至大部份的消費族群紛紛轉向到電商購物或者透過網路來找尋客戶。因此演變成若是沒有跟上網路這波潮流的業主(中小企業)因此失去許多訂單及潛在客戶。因此許多中小企業在樣的疫情演變下紛紛想投資一筆經費來做數位轉型。但原本沒有數位行銷這樣的通路要突然走向 企業數位化 。公司內部就
Thumbnail
「數位轉型那是大公司才做得了的事,我們小公司連活下來都有問題了,那還有力氣轉型!」
Thumbnail
「數位轉型那是大公司才做得了的事,我們小公司連活下來都有問題了,那還有力氣轉型!」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台灣產業轉型,由代工轉為品牌的必然環節,但企業該如何在發展的過程中做好數位轉型,跨越過困難障礙,成功升級,其中的關鍵將帶大家來解密。 Table of Content 1.數位轉型關鍵因素前言 2.數位轉型失敗核心原因 3.數位轉型問題與解決方案 4.數位轉型的正確順序 數位轉型突破產業
Thumbnail
數位轉型是台灣產業轉型,由代工轉為品牌的必然環節,但企業該如何在發展的過程中做好數位轉型,跨越過困難障礙,成功升級,其中的關鍵將帶大家來解密。 Table of Content 1.數位轉型關鍵因素前言 2.數位轉型失敗核心原因 3.數位轉型問題與解決方案 4.數位轉型的正確順序 數位轉型突破產業
Thumbnail
為了追求更高的成長,企業免不了追求多元發展。在多元化的策略導引下,企業要清楚自己的本業,圍繞著本業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來進行關聯性多元化發展,而非驟然跳入不熟悉的領域。
Thumbnail
為了追求更高的成長,企業免不了追求多元發展。在多元化的策略導引下,企業要清楚自己的本業,圍繞著本業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來進行關聯性多元化發展,而非驟然跳入不熟悉的領域。
Thumbnail
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在這場創業講座中,談了自己的創業經驗及對未來新創產業的看法,參與這場講座的我,有了以下幾點的省思及想法。
Thumbnail
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在這場創業講座中,談了自己的創業經驗及對未來新創產業的看法,參與這場講座的我,有了以下幾點的省思及想法。
Thumbnail
前晚翁老闆默默地丟slack給我,說:「Mayo要掛牌了欸。」聽到這消息的當下,一方面覺得興奮另一方面又覺得好奇。 興奮點是,台灣在這幾年政府不斷扶植新創產業的過程中,似乎開始看到許多公司逐漸嶄露頭角。
Thumbnail
前晚翁老闆默默地丟slack給我,說:「Mayo要掛牌了欸。」聽到這消息的當下,一方面覺得興奮另一方面又覺得好奇。 興奮點是,台灣在這幾年政府不斷扶植新創產業的過程中,似乎開始看到許多公司逐漸嶄露頭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