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時代做朋友、做生意會成功的方式不是「關係先、做事後」;是「做事先、關係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在這篇文章講過,Mission 是我們公司的存在意義、Vision 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理想狀況、Way 是我們的做事方式

同事超過 100 位的時候會需要一些資訊共享的方式,其中一個辦法是開始請大家用 Email 的方式寫月報給我和公司的 VP、GL(General Manager,算總監位置、各部門的主管)們,每月底收到的這 100 份同事的信差不多固定有 1/4 以上是我會親自回。前陣子我常常回這樣的內容:「有不同背景的成員是公司的實力」、「不同背景的成員動力來源是不一樣的」、「不要花時間討論誰的貢獻多、這點子是誰的、我的或他的評價好不好」、「重點是有沒有達成事情,不是同事們的關係好不好」等等。這是團體成員的背景越不同、越多時,會發生的事情。不過我們不可能放棄團體的多元化,需要改變的是讓大家學習「對事」、不是「對人」。

We Are a Team with the Same Goal. 我們是擁有共同目標的堅強隊伍
比起花時間討論功勞歸屬或個人評價,
專注在如何縮短與目標的距離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事。
團隊一起奮鬥、達成共同目標時的充實感,
將能增添人生中的亮度與彩度。

這是我們公司新的 Way,是把上面那些「我常常用來回覆月報的內容」跟主管們、人事、公關(我們公關不只要負責對外,也要負責對內溝通)一起討論後綜合起來的一段文字。

我很不擅長交朋友,沒有什麼共同話題的時候不知道要聊什麼。平日我都把時間拿來研究事業;假日就想一直看漫畫、爬山、游泳、跟小孩玩,這些都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情。

現在當了 CEO 的角色後我會跟同事們交流;不過從小時候、大學時期到現在,關係一直維持不錯的是那些有一起做事情、一起完成事情的人。加上時代的變化,之前沒有社群媒體的時候必須先有關係才能知道對方的消息;不過現在因為網路發展很好,就算沒有關係也容易認識人、知道對方的狀況、看到共同朋友甚至是直接找到人。

意思是,以前的時代都一定要「關係先」;現代的話不管是內部同事還是外部的廠商、合作夥伴,應該都越來越變成「做事先、才會有關係。」一直靠關係做事的話不會穩定、沒辦法持續。

