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務正業變成正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隨著疫情這些年,「不務正業」好像變成了我的正業,然而一切也是為了要求生存呀!
最近FB提醒一年前的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停擺的工作,於是在朋友農場幫忙送貨。事隔了一年,疫情雖然漸緩,但我又開始送貨了,但這次送的是自家產品。太太說墊子形狀像餃子,我都戲稱自己在賣餃子。
話說從十幾歲至今就有靜坐的習慣,2015年在美國的一個課程中看見老外坐著一種半月形的墊子,覺得很特別,有些是方便攜帶用吹氣的,有些是在裡面填充小寶麗龍球,但兩者坐起來都太軟,覺得也許適合老外的輕便,卻不適合東方人,尤其靜坐至少要能保持背脊的挺直。
一直以來用的都是傳統的禪修墊,有些是椰棕做的,有些像是榻榻米材質,雖有些改良過或加上一層軟墊,但總覺得高度或軟硬度都不適合我,而且做久了也容易腰痠背痛。
約莫三年期自己改良了一款用坐墊填充蕎麥殼的墊子,覺得效果很好,一直至今都幫助我靜坐時能保持穩定的姿勢,又能輕鬆的就讓背脊挺直。還有另一個考量也是覺得既然是長時間落在屁股下方的還是天然的填充物較好,因此用的是蕎麥殼。
這只是自己一直使用的墊子,有朋友看到很好奇的試坐,感覺很舒適,但當時並沒有辦法自己製作,一直到日前的機緣,有一個單位願意幫我加工,但需要我提供樣板,而這就是另一個不務正業的開始。
今年四月以來疫情進入第二波的衝擊,教學空間全面的停擺,幸運的竟是擁有很多時間,於是我就利用這段時間找有經驗的朋友幫忙製版,自己再不斷跟單位溝通、製作、修改,一直到版型確定後還要找適合的布料跟填充物,這幾個月都在台北的布商,跟南部的製作單位間往來。
最近從小量的製作獲得好評,也利用教室空間自行加工半成品,接下來也希望透過預購的方式能推廣給更多有靜坐或是禪修、冥想的朋友。
自己這些年只是因為靜坐成習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體驗,但就是覺得可以舒適的坐在一個好墊子上較久,因此也希望介紹給大家,我相信很多人有自己學習的靜坐方式跟法門。這個墊子完全只是一個輔助的工具而已。期望能讓大家自己的學習跟靜心習慣的養成有幫助。
墊子,除了主要可以幫助靜坐的姿勢,也可以任意自行利用,如當靠枕,我跟太太除了用來靜坐,外出也方便攜帶,露營還可以當作枕頭呢!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38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太太每天都會幫我準備早餐,我雖稱不上挑食,但有些食物確實是不喜歡的,如韭菜、大蒜,有些東西如杏仁茶跟榴槤是連味道都不想聞到。 也有一些東西沒有排斥,但就是不會自己主動找來吃,另外還有一種看起來很健康的東西,似乎也不會引起我的興趣。 另類的「情緒一帶一入」,我喜歡早上這個發現! #蜂蜜芥末真的是百沾
幾週前在新竹工作的大女兒跟我說因公司的健檢有些項目還要到大醫院做追蹤,於是我們就約好陪她到台中的慈濟醫院檢查。 昨日一早在潭子車站接了女兒,就往慈濟出發,她自己已經約好診,我只是負責接送的司機。 一早到診間,人還沒有很多,很快地就輪到女兒看診,叫號時,我問女兒需要陪她進去嗎?她說好呀~
一早出門要載一位重要的朋友,因為離工作室不遠,昨天跟他約好八點十五分接他,八點三十要到工作室。 早上出門是下雨的,感覺車流比一般大,原來常走的路顯得擁擠,於是改道而行。 在行進間一直感到焦慮跟煩躁,也擔心原定的時間無法準時到達。似乎也覺得趕時間時,紅燈變更多、時間也更漫長。 最後感想就是~ . .
