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須知 (22)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靜坐須知 (22)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第二個放近身,靠近丹田,儘量貼著身體放,不要放得鬆鬆垮垮的。手放的時候,大拇指稍微貼著就好了,很自然地放著,不必說一定要像佛像一樣那麼漂亮,正常情況你不可能這麼正。

大拇指很自然地放在食指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地接觸,但是不要頂起來,頂起來就太緊繃了,輕輕地接觸上,不要斷就好了。因為輕輕接觸,氣能夠整個連貫起來,這樣就可以了。

為什麼要牽來近身,為什麼要儘量靠近身體?你去感覺一下,靠近身體的時候,有聚氣的功能。

我個人理解,可能是我們靜坐的時候手會產生氣,這時候丹田的氣也會比較渾厚,比較凝聚。當你把兩隻手向丹田靠近的時候,氣聚得更足,這時候我們心會比較安定。

各位感受一下,打坐的時候手往內靠,緊貼著小腹的感覺,跟手放在膝蓋上的感覺那是不一樣的。你往內靠的時候,會覺得心容易收攝。

但是在你覺得緊繃的時候,你可以把手稍微放開一點,一下子放兩邊也沒關係。手放開的時候可以讓你的心不那麼緊繃,手往內收的時候可以幫助你心往內攝,這個可能跟我們身體的氣脈運行都有關係。正常的話手是往內放,儘量靠近小腹這個地方,靠近身體。

再來就是手肘,兩個手肘不要特別往前弓,這樣很緊張,正常就好。也不要往後收夾緊,夾緊就太緊繃了,往前弓也是很緊繃。你把手放在腿上靠近小腹,自然的角度放著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感覺四肢處在一個很穩定的狀態,可以坐很久。

所以在坐之前,要像這裡說的這樣,先調一下四肢。其實入禪的每個細節,都會影響到後面的打坐。一些小細節你可能覺得沒什麼,比如腿沒放好,或手沒放好,身體歪一邊,你覺得沒什麼,但是它對後面靜坐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有時候可能因此氣脈不通或者混亂,進而影響到我們心的寂靜。

四肢說完,接著講到「軀幹」。

第一個「端坐、大旋繞七八次」。這是我們拉筋的動作,腿不要動,手也不要動,大旋轉,左三圈、右三圈這樣子。把腰部的筋拉一拉,放鬆腰跟腿。當然你不繞也可以,但繞一下可以幫助腿比較不會那麼容易麻。

甚至有時候你打坐到一半,覺得心還很寂靜,還能夠坐,但腿的力量跟不上,開始麻,開始痛,這時候你不用起來,可以慢慢地旋繞一兩圈。這個時候腿因為拉筋的關係,氣血會變得比較活絡,又可以再繼續坐。