我也用過日本動畫的例子,這兩個人可能私下不會玩在一起。但是在場上的時候因為是同一個隊伍所以先不管這個,只為了共同目標一起努力奮鬥。

我也用過日本動畫的例子,這兩個人可能私下不會玩在一起。但是在場上的時候因為是同一個隊伍所以先不管這個,只為了共同目標一起努力奮鬥。

看完喜歡這文章的話按「追蹤」,按「贊」一下,小哈會開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哈_ShuseiHanibuchi的沙龍
26會員
19內容數
2024/05/27
本文總結了CAPSULE在收購臺灣公司後,需注意的事項。文中分析了在進行M&A之前需要判斷系統,並提出了使用OS取代文化的原因。同時介紹了CAPSULE的OS運作情況。並從部門PL、MATRIX KPI和OS的維護措施等方面給出了相應的例子。最後提出了未來M&A和新員工引入的相關建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5/27
本文總結了CAPSULE在收購臺灣公司後,需注意的事項。文中分析了在進行M&A之前需要判斷系統,並提出了使用OS取代文化的原因。同時介紹了CAPSULE的OS運作情況。並從部門PL、MATRIX KPI和OS的維護措施等方面給出了相應的例子。最後提出了未來M&A和新員工引入的相關建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2/08/16
解決「新創變成中小企業的問題」:實現雙元化經營 透過 3 個做法來實現
Thumbnail
2022/08/16
解決「新創變成中小企業的問題」:實現雙元化經營 透過 3 個做法來實現
Thumbnail
2021/03/25
跟上一篇一樣,這是在上次實習生招募會的時候,「實習生面試老闆」環節被問到的問題。如果想要了解這個環節的目的我有寫在這裡。 Q. 對一個剛起飛的創作者來說,他的團隊成員需要有什麼樣的能力? A. 夢想,不是能力。兩個人以上就會開始有很多摩擦,這時候需要的是大家統一、一致的目標;如果大家有共識的目標,就
Thumbnail
2021/03/25
跟上一篇一樣,這是在上次實習生招募會的時候,「實習生面試老闆」環節被問到的問題。如果想要了解這個環節的目的我有寫在這裡。 Q. 對一個剛起飛的創作者來說,他的團隊成員需要有什麼樣的能力? A. 夢想,不是能力。兩個人以上就會開始有很多摩擦,這時候需要的是大家統一、一致的目標;如果大家有共識的目標,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工作的時候,三不五十會有同事跟我抱怨溝通很浪費時間,為了不潑他們冷水,我總是一笑置之。很想告訴他們的是,「溝通」其實是公司內部最重要的事,可能也是個人幸福的關鍵鑰匙之一…
Thumbnail
工作的時候,三不五十會有同事跟我抱怨溝通很浪費時間,為了不潑他們冷水,我總是一笑置之。很想告訴他們的是,「溝通」其實是公司內部最重要的事,可能也是個人幸福的關鍵鑰匙之一…
Thumbnail
不管與會的人多麼厲害與專業,如果每次跟長官開會都變成求生學習會議時,部門與企業文化會變成怎樣也不言而喻了,而當企業文化丕變的時候,組織、流程多完善,其實都難擋實際操作。
Thumbnail
不管與會的人多麼厲害與專業,如果每次跟長官開會都變成求生學習會議時,部門與企業文化會變成怎樣也不言而喻了,而當企業文化丕變的時候,組織、流程多完善,其實都難擋實際操作。
Thumbnail
職場上表達能力、重點溝通力是相當重要的事,表達能力強深受同事及主管喜愛,甚至有更好的升遷機會,表達能力待加強通常會是主管頭痛的角色之一。 職場中常有會議、信件來往等溝通模式,我通常要求自己以簡潔重點式完成溝通,但有時會遇到同事在信件、會議上詞不達意的表達方式。 舉例之前同事寄給我的信件; 目前品
Thumbnail
職場上表達能力、重點溝通力是相當重要的事,表達能力強深受同事及主管喜愛,甚至有更好的升遷機會,表達能力待加強通常會是主管頭痛的角色之一。 職場中常有會議、信件來往等溝通模式,我通常要求自己以簡潔重點式完成溝通,但有時會遇到同事在信件、會議上詞不達意的表達方式。 舉例之前同事寄給我的信件; 目前品
Thumbnail
業務部,追求的是業績。 當我們追求業績成長時,最佳的做法不是埋頭猛衝,而是先正確的內省,然後在邁步向外走。如何內省? 有幾個建議的觀念。 Mee Too的策略,無法將我們帶到想去的地方。 清楚的描繪我們的目標顧客。 用絕對客觀的眼光看待自己部門的績效。 不要照單全收直接照抄。 業務可頌 杭特
Thumbnail
業務部,追求的是業績。 當我們追求業績成長時,最佳的做法不是埋頭猛衝,而是先正確的內省,然後在邁步向外走。如何內省? 有幾個建議的觀念。 Mee Too的策略,無法將我們帶到想去的地方。 清楚的描繪我們的目標顧客。 用絕對客觀的眼光看待自己部門的績效。 不要照單全收直接照抄。 業務可頌 杭特
Thumbnail
團隊的建立重點在於企業文化的養成 企業文化的意象通常來自老闆與高階經理人,建立有效率的團隊,必須先塑造團隊文化,在任何專案執行的精神,遇到執行瓶頸的態度,是重要的經營關鍵,企業文化的盛衰與團隊榮枯互為因果。了解每個成員的優勢,提高團隊的效率,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
Thumbnail
團隊的建立重點在於企業文化的養成 企業文化的意象通常來自老闆與高階經理人,建立有效率的團隊,必須先塑造團隊文化,在任何專案執行的精神,遇到執行瓶頸的態度,是重要的經營關鍵,企業文化的盛衰與團隊榮枯互為因果。了解每個成員的優勢,提高團隊的效率,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
Thumbnail
之前在這篇文章講過,Mission 是我們公司的存在意義、Vision 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理想狀況、Way 是我們的做事方式。 同事超過 100 位的時候會需要一些資訊共享的方式,其中一個辦法是開始請大家用 Email 的方式寫月報給我和公司的 VP、GL(General Manager,算總監位置
Thumbnail
之前在這篇文章講過,Mission 是我們公司的存在意義、Vision 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理想狀況、Way 是我們的做事方式。 同事超過 100 位的時候會需要一些資訊共享的方式,其中一個辦法是開始請大家用 Email 的方式寫月報給我和公司的 VP、GL(General Manager,算總監位置
Thumbnail
團隊的建立必須談到企業文化的養成,企業文化的意象通常來自老闆與高階經理人,建立有效率的團隊,必須先塑造團隊文化,在任何專案執行的精神,遇到執行瓶頸的態度,都是重要關鍵,企業文化的盛衰與團隊榮枯互為因果。
Thumbnail
團隊的建立必須談到企業文化的養成,企業文化的意象通常來自老闆與高階經理人,建立有效率的團隊,必須先塑造團隊文化,在任何專案執行的精神,遇到執行瓶頸的態度,都是重要關鍵,企業文化的盛衰與團隊榮枯互為因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