近日陸續在空間進行了幾堂課,自己也參與在其中學習,內心有種莫名的感動。 課程中有學員在老師的陪伴中面對了成長的創傷經驗,並為自己做出了重要的決定。 這些過程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最近卻有不同的體會。 同時在課程中自己是學習者,也是空間的維護者,在角色間,自己突然感到一種神聖。 #薩提爾練功坊
小女兒前兩天因為發燒經快篩後確診在家隔離,我們全家也啟動了防護措施。 扎西之前每天都跟小女兒在床上睡覺,也時常進出房間門,牠唯一的毛病就是不准所有家裡的房門是關起來的。 為了不讓其成為防疫破口,只好使出殺手鐧⋯ 這是小時候修理過牠的愛心拍,看來還是有用,放在姐姐房間門口,牠就只能望著了~~
經過今年的父親節,似乎更認可自己父親的這個角色。 除了太太女兒個別請吃飯,還有在工作的兒子也傳訊息給我,晚上小女兒下班還帶了一個蛋糕祝我父親前快樂。其實~一直以來自己對於父親的角色是最不確定的。 我是外省第二代,媽媽是本省人,我就是人稱的芋頭蕃薯。
太太每天都會幫我準備早餐,我雖稱不上挑食,但有些食物確實是不喜歡的,如韭菜、大蒜,有些東西如杏仁茶跟榴槤是連味道都不想聞到。 也有一些東西沒有排斥,但就是不會自己主動找來吃,另外還有一種看起來很健康的東西,似乎也不會引起我的興趣。 另類的「情緒一帶一入」,我喜歡早上這個發現! #蜂蜜芥末真的是百沾
幾週前在新竹工作的大女兒跟我說因公司的健檢有些項目還要到大醫院做追蹤,於是我們就約好陪她到台中的慈濟醫院檢查。 昨日一早在潭子車站接了女兒,就往慈濟出發,她自己已經約好診,我只是負責接送的司機。 一早到診間,人還沒有很多,很快地就輪到女兒看診,叫號時,我問女兒需要陪她進去嗎?她說好呀~
一早出門要載一位重要的朋友,因為離工作室不遠,昨天跟他約好八點十五分接他,八點三十要到工作室。 早上出門是下雨的,感覺車流比一般大,原來常走的路顯得擁擠,於是改道而行。 在行進間一直感到焦慮跟煩躁,也擔心原定的時間無法準時到達。似乎也覺得趕時間時,紅燈變更多、時間也更漫長。 最後感想就是~ . .
近日陸續在空間進行了幾堂課,自己也參與在其中學習,內心有種莫名的感動。 課程中有學員在老師的陪伴中面對了成長的創傷經驗,並為自己做出了重要的決定。 這些過程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最近卻有不同的體會。 同時在課程中自己是學習者,也是空間的維護者,在角色間,自己突然感到一種神聖。 #薩提爾練功坊
小女兒前兩天因為發燒經快篩後確診在家隔離,我們全家也啟動了防護措施。 扎西之前每天都跟小女兒在床上睡覺,也時常進出房間門,牠唯一的毛病就是不准所有家裡的房門是關起來的。 為了不讓其成為防疫破口,只好使出殺手鐧⋯ 這是小時候修理過牠的愛心拍,看來還是有用,放在姐姐房間門口,牠就只能望著了~~
經過今年的父親節,似乎更認可自己父親的這個角色。 除了太太女兒個別請吃飯,還有在工作的兒子也傳訊息給我,晚上小女兒下班還帶了一個蛋糕祝我父親前快樂。其實~一直以來自己對於父親的角色是最不確定的。 我是外省第二代,媽媽是本省人,我就是人稱的芋頭蕃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所以在坐之前,要像這裡說的這樣,先調一下四肢。其實入禪的每個細節,都會影響到後面的打坐。一些小細節你可能覺得沒什麼,比如腿沒放好,或手沒放好,身體歪一邊,你覺得沒什麼,但是它對後面靜坐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有時候可能因此氣脈不通或者混亂,進而影響到我們心的寂靜。
要緊的就是身體保持放鬆而正直,單盤或雙盤倒不是重點,可以的話當然雙盤,如果雙盤不行,單盤能夠坐得住也很好。老人家連單盤都不行,那就散盤,或者是坐高拜墊,甚至是坐在椅子上把腿垂下來,也都是可以的。我們說雙盤的氣會更加凝聚,但最主要還是你的心,後面講到心的調整才是最主要的。
你要準備好坐墊,高矮自己調整,每個人情況不同。因為剛開始我們的肌肉還沒有完全放鬆,沒有達到一個很好的狀態,這時候如果底下坐墊沒有墊高,身體會不自覺地往後仰。往後仰的時候,你又要讓它保持正直,會不自覺地用力把身體往前挺,這樣就沒辦法放鬆。我們一再強調要放鬆,所以坐處要安穩。