這是講到在靜坐之前,手腳放好之後,拉筋。但這個時候手腳都不要動,都不要移位,保持端正。

avatar-img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要緊的就是身體保持放鬆而正直,單盤或雙盤倒不是重點,可以的話當然雙盤,如果雙盤不行,單盤能夠坐得住也很好。老人家連單盤都不行,那就散盤,或者是坐高拜墊,甚至是坐在椅子上把腿垂下來,也都是可以的。我們說雙盤的氣會更加凝聚,但最主要還是你的心,後面講到心的調整才是最主要的。
你要準備好坐墊,高矮自己調整,每個人情況不同。因為剛開始我們的肌肉還沒有完全放鬆,沒有達到一個很好的狀態,這時候如果底下坐墊沒有墊高,身體會不自覺地往後仰。往後仰的時候,你又要讓它保持正直,會不自覺地用力把身體往前挺,這樣就沒辦法放鬆。我們一再強調要放鬆,所以坐處要安穩。
所以蕅祖說,禪堂跟外面不能分做兩截,一定是相隨順的。所以平常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專注跟放鬆。
所以我們大家就慢慢練習放鬆,但放鬆的同時也要專注。那你說這個怎麼達到平衡點呢?其實很簡單,專注並不需要用力。 或者是像我們走在路上,路上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就看到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知道就好了。你就去看,但是你不需要很緊張去看,追著它去看。
所以,我們真正想修禪的人,必須要注意養成一個好習慣,同時要避免這個壞習慣。包括不要老是去尋求聲光效果的刺激,同時就是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保持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保持專注。 除了專注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放鬆。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注意你有沒有專注之外,同時還要注意放鬆。 我講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面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平常的狀態,都是靜坐的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行,它會有一個慣性。
要緊的就是身體保持放鬆而正直,單盤或雙盤倒不是重點,可以的話當然雙盤,如果雙盤不行,單盤能夠坐得住也很好。老人家連單盤都不行,那就散盤,或者是坐高拜墊,甚至是坐在椅子上把腿垂下來,也都是可以的。我們說雙盤的氣會更加凝聚,但最主要還是你的心,後面講到心的調整才是最主要的。
你要準備好坐墊,高矮自己調整,每個人情況不同。因為剛開始我們的肌肉還沒有完全放鬆,沒有達到一個很好的狀態,這時候如果底下坐墊沒有墊高,身體會不自覺地往後仰。往後仰的時候,你又要讓它保持正直,會不自覺地用力把身體往前挺,這樣就沒辦法放鬆。我們一再強調要放鬆,所以坐處要安穩。
所以蕅祖說,禪堂跟外面不能分做兩截,一定是相隨順的。所以平常的時候也是要注意專注跟放鬆。
所以我們大家就慢慢練習放鬆,但放鬆的同時也要專注。那你說這個怎麼達到平衡點呢?其實很簡單,專注並不需要用力。 或者是像我們走在路上,路上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就看到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知道就好了。你就去看,但是你不需要很緊張去看,追著它去看。
所以,我們真正想修禪的人,必須要注意養成一個好習慣,同時要避免這個壞習慣。包括不要老是去尋求聲光效果的刺激,同時就是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保持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保持專注。 除了專注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放鬆。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注意你有沒有專注之外,同時還要注意放鬆。 我講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面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平常的狀態,都是靜坐的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行,它會有一個慣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參加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體驗,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坐禪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Thumbnail
不論是來自於生活的壓力、工作的負擔或是時間的緊迫,長期的壓力狀態將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本文以個人經歷為例,探討如何透過打坐來釋放壓力,並分享在中文初級禪訓班中的三個收穫。
Thumbnail
最近我在靜坐時有了深刻的體悟,那就是念頭與方法之間的空隙距離。當我開始有念頭浮現時,我能夠意識到這些念頭的存在,然後運用方法將自己帶回當下的專注。
Thumbnail
對於初學者來說,打坐可以從五分鐘、十分鐘開始,先養成習慣。在打坐之前要處理好雜事,放下雜念。文章先介紹打坐的一些基本方法,然後演繹了一個10分鐘的放鬆禪體驗。最後,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了簡單總結,並預告了下一次課的內容。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靜坐是一個廣泛的實踐,通過各種技巧和方法來培養,帶來身心靈上的轉化和成長。
Thumbnail
這堂課開始除了靜坐練習,行禪的方式有稍微不同的變化,老師讓我們微曲膝蓋,比平常走路會屈膝的角度更彎一點,持續讓腳底和地板連結,也許會走得慢一些,但可以因此體驗到重力和腳底的回饋,當然每個人行走的狀態也會因當天身體的勞累疲憊程度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參加法鼓山香港道場的初級禪訓班體驗,學習透過身體的動作、呼吸、坐禪等方法來鍛鍊專注於此時此刻,並特別描述了托水缽的練習,領悟「身在哪裏,心在哪裏」,活在當下。
Thumbnail
不論是來自於生活的壓力、工作的負擔或是時間的緊迫,長期的壓力狀態將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本文以個人經歷為例,探討如何透過打坐來釋放壓力,並分享在中文初級禪訓班中的三個收穫。
Thumbnail
最近我在靜坐時有了深刻的體悟,那就是念頭與方法之間的空隙距離。當我開始有念頭浮現時,我能夠意識到這些念頭的存在,然後運用方法將自己帶回當下的專注。
Thumbnail
對於初學者來說,打坐可以從五分鐘、十分鐘開始,先養成習慣。在打坐之前要處理好雜事,放下雜念。文章先介紹打坐的一些基本方法,然後演繹了一個10分鐘的放鬆禪體驗。最後,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了簡單總結,並預告了下一次課的內容。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靜坐是一個廣泛的實踐,通過各種技巧和方法來培養,帶來身心靈上的轉化和成長。
Thumbnail
這堂課開始除了靜坐練習,行禪的方式有稍微不同的變化,老師讓我們微曲膝蓋,比平常走路會屈膝的角度更彎一點,持續讓腳底和地板連結,也許會走得慢一些,但可以因此體驗到重力和腳底的回饋,當然每個人行走的狀態也會因當天身體的勞累疲憊程度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