從長遠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儘量來保持這種專注而放鬆的心態。因為你坐禪時候的身心狀態,一定是你平常狀態的一個延續。 專注就是說練習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安住在當下。先確認現在所緣境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聽課,或者在廚房煮飯,或者在拜佛,在早晚課,你眼前在做什麼,就守住所緣境這一件事情。
止觀從狹義來說,就是腿一盤,靜坐。但從廣義來說,在任何時刻,不管動不管靜,靜坐止觀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只是說靜坐的時候,正念正知比較好修,但是正念正知在任何時候都是相通的。 我們只是保持安住在當下,不要憶念過去,不要幻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修止,乃至能夠觀察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安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純粹享受生命
Thumbnail
這堂課開始除了靜坐練習,行禪的方式有稍微不同的變化,老師讓我們微曲膝蓋,比平常走路會屈膝的角度更彎一點,持續讓腳底和地板連結,也許會走得慢一些,但可以因此體驗到重力和腳底的回饋,當然每個人行走的狀態也會因當天身體的勞累疲憊程度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所以在坐之前,要像這裡說的這樣,先調一下四肢。其實入禪的每個細節,都會影響到後面的打坐。一些小細節你可能覺得沒什麼,比如腿沒放好,或手沒放好,身體歪一邊,你覺得沒什麼,但是它對後面靜坐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有時候可能因此氣脈不通或者混亂,進而影響到我們心的寂靜。
要緊的就是身體保持放鬆而正直,單盤或雙盤倒不是重點,可以的話當然雙盤,如果雙盤不行,單盤能夠坐得住也很好。老人家連單盤都不行,那就散盤,或者是坐高拜墊,甚至是坐在椅子上把腿垂下來,也都是可以的。我們說雙盤的氣會更加凝聚,但最主要還是你的心,後面講到心的調整才是最主要的。
你要準備好坐墊,高矮自己調整,每個人情況不同。因為剛開始我們的肌肉還沒有完全放鬆,沒有達到一個很好的狀態,這時候如果底下坐墊沒有墊高,身體會不自覺地往後仰。往後仰的時候,你又要讓它保持正直,會不自覺地用力把身體往前挺,這樣就沒辦法放鬆。我們一再強調要放鬆,所以坐處要安穩。
從長遠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儘量來保持這種專注而放鬆的心態。因為你坐禪時候的身心狀態,一定是你平常狀態的一個延續。 專注就是說練習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安住在當下。先確認現在所緣境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聽課,或者在廚房煮飯,或者在拜佛,在早晚課,你眼前在做什麼,就守住所緣境這一件事情。
止觀從狹義來說,就是腿一盤,靜坐。但從廣義來說,在任何時刻,不管動不管靜,靜坐止觀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只是說靜坐的時候,正念正知比較好修,但是正念正知在任何時候都是相通的。 我們只是保持安住在當下,不要憶念過去,不要幻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修止,乃至能夠觀察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安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純粹享受生命
Thumbnail
這堂課開始除了靜坐練習,行禪的方式有稍微不同的變化,老師讓我們微曲膝蓋,比平常走路會屈膝的角度更彎一點,持續讓腳底和地板連結,也許會走得慢一些,但可以因此體驗到重力和腳底的回饋,當然每個人行走的狀態也會因當天身體的勞累疲憊程度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